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623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docx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docx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

第六章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

6.1概述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承载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口限度。

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用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总量,可以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单位面积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一定条件下,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潜力与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均消费标准之比。

1、土地承载力的四个要素:

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被承载人口的生活水平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

因此:

影响土地人口承载潜力(PSCL)的因素为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土地面积和平均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

PSCL=[P(e)×A]/N

P(e)—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

A—土地面积;

N—平均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

2、土地承载力的研究的必要前提:

①土地能够而且也只有土地才能够生产出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

②土地具有生物生产力,并且不同类型的土地其生产力不同,相同类型的土地生产不同生物产品的能力也不同;

③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生产力是有限的;

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口,其食物结构及生活方式不同,对土地的需求利用不同,但对最低热量和蛋白质的生理需求是一致的,并且是可比的。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①查明不同的投入水平下土地的潜在人口承载能力;

②确定和预测区域性粮食安全;

③为合理的农业和人口,指导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研究概况

(1)国外土地承载力研究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个阶段

A)前期(1970年以前)的土地承载力研究:

大多是生态学上承载力定义的直接延伸,较有影响的研究当推威廉·福格特的《生存之路》和威廉·阿伦的计算方法。

威廉·福格特的《生存之路》——于1948年出版后,曾一版再版。

用的话说,他之所以撰著此书,是因为世界人口激增造成了人口过剩,全球及各国人口的数量已超越其土地负载能力。

C=B:

E

式中:

C代表土地负载能力(土地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B代表土地可以提供的食物产量;

E代表环境阻力(环境对土地生产能力所加的限制)。

福格特断言:

地球上土地的负载能力已达极限,耕地太少,已容纳不了现存的世界人口数量。

英国的威廉·阿伦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在1965年提出了以粮食为标志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公式。

其目的是计算出某个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所提供的粮食能够养活多少人口,或者说给出承载人口的上限。

主要考虑总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和耕作要素等,它不考虑人口对农业生产的反馈作用,因此只能作粗略估计。

B)后期(1970年以来)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来,较具影响的研究有3个

澳大利亚的土地承载力研究:

澳大利亚1973年采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从各种资源对人口的限制角度出发,讨论了土地承载力,提出了可以养活2亿人;若让每个人都生活在高于当时中等以上水平,能养活的人口将不超过1200万人。

发展中国家土地的潜在人口承载能力研究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71—1981年间,合作完成并出版了全套世界土壤图(1978年)。

同时,粮农组织还制定了《土地评价纲要》,提出土地评价原则。

在此基础上粮农组织尝试把评价原则应用于世界土壤图,以估算发展中国家适合于生产各种特定作物的土地资源数量,这就可以评估作物产量和投入水平。

这是一种综合探讨农业规划和人口发展的方法,它将气候生产潜力和土壤生产潜力相结合,来反映土地用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潜力,并考虑了对土地的投人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价。

指出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投人水平)下,可以有不同的人口承载量。

资源承载力研究的ECCO模型

提高承载力的策略模型

EnhancementofCarryingCapacityOptions

20世纪80年代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ECCO模型开始设计,并在非洲试运行。

它是由英国科学家斯莱瑟教授提出的一种承载力估算的综合资源计量技术,它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模拟不同发展策略下,人口变化与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变化。

(2)国内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问题在我国也受到广泛的关注。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于1986年9月委托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项目,在此项目的带动下,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开展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最有影响的当推《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

6.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第一步

是根据“一定的生产条件”计算出土地生产力;

第二步

根据“一定的生活水平”计算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数量,即土地资源承载力。

因此:

从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出发,可以认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核心就是土地生产力。

公认方法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所执行的农业生态区法(AgriculturalEcologyZone,简称AEZ)

1、农业生态区法的内涵(AEZ法)

按比例尺,通过气候图、土壤图、地形图、水文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件的叠加或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完成。

土地划分为

农业生态区(单元)土地评价单元和制图单元

特征:

生产条件、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相对一致,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相似,自然生产潜力相似。

