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2325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docx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docx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

 

中央财政支持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2011年10月

目录

一、专业建设基础1

(一)建设背景1

(二)专业优势2

1.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就业质量好2

2.具有一支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3

3.通过技能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竞赛成绩斐然4

4.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推进教学改革4

5.为企业职工岗位培训,服务社会7

6.开展科研,提高教师专业科研实践能力7

7.企业奖学金进校,激发学习兴趣8

8.以汽车产业为依托,校企共建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8

9.用分级制改革理念和方法,带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9

二、专业建设目标10

(一)总体目标10

(二)具体目标10

1.组建现代汽车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创设“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新机制10

2.成立学院专业联盟委员会,发挥“政校企行”各方优势和作用11

3.以“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为载体,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1

4.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育人,注重创新能力培养11

5.建设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12

6.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提高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12

7.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影响力12

三、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12

(一)拓展职业角度的国家级教育视野12

(二)创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双主体”新机制13

1.成立专业理事会13

2.建立专业教育发展基金会14

3.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14

(三)汽车文化进校园、汽车岗位进课程14

(四)构建三级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育人14

(五)打造具有科研功底、教学擅长的双优师资队伍16

(六)借用企业ISO9001“过程方法”的思想,加强质量监控16

(七)遵循企业ISO9001“持续改进”的思想,改革中不断创新17

(八)以“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为载体,全面打造专业职场内涵17

1.凝练核心理念17

2.形成闭环反馈的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工作路径17

3.找准专业发展主、辅线,实现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终身18

4.开发课相、形成职教特色19

5.构建课程体系、奠定持续发展基础20

6.落实方案、强化质量监控20

7.融合发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21

(九)组建现代汽车制造业教育集团,合力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1

四、绩效考核指标22

五、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预算28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建设背景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9年年国家颁布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时期。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北京将建设成为“高端研发、高端示范、高端制造”中心。

北京汽车产业是北京市重点支持的高端制造业。

2011年6月北京市通过了《北京市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北京将重点从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建设、新能源汽车、合资合作、二三产融合、产业布局、全球布局等方面,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国际化发展等领域将北京汽车产业提升至全新水平,北京市把促进汽车工业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任务,北京汽车工业要向高端化、全方位、外向型发展,北京要打造程国际一流的汽车研发制造城市。

北京南部新区将把汽车制造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将以北汽等为龙头打造品牌和技术双领先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实现汽车制造、研发、生产三大领域的跨越发展。

2015年,北京的纯电动汽车在用车将达到10万辆的规模。

北京汽车工业目前拥有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四大整车厂,做强北汽福田、做大北京现代、做精北京奔驰、做专北汽有限,是北京汽车全新的整车平台布局。

汽车整车厂的发展必定带动零部件生产的发展,如摩比斯等一批著名汽车配套生产企业跟随现代相继落户北京,仅为北京现代汽车配套的零部件厂家就达到73家。

 北京汽车制造业已成为首都经济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北汽控股公司的产值、收入等指标首次跃居北京工业企业第一位。

北京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原材料、汽车修理、汽车检测、配件销售、汽车保险、汽车售后服务、汽车物流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

2010年,北京汽车实现汽车产能150万辆,产销13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450亿元,出口创汇20亿美元。

到“十二五”末,北京汽车销量整体预计保350万辆,争取达到400万辆。

北汽福田150万辆,北京现代130万辆,北京奔驰30万辆,北京自主品牌,在40万到90万辆之间,力争立于世界汽车产业前10强之林!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集聚发展为依托的综合产业新城,以国际化大企业和现代高端产业集群为主。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就坐落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开发区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紧邻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依托北京汽车制造业(产业支撑型),符合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布局、紧贴汽车产业发展需求。

(二)专业优势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制造技术系统筹。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其前身是原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已有32年汽车制造专业建设的积累,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

2002年,原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的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现代化标志专业”。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开设以来,2008年“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创新团队”被批准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素质提高工程创新团队。

同年,成为北京市加工制造类教师培训基地汽车技术培训小组。

特别是启动国家示范校建设计划以来,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产学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2008年“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被评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1.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就业质量好

北京汽车制造业需要大批装焊、装配、质检、调度、技术管理、自动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例如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近年招收了我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整车制造的装焊、装配、质检、调度、技术管理、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工作。

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岗位的骨干,有的担任班长和车间经理助理,有的已经被派遣到德国培训,深受企业好评,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度。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

