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575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外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外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外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外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外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外网施工组织设计

外网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与采用标准

三、保障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措施

四、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五、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六、对总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

七、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八、安全措施

九、现场文明施工、消防、环保以及保卫方案

十、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

十一、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十二、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长春市农业学校异地新建项目外网工程

建设地点:

九台市尨嘉镇

其中采暖外网管线起点为换热站,热水通过直埋保温管道至个采暖单体。

消防和给水的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在校园内设消防及生活水池经二次提升供园内消防生活用水。

二、编制依据与采用标准

1.编制依据:

1.1外网施工图纸

1.2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2.采用标准:

2.1《钢制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

2.2《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2.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2.5《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三、保障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措施

1、总体进度计划

根据建设方要求,该工程计划开工时间为2012年8月20日,2012年10月20日竣工,共记62天。

按照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达到快速的目的,我们拟定了一份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为了保证工程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技术准备和施工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在编制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时,确定了各个施工阶段的目标时间。

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设备、资金、劳动力在满足阶段目标的前提下进行配置,从而保证总体目标实现。

2、进度计划合理化分析及详细施工进度计划

以已完成类似工程的经验为基础,参照单位综合协调能力和预算出的工天数进行安排,确定各分项与分部工程进度计划。

对施工部署及施工程序进行合理性分析,排列出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3、各级进度计划的编制

工程开工后,指派专人负责所有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与跟踪,中标后向业主及监理单位提交实际可行的总控施工计划(包括横道图及网络图),详列工程的各主要阶段点及秩序、分包工作面交接点,以及所需的时间、前提条件等。

经业主、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计划要认真执行。

按照总控计划时间在施工当中编制月、周进度计划,并且严格执行,当月、周进度计划与总控进度计划有偏差时应及时进行调整,保证不影响到总控计划当中关键控制点的完成。

4、进度计划因素分析

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主要有:

4.1施工组织影响因素

施工过程中,局部施工组织方案、人力、机械设备调配等可能因种种原因出现与计划不符的现象,若处理不及时将对进度计划产生不利影响。

施工过程中需加强组织管理,加强内、外协调,避免各种计划外的不利情况发生。

4.2工程、设计变更的影响

业主要求的改变、设计图纸方面重大变更以及实际工程量的增减变化是计划执行中最大的干扰因素,将导致重新组织施工部署,施工节奏被打乱而速度变缓。

4.3材料设备供应的影响

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不能按期运抵施工现场或运至现场后发现其质量不满足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都会对施工进度产生严重影响。

如果材料设备质量要求高、订货周期长,将具有较大的管理风险。

5、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5.1组织保证

5.1.1施工组织

5.1.1.1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是掌握施工管理主动权、控制施工生产局面,保证工程进度的关键一环。

完善的管理组织包括工期控制组织机构和计划控制体系。

工期控制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项目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本项目的计划体系将以计划为主线,并由此派生出涉及进度计划、承包商、供货商招标计划和进场计划、技术保障计划、物资供应计划、质量检验与控制计划、安全防护计划及后勤保障等一系列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纠偏,使进度计划管理形成层次分明、深入全面、动态跟踪、行之有效、贯彻始终的制度。

5.1.1.2组织保障的管理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特点,我们将强化项目管理,推行项目法与职能并进的复合式总承包管理模式,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负责施工的全过程。

项目部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单位的各程序文件,编制项目部《管理制度汇编》,项目部每位成员明确职责,各负其责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在《管理制度汇编》中,明确项目员工的工作原则,工作范围,力求做到责、权、利明确、统一、严格的管理制度,根据总工期安排,编制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设置工期控制点,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5.1.2做好现场调度工作

现场调度工作是各项资源调配综合利用的核心部分,现场的调度以计划为主线,调度与实施计划相关各类资源的利用是进度实施的重要方面。

在本工程实施中,单位派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并常驻工地,随时解决调配之间的矛盾。

做好施工现场的分配与综合利用、各项材料计划进场与出场安排,劳动力人数的现场监测等。

5.2人力资源保证措施

5.2.1针对工程施工进度,我单位将选派出有丰富的同类型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和有丰富总承包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组成施工总承包部,选拔优秀的专业的施工队伍,并由项目经理统一领导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5.2.2专业项目部和劳动力队伍选择,采用与本项目长期配合,成建制的南方队伍,同时岗位设置齐全,以形成严格完整的管理及施工层次,以满足工程工期、质量和安全等需要。

