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838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docx

《《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docx

《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

《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

(1)

《乡村社会学》作业1—4(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作业1

题目:

结合我国乡村家庭的实际,谈一谈我国城乡家庭功能的异同。

目的:

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家庭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

分析家庭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家庭功能理论的理解,同时发挥家庭功能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要求:

(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家庭的含义、结构、特点、功能,搞清家庭基本理论的内容;

(2)完整准确地阐述家庭功能的基本理论内容;

(3)联系实际时既可以逐条进行,也可以将所有理论阐述后进行;

(4)字数不低于800字;

(5)作一次小型的家庭情况的调查(以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

时间:

学习第三章后做本作业(约第3周)

解题思路:

(1)家庭的涵义、特点;

(2)乡村家庭的功能;

(3)简要概述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

(4)结合乡村家庭的特点,分析城乡家庭功能的多少、强弱。

答题提示:

1、答题前应采用访谈、问卷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成对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家庭情况调查。

以家庭为单位登记户主及其成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受教育状况、婚姻状况、处所或职业以及与户主的关系等,记录每个家庭的人口数、经济收入及消费等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2、请学员按照解题思路去答题,答题时以理论要点结合相应的调查材料分层叙述。

3、答题所需要的理论要点如下,请学员自

顾。

(4)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家庭是个人休息的场所,家庭娱乐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乡村家庭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家庭的部分功能会外移,另一方面,新的家庭功能也会产生。

(三)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P.38—40/§3.2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家庭)

1、乡村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和外延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乡村家庭结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核心家庭已占绝大多数,二是乡村家庭规模越来越小。

从总的趋势来看家庭的规模是在变小。

农民家庭结构的外延化,包括结构的离散趋势和延伸趋势两个方面。

离散是指家庭成员为了家庭的利益,向外流动的现象日趋严重,家庭结构事实上处于松散状态。

家庭结构的延伸趋势,是指家庭吸纳外部人口进入家庭共同生活。

2、乡村家庭关系趋于权威化和两重化。

存在一个事实上的权威人物、核心人物。

家庭权威人物的确立,主要是靠自然的辈份关系和传统伦理道德关系,一般称之为“家长”。

家庭关系以“家长”为轴心,家长与权威合二为一。

乡村家庭关系两重化的特征有两种表现形式:

(1)家庭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与暂时中断。

(2)由于临时性家庭成员的介入,导致家庭关系出现血缘亲属关系和非血缘亲属关系两种关系并存的现象。

两重化特征标志着乡村家庭关系较过去复杂多变。

权威化与两重化是乡村家庭关系变化的两大趋势。

两重化巩固了家庭关系的权威化。

权威化若对家庭产生正效应,可进一步使家庭关系两重化,它们是乡村家庭关系变化的相辅相成的两个主侧面。

3、乡村家庭素质趋于现实化和层次化。

现实化主要是指家庭素质的真实性和家庭活动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再现和家庭素质的实在性。

乡村家庭素质的真实性、实生性的结果,是广大农民家庭成员的素质有了较明显的区分,具有了层次性特征。

4、乡村家庭功能趋于扩大化和效率化。

乡村家庭变迁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维持生存、发展的手段多种多样。

我国乡村家庭功能扩大化并不仅仅是指家庭增加了经济功能,同时也包括其他功能在手段和作用上的扩大。

(1)家庭拥有的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资料迅速增加。

(2)家庭获得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资料与精神产品的时空领域大为扩展。

效率化是指乡村家庭发挥功能讲究时间性和追求效益的倾向。

扩大化和效率化是乡村家庭功能变化的数量特征与质量特征的两个方面。

扩大化主要反映了功能变化的数量状态,效率化主要反映了功能变化的质量状态。

(四)乡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功能的异同

1、首先指出家庭所具有的一般功能:

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等。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家庭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集体化时期家庭生产功能的丧失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生产功能的恢复。

但家庭仍较全面地承担着各种功能。

但也有部分家庭由于其成员在乡镇机关或企业工作而不具有生产功能。

3、城市家庭有多种功能,但基本上不是生产单位或不具有生产功能。

但也有不少数家庭由于其成员从事个体劳动而具有生产功能。

4、城乡家庭在各种功能的强弱程度上也有不同,如农村家庭有较强的赡养功能,而城市家庭的消费功能、娱乐功能要强一些。

这与它们所基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

5、另外,在农村,许多家庭具有宗教功能,在城市,部分家庭具有政治性的功能。

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总计20分)

1、乡村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C)(P.2/§1.1绪论/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A、中国B、日本C、美国D、欧洲