人口承载力取决于农业生态区内,自然生产潜力、灌溉条件、投入水平和人均粮食消耗。

2、农业生态区法的步骤(AEZ法)

(1)土地资源调查

包括气候资源、土壤资源、土地数量、作物种植制度、土地利用现状等。

(2)划分农业生态区

包括光温土生态区图和光温水土生态区图由气候图、土壤图、地貌图和行政界线图手工或计算机软件叠加,或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计算机上生成。

(3)计算生态区的生产力

在农业生态区图的基础上,叠加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分区图,以便匹配、修正与计算出两个生态区图的某个生态单元的作物产量,即光温生产力(灌溉农业生产力)与光温水生产力(旱作农业生产力)。

(4)统计出每个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力

在光温土生态区图与光温水土生态区图及其生产力计算的基础上,分别叠加耕地资源调查图,一方面是在生态区图中输入了行政区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在每个基础行政区内,根据其灌溉地(水浇地、水田)、非灌溉地(旱地)、草地、水域等的面积统计,以及相应生态单元的匹配而计算出耕地、草地、水域等的土地生产力,最后可以统计出每一个行政区的土地生产力。

(5)确定投入水平

进一步考虑经济投人的水平,使土地生产潜力的计算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紧密联系。

(6)计算一定行政区内的土地人口承载力

按人均(含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工种)统计每人每年所需热量、蛋白质折合为平均粮食量,并按一定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潜力,并通过投入水平系数修正来计算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3、农业生态区法的特点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AEZ法)

(1)农业生态区法的特点

农业生态区法方法先进,结果比较准确;

农业生态区法机制合理、思路严谨;

农业生态区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2)农业生态区法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农业生态区法所需的有关参数要根据实际情况修订;

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评价结果不能满足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要求;

投入水平只是生产条件的标志,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试验田式的投人产出。

6.3、土地生产潜力的测算

1、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层次

光合生产潜力:

作物的光合潜力是在假设各种环境因素均处于最适宜条件下高光合效能作用组成的群体所能产生的生物量(干物质),即仅把光照作为惟一的考察因素,而假设其他因素都不起任何限制作用。

(1)光温生产潜力是土地生产潜力的上限,需要在光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温度衰减,即乘以温度订正系数,得到光温生产潜力。

(2)光温水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进行水分衰减,乘以水分订正系数,得到光温水生产潜力

(3)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农业生产潜力气候—土壤生产潜力

光温水生产潜力进行土壤衰减,即乘以土壤订正系数,得到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是土地自然生产力,即现实条件下人类对土地植物生长无负作用,亦无正作用条件下的土地生产力,它是现实条件下可达到的最低生产力,是土地生产潜力的下限。

2、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测算方法

(1)实验法

根据某一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理需求,人为地创造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通过田间实际栽培,来取得作物最高产量;再通过对该地区土地生态条件(包括辐射平衡、热量平衡、水分平衡、养分平衡等)的定位观测,研究各种因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推算出一定地区土地的生产潜力。

(2)典型调查分析

是通过广泛的社会经济调查和自然综合考察,发现土地高产稳产典型,以此作为参照系,来计算作物的生产潜力。

(3)机制法

即根据作物生产力形成的机理,考虑光、温、水、土等生态因子及作物截光持征和光合途径的综合作用来估算作物生产潜力。

它一般根据作物将自然界和人工投入的能源转化为化学潜能的层次,进行逐步“衰减”计算

Pa=Pf·T·W·S

=PT·W·S

=PW·S

式中:

Pa为土地生产潜力;

T,W,S分别为温度、水分与土壤有效系数;

Pf是光合潜力;

PT是光温潜力;

PW为光温水生产潜力或称气候生产潜力。

3、土地生产潜力的计算

(1)光温潜力(PT—Y或P)的计算

A)统计型模型:

适用于全球范围估算综合的生物生产量的数学模型

①用降水量和平均温度估算生物产量的迈阿密模型(miami—model):

