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案例 陈瑨.docx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案例 陈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案例 陈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案例陈瑨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案例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课是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周我在全校上的一节公开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如何在课堂中实施“3331”教学理念下的“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课堂中历史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下册)。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
历史教学是历史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将以“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历史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二、教材分析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土地改革》、《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是讲述1956到1966年大约1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是:
走了一条艰辛的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我认为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在的学校是陕西省府谷县华阳九年制学校,这里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但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对新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
学生对于平行线也有了很深的了解,已经学会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所以本节课对学生来说不是非常难学。
四、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掌握: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先进人物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辨别图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漫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通过对比鉴别,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使学生认识到他们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培养学生崇敬楷模的价值观。
学习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借此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五、案例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
2、难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训。
六、案例教学用具
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七、案例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并识别目标:
(采用以组汇报的方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价,以小组汇报疑惑,便于课堂集中答疑解惑。
)
导入:
播放《社会主义好》的音频。
提问:
请回忆,我国什么时候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意图:
上节课所学的“三大改造”是产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基础。
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苏联模式。
建立公有制基础后,才能实行计划经济。
大跃进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农村建立公有制。
所谓集体经济就是变相的公有制。
因此,上新课前重复上节课的概念是必要的。
学生只有在反复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进入理解的环节。
师:
从1953年开始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将原来的私营企业纳入公有制。
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允许有私有制和其他的所有制。
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实行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是指令性的生产,私有经济是按照市场需要生产。
同学们要记住这一个区别。
因此,才有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人们看到梦想变为现实的可能。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PPT插图
问题1:
梦想是什么呢?
意图:
让学生回答。
梦想是尽快进入共产主义。
如果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有了一定的理解,应当能回答这个问题。
反之,也许回答五花八门,但不应离开共产主义的理想。
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那么,教师解释:
社会主义不过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理想是共产主义。
师:
怎样实现这个理想?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怎样建设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1、良好的开端(板书)
展示中共八大会议的图片,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发言的照片,告诉学生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PPT插图
(二)合作学习并攻克目标:
问题2:
(1)八大分析的“当时的国内主要矛盾”是什么?
(2)八大提出的“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标的阅读,有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到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八大制定的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从而体会八大的意义。
关于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教科书的叙述很明确,学生应当通过阅读领会八大的主要思想。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
PPT插图
意图:
利用表格,使学生加深印象,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中共八大的思路是正确的。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做铺垫。
问题3:
八大确定国家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师:
对。
八大实际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而且强调集中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半个多世纪梦寐以求的理想。
但是,怎样实现工业化?
世界上建设工业国有不同的道路。
那时,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苏联的模式和经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搞了30年,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强国。
我们搞社会主义学习苏联,顺理成章。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而且在苏联的帮助下,提前并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工业基础。
那时候,公有制已经成为工商业唯一的所有制。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用了100多年的时间,苏联在公有制基础上,用30年高速度地建成工业国,中国为什么不行?
这是中共中央的主导思想。
为什么要追求高速度?
还有当时国际背景。
请看材料:
材料1: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
“现在世界的形势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
苏联15年以后可以超过美国,我们中国15年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
”——毛泽东
问题4:
西风指什么?
东风指什么?
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这是什么样的思维?
意图:
西风指资本主义阵营,东风指社会主义阵营。
这是“冷战”的概念,在这里必须提出来,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共中央的主导思想,与世界形势的关系。
也为学习世界史和高中教学打下基础。
冷战的思维就是非此即彼,对立不仅是当时中国的思维。
那么,为了战胜资本主义而追求高速度,成为政治观念,因而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实际上,当时很多人也都是这样的认识。
师:
本来人们就期盼着国家富强,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年间,国家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多数人相信,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能够使中国富强。
按照苏联的模式中国也能够很快建成工业国。
当时苏联提出要赶超美国,中国为什么不能赶超英国?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中国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几十年,为了战胜资本主义而加快建设速度,这是最好的政治理由啊。
于是,以“快”为核心的总路线成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然而,经济建设并非那么简单。
2、严重的失误(板书)
师: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力争高速度》,对总路线做了如下的解释:
材料2: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
——《人民日报》
材料3:
“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
”——毛泽东
问题5:
总路线强调什么?
