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9文化常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538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9文化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言文复习9文化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言文复习9文化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言文复习9文化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言文复习9文化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9文化常识.docx

《文言文复习9文化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9文化常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复习9文化常识.docx

文言文复习9文化常识

“古文化常识”(文言复习)

2016-5-13

1、“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诗经》)、《书》(《尚书》)、《礼》(《礼经》)、《易》(《周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着作。

“六艺”:

一说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

《师说》: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一说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张衡传》:

“遂通五经,贯六艺。

2、“前四史”:

《史记》(西汉·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汉书》(东汉·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西晋·陈寿/第一部纪传体分国史)。

3、《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经:

儒家经典着作(包括《论语》《孟子》《左传》《春秋》);史:

历史着作(比如,《战国策》);子:

诸子百家着作及科学着作(比如,《庄子》《本草纲目》);集:

诗文词集(比如,《楚辞》)。

4、古代年龄别称:

(1)襁褓(qiǎngbǎo):

未满周岁的婴儿。

(“襁褓”原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2)孩提:

指二三岁的儿童。

(3)垂髫(tiáo):

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

(4)总角:

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少年将头发在头顶一左一右各扎一个羊角结)

(5)豆蔻:

指女子十三四岁。

(6)束发:

男子十五岁。

(十五岁时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7)及笄(jī):

指女子十五岁。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8)弱冠(guàn):

男子二十岁。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9)而立:

男子三十岁。

(10)不惑:

男子四十岁。

(11)知天命:

男子五十岁。

(12)花甲:

六十岁。

(13)古稀:

七十岁。

(14)耄耋(màodié):

八九十岁。

(15)期颐(qīyí):

一百岁。

(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

5、古代学校:

①庠(xiáng)序:

古代地方学校,主要指殷商周时期的学校称谓。

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②太学,西汉开始设立的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

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专门讲授儒家经典。

博士,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不是什么最高学位。

③国子监:

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

6、中央官署: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长官均为尚书。

吏部:

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

户部:

掌管土地、户籍、赋税、俸饷。

礼部:

掌管祭祀、典礼、科举及外事接待。

兵部:

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

刑部:

掌管司法刑狱。

工部:

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

7、古代科举:

汉代实行“征辟制”和“察举制”。

征辟制:

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征”是指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是指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察举制(又称“举荐制”):

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是由地方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魏晋南北朝奉行“九品中正制”,也称“九品官人法”,各州郡都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分为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

这种制度本来是为了品评人才的优劣,以便选人授官,但是后来由于担任中正的都是“豪门大族”,于是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隋朝立国后果断进行改革,废除九品中正制,创建科举考试。

明清科举考试: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级由低到高)。

院试:

童生参加县府的考试,由省的提督学政莅临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

乡试:

省级考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

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wéi科举时代称考场为“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

礼部主持。

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

8、谥号:

根据生前事迹与品德修养,对已故之人追加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两种。

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会被追加谥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这类谥号称官谥。

官谥有美谥(褒)、恶谥(贬)、悯谥(同情)三大类。

“美谥”有文、武、景、明、惠、平等,“恶谥”有灵、炀、厉、幽等,“悯谥”有哀、怀、愍(mǐn)等。

比如:

周文王(褒)、隋炀帝(贬)、汉哀帝(同情)。

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

比如:

靖节(东晋陶渊明的谥号,就是亲友追赠的,世称“靖节先生”)。

朝廷不会给庶民追赠谥号。

庙号:

皇帝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祭祀时所特起的带“祖”或“宗”的名号。

如:

汉高祖、唐太宗等。

年号:

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称改元。

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唐高宗有14个年号。

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谥号、庙号为死后使用,年号则为生前使用。

9、官职变动的专称

(1)表授予官职的:

①授、除、拜:

授予官职。

②征:

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③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④举、荐:

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⑤起:

起用人任以官职。

⑥补:

由候补而正式被任命。

(2)关于提升职务的:

①升、擢:

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

②拔:

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③进:

用于晋升较高职务。

④陟:

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3)关于调动职务的:

①转、移、调、徙、改:

指调任、改任。

②迁:

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③出:

指出京担任。

(4)关于兼职、代理官职的:

①兼、领:

兼任官职。

②摄:

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

③权、假、署:

暂代官职。

④行、守:

代理官职。

(5)关于降级、免职的:

①贬、谪:

因过失而降级。

②左迁:

贬官。

(左迁,贬官;右迁,升官。

口诀:

左贬右升)

③罢、免、解、黜、夺:

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

④革、褫(chǐ):

指撤职查办。

(6)表辞去官职的:

①致仕(致政):

交还官职,指官员退休或辞职。

②乞骸骨:

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请求辞职还家。

③乞归养:

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

④请老:

官员请求辞职回乡养老。

⑤悬车:

辞官居家。

⑥解官:

辞去官职。

⑦乞身:

古人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故请求退职为“乞身”。

⑧移病:

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

(7)其他:

①视事:

指官吏到职办公。

②下车:

官吏初到任。

③释褐(解褐):

脱去粗布衣服,喻始任官职。

10、古代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十个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与地支依次相配,形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癸亥。

干支相配,周而复始,可用来纪年、纪日。

用来纪年,苏轼《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用来纪日,苏轼《石钟山记》: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地支单用,用以纪月、纪时。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帝王年号纪年法

从汉武帝始有了年号,古代也常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比如: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东汉汉顺帝的年号)

(3)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多用于春秋、战国时期。

比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4)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

年号和干支并用的一种纪年法。

比如: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危急。

11、古代纪时法

(1)特定称谓纪时法

古人把每2小时作为一个时间段,用12个特定称谓来纪时,即:

夜半(23时-1时)、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21时-23时)。

(2)十二地支纪时法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即:

子时(23时-1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21时-23时)。

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

比如:

子时的前后两个小时就分别叫作子初、子正。

12、特定称谓纪日法

古人用某些特定称谓来表示每个月中的特殊时日。

以下均为农历(或阴历):

初一称“朔”,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最后一天(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称“晦”。

13、“阴、阳”之说

(1)地理上的“阴、阳”:

阴:

山岭的北面、河流的南面。

阳:

山岭的南面、河流的北面。

比如,《游褒禅山记》: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再如:

“华阴”在华山的北面,“江阴”在长江的南面,“衡阳”在衡山的南面。

(2)器物上的“阴、阳”:

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凹陷的叫阴文,凸起的叫阳文。

14、孟(伯)、仲、叔、季

古代兄弟姊妹间依长幼排序时,习惯上以伯(孟)、仲、叔、季为序。

一般来说,“孟(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孟”,有时也称“伯”,但二者有区别:

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

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表示不相上下。

比如,陆游《书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孟、仲、季,也可用于季节排序,一年分四季,每季三个月,这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

比如,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等。

15、社稷

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地神叫“社”,谷神叫“稷”。

土地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神。

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

16、名与字

《礼记》曰:

“幼名,冠字。

”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时取字。

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比如:

汉代的蔡琰,字文姬;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字易安。

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

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以示礼貌和尊敬。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字与名意思相同的,比如:

诸葛亮,字孔明。

字与名意思相反的,比如:

晏殊,字同叔。

17、对“死”的不同称谓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礼记·曲礼下》: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帝、后死曰崩,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唐以后为二品以上的高官)死曰薨”,这种说法也正确。

18、古代的爵位:

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

19、丁忧与服阕

丁忧:

也称“丁艰”(丁,遭遇;忧,居丧),即遭遇父母丧事。

朝廷官员的父母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家守制,期限一般为三年。

守丧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母亲去世,称“丁内艰”;父亲去世,称“丁外艰”。

服阕(què):

也称“服除、除服”,即服丧期满。

古代礼制,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期满后脱去丧服。

(阕:

完结。

服阕:

穿丧服守孝的期限结束)

20、避讳

所谓“避讳”,就是古人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凡是遇到帝王、圣人、尊长的名字以及相同的字,必须设法避开或改写。

分为避圣讳、避君讳、避家讳。

东汉光武帝刘秀,时人为了避君讳,称“秀才”为“茂才”。

王羲之的祖父叫王正,为了避家讳,他将“正月”说成“初月”。

21、牺牲、太牢、少牢

牺牲:

古代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的牲畜。

比如,《曹刿论战》: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太牢、少牢:

古代祭祀用的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根据牺牲种类不同,分为太牢、少牢。

牛、羊、猪齐备,称“太牢”。

只有羊和猪,没有牛,称“少牢”。

古代规定: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22、谦称、敬称

(1)谦称——

①一般人谦称:

愚、仆、鄙人、不才(不佞)。

②帝王谦称:

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③对别人谦称己方亲属朋友:

称谓中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用以谦称己方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己方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2)敬称——

①对“帝王”的敬称:

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

驾,本指皇帝的车驾。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敬称皇帝。

②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

称谓前加“令、尊、贤”。

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令,美好也)

③对“死者”的敬称:

称谓前面加“先”,用于敬称已故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已故的皇帝为“先帝”,称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先父”,称已故的母亲为“先慈、先妣”,称已故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3)其他称谓——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23、五音

五音,也称“五声”,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个音级。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24、汉字“七体”

中国汉字的演变大致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总体趋势是简化,但是简化后少了汉字的文化内涵。

其中“甲金篆隶草行楷”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字七体”。

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汉字形体的演变分为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

