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2495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docx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docx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

河北广平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9月考试政治试卷

1、选择题。

(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个小题,共60分)

1.人们的日常活动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着关系,这是因为(  )

①哲学并不神秘,人人都是哲学家 ②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广阔的自然界 

③哲学的本义就是爱智慧、追求智慧 ④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

这主要说明(  )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

3.下列观点属于世界观的是 (  )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上帝创造了世界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4.面对旱灾,有人打井找水,有人人工降雨,但有人却求神灵保佑,还有人听天由命。

这说明(  )

A.人们各自信仰的神灵不同B.人们在灾难面前无能为力

C.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世界观D.世界观不同,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5.截至2016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在轨运行25周年。

26年来,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了3万多个天体,拍下了50多万张照片,为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性原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这一事实说明(  )

A.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物质世界的构成是多层次的D.具体科学的研究需要哲学的指导

6.“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7.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  )

A.唯物论与唯心论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论与不可知论D.唯心论和可知论

8.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①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②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 ④对世界可否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10.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利、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了(  )

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1.据媒体报道,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他的新书《大设计》里说,“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从无到有自己创造自己。

”霍金的观点(  )

①说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②正确揭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③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④符合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

12.“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

A.怀疑论B.可知论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

1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

其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1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

①机械性 ②形而上学性 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④唯心史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下列关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总结和升华②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

③哲学反作用于时代④所有哲学都是对时代正确的反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下列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B.它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C.它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D.它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现成的具体方案

1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

A.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B.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C.工人运动出现高潮D.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①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理论成果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④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中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20.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方式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③⑤⑥D.②③⑤

21.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

A.自然界的物质性

B.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2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说明(  )

①物质是客观的、可知的 ②客观实在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特性 

③物质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④客观实在是世界上一切现象的共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3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

这有力地证明了(  )

A.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4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

“水是万物之源。

”此观点有合理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不能把世界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25.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

A.人类社会运动形式的总和B.意识以外的所有变化

C.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和过程D.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6.下列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

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

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27.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28.“树上结西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的邯邰镇变成了事实。

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

这表明(  )

A.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战胜自然规律的唯一因素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29.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0.天文学家研究发现,宇宙空间93%的元素是氢,另外还有无数的其他物质充满星际空间。

宇宙空间的构成表明(  )

A.宇宙间不存在超自然的造物主B.物质是宇宙的本质

C.宇宙是由氢构成的D.人的意识对自然界没有任何影响

二、主观题(共40分)

31.根据下面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总分17分)

(1)从哲学上讲,甲、乙二人在争论什么问题?

(4分)

 

(2)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甲、乙二人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13分)

 

32.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总分8分)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阵营?

(4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

(4分)

 

33.淮河曾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如今已形成较为完整有效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流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环境改善、生态良好。

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全长1000千米的淮河,本是一条通畅的河流,历史上黄河多次溃决夺淮,使淮河丧失了入海口,这条河流也就变得泛滥成灾,非涝即旱。

“泥巴凳,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

”这是过去深受水患之苦的沿淮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总分15分)

结合所学哲学知识,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水和谐共处?

(15分)

 

试题解析部分

1.

【知识点】美好生活的向导

【试题解析】人们的日常活动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着关系,这是因为哲学的本义就是爱智慧、追求智慧,③当选;①不选,哲学并不神秘,但并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②当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并不只是广阔的自然界;④当选,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答案】D

  

2.

【知识点】美好生活的向导

【试题解析】该题考查哲学的作用,A观点与题意无关,题干说为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说明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故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D观点错误,对世界的思考不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故答案应选B。

【答案】B

  

3.

【知识点】美好生活的向导

【试题解析】①不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属于世界观;②不选,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也不属于世界观;③正确,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属于世界观;④当选,上帝创造了世界,属于世界观。

【答案】C

  

4.

【知识点】美好生活的向导

【试题解析】人们面对灾难的态度和处理方法不同,表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故D项正确。

A项认为人们都信仰神灵,B项认为人们在灾难面前无能为力,与事实不符。

C项没有表明世界观对方法论的作用,因而不选。

【答案】D

  

5.

【知识点】美好生活的向导

【试题解析】“勃太空望远镜的运用为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性原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体现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6.

【知识点】美好生活的向导

【试题解析】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是:

具体科学研究的具体领域的具体知识,而哲学研究的是一般,B的说法错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联系,一是强调具体科学的作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A的说法错误;一是强调哲学的作用——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材料中“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很明显强调哲学的作用。

不能说具体科学和哲学相互决定,C的说法错误,因此答案是D。

【答案】D

  

7.

【知识点】百舸争流的思想

【试题解析】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当选;A不选,唯物论与唯心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内容;C、D观点错误。

【答案】B

  

8.

【知识点】百舸争流的思想

【试题解析】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故ABC项错误。

本题选D项。

【答案】D

  

9.

【知识点】美好生活的向导

【试题解析】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可以说成是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也可以说是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哲学问题的第一方面,所以①不选;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划分出的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④不选,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10.