为民工建好生活区,其应包括生活宿舍、食堂、浴室、厕所、文化活动室及运动场所等,其标准满足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生活和卫生标准。

5.2.3严格审查参施的分包队伍、劳务队伍资质及施工能力、技术实力,优选分包队伍及劳务队伍。

加强对劳务技术骨干的岗前培训、班前教育,使其了解本工程相关技术难点,掌握施工技能及规范要求,确保技术娴熟、施工熟练。

根据各施工区段工程特点、工程量、重要性,合理调配劳动力,充分运用人力资源。

在各班组间建立竞争机制,组织劳动竞赛,赛进度、赛质量、赛安全,奖优罚劣,促进施工生产。

引入竞争性机制,确保劳动力的人员满足施工要求。

5.3材料及设备配置的保证措施

5.3.1材料保障

5.3.1.1为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单位将根据施工总进度对施工期间所需用的各种材料、半成品提前考察生产供应厂商,提出材料采购、加工及进场计划。

通过与业主、监理共同招标,选择合格材料、成品、半成品供货商,严格考察其资质水平、生产能力、供货能力、技术实力和企业信誉。

5.3.1.2提前做好周转材料,材料成品、半成品翻样、提料并委托加工。

通过加强物资计划管理,消除物资对施工进度的潜在影响以形成对施工总进度计划实现的有力保障。

5.3.1.3加强对材料的入场检验,严禁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用于工程,发现不合格品按有关要求及时清退,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

5.3.2机械设备保障

5.3.2.1科学选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尤其是垂直运输的塔吊等设备的选型,保证“合理、科学、经济”的原则来满足施工需要。

5.3.2.2认真详细编制大中小型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具体见机械设备配置表。

需用的大中小型机械设备,选用性能优良安全可靠,保证其按时投入使用,并要求生产供应厂家设专人(驻场)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维护、保证机械作业完好率95%以上。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功效,加快施工进度。

5.3.2.3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根据需用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项工作。

5.3.2.4根据临时用水、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在进场初期尽快完成临时水管、电缆的布设工作。

5.3.3现场平面动态管理,合理科学利用

通过对现场的勘察,现场围墙内的场地有限,而钢筋半成品、周转料等需要的周转场地较多,场地的矛盾较为突出。

我们在现场平面的划分与布置时,采用动态优化施工管理,力争施工现场条件的不利转变为有利地条件。

在不同的阶段,及时为下一阶段创造良好的施工现场条件。

在工程施工后期,大量分包进场,机电设备也逐步进场,此时根据各分包和各专业需要,将现场划分出各分包的专用场地,由项目工程部统一协调管理,可保证现场周转的需要,保证各专业和各分包的材料、设备能及时到场。

5.4技术方面的保证措施

5.4.1方案和工艺的保证

“方案先行,样板引路”是本单位施工管理的技术原则,本工程将按照方案编制计划,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从而实现在管理层和操作层对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的熟悉和掌握,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的按期保质完成。

施工方案覆盖面要全面,内容要详细,配以图表,图文并茂,做到生动、形象,调动操作层学习施工方案的积极性。

施工方案抓住关键工序,特殊工序。

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依据建设部新材料、新工艺推广项目,根据本工程特点和难点推广采用先进的施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但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够达到加快进度、缩短工期、节约资金的目的。

本工程在施工时,采用先进的工艺与施工方法,是确保施工进度重要保证,在选择施工方法,尽量科学合理,采用现代成熟先进的工艺与施工方法。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工艺和施工方法加以总结,通过不断地创新,达到节约工期的目的。

5.4.2加强施工图深化设计工作

总承包单位对设计院及其他专业设计单位完成的所有设计施工图、深化施工图负有审核义务,需保证图纸满足技术标规定、国家规范、地方和政府标准以及功能使用和现场条件的要求。

确保各专业图纸的正确衔接。

故总承包部专门安排一名技术和管理能力全面的总设计协调人,统筹解决工程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程变更文件的管理跟踪。

在设计阶段重点协调各专业施工之前的审图工作,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互审工作,保证各专业间之间,在设计上一致、准确、可行。

