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624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docx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docx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

标注蓝色为重点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农业推广是(C)。

A.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咨询活动

B.一种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宣传活动

C.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D.一种发展物质、技术推销活动

2.狭义的农业推广,其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B)。

A.畜牧业为主B.种植业为主C.林业为主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

3.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A)为主

A.农村社会教育B.种植业的发展

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D.畜牧业和林业

4.广义农业推广强调(B)。

A.种植业生产B.教育过程C.信息传播D.采用技术

5.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B)

A.成年农民B.农村青少年C.农村妇女D.农村老年人

6.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更侧重于(B)

A.新技术的传授B.信息传播

C.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D.资源的利用

7.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

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B)

A.农民的数量B.农民的需要C.农民的素质D.农业生产水平

8.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B)

A.国家的需要B.农民的需要C.社会的需要D.农业的需要

9.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之一是(A)

A.中介作用B.科技成果的研究

C.科技成果的评价D.科技成果的管理

10.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D)

A.提高产量B.增加收入C.采用新技术D.发展生产力

11.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农民B.农民行为C.科技成果D.推广机构

12.农业推广学科是(D)。

A.经济学科B.技术学科C.社会学科D.行为学科

13.农业推广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在(A)。

A.美国形成B.前苏联形成C.英国形成D.中国形成

14.关于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是行为科学的一种B.具有边缘性学科特性

C.具有单独的学科归属D.属于农村社会科学的范畴

15.媒介是(D)中一个常用的概念。

A.教育学B.经济学C.社会学D.传播学

16.“推广”一词的提出始于(C)

A.美国B.法国C.英国D.日本

17.国外使用“农业推广”一词最早的国家是(A)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

18.关于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形式、特点、规律

B.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C.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扩散-接受”的形式、特点和规律

D.科技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民行为变革的特点和规律

19.公共关系指导、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等活动内容属于(A)

A.广义农业推广B.狭义农业推广

C.非农业推广D.传统农业推广

20.在农业发展机构(农业研究机构、院校)和目标团体(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的是(C)

A.农业新技术B.农业新信息C.农业推广D.农业政策

21.农业推广通过以下哪种措施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

(A)

A.有组织的干预沟通B.行政措施C.经济法规D.技术服务

22.人类行为的知识层面是指(B)

A.人们对人、事、物的反应B.知识、智能等

C.人们对技术的反应D.人们的操作技能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涉及以下(A.C.D)等几个层面。

A.推广理论和方法论B.教育法

C.具体研究方法与形式D.各种研究技术E.田间试验法

2.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指(B.D.E)

A.农村B.农业研究C.农民D.农业教育E.农业推广

3.构成农业发展的三种要素是(A.C.E)

A.农业推广B.农业产业化C.农业教育D.农业经济E.农业研究

4.纵观世界各农业先进国家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发展农业的三大支柱是(B.C.E)

A.农业生产B.农业研究C.农业教育D.农业技术E.农业推广

5.从农业推广工作的特点可看出,农业推广(A.B.C.D.E)

A.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手段B.是“扩散—接受”系统C.可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D.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E.是一种沟通过程

6.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多侧重于(A.C)

A.农村教育B.农村经济C.信息咨询D.信息开发E.技术开发

7.对农村青少年的“四健教育”包括(A.B.C.D)

A.手B.脑C.身D.心E.眼

8.人类行为可以分为的几个层面是(B.C.D.E)

A需要B知识C.态度D.技能E.期望

三、名词解释

1.狭义的农业推广:

是指对从事农业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

是指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等方面。

3.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涵义:

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四、问答题:

1.简述农业推广工作的特点?

答:

(1)农业推广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政策手段。

(2)农业推广时“扩散—接受”系统。

(3)农业推广可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

(4)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

(5)农业推广时一种沟通过程。

2.简述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试述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

(1)农业推广是农业生产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

(2)农业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农业推广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3.简述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试述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简述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

答:

(1)农业推广的中介作用

(2)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

(3)农业推广是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转化过程。

(4)农业推广时完善推广组织、提高管理效率的工具。

4.简述与农业推广学相关的学科有哪些?