毛泽东的话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说明了什么?
意图:
引用《人民日报》的社论说明1958年总路线片面追求高速度。
毛泽东的话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愿望,也反映了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普遍愿望。
说明尽快实现工业化的强烈要求,是当时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
正因为如此,大跃进才能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
师:
那时候,人们对于大规模经济建设是怎么回事知道的很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经济的恢复,抗美援朝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这些看起来极难的事情,都只用了3年的时间。
这就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
似乎只要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在短时期内完成。
人们相信,中国富强的目标将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各条战线贯彻总路线,掀起“大跃进”浪潮。
在强烈的赶超意识下,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的各项指标。
国家经委向中央提出“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毛泽东在此报告上批示:
材料4:
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
——毛泽东《关于向军委会议印发<两年超过英国>报告的批语》
师:
那时毛泽东在全党、全国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威望。
毛主席说有可能的事,大家都相信。
英国虽然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是二流的工业国。
毛主席说两年有可能,但是他忽略了,中国刚刚建立工业基础,农业还很落后,还是靠人力、畜力生产。
要在两年内高速发展,农业有可能吗?
1958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报纸上开始出现各地竞放高产“卫星”的现象。
请看下面一组材料:
材料5:
1958年6月8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有5亩小麦亩产量达到2105斤;过了四天,又报道该社发出第二颗“卫星”,2.9亩小麦亩产量达3530斤。
又过几天,湖北省谷城县星光社小麦试验田亩产4353.8斤的报道,又传遍全国。
材料6:
农业部发表1958年夏收粮食作物丰产公报,宣称今年夏收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多69%,平均亩产量比上年增长70%,全国小麦总产量超过美国40多亿斤。
材料7:
“大跃进”时期各地农业生产的宣传画
PPT插图
材料8:
《人民日报》的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PPT插图
问题7:
你认为上述数据真实吗?
这些宣传画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想法?
人民日报的提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科学吗?
反映了什么倾向?
意图:
虚报的产量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无法理解当中夸大和谎报的程度,因此教师应从学生能够理解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数字。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民日报反映了主观主义瞎指挥盛行,把一定条件下的深翻和合理密植推到极端,对生产造成严重破坏。
师:
河南是产粮大省,当时实际平均亩产量只有五六百斤左右,长江以南能够超过八百多斤。
而报出来的亩产量不仅在当时是不可能的,现在也达不到亩产4000多斤。
数字是采用“并田”办法,即将多块地里成熟的庄稼移并到一块地里,假造出来的,也有很多是从高密植的作物株数推算出来的。
大丰收是实际情况,但能达到这么多?
在丰收的前提下,高估产的浮夸风越演越烈。
基于对农业生产形势的过高估计,党的工作重心从农业方面转移到工业方面。
工业的中心问题是钢铁和机械生产,首先是钢铁生产,各行各业都需要钢铁,没有钢铁就发展不起来。
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一的钢铁生产大国,而当时我国最缺乏的就是钢铁。
于是,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成为“大跃进”的标志。
PPT插图
炼钢是一项技术活,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炼钢仍旧需要很多必要的条件,请看图片:
问题8:
你们觉得炼钢需要哪些条件?