施工阶段及时了解各分包、各专业的施工进度计划,准确全面掌握影响现场施工的设计图纸情况,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同时根据业主、设计单位及新规范的修改要求,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调整相关设计和施工要求,及时避免和减少施工错误和返工现象发生。

5.4.3完善图纸综合处理

由于图纸是按专业分别设计,且设备安装复杂,许多问题往往在最后装修阶段才得以发现。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协调各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之前绘制综合设备管线布置图,达到将问题提前发现、及时解决的目的,保证施工进度。

5.4.4提前完善各部分重点、难点的施工方案

我们分析了本工程多项在施工中需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均对整个施工进度有重大影响,在施组中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写出了现阶段较可行的方案。

进场后,项目总工程师将组织技术部各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针对现场条件和施工生产情况,对这些重点、难点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报监理、业主审批。

5.5.5提前做好季节性、特殊环境(如室内照明、施工用电等)有针对性的施工前准备工作,作出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以便在计划外的意外条件发生时,能适时启动应急方案,将意外情况对进度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四、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1.质量目标

确保本工程质量符合《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钢制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4-200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42-2002等现行标准验收规范。

2.质量预控

2.1质量预控及检测是ISO9000标准核心部分,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项目部从领取施工图纸之日起,经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施工验收,直至竣工后保修服务,每个环节都由专人负责,专人检查,专人评定,层层把关严格执行,同时认真接受业主和业主委派的监理单位及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指导和监督,经过内外的共同作用,互相合作实现工程质量一次性达到投标质量等级要求。

2.2进行质量控制教育。

围绕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在项目和施工队伍全体员工进行普遍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管理制度教育、质量标准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2.3狠抓准备工作质量。

施工准备是抓好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

为此,在每项工作开始时,要求项目部和施工队认真抓好思想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设备准备、组织准备和现场准备,准备工作做好了,质量控制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2.4针对各分项工程控制重点及质量目标,采取对策,实施质量预控。

针对事先要进行的施工重点控制项目,分析可能或易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提出应变对策,制定质量预防措施。

2.5工程质量预控法: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把质量管理从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先控制工序及因素,把管结果变为管因素,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牙状态。

3.技术保证措施

3.1加强对现行标准和规范的学习

3.1.1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和掌握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

3.1.2认真做好技术交底

3.1.3根据不同的分部、分项做详细、全面的技术交底。

交底要面向操作层,责任到人,要使操作者明白技术做法、工序衔接、质量标准;要用详图、数据和通俗文字表述清楚,不能用不具体的、笼统的概念性指标和语言敷衍了事。

3.1.4细化技术交底要做为质量预控的重要手段,交底要针对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来写,不能硬搬照抄。

3.2工艺控制

3.2.1当前工序施工前,要采用先进的工艺做为指导,科学管理、有序组织,以免造成返工和质量缺陷。

3.2.2对因时间差、工序工种间、不同专业间的接口部位,要主动的、有预见性的提出预控措施,不能出现混乱后再被动应付。

3.2.3各专业出现较大设计变更时,要相互传递信息,必要时由项目经理部开会协调,制定具体工艺措施后再展开施工。

3.2.4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建立纠正和预防措施

3.2.5根据ISO9002贯标体系的要求,制订质量计划,针对当前工现状,有预见性的提出下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措施,避免和减少下一步施工中质量的发生。

3.2.6每月召开一次各类人员参加的“质量分析会”,在做好记录的同时,建立纠正和预防措施,较大范围地消除质量和不合格发生的潜在因素。

3.2.7加强设备管理,全方位对整体工程进行质量控制,不留死角和盲区。

4.工程材料控制

4.1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控制,选择合格的供方,遵守优质、适价的原则,杜绝伪劣建材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4.2加强对原材、半成品、设备的进场检验,包括外观检查、量度几何尺寸、检验规格、品种、型号和标牌。

4.3查验出厂合格证、准用证、质量证明文件、产品试验报告或检测报告。

4.4强化检验和试验,需经检测和试验方可使用的产品,如:

塑料管、散热器、阀门等必须如实取样送试,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5严格现场材料的标识与隔离,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混用或误用在工程上。