答:

(1)与农村社会学 

(2)与教育心理学 (3)与社会心理学 (4)与行政组织学 (5)与传播学 (6)与行为科学 

5. 简述农业推广学的目的?

 

答:

(1) 发展农村生产力

(2)培养农民的个人能力与素质。

 

6. 简述农业推广学科的任务?

 

答:

(1)总结和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农业推广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2)总结和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农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个人行为以及对农村社会环境的反应。

(3)总结和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农业推广理论发展,指导农业推广实践。

 

 

第二章  农业推广简史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中国远古时代,最早被封为“后稷”的人是(C)

A.姬   B.舜   C.弃   D.禹 

2. 在我国农业推广史上,首创培训与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推广范例的农学家是(B)

A.贾思勰   B.赵过   C.黄道婆   D.徐光启 

3. 中国“农师制”首创于(C)

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4. 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在农业发展上办的一件实事是(B)。

 

A.成立农业大学   B.兴办农业学堂   

C.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D.制定农业推广法案 

5. 我国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公布的时间是(C)

A.1862   B.1914   C.1929   D.1993 

6.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是(B)年成立的。

 

A.1949   B.1990   C.1993   D.199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是在(B)年颁布的 

A.1991   B.1993   C.1995   D.1997 

8. 我国发展农业的政策和策略是(A)

A.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B.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C.农业现代化           D.农业推广理论 

9. 中国农业推广网络是以(C)

A.省、县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B.乡、村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C.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D.地(市)、县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10.中国农业推广机构的中枢和骨干分别是(C)

A.国家农业部和县农业局       B.省农牧厅和县农业局 

C.县农业局和乡镇农技推广站   D.地区农业局和乡镇农技站 

11.我国农业推广网络的中枢和骨干是(D)

A.部、省级推广机构   B.省、市级推广机构 

C.市、县级推广机构   D.县、乡级推广机构 

12.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下哪种法律,从而实现了农业推广的法制化?

(C)

A.《农业推广法》  B.《农业管理法》  

C.《农业合作推广法》  D.《农业生产法》 

13.《史密斯—利弗法》出自(B)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4.《农业改良助长法》出自(C)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爱尔兰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为农业推广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特制定了(A.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B.环境保护法 

C.水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E.土地法 

2. 我国古代把农业推广活动称为(A.B.D)。

 

A.劝农   B.教稼   C.后稷   D.课桑   E.诱导

三、简答题 

1.简述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

 

答:

(1)是由政府领导,农业行政部门主管,以政府兴办的各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组织、协调、实施各项推广工作;

(2)是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归入政府不同部门,各自独立。

(3)是专业推广机构按农业、畜牧、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分别组成,自成体系 (4)推广机构的智能以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和教育引导为主。

(5)是全国农业推广网络以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重(6)是推广队伍由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组成。

 

第三章  农业推广学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农业推广学理论的发展由双向沟通的理论进入到同质类群向异质类群的转变,可概括为以下哪种推广模式?

(A)

A.“用户导向”式   B.“物质援助”式   

C.“技术传输”式   D.“政府导向”式 

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创新一定总是新的东西    B.创新可以是新技术或新技能 

C.创新还包括无形的观念    D.创新可以是新的产品和设备 

3. 在社会系统里,如果某种创新为社会上较多的成员所采用,这就出现了(B)

 A.创新   B.创新的扩散   C.创新的采用   D.创新的类型 

4. 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创新的引进到典型示范,称为(A)

A.试验示范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减期 

5. 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典型示范到大面积应用的阶段称为(B)

A.试验示范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减期

6.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D)

A.成长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试验示范期 

7.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速度在(C)

A.试验示范期   B.投入期   C.发展期   D.成熟期 

8.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B)

 A.交替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减期 

9.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发挥效益最高的阶段在(A)

A.推广期   B.发展期   C.投入期   D.成长期 

10.在一个社区中,最早采用农业创新的人称为(B)

A.早期采用者   B.创新者   C.早期多数   D.后期多数 

11.在社会系统中,首先采用创新的人被称为(C)

A.早期采用者   B.发起人   C.创新者   D.发明家 

12.根据农民对农业创新采用时间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群体,称为采用者群体。

各类采用者采用农业创新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其中(A)

A.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

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B.从试行到采用所需的时间:

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C.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

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D.从认识到采用所需的时间:

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13.创新成果从创新先驱者向“早期采用者”进行扩散的过程叫(B)

A.跟随阶段   B.紧要阶段   C.随大流阶段   D.突破阶段 

14.决定创新能否扩散的关键时期是(B)

A.突破阶段   B.紧要阶段   C.跟随阶段   D.随大流阶段 

15.在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中,农民听说某种观念和实践,但没有任何详细的信息,此阶段为(B)

A.评价阶段   B.认识阶段   C.试验阶段   D.兴趣阶段 

16.一般来说,农业创新扩散的曲线呈(C)

A.抛物线   B.直线   C.S型曲线   D.双曲线 

17.S曲线表示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D)

A.早期多数成员的百分比    B.创新者的百分比 

C.晚期多数的百分比   D.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18.“S”型农业创新扩散曲线的纵坐标指的是(B)

A.采用农民数   B.采用农民的百分数   

C.当地所有农民数   D.创新者数量 

19.“S”型曲线表示(A)

A.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B.在一定时间内,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C.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人数 

D.在一定时间内,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人数 

20.创新扩散理论对于推广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换言之这个创新扩散过程已成为一种农业推广策略,可称为(C)

A.进步农业策略   B.进步农村策略  

C.进步农民策略   D.进步策略 

21.“进步农民策略”的基本理论是(B)

A.推广框架理论   B.创新扩散理论   

C.干预理论   D.沟通理论 

22.推广服务系统是指(C)

A.供应农业推广资料的后勤服务组织   

B.供应推广资料和技术的后勤服务组织 

C.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 

D.参与技术推广的各个环节的总体 

23.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C)两个基本的子系统。

 

A.推广系统和技术管理系统   

B.推广系统和研究系统 

C.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   

D.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 

24.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的联系方式是(C)

A.沟通与援助   B.沟通与互助   C.沟通与互动   D.沟通与运动 

25.农业推广工作系统包括推广服务和目标团体两个子系统,他们的联系方式是(B)。

 

A.扩散与接受   B.沟通与互动   C.传播与采纳   D.传播与反馈

26.农业推广系统是(B)。

 

A.行政组织体系   B.扩散-接受系统   C.接受系统   D.宣传系统 

27.农业推广系统是一种(B)

A目标-反馈系统   B扩散-接受系统   

C经济系统   D宣传系统 

28.在S-M-C-R沟通模式中,M代表的含义是(D)

A.发信者(信息源)   B.沟通途径   

C.收信者   D.信息 

29.在推广中用于引起变革的手段是(C)

A.行政命令   B.法律法规   C.沟通   D.新技术 

30.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处于诱导农民行为自愿变革的核心部分是(A) 

A.推广服务系统   B.推广组织形式   

C.农业知识信息系统   D.目标团体系统 

31.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A)

A.目标团体系统   B.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C.推广服务系统   D.推广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 

32.农业推广干预过程是沟通的(B) 

A.目的   B.手段   C.信息   D.组织 

33.推广组织机构沟通干预活动的目标是(B)

A.推广服务系统   B.目标团体系统   C.推广人员   D.农民 

34.在推广中用于引起变革的手段是(C)

A.创新   B.扩散   C.沟通   D.培训 

35.支持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假定是(D) 

A.行为规范的不一致性       B.人们心理特征的不一致性 

C.人们获得资源能力的不同   D.目标人口的一致性 

36.支持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假定是目标人口的(D)

A.不一致性   B.异质性   C.年龄相同或相近   D.一致性 

37.农业推广的两种推广战略均强调同一结果,即改变(B) 

A.农村环境   B.农民的行为   

C.传统文化   D.态度与价值观 

38.农业推广组织在形式上是一种(C) 

A.沟通渠道   B.推广目标决策系统   

C.服务机构   D.推广工作实施系统 

39.推广组织机构一个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干预。

干预、沟通的目的在于(A) 

A.改革人而不是物   B.改革物而不是人   C.改革人与物   D.改革物 

40.由农村居民居住在一个特定地域内的家庭建立的一个社会文化体系叫(C)

A.行政村   B.乡(镇)   C.农村社区   D.农民协会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下列属于农业知识信息系统亚系统的有(A.B.E)

A.用户  B.推广  C.贮存  D.管理  E.研究 

2. 现实中的农业知识信息系统(AKIS)过程,主要包括(B.C.D) 

A.决策系统   B.研究系统   C.推广系统   D.用户系统   E.反馈系统 

3. 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包括(B.C.D.E)

A.认识阶段   B.突破阶段   C.紧要阶段   

D.跟随阶段   E.随大流阶段 

4. 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哪些阶段?