式中:

y—生物生产量(g/m2·y)

t—年平均温度(℃)

p—年降水量(mm)。

计算同一地点的资料,会出现不同的数值。

根据Liebig定律,最小量因子制约生产水平,因此要选用生产力数值中最低的值。

②用实际蒸散量估算生物生产力的桑斯韦特纪念模型(蒙特利尔模型)

式中:

P—生物生产量(g/m2·y)

E—年实际蒸散量(mm)

e—自然对数的底。

B)机理型模型:

适用于小范围的估算某些或某种作物产量的数学模型

①瓦赫宁根(Wageningen)方法:

其中:

主要适用于估算小麦、玉米、高粱、苜蓿等作物的产量

式中:

yo—标准作物干物质产量毛重(Kg/hm2·d);

F—白日的阴天部分(小数);

yc—给定地区的全天阴天时的标准作物下物质产量毛重(Kg/hm2·d),

ye—给定地区的全晴天时的标准作物干物质的毛重;

Rse—植彼地面在晴天里吸收的短波幅射最大值(卡/cm2·d);

Rs—植被地面实际吸收的短波幅射值(卡/cm2·d);

ETM—生育期内日平均最大蒸散量(mm/d)

CT—温度订正系数;

CH—经济系数;G为生长期(天);Y为光温生产潜力。

②农业生态区域法

其基本思路与瓦赫宁恨法相同,但比其适用的作物面广,是求算生产潜力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当ym≥20时

当ym<20时

式中:

Y为光温潜力(千克/公顷);

ym为一定温度下的干物质生产率(千克/公顷.小时);

CL为叶面积订正系数;

CN为干物质产量订正系数;

其他符号表征意义与赫宁根法公式相同。

C)混合模型:

①综合生物生产光温潜力计算的公式(国内学者提出):

式中:

Y为光温生产潜力(0.5千克/亩);n为无霜期(天);Q为太阳总辐射(4.18焦耳/厘米2)。

式中:

Y为光温生产潜力(0.5千克/亩);q为呼吸作用率(温度t时呼吸损失光合产物的百分数);Pt为相对光合速率(Pt=×10-4t2,t为气温(℃));Q为太阳总辐射。

②光合生产潜力加温度订正法

光合生产潜力

NPP=0.29[exp(-0.216RDI2)]Rn的筑后模型:

式中:

NPP为植物气候生产力[t/(hm2·a)];RDI为辐射干燥度;Rn为净辐射量。

NPP是在植物群体自身、土壤、气候环境等均处在最佳情况下的最大产量,实际上相当于光合生产潜力。

温度订正系数

f(t)=Pt=4.03l×10-2t-5.771×10-4t2长谷川史郎等

式中:

t为作物生育期的平均温度(℃);Pt为相对光合速率;t为温度。

PT=NPP×Pt

(2)气候生产潜力(Pw)的计算

是光温生产潜力受水分条件限制而出现衰减的结果。

作物生产与水分的关系是确定气候生产潜力的关键。

①根据降水量(R)、蒸发力(E)和径流量(F)确定。

R/E当E>R时

1当E<R,F≥R-E时

W=

当E<R,F≥R-E时

②计算时段内作物耗水量与需水量的比率或其因数来确定。

W=1当Cg..R≥E时

当O≤CgR<E时

式中:

R为作物全育期内的降水量;E为作物需水量;Cg为降水截流系数;

为局地坡度对截流系数订正项;

为局地植被对截流系数的订正项;

a为全地域植被的平均截流系数;

为某一植被类型的截流系数;

b为降水强度订正系数;c为某地的年平均径流系数。

③作物实际耗水量和农田可能蒸散量确定

W=1当R≥ET时

当R<ET时

式中:

ES为作物实际耗水量;

ET为农田可能蒸散量。

④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计算方法(常用):

f(w)=W=1-Ky(1-ETa/ETm)

式中:

Ky为产量反应系数,ETm为最大蒸散量,即供水充足条件下作物的最大蒸散量,ETa为实际蒸散量(需要在既无径流又无地下渗漏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⑤气候生产潜力

