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总结报告标准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169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标准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标准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标准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标准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标准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标准模板.docx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标准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总结报告标准模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标准模板.docx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标准模板

 

杭政储出[2009]110号地块杭州新天地商务中心F地块项目

基坑工程监测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地理位置及概况

杭州新天地商务中心F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石祥路南侧,东新路东侧。

本工程基坑主要开挖深度北侧为4.5米、南侧9.4米,局部开挖深度为10.8米。

基坑围护结构主要采用放坡和排桩及锚杆相结合的支护结构,侧壁安全等级为П级,工程桩采用人工挖孔桩。

1.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浙江中财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岩土勘察报告,本基坑场地土层自上而下有:

1层杂填土、2层粉质粘土加粉土、3层淤泥质粘土、4-1层粉质粘土、4-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薄层、8-1层全风化凝灰岩、8-2层强风化凝灰岩、8-3层中风化凝灰岩。

二、内容及方案制定依据

2.1监测内容

根据根据委托方(浙江广诚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要求,本工程的具体监测项目为:

1)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2)锚索轴力

3)坑外地下水位观测

4)沉降监测

2.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GB50497-200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5)《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J/TJ08-2001-2006(上海地区的规范);

(6)《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核心区公共部分和F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浙江中财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7)《杭州新天地集团有限公司围护结构图》(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主要监测项目及工作原理

3.1伺服加速度计式测斜仪及其工作原理

整套测斜仪装备由测斜管、电缆、测斜探头、数字式测读仪三部分组成。

测斜管在基坑开挖前埋设于围护体或土体内,测斜管内壁有四条十字型对称分布的凹型导槽,作为测斜仪滑轮上下滑动轨道。

测量时,使测斜探头的导向滚轮卡在测斜管内壁的导槽内,沿槽滚动将测斜探头放入测斜管,并由引出的导线将测斜管的倾斜角或其正弦值显示在测读仪上。

伺服加速度式侧斜仪用力平衡式伺服加速度计作为敏感元件,通常由敏感质量、换能器、伺服放大器、力矩器四部分组成,当外界加速度a沿敏感轴方向输入时,敏感质量m相对平衡位置而产生惯性力F或惯性力矩M,通过换能器将此机械运动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伺服放大器变成电流信号I,将此信号反馈到处于恒定磁场中的力矩线圈而产生反馈力Foc或反馈力矩Moc,与惯性力F或惯性力矩M平衡,直到敏感质量m再次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此时Foc=F。

然后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和电磁力公式,可以通过量测伺服放大器输出的电压来求得被测加速度a值。

图3.1为一个测斜仪的构造示意图,横截面为圆形,上下各有两对滚动轮,上下轮距500mm。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摆锤始终保持铅直方向的性质,测得仪器中轴线与摆锤垂直的倾角,倾角的变化可由电信号转换而得,从而可以知道被测构筑物的侧向位移变化值,工作原理示意如图3.2所示。

 

图3.1测斜仪构造示意图图3.2测斜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测定测斜仪与垂直线之间的倾角变化,即可得出不同部位的两对滚轮之间的相对水平位移,如图3.3为测斜原理示意图。

根据显示器读数进行计算,得出每个区段的位移量,以底部固定端值为零点,自下而上将各区段的位移量累加起来,得出水平位移曲线。

即:

图3.3测斜原理示意图

土体内测斜管的埋设可以在桩头开挖后进行。

土体内埋设测斜管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根据埋设位置,钻机定位成孔,一般采用Φ108钻具开孔,钻孔时,每次进尺大小视不同土质决定,避免出现塌孔或缩孔现象。

钻机至预定深度后,必须立即进行测斜管埋设,第一根测斜管管底需封死,连接测斜管,测斜管槽口对准所测的水平位移方向。

测斜管埋设至预定深度后,在测斜管与钻孔壁之间用瓜子片填充。

一般在测斜管埋设完成后需停留3~4天,使钻孔中瓜子片紧贴测斜管,然后测试初读数。

埋设时,测斜管的一对槽口必须与所在的围护桩墙成垂直位置。

3.2基坑内外潜水水位观测

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须在基坑内进行大面积降水以保持基坑内土体相对干燥,以便于土方开挖和土渣运输。

如果止水的实际效果将不够理想,势必会对周边建筑物造成危害性影响,严重将造成基坑管涌、塌方的危害。

为了使浅层地下水位保持一适当的水平,以使周边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可控状态,加强对坑内、外潜水水位的动态观测和分析,对于了解和控制基坑降水深度、判定围护体系的隔水性能,分析坑内、外地下水的联系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水位动态变化的量测,可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标高及各孔水位深度,孔口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二次测试的平均值。

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

基坑内水位变化观测一般由降水单位实施,可采用降水井定时停抽后量测井内水位的变化。

图3.4水位观测孔剖面示意图

 

3.3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

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外布置稳固水准点,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永久水准基准点作为起算点,组成水准网进行联测。

按国家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历次垂直位移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水准闭合线路,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两次取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