及时将不合格材料清出现场。

5.施工过程控制

5.1严格按照ISO9002贯标程序《施工过程控制程序》组织施工。

在确保质量体系运行符合的同时,注重有效性,把体系运行和施工生产有机的统一起来。

开工前总工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各类人员的职责,强化预控措施,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5.2施工班组坚持“三检制”:

自检:

班组完成施工工序后,组织自检;专检:

质量检员对班组完成的工序进行检查,合格后在《工程质量自检表》上签字;交接检:

生产负责人在对已完工序检查后,在《工程质量自检表》上签字并做结论性意见,作为下道工序施工的依据。

5.3按ISO9002贯标程序《质量监控程序》的要求,在施工中严格实行“样板制”,施工前由质量工程师负责编制样板方案,并按方案随施工进度做好样板工序、样板间(套)后分别组织验收,做到以样板引路。

5.4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监控,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施工过程和材料,严格按照公司《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进行记录、评审、处置和验收。

对于甲方、监理、监督和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除按上述程序进行整改验收外,还应将处置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相应部门。

5.5项目经理部要依法履行总包责任,对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的管理和配合。

5.6定期组织由各专业质检人员参加的联合检查,针对问题召开专门会议解决,工序间、专业间的接口部位和工艺转换出现的控制盲点,主动、有预见地提出综合配合方案,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和预防另类问题的发生。

5.7广泛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在实践中总结提高。

5.8要督促各专业的技术、质量保证资料的建立和归档。

6.组织保证措施

6.1落实“第一质量责任人”的责任制,实施项目经理领导下的项目负责制。

6.2建立以施工队伍兼职质检员为旁站,项目各专业质检工程师为主导,监理为指导协调,上级主管质量部门和政府监督部门为龙头的质量监控系统网络。

6.3实行优质优价、奖优罚劣,按质保体系规定的职责和实际工作现状,将工资、奖金同质量业绩挂钩,切实实行质量否决权。

6.4各类专业人员要经过考核,择优录取,持证上岗。

坚持对各类业务人员的考核和培训。

7.质量通病与防治:

7.1管沟坍塌

7.1.1现象

在开挖过程中或开挖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坍塌,使管道不能正常铺设,甚至危及施工安全。

7.1.2原因分析

7.1.2.1管沟开挖较深,放坡不够,或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据土的特性分别放成不同的坡度,致使边坡失去稳定而造成塌方。

7.1.2.2在有地下水或地表水作用的土层开挖沟槽时,未采取有效的降水、排水措施,土层受到地下水或地表水的影响而湿化,内聚力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引起塌方。

7.1.2.3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施工机械等外力的振动影响,使土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失去稳定而塌方。

7.1.2.4在不良地质条件下,采取直壁沟槽形式时,由于支撑结构失稳,而造成坍塌。

7.1.2.5在土质松弱的土层,开挖次序、方法不当造成塌方。

7.1.3预防措施

7.1.3.1根据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如土的内摩擦角、内聚力、湿度、密度、含水量等)确定适当的边坡坡度。

7.1.3.2当沟槽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降、排水措施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0.5-1.0m方可开挖,并持续到回填完毕。

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防止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7.1.3.3在坡顶弃土、堆载时,弃土堆坡脚至沟漕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沟槽的开挖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

当土质干燥密实时,其距离不得小于0.8m,弃土高度不得大于1.5m,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7.1.3.4采取直壁沟槽时,对支撑材料应选择正确,对支撑结构应进行受力验算,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7.1.3.5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

相邻管沟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的施工顺序,并及时处理管基、铺管,尽量防止对地基的扰动。

7.1.4治理方法

沟槽塌方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排除,然后可将坡脚塌方清除作临时支护(如堆码装土草袋、设支撑等)。

