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720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docx

《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docx

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研究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年1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4

第二章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相关理论......................6

第三章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状况分析..................11

第四章提高河北省环境质量的措施建议......................13

参考文献.................................................19

 

第一章绪论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发展经济的同时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时常发生雾霆、沙尘等天气,空气质量污染严重,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出行安全,因此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还大家碧水蓝天,国家和各级政府纷纷召开会议,出台环保措施,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李克强在201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要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重点加强水、土壤、大气的治理,强化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治理污染应该抓重点,重点治理雾霆频繁发生的城市,关键是治理可吸入颗粒物。

政府、企业、居民要共同参与,联防联控。

另外,报告还提出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实施清洁水行动的计划,重点治理污染流域,并且实施土壤修复工程。

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国家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决心和力度,生态环境建设是势在必行,重中之重。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河北省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环境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河北的形象,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必须要有破釜沉舟的定力和态度,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政策力度、执法力度,争取河北省环境质量出现三年好转、五年改善。

加大环境治理必须把雾霆治理作为首要的任务,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加强河北省与北京、天津的合作,加强联防联控,大力提高水环境质量,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执法力度。

由此可见,河北省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保护己经成为政府工作重点。

2013年全国环境污染严重城市排名中,河北有七个省市排在全国污染严重前十位,其中石家庄居全国污染严重之首,比众人皆知的污染严重的北京还要严重。

邢台、甘区单队唐山也是重度污染城市,这些城市大多是以重工业为经济支柱,严重影响了河北的空气、水质量。

另外河北在北京、天津的外围,紧邻沙尘严重的内蒙古、煤炭业发达的山西,人口众多,气候干燥,时常发生雾霆、沙尘等天气,多条河流出现污染。

很多发达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采取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先进,政府投入环保力度大,因此随着经济的增长可以改善环境。

但是中国的国情并不适合这种发展模式,因为中国的国力不足以自动改善环境,必须依靠国家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是学术界不断研究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学者Grossman,Krueger(1993)最先研究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一种倒U型关系,含义是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加重,然后出现经济拐点,拐点之后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质量会改善,这种曲线关系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该学说被研究出来以后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验证,国内外学者采用各种数据和方法,纷纷进行检验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因此本文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选取河北省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实证研究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并且分析河北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河北省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2、现实意义

在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科学技术水平低下,人们缺乏环境保护的观念,因此经济的发展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因此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的,不能忽视任何一方的发展,必须追求二者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北京市的周围,是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即是京馥要地,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战略规划,河北都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产值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人们生活质量逐年提高。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威胁本省人民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品质,进而影响经济的平稳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环境质量。

研究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剖析河北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成因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河北省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对提高河北省在京津冀地区的战略地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相关理论

库兹涅茨曲线最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库兹涅茨通过对18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资料、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各阶层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先恶化、后改善的曲线关系。

以经济增长作为横坐标,收入差距作为纵坐标,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是逐渐拉大的,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即出现转折点,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的增长会逐渐缩小,在坐标图上表现为倒U型曲线,因此以后的学者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这种关系称为库兹涅茨曲线。

该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和研究,经济学家和环境学家通过相关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与收入库兹涅茨曲线形状类似。

1991年,美国学者Grossman与Krueger分析了制度变迁对环境的影响,首先选取了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微尘这三类环境质量指标,建立与人均收入的基本回归模型,将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类似于收入库兹涅茨曲线,也是呈现倒U型,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环境质量先是恶化,当人均收入到达转折点,环境质量会逐步改善,并且转折点位于人均GDP4000美元至5000美元之间。

然后在1995年,Grossman和Krueger又对世界66个国家的不同地方的环境污染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污染物的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也是呈现倒U型,因此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这种倒U型曲线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涵义是指: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密集型等重工业,技术水平落后,人们的环保意识低,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利益,资源投入量大,耗费严重,因此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恶化。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提升,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工业被改革或取缔,轻工业和服务业大力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逐渐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模式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开始增强,政府也逐渐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经济的增长促使技术进步,政府投入更多的环境治理资金,环境质量会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改善,所以会呈现倒U型的关系。

1、倒U型关系

倒U型关系是Grossman与Krueger最先研究时发现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呈现的关系,后来被很多国内外学者验证,不少发达国家符合这一倒U型关系,国外学者认为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环境质量会在经济的促使下自动改善,因此很多国外政府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如果用横坐标表示人均GDP,纵坐标表示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表现如图2-l。

2、U型关系

有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某些地方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并不吻合传统倒U型,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先是下降趋势,然后逐渐上升,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先是改善的,然后出现恶化,表现在图形上是U型,如图2-2所示。

3、N型关系

由于实证过程中,选取的指标不同,数据的时间段不同,方法不同,各地区的有特殊的国情,因此有的学者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也可能呈现N型,即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增长先是恶化然后改善再恶化,表现在图上是N型,有两个转折点,如下图2-3所示。

