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406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docx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docx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

1、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①山际: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

从缝隙中看。

③檐:

房檐。

[解说]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

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2、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

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

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⑴幽篁(huáng):

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的竹林。

⑵啸(xiào):

长声呼啸。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⑶深林:

指“幽篁”。

⑷相照:

与“独坐”对应。

【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作品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前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全篇平平淡淡。

但其妙处却是在于四句诗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种境界:

一个清幽绝俗的境界!

月夜幽林之中空明澄静,坐于其间弹琴长啸,怡然自得,尘念皆空。

心灵澄静的诗人与清幽澄静的竹林明月幽然相会。

在此物与心会、情与景和之际,「着手成春」。

除此之外,全诗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明暗映衬,独得其妙!

3、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词语注释

  ⑴峨眉山:

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

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⑵影:

月光。

平羌:

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⑶夜:

今夜。

发:

出发。

清溪:

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

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⑷君:

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

顺流而下。

渝州:

今重庆一带。

作品译文

  【译文一】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4、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9、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文言文

一伤仲永

作者

  王安石(公元1021年),卒于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北宋。

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谥号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人,汉族。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韩愈,苏轼,苏洵,苏辙(三苏)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强调为文“以适用为本”。

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伤仲永》本文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

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出生五年,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王安石)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

“(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文言文书下注释

一、伤仲永

1、尝:

曾经。

2、旁近:

附近,这里指邻居。

3、.收族:

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收:

聚,团结。

4、立就:

立刻完成。

5、文:

文采.理:

道理。

6、稍稍:

渐渐。

7、乞:

求取。

8、利其然:

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

9、环:

四处,到处。

10、谒:

拜访。

11、扳:

通“攀”,牵,引,拉。

这里有强要的意思。

12、称:

相当。

13、受之天:

“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的。

受:

承受。

 

14、贤于材人:

胜过有才能的人。

贤:

胜过、超过。

材人:

有才能的人。

15、受于人:

指后天所受的教育

二、《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书下注释:

1.唧唧(jījī):

织布机的声音

2.当户织:

对着门织布。

3.机杼(zhù)声: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机:

指织布机。

杼:

织布梭(suō)子。

4.惟:

只。

5.何所思:

想什么。

忆:

思念,惦记

6.军帖(tiě):

征兵的文书。

7.可汗(kèhán)大点兵:

皇上大规模的征兵。

可汗:

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8.军书十二卷: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

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9.爷:

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10.愿为市鞍(ān)马: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为此。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1.鞯(jiān):

马鞍下的垫子。

12.辔(pèi)头:

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13.辞:

离开,辞行。

14.溅溅(jiānjiān):

水流激射的声音。

15.旦:

早晨。

16.但闻:

只听见

17.胡骑(jì):

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8.啾啾(jiūjiū):

马叫的声音。

19.天子:

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20.万里赴戎机: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

指战争。

21.关山度若飞:

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越过。

22.朔(shuò)气传金柝: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tuò),即刁斗。

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23.寒光照铁衣:

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24.明堂:

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25.策勋十二转(zhuǎn):

记很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十二转:

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26.赏赐百千强(qiáng):

赏赐很多的财物。

百千:

形容数量多。

强,有余。

27.问所欲:

问(木兰)想要什么。

28.不用:

不愿意做。

29.尚书郎:

尚书省的官。

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30.愿驰千里足:

希望骑上千里马。

31.郭:

外城。

32.扶:

扶持。

将:

助词,不译。

33.姊(zǐ):

姐姐。

34理:

梳理。

35.红妆(zhuāng):

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6.霍霍(huòhuò):

模拟磨刀的声音。

37.著(zhuó):

通假字通“着”,穿。

38.云鬓(bìn):

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39.帖(tiē)花黄:

帖”通假字通“贴”。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4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扑朔,爬搔。

迷离,眯着眼。

4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42傍(bàng)地走:

贴着地面并排跑。

三、《夸父逐日》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口渴了,想要喝水,到黄河、渭水去喝水。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了,夸父又向北去喝大湖里的水。

他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丢弃的手杖,顿时化为一片桃林。

林。

注释

  ⑴逐走:

赛跑。

逐:

竞争。

走:

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