2、被认为是中国乡村社会学诞生的标志一书是(C)(P.7/§1.2绪论/中国的乡村社会学)

A、《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华南乡村生活》

C、《农村社会学》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3、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被认为是农村的标准范围(D)(P.16/§2.1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乡村社会)

A、自然村B、行政村C、乡镇以下D、县以下

4、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校医院医生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B)(P.27/§2.3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乡村居民的社会化)

A、复式角色B、角色从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5、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D)(P.32/§3.1乡村社会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社会群体)

A、自然性B、直接性C、互动性D、社会性

6、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P.36/§3.2乡村社会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家庭)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

7、认为工人来厂做工的仅仅是为了挣钱,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提高效率的理论是(B)(P.49/§4.1乡村社会组织/社会组织)

A、法约尔的管理理论B、泰罗制

C、韦伯的科层制理论D、行为科学和当代管理理论

8、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A)(P.54/§4.2乡村社会组织/乡村经济组织)

A、1977年B、1978年C、1979年D、1980年

9、我国乡村城镇化的道路是(D)(P.73/§5.3乡村社区/乡村城镇化)

A、严格控制大城市,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哦,有选择发展小城市

B、适度发展大城市,合理发展小城市

C、大力发展各类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

D、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为主体

10、决定生活方式的最主要因素是(A)(P.80/§6.1乡村生活方式/乡村生活方式概述)

A、生产方式B、自然环境C、科学技术D、社会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3分,总计15分。

多选、少选不得分)

1、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ABCD)(P.3/§1.1绪论/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A、乡村居民的社会生活B、乡村社会关系

C、乡村社会结构D、乡村社会变迁

E、乡村社会发展史

2、文化的特征包括(ABCDE)(P.18/§2.1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乡村社会)

A、人类共同生活的产物B、全体成员共同享有

C、后天学得而非天生D、是社会遗产

E、具有多样性

3、社会群体的特征包括(ABCDE)(P.32/§3.1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社会群体)

A、交往的社会性B、交往的规范性

C、归属感D、交往活动的经常性

E、交往的持续性

4、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乡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阶段有(ABCD)(P.52—53/§4.2乡村社会组织/乡村经济组织)

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人民公社E、乡镇企业

5、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E)(P.64—65/§5.1乡村社区/社区概述)

A、共同生活的人群B、一定的地域

C、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D、一定的管理机构

E、社区文化(和一定的社区意识)

三、名词解释:

(20分)

1.乡村建设运动——(P.8/§1.2绪论/中国的乡村社会学)

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晏阳初领导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2.基本社会化——(P.24/§2.3/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乡村居民的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

3.社会群体——(P.32/§3.1/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

4.家长制——(P.48/§4.1/乡村社会组织/社会组织)

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依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方式无疑不适应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的要求,于是逐渐被其他管理方式所取代。

5.恩格尔系数——(P.86/§6.3/乡村生活方式/乡村生活方式发展的目标和主要途径)

恩格尔系数是指在人们的生活消费总支出中,用于饮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比例越小,生活质量越高;比例越大,生活质量越低。

四、简答题:

(30分)

1.乡村、农业、农民的关系?

(7分)

答题要点:

(P.1—2/§1.1/绪论/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1)农业是一个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传统农业即指农田种植业,这里是从劳动内容而不是劳动方式来使用传统这一概念的。

实际上,从行业的角度来讲,农业并不局限于农田种植业,而是还包括林、牧、副、渔业。

(2)农民是从事农业、以农为生的劳动者,传统社会有士、农、工、商的职业分类方法。

农民的涵义也是广义的。

(3)农村则是由众多农民家庭聚居而成的社会。

它有与城市不同的经济类型、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

农民被看作农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农业是农民谋求生存和进行交往的手段。

农村是农民及其家庭成员从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他们从事共同生活的社区。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8分)

答题要点:

(P.25—26/§2.3/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乡村居民的社会化)

(1)教导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

个人生存能力包括两部分:

基本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

前者指直接运用物质资料以维持自己生命的能力和方法。

后者则指获取自己生存所需物质资料的能力,即通过劳动而获取物质生活条件的方法和手段。

(2)学习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也叫社会行为规范,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或活动中形成的指导其行为的规则。

一个人要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学习这些先于自己而存在的行为规范,社会也有责任教导人们习得社会规范,以实现社会秩序与和谐。

(3)确定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上一代和社会教育的结果。

它是家庭和社会有意识的教育和引导、社会文化的熏陶及个人人生经验较长时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4)培养社会角色

个人社会化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这也是个人社会的目标。

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8分)

答题要点:

(P.47—48/§4.1/乡村社会组织/社会组织)