经济发展之初,需要资源的大量投入,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质量逐渐恶化,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开始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环境会出现改善,由于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不够,第二产业的比重还仍然过大,环境污染又出现恶化。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很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这种N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这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的国情和经济结构有关。

4、倒N型关系

国内外学者在验证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是否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传统倒U型时,还发现有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呈现了倒N型的关系,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质量先是改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达到转折点,环境质量会逐渐下降,但当经济进一步发展,达到第二个转折点的时候,环境质量又会出现改善,在坐标图上表现为倒N型,有两个转折点,如图2-4所示。

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消耗的资源也比较少,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比较小,需要投入的能源少,因此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环境质量会改善,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能源的投入和消耗,大量重工业的出现排放过多的污染物,因此环境质量恶化,当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产业结构开始优化,政府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的增长又会改善。

5、线型关系

有的学者研究发现,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是单调递增的关系,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也是逐步上升的,这种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同步关系即为线性关系,表现在图形上是一条上升的趋势线,如图2-5所示。

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或者数据选取的时间跨度太小,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还未出现转折点。

可以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环保政策的实施,环境质量状况会出现转折。

6、EKC成因的影响因素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一被提出就引起了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热潮,发现不同国家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不只是呈现倒U型,还可能是U型,N型,倒N型,线型等。

之所以呈现不同的曲线关系,国内外学者也纷纷做了研究,分析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内在形成机制的原因,成因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1)规模因素。

规模包括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产业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逐渐扩大,人口越来越多,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庞大。

经济规模和产业规模越大,资源的投入量越大,人口的增加也需要资源的耗费。

然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超过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必然会恶化,而且产业的发展会排放巨大的污染量,都会加剧环境的污染。

因此规模因素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呈现上升趋势,即倒U型曲线的左半部分。

(2)结构因素。

Panayotou(2003)指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改变,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还停留在传统农业为主的结构,资源需求量少,对环境影响小。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开始由农业转向工业,资源开始被大量开发,工厂的增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因此环境质量下降。

但当经济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开始优化升级,重工业比重减少,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轻工业、服务业、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因此环境质量开始逐步改善。

(3)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包含于结构因素中。

因为技术因素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的发展会促进技术的进步,先进的技术会淘汰落后产能,更新机器设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技术得以大力推广,减少资源的耗费和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环境质量会趋于逐步改善。

技术的进步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呈现下降趋势,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是递减关系。

(4)政策因素。

政府的环保政策和治污力度对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在人均收入比较低的时候,国民收入有限,政府用于环境保护支出的资金少,而且政府并未对环境保护有足够的重视,只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

当人均收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民收入提高,政府治理污染的投入增大,开始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完善了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控制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并征收不同程度的排污费,因此环境污染会得到控制,环境质量开始改善。

综上所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不同表现形式的成因主要是由规模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构成,这四种因素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四类因素不是单独发生作用,而是互相影响,共同作用。

因此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会呈现不一样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发展速度,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不断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环境质量每况愈下,本章将分别分析河北省的经济增长现状和环境质量现状。

1、河北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1.1河北省整体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东靠渤海,西以太行山为界与山西相邻,北为燕山山地,南部与河南相邻,东南与山东相邻,内环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占据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河北省现有11个地级市,面积广阔,有18.88万平方公里,人口众多,总人口约有7185.42万。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产棉区、重工业区。

1998年以来,河北省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收入水平不断增加,综合竞争力在全国逐渐提升。

河北省经济总量的增长离不开三大产业产值的增加和贡献,2012年第一产业产值实现3186.70亿元,比去年增长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比上年增长3%;第二产业产值实现14001亿元,比去年增长1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比去年同期增长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实现938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5%,比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对环境质量有重大的影响,第二产业比重越大,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工业比重越大,该地区污染越严重,河北省重度污染城市众多的原因离不开配置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由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最大,对经济贡献率最大,因此本节重点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产业。

河北省的第二产业中工业占的比重最大,尤其是钢铁工业、石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建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食品工业,这几类是河北省的主导产业。

2012年河北省工业增加值实现1251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1069.6亿元,比去年增长13.4%。

钢铁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6.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比去年同期增长巧个百分点,石化工业比上年同期增长9.5个百分点,医药工业比去年同期增长14.6个百分点,建材工业比去年同期增长5.9个百分点,食品工业比去年增长13.7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占第二产业的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贡献。

总之,河北省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偏小,经济的增长过度依赖于第二产业,生态农业、服务型行业、轻工业等发展程度小,未充分发挥作用。

在第二产业中,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占较大比重,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投入量大、能源密集型的重工业,因此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质量问题十分严峻。

1.2空气环境质量分析

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是自然来源和人为活动,自然来源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海啸、泥石流、火灾等。

人为活动主要是人类生活排放的废气和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气,人类生活主要是指人们取暖、做饭时使用煤炭等产生浓烟,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汽车尾气等;工业活动主要是钢铁、石化、黑色金属冶炼等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严重破坏空气质量,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近年来,雾霆天气出现频繁,雾霆的主要构成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2012年河北省平均优良天数达到340天,比去年增加一天。