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空间,据北京市劳动人事部门统计,汽车制造业年均需要增加从业人员5000人,其中,高等职业人才大约为1500人。

随着北京汽车制造业向高端化、全方位、外向型发展,北京要打造程国际一流的汽车研发制造城市的目标,北京汽车制造业迫切需要大批从事整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从事装焊、装配、质检、调度、技术管理、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并随着北京汽车制造业转变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日显突出。

2.具有一支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汽车工程学院有专职教师9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40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7人。

其中,专业教师47人,副高级职称以上20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4人;硕士学位14人,学士学位教师25人;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42人;“双师型”教师27人。

兼职教师47人。

中职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各类市级骨干教师15人,素质提高工程骨干教师2人。

汽车制造技术系承担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职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生产自动化)专业、奔驰汽车生产定向班的教学任务。

近三年,我院专业教师参加加工制造类(汽车技术小组)专业教师培训基地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创新团队建设;选派19名教师赴德国培训学习领域行为导向教学模式;选派12名教师参加北京奔驰公司组织的国家级技师资格考试;选派6名教师参加东风雪铁龙培训,取得培训师资格;选派6教师作为国内外学者;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和专业技术培训,有28人攻读硕士学位,17人取得硕士学位,6名高讲获得副教授职称,42人取得技师等。

通过引进人才,多元途径培养、外聘等途径,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专任教师、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兼职教师队伍,双优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满足了我院专业建设的需要。

3.通过技能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竞赛成绩斐然

从2006年以来,我院组织学生参加由教育部、北京市教委、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中心、朝阳区劳动局、高职高专制图教学研究会等单位主办全国青少年迎奥运机器人竞赛、电工电子类专业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首届迎奥运技能大赛、08、09年全国和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共获得61个奖项,其中,有19个一等奖和1个团体第一名,有17个二等奖,有11个三等奖。

2006年以来有196人次获国家级、省部级、院级等技能大赛和其他竞赛中或得奖励,其中有135人因此获得中高级技能证书,(其中22名学生获高级证书)。

2011年4月,全国第三届乘用车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在北京举行,我院获综合成绩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各1人。

我校获得了大赛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和特别支持奖。

技能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指导学生参赛的同时,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推进教学改革

(1)校企合作基本情况

2003年以来,我院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层“深”、效果“好”、管理“精”的特色。

点“多”是指,我院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法国标致雪铁龙汽车(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北京燕德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SMC公司、KUKA机器人公司、德国FESTO(中国)有限公司等有深度的合作关系。

线“长”是指,从2003年开始我院就与北京燕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

至今,奔驰公司等多家企业每年仍然在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

面“广”是指,我院先后成立“奔驰班”、“雪铁龙定向班”、“现代班”、“SMC班”、“燕宝宝马班”进行订单培养;建立了“北京奔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北京中法雪铁龙汽车培训中心”、“燕宝宝马汽车技术培训中心”、“KUKA机器人技术培训中心”,今年又有“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捷豹路虎卓越培训北京中心”相继成立。

层“深”是指,合作从教学层面拓展到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和企业职工岗位培训,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共建“汽车整车装配实训室”和“发动机装配实训室”等;与廊坊智通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ABB中国、库卡自动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工业机器人实训室”。

依托“北京奔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北京中法雪铁龙汽车培训中心”,我院为北京奔驰公司和东风雪铁龙公司职工进行岗位培训。

效果“好”是指,采用订单培养的毕业生以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素养、突出的工作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称赞。

首届宝马试验班的学生安岩毕业一年后就担任了宝马4S店的前台经理。

管理“精”是指,由官、产、学、企四方组成技术培训中心理事会,校企双方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责权利,保障各培训中心的正常运行。

(2)“北京奔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与奔驰班

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领导下,在戴姆勒股份公司的指导下,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与汽车工程学院合作共建“北京奔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于2006年3月9日在汽车工程学院亦庄校区正式签约成立。

北京奔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主要承担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培养后备中、高级技术工人,培训在岗技术工人、高级技师和售后服务管理人员,为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服务。

北京奔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培训管理和销售人员及技术工人的基地,建成示范性的校企合作培训中心。