7.2管道铺设不顺直

7.2.1现象

管道坐标、标高误差超标过多,使管道水头损失增大。

7.2.2原因分析

7.2.2.1施工测量、定线控制不严格,沟槽开挖后未经复测或修整即开始铺管。

7.2.2.2铺管时,未采用龙门板、中线桩、平桩等措施控制轴线和标高,仅凭操作人员目测进行铺管,或中线桩、平桩布置间距过大。

7.2.3预防措施

7.2.3.1施工测量、定线严格加以控制,沟槽开挖后,应认真进行复测并进行修整,验槽合格后方可铺管。

7.2.3.2铺管前应设置龙门板、中线桩、平桩等措施控制轴线和标高,其间距以10m为宜。

7.3管道堵塞

7.3.1现象

管道通水量不足或不通水。

7.3.2原因分析

7.3.2.1接口填料掉人管内造成堵塞。

7.3.2.2铺管时未对管子进行清理,使杂物留存在管内,或铺设停顿时将工具等物放人管内,继续铺设未取出而留在管内。

或铺设停顿时未将管口封堵,有小动物进人管内。

7.3.2.3在管道凸起点有空气存在,形成气囊。

7.3.3预防措施

7.3.3.1管道接口施工应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填料掉人管内。

7.3.3.2管道铺设前,对管子进行认真清理,将管内杂物清理干净。

铺设停顿时应将管口封堵好,但不能将工具等物品置于管内存放。

7.3.3.3管道凸起处的排气装置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并保证其工作状态良好。

7.3.4治理方法

在发生故障的管段,拆除。

7.4检查井与路面衔接不顺

7.4.1现象:

路面上的各类检查井较路面高突或低洼,或井周路面下沉、碎裂。

7.4.2原因分析:

7.4.2.1检查井周围土基回填不实,路面基层密实度不够,造成井周下沉。

7.4.2.2升降检查井时,检查井圈未与路面高度和路面纵、横坡吻合。

7.4.2.3检查井圈缺乏足够的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凝土固结牢固,经车辆创压后活动,致使井周跃同结构碎裂。

7.4.3危害:

7.4.3.1检查井与路面衔接不平顺,造成跳车,降低车速,同时加大对井周路面的冲击,致使井周路面过早破坏出坑。

7.4.3.2检查井高突和低洼形成路面上的障碍,行车中常出现躲闪检查井,易引发交通事故。

7.4.4治理方法:

7.4.4.1检查井周的回填土,应从检查井废槽底开始用动力夯转圈分层夯实,遇土质不好时,井周要回填石灰土。

松散材料的路面基层,凡不易夯打密实部分,可填筑低标号混凝土。

7.4.4.2为了使井周路面基层松散材料能够压实和保证检查井与路面衔接平顺,可在路床顶面或在石灰土基层顶面将检查井用钢板盖死,将井位用拴点法拴牢,将路面中面层以下结构同其部位一起摊铺碾玉成活后,再将检查井挖出,升至表面层高程,废槽填筑低标号混凝土,然后一并铺筑表面层,这样可免于后补井圈。

7.4.4.3不论是新铺路还是旧路加铺面层,在升降检查井时,检查井圈的升降高度要用小线仔细校核,使井圈与路面高度和纵、横坡完全吻合。

7.5阀门选型不当

7.5.1现象

阀门选型不当,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

7.5.2原因分析

在阀门采购或安装时,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的规程、型号进行选用、安装、造成安装后的阀门不符合管路使用要求。

7.5.3预防措施

阀门的种类繁多,结构、材质、性能各不相同。

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按介质性质、工作参数以及安装和使用条件正确选用。

另外,采购的阀门在仓库内要分类存放,挂好标示牌,防止领用安装时出错。

7.6阀门关闭不严或阀体泄露

7.6.1现象

阀门安装后,经试验或投入运行后,阀门关闭不严,阀体有泄露,影响正常使用。

7.6.2原因分析

7.6.2.1密封面损伤或轻度腐蚀。

7.6.2.2操作不当,致使密封面接触不紧密。

7.6.2.3阀杆弯曲,上下密封面中心不重合。

7.6.2.4杂质堵住阀芯。

7.6.2.5阀体或压盖有裂纹。

7.6.3预防措施

7.6.3.1密封面磨损造成关闭不严时,应进行修理,一般需拆下进行研磨。

密封面的缺陷(撞痕、刀痕、压伤、凹凸痕等)深度小于0.05m时,可研磨消除;深度大于0.05m时,应先在车床上加工,然后再研磨,不允许用锉刀或砂纸打磨等方法修理。

7.6.3.2属于操作关闭不当原因泄露时,可以缓缓反复启闭几次,直至关严为止。

7.6.3.3属于阀杆原因造成泄露,应拆下进行调整或更换。

7.6.3.4属于阀体有裂纹或压盖开裂泄露的原因,一是在安装前由于运输堆放受到碰撞形成裂纹,安装前又未仔细检查,造成安装后泄露;另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