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为0.077毫克每立方米,比去年上升1.32%,仅有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三个城市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他八个城市都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浓度为0.042毫克每立方米,与去年基本持平。

2012年河北省发生酸雨的频率为1.59%,比去年下降1.32%酸雨PH值范围主要在3.98-8.79之间,PH值最低是在保定市,最高是在唐山市。

按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最新规定,河北省只有承德、秦皇岛、张家口三个城市达标,其他以石家庄、唐山为首的八个城市均为达标,这八大城市基本都是重工业城市,钢铁、煤炭等高污染企业众多,污染物排放量大,由此可见河北省空气质量的形势不容乐观。

工业废气的排放量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2012年河北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为59234亿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34.1万吨,比去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76.1万吨,比去年降低2.2%o本文选取1998-2012年河北省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工业废气排放量趋势见图3-5。

由趋势图3-5分析得出,1998年至2012年,河北省工业废气排放量总体处于上升趋势,1998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9506亿标立方米,而2012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59234亿标立方米,年平均增速为12.97%01998年至2007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出现了快速增长,2007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48036亿标立方米,年增长率高达17.58%,2008年首次出现回落,2008年以后,工业废气排放量又开始趋于上升。

虽然河北省加大了空气保护力度,重点治理雾霆天气,但是总体空气环境质量还是非常严峻。

第四章提高河北省环境质量的措施建议

河北省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成因主要是由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科学技术和政府相关政策共同影响的结果。

因此改善河北省环境质量必须要控制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政府加大环保力度。

政府、企业、居民各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改善河北省的环境质量。

1、经济规模方面

1.1优化经济规模

经济规模包括投资规模、进出口规模、产业规模等,首先要优化投资规模,充分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改革单一的投资结构,投资资金由污染严重的重工业转向低碳、环保型高效技术产业。

大力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高效生态农业等,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对投资技术产业的投资人提供资金支持或者采取利率折扣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

其次优化进出口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限制重工业机械制造业的出口数量,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加大环保技术的产品的引进,合理引进外资,严格控制进出口产品的环境污染标准。

最后优化产业规模,积极培育新兴能源行业,充分利用太阳能、光能、风能、潮汐能、地热等能源,支持环保材料的产业发展壮大,逐步淘汰传统的、能源耗费量大、污染严重的产业。

1.2控制人口规模

河北省是人口大省,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人类的日常活动会带来很多污染物的排放,而且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比如大肆砍伐森林,捕杀动物,占用耕地面积,会造成水土流失,减少动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给环境承受力造成巨大压力。

人口数量增加会造成资源的医乏,粮食的短缺,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

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不但造成城市的拥堵,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现象比比皆是,私搭乱建层出不穷,棚户区、贫民窟垃圾遍地,环境脏乱差,对城市的承载力带来很大的压力,人口的城乡化结构对经济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必须控制人口规模,规范人类活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多开展环境方面的普法活动,提高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规范城市农村人口的行为,严禁乱扔垃圾的行为,优化城乡二元结构,培育乡村经济产业,分散城市的人口压力。

1.3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总量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提高主要依赖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也逐年提升。

因此河北省在追求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不要一味追求速度,忽视环境质量,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

提高经济质量首先要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向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其次,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总量严重依赖于高污染的钢铁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煤炭业等重工业现状。

另外,合理有序的开发资源,严格审查项目的环境标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原材料、能源行业收取环境补偿费,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促使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生产技术。

总之,河北省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要兼顾经济增长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升经济增长总体的质量。

2、产业结构方面

2.1优化产业结构

河北省多年环境质量差,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是长期采用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方式,改善环境质量必须要转变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转变,优先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结构的优化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清洁环保技术等。

根据每个城市的实际发展现状,选择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实现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可协调发展。

比如,秦皇岛、承德等以旅游业闻名,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但给这两个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改善了环境质量,因此当地政府应该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完善旅游业的配套设施,同时应该注意过度旅游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

唐山、石家庄等城市属于重工业城市,环境污染一直很严重,这类城市应该引进先进环保技术,优先发展制造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严格按照环境标准控制废弃物的排放。

同时对能耗大、污染严重的钢铁、煤炭行业进行整合,实现规模经济,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并提高污染处理能力,使单位产值的生产能耗和污染进一步降低。

2.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严格把控环境质量关,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尤其是排放污染物严重的小化工、小水泥、造纸厂等,这些小企业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往往逃避环保部门的监管,在乡村偏远地区安建,任意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这些企业技术落后,产能低下,污染严重,必须坚决取缔。

河北省的产业结构比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

而第三产业具有低污染、高产出的特征,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比重。

充分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加大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保险业、餐饮业等服务业,积极推进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升级。

2.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是河北省的基础产业,但是农业的现代化程度比较低,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技术水平程度不高,粮食产量的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