北京奔驰培训技术中心教育与培训对象包括职业教育对象是“奔驰试验班”,奔驰生产、奔驰售后两个专业方向。

职业培训对象是北京汽车有限公司在岗技术工人、技师和客户服务人员。

北京奔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按德国职业资格标准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岗位标准进行教学和培训,合作开办“北京奔驰实验班”,直接为其培养和培训生产经营所需的中专和大专层次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实验实训室的布局遵循“双元制”教学模式安排。

为了这个项目,德国戴姆勒股份公司专门从德国选派了一名职业教育专家维兰来中国工作,奔驰中国(MBCL)也先后选派帕艘、王亮、彼得陈等专家来中心工作,我院的教师和中外专家共同备课、共同教学,保证了原汁原味的德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实施。

德国戴姆勒股份公司和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为北京奔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的教学设施(奔驰汽车、设备、工具等)投入达950万人民币。

(3)奔驰试验班

2006年9月首届奔驰生产、奔驰售后两个班正式开班,目前共招收五届(中高职)22个班,497人,目前中职、3+2、高职在校386人,其中高职198人。

奔驰试验班的运行模式为:

①共同选拔、订单培养

奔驰班的学生是按照北京奔驰公司对人员数量的需求,由北京奔驰公司培训部、奔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MBCL)人力资源部、汽车工程学院合作,通过笔试、实操、面试选拔出来的,北京奔驰公司每年为奔驰班的学生提供人均1500元的奖学金。

②提升教师行为导向教学能力

奔驰班任课的教师赴德国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教师将体验到的行为导向教学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在奔驰职教专家的指导下共同上课时,形成“捆绑”式教学团队,组成汽车生产和汽车售后两个教学小组,取得了与德国职业教育相同的教学效果。

③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

生产班的综合项目课程《乌尼莫克车模制作》、《压力机制作》涵盖了汽车制造技术工人所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还包含操作技能如机加工、焊接、喷漆等。

售后班的教学项目涵盖汽车零部件总成到汽车系统管理与控制,包括电器制作,发动机拆装与检测,自动变速器等教学项目。

④实行行为导向教学

我院教师与奔驰职教专家在奔驰班共同实施行为导向教学,专家除了做教学指导、技术指导工作外,还直接参与一线教学。

以职业行为为导向,学习场地环境模仿企业真实环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习惯、较强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等方法和社会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所需的职业能力。

⑤注重过程性评价

对奔驰班学生的评价采用学校、企业共同评价的方式,注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过程考核。

根据每个人的自我评价表,学生相互评价表、小组活动评价表以及对教师教学过程评价表,给出学生成长性评价。

2009年7月,2006级学生与北京奔驰公司刚签订了正式用工合同,就有因为表现优异而被提升为副班长或经理助理;2008级已在奔驰公司顶岗实习。

⑥国际文化交流

2009年5月,奔驰班的学生与德国戴姆勒大学在中国的几十名实习生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活动的主题是:

更加卓越——热情、尊重、诚实、锻炼。

活动内容包括:

文化介绍、小组讨论、应用英语口语等,时间为每月2次,每次半天。

5.为企业职工岗位培训,服务社会

近年来,我院和多家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岗位培训,具体情况如下:

企业的岗位培训统计表

企业名称

培训时间

培训人数

北京奔驰公司中级工技能鉴定培训

2009年2月

156

北京奔驰公司技师培训

2008年~2009年

150

内蒙华泰汽车集团职工培训

2008年5月~8月

35

ABB机器人公司培训用户

2009年1月

18

SMC公司员工培训

2009年5月

80

北京奔驰公司班职工岗位培训

2010年

378

6.开展科研,提高教师专业科研实践能力

2006年以来,教科研课题立项29项,其中涉及制造领域的课题有10项,大部分已结题,发表论文9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SCI/EI检索1篇;获北京市教委二等奖2篇,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三等奖和优秀奖2篇,如下表所示。

序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完成

日期

发表刊物或获奖

1

用于铁路起复救援的轨道钳组合平台

王京(第二负责人)

2010年12月

获国家发明专利(交通与车辆类)

2

论文《液压破碎锤密封泄漏的分析与改造》

王京

2010年5月

《润滑与密封》

(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

3

论文《快速横杆式自动化输送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王京

2010年5月

《制造业自动化》

(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

4

论文《基于视觉定位的机器人焊接系统》

王京

2010年8月

《制造业自动化》

(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

5

FuzzyCMACwithOnlineLearningAbilityandItsApplication

吕世霞

2006年12月

在国家级“ADVANCESINNATURALCOMPUTATION”2006-9-1,PT1发表;在SCI/EI检索

6

装焊工业机器人系统

陈渌漪

2006年3月

2009年6月获北京市教委二等奖

7

基于ARM的智能终端系统的研究

吕世霞

2010年12月

 