Pw=PT·W

(3)土地生产潜力(气候—土壤生产潜力)的计算

是指理想土壤和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取得的土地生产潜力。

主要是在气候生产潜力的基础上再分层衰减确定的。

土壤有效系数的确定成为土地生产潜力计算的关键。

土壤有效系数的确定

是以土壤或土地质量评价为基础,土地(或土壤)的质量等级越高,则其限制性越小,土地有效系数也就越大。

反之则土壤有效系数越小。

土壤有效系数的计算:

①气候—土壤生产潜力法(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莫斯教授)

以生态土地分类单位生态区作为土地评价单元,计算生态区的平均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ANNP)

是每种土壤类型占生态区的总面积的百分比;

是每一等级NNP值的中数;

分析有机质腐烂和分解率Y=1.127+0.0018X

确定各类土壤的等级值(Vi)

Y为每年枯枝落叶分解的百分率,X为年实际蒸散量(毫米),

求土壤特性指数(PI)

n为土壤类型;是i类土壤所占面积的百分比。

土地生产潜力(ANNP*)为:

ANNP*=ANPP*PI

②我国学者对土壤有效系数的确定,多是设理想土壤状态,其土壤有效系数为1,然后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与理想土壤的差距,具体赋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S=1当Tr≥TL时

当Tr<TL时

0当Tr=0时

式中:

TL为理想土壤状态肥力特征值;

Tr为土壤实际情况特征值。

例如,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孙惠南在计算我国土地生产潜力时,便是首先设想一般土壤比理想至少要减少10%,即将土壤有效系数确定为0.9;其次考虑到南方丘陵山地,大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均有较大的起伏,保水保肥条件较差,有的pH值偏小、偏大,又要衰减15%,取值0.85;青藏高原海拔高度太大,成土条件差,取值0.7;横断山脉南端的云贵高原则取0.8,这样以上地区土壤的有效系数就可能分别为0.77,O.63和0.72。

③土壤有效系数也可按照土壤或土地评价等级而分要素或综合赋值计算确定。

S=(F1a1十F2a2十F3a3)/(∑Fia1)

式中:

F1一等地面积;F2二等地面积;F3三等地面积;∑Fi耕地总面积,a1,a2,a3分别为一、二、三等在一定条件下的产量;i为耕地评价的等级。

土地生产潜力的计算主要受制于气候、土壤和土地质量,但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栽培技术、农田管理措施、耕作制度等对其也有所影响,这也是土地生产潜力中应予重视的因素。

(4)投入水平订正系数

投入水平订正系数尚未见特定的计算公式。

一般考虑一些主要的投入因素(如化肥投入量)由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要求而造成减产的程度,主要依靠投入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生产经验或专家打分等方式确定订正系数。

4、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土地利用结构密切相关土地资源承载力

5、土地投入水平与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劳动、技术投入土地储存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

质量和生产能力提高

6.4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测算

1、测算方式

(1)按粮食生产总量与每年人均消费粮食的数量来计算

不考虑年龄、性别、职业和粮食品种,是一种概算

(2)按每人每天需要多少焦耳的热量和多少克蛋白质计算

将按不同的年龄、劳动强度和性别的人折合为一个“平均人”,并将不同粮食品种的产品分别折合成热量与蛋白量并计算为相应的农业生态区的单位面积的生产量,两者相除即得到单位面积土地所承载的人口数量上限。

2、计算标准

依据:

一般粮食的热量转换系数与蛋白质含量和人均需要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人均消耗水平标准分为温饱型、营养型、能量型三类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

(1)计算粮食生产总量Y=P·A·R

式中:

Y是粮食生产总量;P是土地生产潜力(单位面积产量)水平;A是耕地面积;R是粮食用地占耕地的百分数。

(2)计算人均社会粮食占有量

人均社会粮食占有量应包括人口口粮、种子粮、饲料粮、本地工业用粮及仓储等其他用粮。

一般可根据近几年人均社会粮食占有量,并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可制定几个不同消费水平,以便求出几个人口承载力方案。