(A.B.D.E)

A.突破   B.紧要   C.评价   D.跟随   E.随大流 

5. 我国农业推广工作者从农业推广的角度,提出了农业推广工作的时期(段),包括(B.C.D.E) 

A.研究期   B.试验示范期   C.发展期   D.推广期   E.交替期 

6. “进步农民策略”的缺陷表现在(A.B.C.D) 

A.假定目标人口的一致性   B.创新的报酬对后来的采用者与较早的采用者是不同的 C.信息失真    D.在技术发展中倾向进步农民的偏见 E.进步农民在控制环境方面有较成功的经验 

7. 利用大众媒介的沟通形式包括以下要素(A.B.C.D) 

A.发讯者   B.信息   C.途径   D.收讯者   E.方式 

三、名词解释 

1. 农业创新:

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

 

2. 创新扩散:

是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3. 农业信息系统(AIS):

是指农业信息产生、传递、整理、接收和反馈的一个系统。

 

4. 沟通:

沟通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以及手势,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知识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并通过沟通影响别人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5. 农业管理系统(ATMS)或农业技术管理系统(ATMS):

是指试验、研究和管理系统,包括农作制度研究试验和农作物管理研究试验。

 

6. 农业知识信息系统(AKIS):

是某种农业推广机构、组织和个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体。

 

7. 农业知识系统(AKS):

是指各种信念、认识、模式、理论、概念和其它个人或群体所积累的农业生产方面(可替代)的经验所构成的精神产物的一个系统。

 

8. 推广服务系统:

是指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

 

9. 农业创新的采用:

是指农民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10.钟型曲线: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的百分比。

 

11.S型曲线:

表示在时间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四、问答题 

1. 简述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的过程?

 

答:

(1)认识阶段 

(2)兴趣阶段 (3)评价阶段 (4)试验阶段 (5)采用阶段 

2. 简述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答:

(1)突破阶段 

(2)紧要阶段 (3)跟随阶段 (4)随大流阶段 

3. 简述“进步农民策略”缺陷有哪些?

 

答:

(1)支持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假定目标人口的一致性。

(2)是创新的报酬对后来的采用者与较早的采用者是不同的。

(3)进步农民策略的另一个缺陷是信息失真。

(4)在技术发展中倾向进步农民的偏见。

 

4. 试述进步农民策略的主要内容。

 

答:

进步农民策略的主要内容有6点:

 

1)进步农民拥有较多的土地,因此,推广机构确立的生产目标,可以通过这部分相对少的农民花较少的力气而实现; 

2)进步农民在控制环境方面有较成功的经验。

因此,他们渴望获得信息,他们对推广服务信任并感兴趣,推广人员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劝说; 

3)进步农民要求帮助,而且有些进步农民有足够的经营能力去主动地要求当地推广人员给予帮助; 4)进步农民通常有经济实力去实现新的目标,他们有可能或有能力承受起经营中的风险; 

5)进步农民通常是农村中的科技示范户,他们是农村中的先进力量,是推广人员“从工作中学习”的对象; 

6)进步农民经常与推广机构、推广人员利益相关,所以他们之间很容易相互沟通,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

 5. 试述农业推广框架理论的涵义。

 

答:

农业推广框架理论认为:

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

前者由推广人员、推广机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所组成,后者由农民、农民家庭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组成。

 

6. 简述农业推广工作的四个时期?

 

答:

(1)试验示范期 

(2)发展期 (3)推广期 (4)交替期 

第五章  农业推广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 组织基础理论中,所研究的核心内容是(B) 

A.组织的特点   B.机构的组织结构   C.组织的职能   D.组织的运行机制 2. 下列生产要素中,在一定范围内不能互相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