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925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docx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docx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

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

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

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

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

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

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

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

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

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

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

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

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

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

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

”②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

如学习《忆爸爸》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爸爸有什么好品质,再举例分述爸爸各个好品质,最后总结。

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分别从几件具体的事例,表现出爸爸的精神品质,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

又如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

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

例如在写作《参观××公园》时,学生一开头就可以描写参观前的天气情况,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第一次跳伞》中的第一自然段。

虽然公园里没有“机场”、“飞机”等景物,但可以有“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也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点题,什么时候,我和谁高高兴兴地去参观××公园。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为本次作文开了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

文章源于积累。

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

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

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

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

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

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

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

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

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新大纲对习作教学的总要求是:

“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④这习作教学的总要求中,突出了练笔的性质。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

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1、紧扣生活,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

茅盾告诉我们:

“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

”⑤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在农村,有一些老师说:

“农村信息闭塞,学生见闻受到限制,缺少课外读物,所以作文学生觉得可写的东西不多。

”其实不然,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农村的优势,挖掘作文源泉。

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内容。

在训练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看、所见、所做、所感,如四季的景色、饲养的家禽、田间的庄稼、使用的家具、参与的农活、山中的花草树木、自然中的鸟兽鱼虫、来往的亲戚朋友……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练说练写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2、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

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

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

内容千编一律的,缺少新意,有时甚至给学生下个评语也很难,但就是觉得不对劲。

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至关重要。

如何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呢?

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高分鼓励,肯定表扬。

对于不说真话,不写真事的正确引导他们意识到说假话,写假事是错误的。

其次引导学生拓展题材,在生活、在回忆中找真。

如写“难忘的一件事”,可以从“为什么难忘”入手,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到少年,从校内到校外。

说说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受教训的、后悔的、令人伤心的、令人高兴的、令人气愤的、打击最大的”一件事。

这样可使一个平常题目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使学生惊叹题意的广泛,在生活、回忆中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件真事来写,这就可免去无米下锅之苦和抄袭杜撰之弊。

第三、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

学生一旦有机会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他们能尽情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了真话,再让学生动笔就不会空话、客套话一大堆了。

3、展开想象的翅膀,多练写想象作文。

新大纲明确提出: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

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⑥在写作教学中,总要教育学生敢想,并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

如在观察某一事物,就可以随意地去想它的过去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

多让他们写想象作文,最大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

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写动物的文章,我问学生想写什么,有一位学生说蓝色威威猫,同学们都笑了,但我肯定了他的想法,后来他根据动画片《神探威威猫》写了一篇童话式作文,简单内容是:

在一个村子里一位白发爷爷养了一只蓝色的猫,它是一只神通广大的猫,为这个村子抓到了很多小偷,从此小偷再也不敢到这来了。

很富童趣。

有时在教学中我有目的地给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题目,如《假如我是一只小鸟》、《二十年后的我》……

鲁迅在逝世的前一年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

“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⑦世界级文学大师巴而扎克整整用了十年的练笔时间,后来方才成名。

这都说明了“练”的重要性,我们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样要以“练”为主。

让学生多练写生活笔记,日记,周记,大作文,小作文……并且将“练”的方式多样化,使学生们在不断地“练”中,提高作文水平。

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的讲评,修改。

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

作文讲评、修改的重要性。

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

它是习作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既是对本次习作情况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训练的指导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⑧因此,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抓好讲评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通过批改,对学生进行作文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

并从中受到怎样写好作文的启发。

通过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于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也可以搜集素材,为作文讲评作好准备。

⑨对于学生作文,除了老师批改,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通过修改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呵护学生作文中的童真。

我们面前的孩子,他们是那么的天真烂漫、充满稚气。

他们总怀着纯真的感情去对待一切,在作文中也不时闪烁着孩子的童言。

对此,作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在作文讲评、修改中,我们应去维护和发挥孩子们作文中那无邪的童真,不能扼杀掉孩子的童真。

如有一位学生写到他帮过路的叔叔捡掉在地上的苹果后,那位叔叔送了他一个,他很高兴地接过来,因为他很喜欢吃苹果。

而另外的一位学生却写道:

我对叔叔说:

“不用,这是少先队员应该做的。

”看出来,第一位学生写出了他的真实想法,写出了一个孩子的童真,我们又怎能说他馋嘴呢?

说他没有好思想呢?