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

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两个阶段的分野是小篆到隶书的转变。

金文:

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大篆:

西周晚期的文字,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

小篆:

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

隶书:

产生于战国晚期,西汉时发展成熟,是两汉时期通行的主要字体。

楷书:

也叫正楷、真书。

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的字体。

25、汉字“六书”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法和用字法归为六类,总称“六书”。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今人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法。

象形:

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马”等,象形字全是独体字。

指事:

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独体字。

会意:

由两个或多个字符合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

形声:

意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形声字占汉字的绝大多数。

如“江、河、湖、海”等。

26、人的称谓

(1)直称姓名

①用于自称。

比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②用于作传。

比如,《柳敬亭传》: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③用于厌恶轻视的人。

比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比如:

司马迁,人称“司马子长”;陶渊明,人称“陶元亮”;李白,人称“李太白”。

(3)称号

号又叫别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

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比如: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4)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着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比如:

欧阳修,人称“欧阳文忠公”;范仲淹,人称“范文正公”。

(5)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比如:

称南宋诗人杨万里为杨诚斋,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6)称籍贯

比如:

柳宗元,人称“柳河东”;王安石,人称“王临川”。

(7)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人称“韩昌黎”。

(8)称官爵名

比如:

孙权因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人称“孙讨虏”。

(9)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比如:

刘备因曾任豫州牧,故人称“刘豫州”;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故人称“贾长沙”。

27、古代的座次尊卑

(1)室内座次的尊卑: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

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

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鸿门宴》: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2)车座的尊卑:

古代车辆上的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3)官位的尊卑:

秦汉以前,官位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在古代,贬官称“左迁”。

(4)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28、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称法——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名前加职业,比如: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等。

29、古代地区名

【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鸿门宴》:

“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

【江东】长江以东地区。

《项羽之死》: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古人在地理方位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口诀:

左东右西)《群英会蒋干中计》:

“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表,外也。

从中原来看,地处长江之外)《赤壁之战》: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山东】崤山以东地区。

《鸿门宴》: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关中】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

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四关之中”之意,故称“关中”。

后来习惯上称“函谷关以西地区”。

《过秦论》: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0、古代政区名

【九州】我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以“九州”泛指中国。

陆游诗云: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秦居雍州。

《过秦论》:

“序八州而朝同列。

”  

【赤县】“赤县神州”的简称,指中国。

【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周有海环绕。

四海,泛指整个天下。

【六合】上、下、东、西、南、北,泛指整个天下。

《过秦论》:

“履至尊而制六合。

【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

【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31、古代的坐姿:

【坐】又称“安坐、跪坐”,两膝并紧着地,臀部落在脚跟处。

这是古时最合乎礼仪的坐姿。

成语“正襟危坐”,就是这种坐姿。

【跽】跪直身子,准备站起,但膝盖尚在地上。

《鸿门宴》:

“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写项王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

【长跪】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

《孔雀东南飞》:

“府吏长跪告。

【箕踞】张开双腿坐在地上,形如簸箕,是傲视对方的坐姿。

《荆轲刺秦王》:

“(荆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32、古代的跪拜礼

【稽首】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贴于地且长时间稽留。

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顿首】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贴于地且顿时抬起。

【空首】拜跪于地,先以两手拱地,再以头至首,因其头不至地,故曰空首。

一般来说,稽首是臣拜君,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33、古代的刑罚

【髡(kūn)】又称髡首,剃掉犯人头发的刑罚。

【黥(qíng)】用刀刺刻犯人面颊处,再涂上墨,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

【劓(yì)】割掉鼻子的刑罚。

【笞(chī)刑】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

【杖刑】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

【刖(yuè)刑】砍掉脚的刑罚。

(卞和)

【膑(bìn)刑】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孙膑)

【宫刑】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酷刑。

(司马迁)

【大辟(pì)】砍头的刑罚,也泛指死刑。

【炮烙(páoluò)】把犯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烫死。

【汤镬(huò)】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

【车裂】将人的头部、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

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

(商鞅)

【凌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是史上最残忍的一种死刑。

【腰斩】将犯人从腰部斩断。

【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并暴尸街头。

【枭(xiāo)首】斩下首级并悬于高处示众。

【菹醢(zūhǎi)】把犯人剁成肉泥。

(比干)

【极刑】分裂肢体、零割全身的酷刑。

“极刑”有时也指最严酷的刑罚。

34、其他

(1)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它们是古代文人书房必备的宝贝。

(3)岁寒三友:

松、竹、梅。

它们经冬不凋,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4)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梅傲、兰幽、竹坚、菊淡,均有君子之风。

(5)弑:

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6)九品十八级:

古代官制,从唐代以后官阶分为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

(7)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8)祖道: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汉书》载,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