8

生物能源在车用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

宋建桐

2011年

 

9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液理化特性研究

宋建桐

黎兰豪崎

2009年3月

在省部级“大豆科学”2008年第6期发表

10

工频频率快速精确测量法的研究

杨屏

2009年5月

在国家级“办公自动化”2009年第5期发表

7.企业奖学金进校,激发学习兴趣

北京奔驰公司每年为奔驰班的学生提供人均1500元的奖学金。

北京燕德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从2004年开始为汽车工程学院的学生设立“江可伯学生奖励基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

企业奖学金的设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重视专业技能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是校企合作办学取得的丰硕成果的体现。

8.以汽车产业为依托,校企共建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

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实施“校企互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

为了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根据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要求,以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原则,兼顾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学校教学流程的双重功能,与汽车企业合作配置设备、设计实训内容,建成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的产学结合、校企互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工程实训中心,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

2007年该实训基地被评为市级实训基地。

汽车工程实训中心下设汽车原理与构造、汽车制造、汽车生产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子商务6个实训分中心(共49个实验、实训室)。

和企业共建“燕宝宝马汽车技术培训中心”、“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技术培训中心”、“北京中法雪铁龙汽车培训中心”、“KUKA机器人技术培训中心”、“捷豹路虎卓越培训北京中心”等技术培训中心。

教学仪器、实训设备总值近亿元。

汽车工程实训中心是国内最早将汽车整车生产的四大工艺及设施“搬进”了实训基地,填补了汽车制造类专业教学的空白。

该中心实训设备技术先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汽车制造和汽车维修技术的高水平和前沿性,如建设了技术含量高、代表前沿科技水平的混合动力汽车实验室。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我院配套进行了汽车工程实训中心的软件建设,构建了一套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职业资格标准,满足“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要求的“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系统;建立健全了实训基地与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设备的使用、维护制度,确保设备发挥最大效益。

该中心具有以下特点:

(1)校企共建

与北京奔驰公司共建了发动机装配流水线、汽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和汽车焊装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引进了当前生产一线的工艺流程,使用了可靠性高的生产设备,营造了高度仿真的实训环境,形成了具有很强企业化特征的实训中心。

(2)校企共享

培训中心除满足学生的日常教学之外,奔驰培训中心还用于奔驰公司的员工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雪铁龙培训中心还对华北地区的东风雪铁龙4S店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资格考试,对法国雪铁龙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和考核。

(3)校企共管

奔驰和雪铁龙培训中心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建成的。

其中,一部分设备是企业无偿捐赠,一部分设备是学校有限使用,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建立校企共管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双方协商培训中心的设备管理方法和使用制度,最终达到合作发展的共赢局面。

9.用分级制改革理念和方法,带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与试验”作为国家级“十二五”期间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招标课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重要试验载体,它在设计理念上突出了“人人都是职业教育对象”的大教育观、“所有资源都是职业教育资源”的大资源观、“教育的阶段性和终身性相统一”的终身教育理念和“产教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国际合作”的开放教育理念,以及“职业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此次改革试验申报工作中,“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得到专家评委的充分肯定,被市教委确定为牵头专业。

进一步完善、创新示范校的建设成果,探索职业教育分级证书、职业教育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以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为蓝本探索“企业文化进校园、校企共同培养准职业人”模式带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紧密依托北京汽车产业区域发展优势,以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高端、优质和特色发展之路。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全面提升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水平、实训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使汽车工程学院成为服务于北京汽车制造业的人才培养基地。

通过建设,探索出具有汽车职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设出校企深入融合的体制机制,培养出汽车文化底蕴丰富、能紧跟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双证书”汽车职业人,锻炼出具有较强课题攻关能力的职教师资队伍,建立起源于企业考核要求的质量评价体系。

将本专业打造成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人力资源库。

以示范校为窗口,辐射带动全国的相关专业,增强本专业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成为国内汽车制造业的教育品牌。

(二)具体目标

1.组建现代汽车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创设“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面向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北汽集团组建现代汽车制造业教育集团,建立融合型合作伙伴关系,探索职教集团办学的新路子,探索校企“互融共管”的新模式,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育人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