(3)算土地人口承载力

T=(Y—O)/S

C=T/L

式中:

T是土地所能承载的总人口数量;Y是土地生产潜力;O是区域外调入粮食数;S是人均社会粮食占有量;C是土地人口承载力(人/km2);L是土地总面积(km2)。

4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统计(按行政区)

首先,根据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分析方法,计算出某一农业生态区不同投入水平的土地生产潜力,

再按不同生活标准计算出人均生活需要和人口承载数量。

一般以行政单位进行统计,如以省、市或县,即能统计出不同行政区在不同投入水平、不同生活水平下所能养活的人口。

6.5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1我国粮食生产情况

2实现粮食安全对耕地保护的要求

(1)扩大耕地面积;

(2)增加单位面积耕地的产量水平;

(3)增加粮食进口量

3耕地保护的内容

(1)耕地数量或面积的保护

(2)耕地地力的保护

(3)耕地环境的保护

4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用一补一”

保护耕地的对策

(1)树立正确观念,处理好建设与吃饭的关系、农林牧渔用地结构的比例关系;

(2)加强耕地保护和宣传;

(3)强化耕地的行政保护;

(4)强化耕地的法律保护;

(5)提高现有征地费标准;

(6)加强城市用地的产出率指标管理;

(7)加大对耕地的投入。

6.6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以粮食为标志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仍是主流;

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日趋模式化;

资源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类研究旧趋活跃;

由粮食单一指标走向综合指棕体系研究。

 

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弹性变化空间

及其趋势探讨

童玉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口研究所

[摘要]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同时也是一个干旱缺水的中国北方都市,相对于国际人均水资源标准,北京属于极度缺水城市。

随着首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和人口规模都在不断膨胀,给水资源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很多学者都对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过探讨,基本结论都是人口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力.然而,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实际人口不断突破所谓的水资源承载力,与此同时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却没有明显感到说资源超载后的压力。

这是什么原因?

北京市的水资源是如何承载人口的?

本文从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以及基本计算原理出发,根据北京市实际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剖析了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状态和人口压力,为相关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咨询参考.

[关键词]北京水资源承载力人口压力

前言

水资源是任何一个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存在和持续的基础条件,对于中国北方的干旱城市,更是如此。

关于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始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1],随后学者们分别对中国的不同区域和各个城市,展开过一系列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北京市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受到关注,对北京市的水资源进行了分析[][][]。

目前的研究结论,大多数基本都认为北京市的人口水资源承载力都在1500-1800万之间,并且实际人口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人口承载力。

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在近30年时间内一直呈现快速的增长,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755万人(有资料显示实际当年常住人口达到1920余万[]),而且及年来人口依然在以每年5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2020-2020年净增加62万)。

2020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平只有126.6立方米。

按照多年平均的水资源量39.99亿立方米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也只有231.2立方米。

该指标远远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丰水线(3000立方米/人)和警戒线(1700立方米/人)的标准,只有人均水资源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线的一半不到。

随着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

可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已经超载的感觉,或者说生活中并没有感觉到水资源困难和紧缺。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水资源承载力本身就不存在,还是承载力实际存在,只不过这种超载的后果还没有显现出来?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本文认为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本文从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以及基本计算原理出发,根据北京市实际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剖析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状态和人口压力及其后果,为相关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咨询参考.

二、关于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原理

水资源承载力是人口承载力的一种类型,是从水资源角度研究的人口承载力。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70年代所给出的定义,人口承载力是“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这个概念得到广泛认可。

按照该定义,人口承载力涉及到两个关键要素:

1、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某地区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量。

2、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两个方面也是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的基础。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将水资源承载力定义为:

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用水条件下,其水资源条件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这里同样也涉及到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水资源供给量,还有一个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人均用水标准。

无论采用哪种定量方法和模型,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计算原理都可从如下公式得到反映:

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某地区某一时期的水量/人均水量

城市地区由于它本身具有的特殊人类生态特点,表现为人口规模巨大而密集,生活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