(1)一定数量的成员。

这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能够建立和存在的基本条件。

(2)特定的活动目标。

组织目标代表着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存在根据,是组织活动的宗旨和灵魂,是组织制定和修正方针、路线、政策的依据,也是判定组织活动效率的标准。

同时还起着团结、动员、鼓励组织成员为之奋斗的重要作用。

(3)相对规范的组织规程。

尽管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是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活动的,规范大多是成文的和成体系的,是关于本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以及组织活动规则的规定。

它指导着整个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着他们的活动,是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

(4)职责、权力的分层体系。

其中包括一个权威的领导体系,也包括不同成员间的职责分工。

(5)一定的物质设备。

这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它们,社会组织就难于发挥其固有功能。

4.科学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

(7分)

答题要点:

(P.81/§6.1/乡村生活方式/乡村生活方式概述)

科学技术是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1)科学技术通过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来影响生活方式;

(2)科学技术通过改变人的生活观念来影响生活方式;

(3)科学技术通过扩展人们的生活能力来推动生活方式发展。

五、论述题(15分)

联系我国现实,深入阐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及其实现的途径。

答题要点:

(P.71—75/§5.3/乡村社区/乡村城镇化)

(一)乡村城镇化的涵义

乡村城镇化或者称之为“农村城市化”是乡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的社会经济运动,是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乡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的增长并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过程。

其实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最终消灭城乡差别。

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是乡村城镇化的显著特征。

(二)乡村城镇化的必然性

内在原因之一:

工商服务业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

工商服务业的发展受自然资源和生产空间的限制较少,其所需要的生产经营要素多数是由人的劳动提供的,只要存在着对工业产品和对商业、服务业的社会需求,它们就可以不断扩大其规模,因而也就能够不断地吸收劳动力。

这种能力自工业革命以来愈加充分地显示出来,它成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内在原因,并将继续推动这一过程的深入发展。

内在原因之二: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现代化农业是以机械化操作为基础的,而机械化的实现缩小了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差距,使广大农民的劳动方式越来越接近于城镇工人,广大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越来越接近于城镇居民,从而必将促使乡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

内在原因之三:

城市的现代文明吸引着乡村居民,并愈益强烈地影响着乡村。

此外,当代城市是工业集中、交通便利、市场繁荣、财富集中、文化科技先进的社区,是现代文明的集中地,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城市的这些优点对广大农村居民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具体地说,城市在职业方面、物质生活方面、精神生活方面的优势都强烈地吸引着乡村居民流入城市。

(三)我国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1、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二、三产业是城镇社区的经济基础,是城镇社区赖于存在的根本前提,是乡村城镇化的直接推动力。

第一,乡村二、三产业的大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乡村社区的经济结构,使非农产业最终成为社区经济的主导力量,从而必将促使乡村社区转变为小城镇社区。

第二,乡村二、三产业的大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乡村的职业结构,能够造就一大批“城市型”的居民。

第三,乡村二、三产业的大发展能够改变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

第四,乡村二、三产业的大发展所带来的集约和劳动者的集中,必将导致分散的乡村居民点逐步聚集成现代化的小城镇。

2、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大规模城市化的必要条件。

第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乡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集中提供了足够的农产消费品。

第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使大批乡村劳动力从农田耕作中解脱了出来,从而为城镇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为大规模城镇化准备了人力条件。

第三,农业现代化还通过为声调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推动城市工业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3、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既然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吸纳农业剩余人口的主阵地,就成了实现我国城镇化目标的重要措施。

4、控制乡村人口数量,提高其素质。

由于人是城市化的主体,因此,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质量是否与城市化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就成了能否顺利实现城市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各地都要把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其素质作为实现城镇化目标的战略任务去抓。

此外,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等,也是促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作业3

题目:

结合我国乡村社会的实际,谈一谈我国乡村社会存在的问题、成因、解决的对策(人口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治安问题五个方面结合当地实际任选其一)

目的:

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乡村社会问题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分析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社会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危害,加深对社会问题理论的理解,同时关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积极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并关注防止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要求:

(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八章社会问题的涵义、特点、危害,我国乡村社会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的现状、成因、解决的对策;

(2)完整准确地阐述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内容;

(3)联系实际时既可以逐条进行,也可以将所有理论阐述后进行;

(4)字数不低于800字;

(5)作一次小型的社会问题的调查(以乡镇为单位)。

时间:

学习第八章后做本作业(约第十二周)

解题思路:

(1)社会问题的涵义、特点

(2)社会问题的现状

(3)社会问题的危害

(4)结合乡村社会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论述

答题提示:

(P.112—121/§8.2—8.3/乡村社会问题/乡村人口与教育问题;乡村贫困、生态及社会治安问题)

1、答题前应完成一个乡镇的社会问题调查(人口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治安问题等)。

2、请学员按照解题思路去答题,答题时以理论要点为线索分层结合实际叙述。

3、答题所需要的理论要点如下,请学员自行整理形成800字以上的文字材料。

(一)乡村人口问题:

(P.112—114/§8.2/乡村社会问题/乡村人口与教育问题)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乡村人口问题现状:

1、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乡村人口问题:

(1)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

(2)乡村人口增长率高于城市;(3)乡村人口素质低于城市;(4)尽管政府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但乡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仍然超过政府倡导水平。

2、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老化。

预计到2000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到21世纪二三十年代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

3、人口素质差。

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

4、乡村劳动力大量过剩。

乡村人口增长迅速,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新的农业产业没有大量形成,必然导致乡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

成因:

1、政治原因。

人口的增长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政策没有执行。

2、传统人口思想的影响。

我国传统观念对于生育子女是极其重视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是祖先对后人最大的要求。

3、落后的乡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

乡村育龄妇女的文化素质较低,是造成乡村人口问题的重要因素。

4、乡村行政行为的失误。

一方面,随着乡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行政组织体制逐渐解体消亡,而新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健全,使得一些乡村地区对农民家庭计划生育放任自流;另一方面,有些乡村地区的行政管理者在招待计划生育工作中单纯强调对违反者罚款。

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使乡村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形势以及众多的人口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以理解、支持、配合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2、积极发展乡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利于广大农民群众破除旧的生育观念,树立新的生育观念。

3、大力发展乡村社区社会保障事业,使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4、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5、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特别是乡村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减少离乡流动人口。

6、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村人口问题的行政控制能力,提高乡村干部的行政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二)乡村教育问题:

(P.114—115/§8.2/乡村社会问题/乡村人口与教育问题)

现状:

1、文盲、半文盲比例高。

乡村的学校数却只占全国学校总数的10%。

乡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数高达三分之一以上。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学龄儿童失学率仍然较高。

3、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民办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在乡村仍然普遍存在,这些教师和部分正式教师并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

4、教育经费短缺、教学条件差。

乡村经济条件较差,加上某些乡村干部不重视对教育事业投入,甚至挤占、挪用教育经费,造成教育经费短缺,教学条件差,学校数量不足,校舍面积不足,基本教学设施不足。

5、科技人才不足,科盲比例高。

一方面造成农业科技成果在乡村的转化率低,进一步制约乡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人才的短缺直接影响乡村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使乡村科盲比例相当高。

6、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不够普及。

解决我国乡村教育问题的对策:

1、积极宣传、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

2、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

3、加大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4、创造条件,吸引人才,提高乡村教师素质;

5、积极发展乡村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

(三)乡村贫困问题:

(P.115—117/§8.3/乡村社会问题/乡村贫困、生态及社会治安问题)

贫困问题是指生活水平达不到一定社会所能接受的最低标准的状况,最低标准被称为“贫困线”。

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类型。

贫困问题的成因:

1、环境条件恶劣。

自然资源的绝对缺乏,生态环境极度恶劣,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交通不便,都会使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造成贫困问题。

2、人口负担过重。

贫困问题与人口问题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过剩的人口必然会导致贫困问题的产生。

3、人口素质过差。

文化教育事业的落后导致人口素质差,使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手段不能得到推广、利用,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4、生产力水平过低。

生产力水平低造成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是造成乡村社区居民收入水平低的重要原因。

5、政策失误的影响。

6、家庭劳动力匮乏,劳动力质量低下。

家庭中残疾人多、劳动力缺乏;文盲科盲多,掌握和科技知识少;老龄农民多,青壮年农民少等因素都会造成家庭贫困。

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

1、积极发展乡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2、积极宣传、坚决贯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少生优生,提高人口素质,减轻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效应。

3、发展乡村交通,促进乡村对外联系,发展贫困地区的通讯、水力、电力事业。

4、改善贫困地区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改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引进新的科学技术,调整农业布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5、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

6、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富裕地区、富裕个人和富裕企业对贫困地区和贫困者进行帮助。

(四)乡村生态环境问题:

(P.117—119/§8.3/乡村社会问题/乡村贫困、生态及社会治安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和影响,导致生态系统中各部分内部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呈现不协调乃至对立的状态,它使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严惩时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我国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

1、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废弃物特别是乡镇企业排放的“三废”以及不合理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产品是造成乡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2、水资源紧缺。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占有淡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