意图:
八年级的学生不可能很清楚的知道炼钢需要的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提示学生炼钢需要高温、技术、优质的原材料等必要条件,使他们理解大炼钢铁在当时是得不偿失的。
师:
开展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把钢铁生产看得如此简单,人人都可以干,这在现在看是个闹剧,但当时人们响应号召,确实都投入到运动之中,以为把废铁溶化了就能练出钢。
这样,以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搞钢铁生产,到1958年8月,为了完成既定的钢产量目标,全国掀起了建设小高炉的高潮。
请看材料:
材料9:
形势逼人,逼出一条“小土群”的路子来,即抢建土高炉炼钢,有的炉子用耐火砖砌成,有的则在山坡或路旁挖洞成炉,有的地方竟就地挖坑,倒入矿石、煤炭、点火炼钢。
材料10:
建设小高炉、小土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除了从机关、学校、工厂动员以外,不得不大量动员农民参加……1958年,究竟动员了多少人参加大炼钢铁,没有精确统计,据报纸公布,大约有六千万人参加了大炼钢铁运动。
——《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
材料11:
许多地方没有煤炭就烧木材,没有木材就滥砍滥伐树林。
技术人员远远不够,上山的农民根本不知道炼钢是怎么回事,也要去炼。
——金冲及《二十世纪的中国史纲》
问题9:
用这样的方法能炼出优质钢材吗?
大炼钢铁带来了哪些危害?
意图:
先提供现代化的炼钢图片,再说明1958年大练钢铁的情况。
经过对比,学生自然能够理解“小土群”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钢。
而大炼钢铁运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情况,使学生能直接感受到巨大的投入是无效的,还带来了生态的破坏等严重后果。
师:
经过几个月的苦干和蛮干,1958年钢铁产量虽然在数量上达标,但有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用,得不偿失啊。
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资,浪费大,效果差。
这就叫不尊重科学,不按经济规律办事。
大跃进在工业方面突出表现为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升、大炼钢铁运动。
在农业上,主要是对产量估计的严重浮夸。
如果仅仅是过高估计农业生产,还不至于伤害到每一个农民,毛泽东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社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
他认为单干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不能允许的。
他倡导大办人民公社,题词“人民公社好”。
于是,“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成为当时的流行语。
1958年,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
这年10月,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8%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那么,什么是人民公社?
请看当时的一组照片:
PPT插图
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禽、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师:
“公社”就是公有化。
当时的公社化运动就是“一平二调三收款”。
“一平”,就是多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公社范围统一核算,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你们说,不让自己做饭,都去吃“大食堂”,可行吗?
肯定行不通。
什么叫“二调”?
就是公社无偿调用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三收款”就是银行方面把农村中的贷款一律收回。
这样做的后果怎样?
请看材料:
材料12:
(民间段子)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电喇叭,电喇叭,你成天瞎哇哇。
鸡被抓,猪被杀。
仓里没有米,铁锅也被砸,半碗稀粥照影影儿,你还哇哇个啥?
材料13:
人民公社运动时全国真实的粮食产量:
公布的1959年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6.7%,但实际是下降13.6%;粮食产量2700.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8%,实际是1700亿公斤,比上年减产300亿公斤,仅为计划的62%,跌到1954年的水平;棉花产量4820万担,比上年增长了14.7%,实际是3418万担,仅为计划的74%。
——《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师:
强制实行,农民只能“磨洋工”,出工不出力。
学习古代史我们知道,中国农业有一个特点,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靠勤劳。
农民原本很勤劳,也很朴实,但人民公社化使他们变得懒散了。
问题10:
人民公社体制为什么不能提高农民积极性?
农业产量为什么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呢?
