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545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docx

《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docx

第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学案含答案

第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学案(含答案)

第第3课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课程标准重点难点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1.简述苏俄退出战争的原因及影响;分析各国革命和起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存在的关系。

重点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其性质。

重点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

难点

4.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难点

一.战争引起革命

1.原因长期的战争使参战各国人民陷入痛苦深渊。

战争期间,各国人民反战斗争此起彼伏。

2.表现1俄国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俄国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取得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3.俄国月革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局的影响俄国退出战争。

11917年11月8日,苏维埃政权颁布和平法令,声明退出战争,向交战各国提出和平谈判建议。

2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苏俄与德国签订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正式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思维点拨月革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二.摧毁四大帝国

1.俄罗斯帝国1917年经过二月革命和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争。

2.奥斯曼帝国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宣布投降,退出战争。

3.奥匈帝国奥匈帝国土崩瓦解,1918年11月3日正式投降。

4.德意志帝国11918年3月至7月,德国发动五次攻势,结果遭受巨大损失。

21918年11月3日,一月革命爆发。

31918年11月9日,柏林人民起义,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趁机夺取了政权。

41918年11月11日,德国资产阶级政府派出代表在贡比涅森林里联军总司令福煦的行军列车上,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思维点拨

1.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引发了二月革命,随后又爆发月革命。

月革命成功后,苏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一过程有力地论证了列宁“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重要理论。

2.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结束的标志是1918年11月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三.大战的影响

1.经济方面大战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政治方面1战争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对比,摧毁了俄罗斯.德意志.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削弱了英.法,壮大了美.日。

2战争并未消除帝国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法德矛盾尖锐,美日矛盾加剧,这些矛盾为新的世界大战播下了火种。

3战争中,俄国爆发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

3.军事方面大战对新式武器和军事理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战后出现了总体战.闪电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以及坚固防御工事制胜论等军事理论。

4.思想方面人类对大战反思,战后兴起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史论要旨

1.对于欧洲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胜利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的赢家是美国。

这场战争使得欧洲整体上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受到重大冲击。

2.战后各国普遍兴起了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这是人类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反思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提升。

归纳总结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参加战争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新世界,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催化了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政府机构职能;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

知识图示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史料陈独秀说“德意志以帝国主义为厉世界,吾人之所恶也,列国讨之,亦以尊重自由正义与和平,不得不掊此军国主义之怪物。

”他还特别指出,法兰西人“嗜和平.博爱.自由,根于天性,成为风俗也”,他们参战是“为平等.博爱.自由”而战。

试论陈独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史料解读该段史料表明陈独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而对法国等欧洲国家来说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问题思考结合史料回答,陈独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是一种怎样的认识,你是否赞同原因何在答案认识陈独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对法国等欧洲国家来说属于自卫战争,是正义之举。

不完全赞同。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争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都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

1.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2.从战争的进程看,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要求,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争夺,露骨地显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

3.从战争的结局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或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的协约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主题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史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约1000万人约2000万人3400多亿美元史料解读1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严重后果。

答案造成了人员的巨大伤亡和物力的极大破坏,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史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分完全.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时代的结束。

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解读2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欧洲的世界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问题思考2史料二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史料三

一般百姓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巨大伤亡和破坏记忆犹新,人心厌战。

朝野上下弥漫着和平主义和畏战情绪史料解读3说明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战后各国普遍兴起了和平主义思潮,这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问题思考3史料三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什么思潮有何意义答案思潮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及厌战情绪。

意义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1毁灭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经济危机,欧洲的国际金融地位下降。

政治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政治危机,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2催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出一个新世界欧洲衰落.美日崛起四大帝国摧毁;英.法衰落。

美国大发横财;日本趁机扩张,获得发展。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3契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提供进步的契机科技新发明不断涌现,促进社会进步社会提高妇女地位,妇女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增强政治政府机构职能化,加强对经济干预思想和平主义.人道主义盛行,推动思想观念改变学习思考

1.提示布列斯特和约不是丧权辱国的和约,而是列宁在不利的国际条件下开展灵活斗争的体现,其主要目的是为巩固新生政权创造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2.提示美国参战加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加速了协约国集团的胜利进程。

3.提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参战各国来说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战是因为一方面反映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胜利取决于强大的实力。

协约国在物质和人力等资源方面占有明显优势,美国参战则增加了这一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的使用,战争已具有陆海空一体化的规模,对战后各国的军队建设和军事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自我测评解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经济纳入了战争的轨道;战争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政治方面改变了世界格局。

俄国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欧洲的影响日益扩大;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德国.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国元气大伤;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被压迫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并且建立了维护人类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科技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战争中动用发明不久的飞机.坦克等,很快受到各国的重视,并在战后很快向民用方面推广;大战中汽车的机动性,也被人们所重视,汽车逐步取代了马车,汽车工业获得发展;战争还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

思想观念方面大战引起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情绪的高涨,同时也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材料阅读与思考解答苏俄的和平计划严厉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殖民地.宰割弱小民族而进行的战争,建议交战各国立即开始和谈并主张签订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是一个真正的.平等的和平计划。

美国和平计划的真实意图在于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在战后继续维护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并进而夺取战败国更多的殖民地,是一个打着和平幌子的不折不扣的假和平计划。

1.对下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所示三个帝国都在战争中最终垮台

B.主要反映欧洲战场东线的交战形势

C.战后该地区的波兰获得独立

D.交战双方战后都被迫在战败的和约上签字答案D解析从图片内容可判断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与俄国交战的形势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都在战争中最终垮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图主要反映欧洲战场东线俄国与德国的交战形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战后在民族自决原则推动下,波兰获得独立,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俄国爆发月革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未战败情况下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剑桥战争史中写道“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该材料反映了德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实力的劣势

B.社会矛盾的尖锐

C.军事生产的膨胀

D.军事战略的失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可知,德国失败与经济有关,故A正确。

3.“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

”上述材料中的“革命”主要指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月革命

C.德国一月革命

D.匈牙利革命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另一次世界大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

故“革命”主要指俄国月革命,故选B。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7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

这些事件改变了战争性质从最初为欧洲问题而开战,实质上是欧洲的战争转变为全球范围的战争。

诚然,1914年8月21日日本已参加这场战争,但它只是私自占据了太平洋上几个分散的德国殖民地。

而现在,美国的加入则意味着一个迅速决定战争结果的非欧洲大国的介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战争与和平的较量。

一方面,战争使国际社会走向无序状态,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趋势受阻,和平秩序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战争对文明的摧毁又促使人们为寻求和平作出努力,国际社会因此走向有序状态。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无数次战火洗礼,世界规模的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这也促使人们探索和平的途径。

杨泽喜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启示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与21世纪战争与和平预测请回答1材料一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对这场战争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依据是什么2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战争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影响。

答案1观点这场战争由欧洲战争转变为全球性的战争。

依据美国的加入,战争的结果不再完全由欧洲各国决定。

2一方面,生产力破坏,人口锐减,使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受阻。

另一方面,历次大规模战争之后,建立国际组织或国际规则来规范国家行为.理性的和平观念等,都有利于制约战争,促进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回答即可;第2问,要从一战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