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试题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2649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试题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高考试题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高考试题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高考试题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高考试题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试题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docx

《语文高考试题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考试题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高考试题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docx

语文高考试题浙江卷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侥幸/角色车辙/折戟沉沙瞠目/交口称赞

B.盘踞/拮据癖好/否极泰来摒弃/敛声屏息

C.怆然/创伤蛊惑/余勇可贾诘问/开花结果

D.蹩脚/别扭干涸/曲高和寡徜徉/逢场作戏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片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

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

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迭起的电视连续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做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

(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

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

(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

(脱胎换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

  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句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

  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

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干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线处。

(只填序号)(3分)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6.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的内函。

(不少于50字)(4分)

[][][][][][][][][][][][][][][][][][][][][][][][][][][][][][][][][][][][][][][]

7.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不超过50字)(5分)

儿子:

妈妈,今天我捡到50元钱,想分五次交给老师。

妈妈:

为什么不一次上交呢?

儿子:

老师说过,捡到东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我分五次交,就会有五次加分了。

妈妈:

[][][][][][][][][][][][][][][][][][][][][][][][][][][][][][][][][][][][][][][]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

“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

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

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

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

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

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

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

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

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

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

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守护中国只是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

通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

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

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8.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9.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10.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

魔盒

(英)大卫·洛契佛特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

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

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

我是初次远离家乡。

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

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

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

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

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

”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

“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

”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

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

……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

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

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

  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

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

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

“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

真的!

  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

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

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

……“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

”贝格斯太太继续说:

“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

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任然津津乐道地说:

“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

”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

“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我困惑地摇了摇头。

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

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一个空盒!

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

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一定感到奇怪,是吧?

”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是无用的东西。

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②

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

  “没错,是空的。

”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

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

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

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

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变得亲切得多了。

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

我苦笑着想到:

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

滚烫的茶冲跑的。

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本文有删节)

1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3分)

似乎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

(不超过15字)(3分)

[][][][][][][][][][][][][]

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5分)

16.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不超过100字)(5分)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老子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

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

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

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

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

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既而自笑曰:

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

自是不复好。

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

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

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

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

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本文有删节)

【注】①锻炼:

打铁。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

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去:

归去。

C.常与寒士角角:

较量。

D.以蓄其所有蓄:

收藏。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皆以儿戏害其国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不知东方之既白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

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

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

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3分)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

花萼。

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分)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

“子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4.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此去经年,。

,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2),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

(4)__________________,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_____________。

(欧阳修《秋声赋》)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四、作文(60)

26.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2.C3.B4.A

5.⑤①②④③

6.示例:

这是一幅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运动员奋力击球的感人画面。

她挥动球拍,展开青春的翅膀;驰骋球场,追逐人生的梦想。

7.示例: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2分)

8.C9.D10.B11.大学应重视通识教育,培养“文化自觉”

(二)(20分)

12.特点:

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

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13.①显示人物的情态。

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

③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14.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原文)

15.看法一:

以“魔盒”为题更合适。

理由:

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看法二:

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

理由:

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16.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

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8分)

17.B18.C19.C20.D

21.

(1)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

(2)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二)(6分)

22.①梅花与雪花②大自然

23.手法:

对比(反衬)

情感:

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三)(4分)

24.

(1)举一反三

(2)教学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评析:

略。

(四)(6分)

25.

(1)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2)乱石穿空一时多少豪杰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是谓天地之义气春生秋实

(5)通古今之变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四、(60分)

26.(60分)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