【知识点】百舸争流的思想

【试题解析】天与人、名与实、理与气、知与行、心与物等关系问题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故A、B、C项错误。

本题选D项。

【答案】D

  

11.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从无到有自己创造自己。

体现了①③,应选;②不符题意,不选;霍金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④错误,不选,故答案选A。

【答案】A

  

12.

【知识点】百舸争流的思想

【试题解析】“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可知论,B当选;A不选,没有怀疑论的说法;C不选,材料中的观点不属于不可知论;D不选,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3.

【知识点】百舸争流的思想

【试题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C正确;A、B不选,不符合题意;D不选,意识不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答案】C

  

14.

【知识点】百舸争流的思想

【试题解析】③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①②④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应选B。

【答案】B

  

15.

【知识点】时代精神的精华

【试题解析】 ①正确,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总结和升华;②当选,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③正确,哲学反作用于时代;④错误,不是所有哲学都是对时代正确的反映。

【答案】D

  

16.

【知识点】时代精神的精华

【试题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下列与之不相符的是:

它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现成的具体方案,D当选;A不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B不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C不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答案】D

  

17.

【知识点】时代精神的精华

【试题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B当选;不是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故排除A;C不选,不只是工人;D不选,与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无关。

【答案】B

  

18.

【知识点】时代精神的精华

【试题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③当选;①不选,不包括毛泽东思想;②不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而非最高理论成果;④当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答案】B

  

19.

【知识点】百舸争流的思想

【试题解析】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中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B当选;故排除C;A、D不选,既不属于机械唯物主义,也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B

  

20.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①当选,人脑属于物质范畴;②不选,基本路线属于意识范畴;③当选,生产方式属于物质范畴;④不选,思想观念属于意识范畴;⑤当选,国家属于物质范畴;⑥不选,辩证唯物主义属于意识范畴。

【答案】A

  

21.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A不选,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物质性无关;B不选,属于无关选项;C当选,生产方式的客观性,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D不选,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客观性,属于人类社会三个构成要素。

【答案】C

  

22.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说明物质是客观的、可知的,①当选;②当选,客观实在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特性;③不选,物质是抽象;④不选,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答案】A

  

23.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

这有力地证明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当选;A不选,物质世界是发展的;B不选,不同的事物不会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不选,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属于无关选项。

【答案】D

  

24.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

“水是万物之源。

”此观点有合理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D当选;故排除A;B不选,没有体现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不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这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答案】D

  

25.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D当选;A不选,哲学中的运动并不是人类社会运动形式的总和;B不选,运动不是意识以外的所有变化;C不选,运动不只是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答案】D

  

26.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A正确,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B错误,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就是无条件的;C错误,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一定是有条件的;D错误,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可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答案】A

  

27.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A当选;B不选,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属于无关选项;C不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而非唯一特性;D不选,材料不强调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答案】A

  

28.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该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A观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B观点错误唯一因素,应该是重要因素,C观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造规律,D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D。

【答案】D

  

29.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关键句“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不可名状”提示我们克拉底鲁他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瞬息万变的,即事物没有一刻是静止的,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克拉底鲁并没有否认事物的客观性,也没有否认运动,因此AD不选,B和材料无关,因此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30.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宇宙空间的构成表明物质是宇宙的本质,B当选;A不选,宇宙间存在超自然的造物主;C不选,宇宙不只是由氢构成的;D不选,人的意识对自然界会产生影响。

【答案】B

  

31.

【知识点】百舸争流的思想

【试题解析】第

(1)小问要求从哲学上讲,甲、乙二人在争论什么问题。

解答此题,属于知识再现性问题,比较简单,需要学生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2)问要求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甲、乙二人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解答此题首先评析甲:

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然后评析乙:

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

(1)甲、乙二人在争论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

(2)①甲认为“我在故我思”,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这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②乙认为“我思故我在”,则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认为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③我们应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2.

【知识点】百舸争流的思想

【试题解析】第

(1)小问要求回答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阵营。

解答此题比较简单,需要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能够区分即可;就不难回答出甲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乙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2)小问要求分析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

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即可。

【答案】

(1)甲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乙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2)①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3.

【知识点】探索世界的本质

【试题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是辩证唯物论,题目类型是措施类,唯物论包括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与水的关系,即自然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人与水的关系,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回扣设问人水和谐共处,组织语言即可。

【答案】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所以要求我们要尊重世界的物质性。

实现人水和谐共处,必须首先尊重自然。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实现人水和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破坏自然。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实现人水和谐,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高二政治9月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DBCDB6——10DADCD11——15ABCBB16——20DBBBA

21——25CADDD26——30AADCB

二、主观题(每题2分,共60分)

31.(共17分)

(1)甲、乙二人在争论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

(4分)

(2)①甲认为“我在故我思”,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这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5分)

②乙认为“我思故我在”,则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认为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5分)

③我们应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分

32.(共8分)

(1)甲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乙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4分)

(2)①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分)

33.(共15分)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所以要求我们要尊重世界的物质性。

实现人水和谐共处,必须首先尊重自然。

(5分)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实现人水和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破坏自然。

(5分)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实现人水和谐,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