意图:
人民公社的公有化完全脱离实际,在经营管理上是高度集中,平均分配。
这两点八年级学生可能难以分析并归纳出来,但教师可以通过当时的民谣来让学生理解:
在人民公社体制下,所有制方面公有化程度高,农民的自养牲畜甚至生产工具都上缴了;在分配制度方面,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等于禁止私有,实行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农业产量大幅下降。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和群众的觉悟程度,是空想社会主义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
师:
在当时,“大跃进”、人民公社和1958年总路线,被合称为“三面红旗”,一时被看作是一条中国人自己可以取得成功的新路。
现在我们看到的照片就是当年南京街头人民高举三面红旗的旧照片,这实际是头脑发热在全国的泛滥。
PPT插图
问题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最初还有一些假象掩盖着,一旦爆发,问题严重的程度,令人震骇。
请看材料:
材料14: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
1960
下降的百分比
农业总产值(亿元)
537.56
415
22.8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15:
北京粮食存库只能销7天,天津能销10天,上海几乎已经没有大米库存,辽宁十个城市只能销八九天。
一旦断粮,后果不堪设想。
——国务院财贸办1960年6月的一份报告
材料16:
粮食极度短缺,以至于城乡居民和国家干部普遍营养不良,浮肿病人比比皆是,有的地区甚至出现饿死人的现象……1958-1963年,全国非正常死亡人口约2158万人。
——《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师:
粮食短缺成为普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
人民公社化使农民不愿意干活了。
一年不干,下一年就没有粮食。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是全国性的“大饥荒”。
城市缺粮,农村更缺粮。
大饥荒的年代饿死了1000多万人,这个残酷的现实像一盆凉水,使大部分领导人清醒了。
问题11:
我们到底错在哪里?
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意图:
学生在学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时候,总会因为看到一些浮夸的宣传画或是看到那个年代人们特有的精神面貌而觉得好笑,甚至觉得很有趣。
教师提供这样沉重的材料,会使得学生在情感上有一种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有所思考。
通过思考,学生应该能理解依据国情和按经济规律办事的重要性,人的主观愿望不能超越客观现实,群众运动并不能办好所有的事情。
新近出版的党史公布了三年困难时期饿死1000多万人的数字。
可能不止这些。
数字可以说明情况的严重程度。
3、探索中调整(板书)
师:
经济建设如同建造房屋,从打地基开始,一层一层地盖到屋顶。
超越现实,想一步登天,肯定不行。
在遭遇挫折,面临严重困难时,领导人清醒了,全党上下决心认真调查研究,纠正错误,调整政策。
1960年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极端做法,比如“大食堂”,很快就废止了,各家还是回家做饭吃好。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随后党的八届九中全会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大跃进”运动实际上已被终结,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轨道。
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了显著成效。
请看材料:
材料17:
1962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改善情况
农业总产值
增长6.2%(其中粮食比去年上涨了8.47%),结束1959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
工业
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各工业部门的内部比例有所改善
财政总收入
超过总支出8.3亿元,结束了1958年以来连续四年赤字情况
师:
请注意,表中用“改善”二字,说明只是好转,道路还很漫长,人民公社仍然存在,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但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很多英雄模范人物,我们下节课会进行详细的介绍。
意图:
初中教材对“调整”没有过多的论述,所以我们在这里点到即止,不多做说明。
但要说明人民公社体制并没有在“调整”中废除,这就为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留下伏笔。
强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便解释“文革”的发生。
课堂小结
利用板书,帮助学生回忆本课的内容:
师:
回顾今天学习的三部分内容,可以看到,我们有过成功,也付出过巨大代价。
这说明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课后思考:
反思这段历史,你有什么启示?
意图:
用表格小结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
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了解这个过程的大体史实,初步理解造成失误的原因,是本课的主题。
但是,要求初中生达到“初步理解”也不容易。
我们追求的教学效果是“印象”。
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大体印象,建构基本知识,认识基本问题,就可以了。
(三)小组交流并汇报展示
要求每个小组要有侧重的汇报,老师和同学共同进行纠偏,纠错,突破难点,重点。
同类问题可通过小黑板(白板)几个小组同时进行展示,不同类问题需要重点强调的进行集中展示(利用投影)。
(四)质疑探究并答疑解惑:
学生根据预习及合作学习情况,将发现的问题提出来,或由教师提出本节有针对性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体现“精讲”,突破难点。
(五)随堂训练并目标检测:
《绩优学案》课堂达标
(六)小结并分层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印发)
八、教学反思:
“3331”教学理念下“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
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各个环节自然衔接。
在设计上,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合理猜想,解决问题体验并感悟平行线的性质,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