四、监测点布置与设备配置

根据委托方(浙江广诚建设有限公司)的要求及基坑围护设计图(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的监测点平面布置,各监测项目布点情况具体如下:

如表4.1所示,拟在基坑周围共布置10个测斜(水位)孔,编号CX01~CX10;SW01~SW10。

周边沉降共设15个监测点。

上述测点平面布置情况见基坑围护相关图纸。

针对上述工作,配备的主要仪器设备如表4.2所示。

表4.1基坑监测项目汇总表

序号

监测项目

埋设仪标名称

测点数量

1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测斜管

10根

2

地下水位监测

水位管

10根

3

锚索轴力

锚索计

3组(9根)

4

地面沉降监测

水准仪

15点

表4.2监测仪器设备表

序号

设备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及产地

测试精度

数量

使用项目

1

水准仪

国产DSZ2型+FS1测微器

±0.1mm

1

垂直位移监测

2

测斜仪

CX-806D型测斜仪

±2mm/20m

1

侧向水平位移

5

水位观测计

国产SJ-92水位计

±1.0mm

1

水位观测

6

电脑

Acer

1

数据处理

7

打印机

HP1125C

1

输出设备

五、监测频率及报警指标

5.1监测初始值测定

(1)测斜管在基坑开挖前一周前埋设,埋设后在基坑开挖前2天测定侧向变形初始值,取至少2次观测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2)潜水水位管在基坑降水之前设置,采取水位计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取至少3天稳定值作为初始值。

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

5.2监测频率

在施工不同阶段,监测项目的重点及频率均应有所差别,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在各项监测数据连续多日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工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

详细标准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以及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中的规定。

遇有异常情况、重要工序转换等关键时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监测频率。

5.3报警指标

警戒值的确定是监测工作中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过大的警戒值起不到应有的安全警示作用,可能使基坑处于不利的状况;而过小的警戒值又会给工程实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警戒值的确定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分析基坑受力、变形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只有这样才可以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本基坑工程中,设计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已经对地表的最大沉降量和土体侧向水平位移等的最大值做了规定。

表5.3监测报警指标

项目

报警指标

日变化量(mm)

累计变化量(mm)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5

南侧40(其余部位45)

坑外周边沉降监测

±25

坑外潜水水位观测

坑外:

500

锚索轴力监测

第一道:

200KN

第二道:

250KN

第三道:

240KN

六、人员安排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测试中心派出本次监测组主要人员:

许进军、赏星云、丁志军。

七、监测点保护

对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基准点、工作点、监测点用醒目标志进行标识的同时,对现场作业的工人进行宣传,尽量避免人为沉降和偏移,对变化异常的测点进行复测。

八、监测成果提交制度

监测成果当天提交或通告业主、监理、及其它有关方面。

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提供速报,并向建设方、监理方发出警报,提请有关部门关注,以便及时决策并采取措施。

监测工程结束后三周内提供监测总结报告。

九.工作条件和协作事项

(1)在监测方埋设仪标期间,甲方应配合协调,提供相应的工作面和其它必需的施工配合措施,并协助安排工人临时住宿场所。

(2)在监测期间,甲方应提供现场临时办公室一间,并给现场测试人员安排临时住宿场所以便及时处理测试数据和放置仪器设备。

(3)埋设测斜管、水位管等其他仪标所需的瓜子片和少量水泥、砖块、黄砂、铁丝等由甲方提供。

(4)在施工过程中,除监测方对测点(管)做明显标记并采取基本的保护措施外,甲方也应做好现场测试点的保护工作。

十.附图表

 

 

十一.总结

本基坑从2011年7月5日开始由东往西开挖,我方于挖土前2周布置完成监测点,并于挖土前2天取得初始值;至7月13日,北侧第一层土已挖土完成;并于7月13日开始南侧围护桩顶以上部位锚杆施工;8月3日,南侧第一排锚索张拉。

8月27日南侧第二道锚索张拉完毕;至9月20日,土体全部开挖完毕;至10月13日,基坑底板浇筑;10月27日中间以东地下室二层顶板浇筑;12月16日地下一层顶板浇筑完成。

1)基坑东侧测斜管(CX01)于8月15日锚杆打孔时破坏,至8月15日,土体深层水平累计最大位移量为6.5mm,建议施工方在今后打锚杆或其他施工时,尽量避开监测点,以便正常测试,及时掌握基坑动态变化情况;南侧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累计值较明显,以(CX04、CX05)为例,集中表现在7月16日以及8月9日下雨过后锚杆打孔施工阶段,单日变化速率在5mm左右。

2)自基坑开挖至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成:

土体测斜最大累计值为(南侧)CX05:

+51.5mm;

地表沉降最大累计值为CJ06:

-23.8mm;

水位最大下降累计值为SW05:

-6.08m

锚索:

第一道在张拉时均在130KN左右,随着时间的延续,至结束时下降到70KN左右;第二道与第三道在张拉时在50KN~70KN之间,至结束时略有上升,为60KN~80KN之间。

至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成,基坑水平位移以及垂直位移变形小于0.1mm/d,本基坑已处于安全、稳定、可控状态。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测试中心

2011年12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