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场测量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898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现场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现场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现场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现场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现场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现场测量施工方案.docx

《建筑工程现场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现场测量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现场测量施工方案.docx

建筑工程现场测量施工方案

编号:

 

xx新城E6-1商住楼(xx花园)

现场测量方案

 

编制:

测量组

审核:

审批:

 

第一章、工程简介1

第二章、测量准备2

第三章、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2

3.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2

3.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3

第四章、高程控制网的建立3

4.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3

4.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4

第五章、桩位定位测量5

5.1控制桩的校测5

5.2轴线的投测5

5.3桩位的定位6

第六章、±0.00以下施工测量6

6.1平面点位的投测方法6

6.2标高控制7

第七章、±0.00以上施工测量9

7.1平面控制测量9

7.2支立模板时的测量12

7.3高程的传递12

第八章、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13

第九章、质量保证体系14

第一章、工程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广州市xx新城E6-1商住楼(xx花园)

2

建设单位

3

地理位置

位于广州市xx新城花城大道北侧,西接华穗路,与E5-2地块为邻,北面与华成路相邻,东距海关办公大楼20米。

4

设计单位

5

施工范围

土建工程(结构、装修)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功能

本工程设计功能齐全,建成投产后能提供商业办公、住宿、娱乐、购物、停车等功能。

2

结构形式

框剪结构

3

建筑层数

地上

三十层

地下

二层

4

建筑面积

130099m2

1.1特点

第二章测量准备

2.1测量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监理确认的场区平面、高程测量成果;

●工程施工图纸。

2.2测量准备:

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检验施工测量人员的上岗证书,并对施工测量人员进行有关的技术交底。

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平面控制网形式及组成。

第三章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3.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3.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控制网由监理确认的四个控制点组成:

点号

X

Y

8-n

28598.545

43106.413

8-s

28478.127

43095.797

H-东

28528.898

43157.477

H-西

28539.078

43041.941

2.控制网的测设

对四个首级控制点坐标进行现场复测。

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轴线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表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

±12

1/15000

第四章、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4.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监理确认的城建导线点BM0(H=7.897M,位于华穗路中段),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达到工程要求。

3.场区内布设四个水准点,分布在四台塔吊上。

4.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四等闭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高差全

中误差(mm/km)

路线

长度

(km)

仪器

型号

水准尺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

环线次数

平地

闭合差

(mm)

四等

8

20

DS3

双面

往返各

一次

往返各一次

20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等级

仪器型号

视线长度

前后视

较差(m)

前后视累

积差(m)

最低地面

高度(m)

基辅或红

黑读数差

基辅或红

黑所测较差

四等

DSZ2

100

5

10

0.3

3.0mm

5mm

 

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合差(mm):

L------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2)、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

三、四、五等精确至1mm。

第五章、桩位定位测量

桩位的定位采用轴线控制法,进场并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后,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

经核对无误后作为桩位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

5.1控制桩的校测

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桩进行复测,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2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5.2轴线的投测

1.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投测8轴及H轴,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

并对测设点进行闭合检验。

2.H轴、8轴经检验无误后,再用钢尺及经纬仪分出其他轴线。

5.3桩位的定位

1.轴线经核对验收无误后,根据图纸利用轴线定出桩心,再以桩心为圆心,桩径为直径定出挖孔桩桩位。

2.桩位定位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基线复核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第六章、0.00以下施工测量

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进场并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后,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

经核对无误后作为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

6.1平面点位的投测方法

1.底板竖向结构平面定位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定出柱、墙角点。

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

2.待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2”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

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下表:

建筑物

结构特征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²)

测站测定高差中误差(mm)

起始与施工测定高程中误差

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

钢筋混凝土

结构、高度100-120m

1/20000

5

1

6mm

4

4.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墙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墙柱侧立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5.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基线复核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6.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L<30m允许偏差±5mm

30m

60m

L>90m允许偏差±20mm

6.2±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较稳定位置,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施工中使用。

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

柝模后,抄测结构1米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传递标高的工具。

操作示意图如下:

第七章、0.00以上施工测量

7.1平面控制测量

建筑物±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铅垂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轴线投测。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内控点布设

为了以后施工中,既不影响小流水施工作业,又兼顾整体平面测量布局,本工程平面控制内控点布设每个区8个,共32个控制点。

内控点布置如图所示:

(2)、预埋件的埋设

根据平面控制点布置图在首层底板上埋设预埋铁件,埋设位置如图所示。

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f150mm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在孔洞四周应砌砖围护。

(3)、预埋件作法

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

预埋件示意图

(4)、控制点的测设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经校核无误后,在每块埋件上刻划十字线标记控制点,并在铁件四周砌砖围护。

(5)、激光接收靶

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

接收靶示意图

2.轴线竖向投测

每层楼板浇筑后,将DZJ2激光铅垂仪安置在首层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使仪器发射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铅垂仪操作人员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移动接收靶,使靶交点与圆圈中点重合,此时固定靶位,用同样方法将其余各点投测在同一施工层上。

控制点投测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是否与相对应的控制点间距离相等,分析边、角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证明投测无误,若不匹配证明投测有误,应重新投测,直至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用J2经纬仪根据控制点施测出各轴线,并弹墨线于楼板面上,以后各层轴线投测方法均相同。

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3.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高度(m)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H£30m

5

30m

10

60m

15

90m

20

 

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

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

轴线投测示意图

 

5.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7.2支立模板时的测量

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柱子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

2.柱子垂直度检测

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

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

3.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设好的1米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

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

7.3高程的传递

在第一层的柱子和平台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1米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2.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第八章、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1.人员组织

根据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设测量组长3人,测量放线工4人负责具体现场操作。

3.设备配置

编号

设备名称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1

南方NTS-352全站仪

2”,2mm+2ppm

1台

工程控制定位

2

J2经纬仪

2”

1台

施工放样

3

苏州一光DSZ2水准仪

1.5mm

1台

标高控制

4

50m钢尺

1mm

4把

施工放样

5

对讲机

------

2部

通讯联络

6

苏州一光DZJ2激光铅垂仪

1/45000

1台

内控点竖向传递

 

第九章、质量保证体系

9.1质量保证体系

测量方案的编制

各级主管审批

该工程技术交底

测量组施工测量放样、标高控制

施测人员自检、互检、交叉检验

不合格合格

技术部检验

不合格合格

项目经理部检验

不合格合格

监理公司检验

不合格合格

进入下一道工序

9.2质量保证要求

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轴线放完后要求进行闭合检查。

7.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8.每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