怎能让他把这段话修改掉呢?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中经常是:

“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

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实践训练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要认真读,修改其中的字、词、句等,再定稿。

其次要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

在教师认真批改后,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

有时组织学生每几个人一小组,共同讨论修改一个同学的作文,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表达能力。

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当面指导修改。

最后在作文讲评课中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讲评课上,教师宣读范文,批改示范,再集体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只有时时刻刻不忘作文讲评,作文修改,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综上所述,只是我从事农村作文教学几年来的几点看法,我深深认识到:

不管是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都要以“练”为主,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视听结合,感知理解,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

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

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则可以给学生以清晰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利用录音,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

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逐渐让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教学条件已极大改善的今天的学生感到不满足,甚至厌倦。

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了解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

所谓感知,是指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使事物在意识中直接得到反映。

整体感知就是首先要对课文有一个总的了解,总的印象。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一篇课文在讲解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教师交待学习的目标才会有所依托。

整体感知的另一个意义是对课文的感情基调和字词的整体把握。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若能与作者在清感上产生共鸣,学习注意力就格外集中。

同样,字词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其含义就难以把握。

就一篇课文而言,感知能力是通过听和读发展起来的。

一个感知能力强的人,在听读语言文字的同时,不需经过思考过程,凭着感知就能迅速领悟其中丰富的内蕴和情味。

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篇篇课文皆如此,长年累月无变化,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

对教材中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及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如果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课文朗读录音,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我们知道,播音员的语音平稳和谐,娓娓动听,主持人的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令人赏心悦耳。

然而,每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教师既有播音员的声音又有主持人的语气,而在教学中运用录音媒体便能扬长避短。

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或很少听到过的专家、名人的朗读录音怀有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用录音作示范和在因条件限制难于表现的伴奏、演唱等的情况下采用录音,可以使学生正确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声调,使学生认识改进自己的发声练习,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应有的意境。

录音手段的运用,也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启发,指导教学。

比如,教学《爱莲说》时,先让学生听教学录音进行感知,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领悟朱自清先生在黑暗势力的重压下,仍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但由于其世界观的局限,既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能投身于革命斗争中,只能苦闷、彷徨,想解脱感情的重压而又不可能的复杂情感,就会对学习该文的语言特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影像,突破难点,培养分析思维能力感知只是认识的开始,理解才是目的。

理解是在感知基础上的认识和深化。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记述和介绍事物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性状、特征等的课文,它们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课文反映的客观事物连教师自身也未见过,仅凭教材、教参的文字介绍和简单的图示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

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若善于巧借电教媒体来解决,则为理解课文、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知识铺平了道路。

阅读教学中,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怎样突出和突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

实践证明,电教媒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它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的、易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同样以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绿》为例,阅读这篇课文,梅雨潭、梅雨瀑、梅雨亭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羽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段话清楚地介绍了三者的位置关系,但学生读后虽经教师讲解,仍然没有清晰的印象。

于是,在另外一个班教学到这一段时,我便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中介绍温州仙岩梅雨潭风景点的录像,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完录像画面后,自己说出三者的位置关系。

学生表述虽不如课文生动形象,却也能说得清清楚楚,很快就解决了难点,而且大大节省了教师讲解、启发的教学时间。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印象深刻。

二、图文对照,集思广益,培养作文能力“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

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

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与方法信息输出、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一)借助影像进行课前指导,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

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

”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

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

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

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投影(或幻灯)、录像(或电影),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

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状物绘景类的作文,可用投影快速映出作文题目、写作要求及相关的提示性文字。

这样,教师按投影字幕依次讲解,既节省了板书时间,又可以加深学生印象。

与此同时,播放供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自然山水风光录像片(可以关掉片中的配乐及解说音响,只展示给学生直观、完整的画面),并指导学生逐一观察,对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

学生有了生动可感的写作材料,下笔成文也就比较容易了。

初稿完成后,教师重播被观察过的录像,并打开配乐及解说音响,让学生用自己的作文与片中的解说词进行比较,找出观察写作中的疏漏和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足,再进行补充修改。

由此而写出的作文,质量往往比采用传统作文指导方法,由学生自由写出的作文要高出许多。

如果是要求学生写叙事、说理、抒怀类的作文,亦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或用投影映出作文材料(文字、图画等),或用录像展示客观事物的原貌(整体、局部、细节等)、发展变化过程和社会生活画面,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根据漫画进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可将报刊上发表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漫画用复印机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进行投影。

一幅并不惹人注意的小漫画被突然放大映现在银幕上,能给学生以清晰、直观的感知,倍增写作的新鲜感。

教师再通过指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作启发性分析,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出写作的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影像进行课后评改,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作文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

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

其结果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

如何把教师从评改作文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又能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

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且操作程序繁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可以说,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难得轻松,相对来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比包办代劳更费心机。

有鉴于此,我们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中,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

具体做法是:

学生初作成文后,教师浏览,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用复印机将其复印在投影胶片上(或利用复印机缩小复印的功能将其制成幻灯片)投影在银幕上。

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鞭所指之处,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

虽均为口头评改,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

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集体受益。

同时,教师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倍。

如果在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