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中考试题doc.docx
《现代文阅读中考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中考试题doc.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文阅读中考试题doc
2009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记叙文篇
一、荆门市
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秃的,谷是光秃秃的,太阳依然高悬,可是山没有颜色,谷没有颜色……
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于是,灰黑的火山石变绿了,悬崖上,山岭间,一片郁郁葱葱,鸟儿也回来,为的是歌唱生命。
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
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
樵夫听得见泉水在谷底的石洞里激起的滴嗒回声,猎人追踪狼嗥虎啸。
至此,除了厚厚的青苔外什么也没有。
几千年过去了,大自然的生命无处不在,峡谷却没有资格得到哪怕一株小草……
也许鸟儿掠过山崖,衔叼的草茎曾在这里落下过草籽儿,但是草籽儿没有发芽;也许山泉流过谷底,携带过几粒花种,但是小花儿没有长大。
都说阳光是公平的①在这里却不②不③它沉湎于高山④大川⑤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⑥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⑦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做样地点头。
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
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
阳光是公平的么?
峡谷莫非不明白?
不幸的峡谷,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也似的小湖,像德都县的高山堰塞湖“五大连池”那样,轻而易举就可赢得人们的赞美。
可是它却不。
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隐姓埋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总好像在期待着什么,希望着什么。
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
长空的大风经过这里,停下了脚步。
不等探询,便很快理解了它。
它把坑口的石块碾成粉末,一点一点地撒落到峡谷的石缝里去。
洁净的山泉日日与它相伴,也终于明白了它。
它从石洞里流出来,又一滴一滴渗进石缝里去,把石块碾成的粉末变成了泥土。
山顶的鱼鳞松时时顾盼着它。
虽然相对无言,却是心心相通。
它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钦佩峡谷坚韧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愤懑,为深渊的遭遇不平。
秋天,它结下了沉甸甸的种子,便毅然跳进了峡谷的怀抱,献身于那没有阳光的“地下”,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
一粒、几十粒、几百粒。
不是出于怜悯,而是为了试一试大自然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强……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
孱弱的小苗曾在寒冷霜冻中死去,但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起来。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
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的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
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松树成林。
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
只因为它集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而又黑森森不见阳光,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做地下森林。
…………
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
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13、注音(2分)
沉湎孱弱窥测愤懑
14、阅读选文,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分)
不幸的峡谷的峡谷的峡谷
15、给第4段标序号的地方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
B、,,;、、,。
C、,,!
、、,。
D、,,!
,,,。
16、选文第3段叠词用得好,请你具体谈谈它们好在哪里?
(3分)
17、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不幸的峡谷究竟“期待”和“希望”着什么?
(3分)
18、“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它意在强调什么?
(2分)
19、品味句子:
秋天,它结下了沉甸甸的种子,种子便毅然跳进了峡谷的怀抱,献身于那没有阳光的“地下”。
(3分)
20、认真阅读全文,谈谈你从文中受到的教益。
(3分)
三、(15分)
“尊敬的主席先生,我有一个请求……请求您取消……取消这次宴会。
”
1979年12月8日,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仁爱传教修女会德兰会长飞抵挪威首都奥斯陆。
〔A〕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主席萨涅斯亲临机场迎接,并高兴地向德兰宣布国王将在典礼宴会上接见她。
德兰一震:
“宴会?
”
“是领奖典礼后举行的盛大宴会,135名贵宾应邀参加,有国王、总统、总理、政要、名流。
”萨涅斯如数家珍。
德兰沉思片刻:
“这次宴会得花多少钱?
”
“7000美元。
”萨涅斯不以为然。
“什么?
7000美元!
”德兰睁大眼睛,目光里露出无限的惋惜。
她鼓起勇气,试探着说出了开篇的那段话。
“取消见礼宴会?
”主席十分惊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和平奖以来,第一次有人请求取消典礼宴会。
“是的,我请求主席先生取消这次宴会,把省下来的钱交给我去救助那些饥寒交迫的穷人。
”
萨涅斯举目打量面前这个老修女。
她一生为穷人服务,过度的操劳和奔波,使她那干瘪的身躯已经佝偻,深深的皱纹像刀子刻遍她那慈祥的脸,记录了她维护穷人权益的艰辛。
〔B〕在寒风中她显得那样单薄,弱不禁风。
那双裸露一生的光脚板已被风寒扭曲,脚趾完全变形,可她从不舍得为自己买一双袜子……
是她没钱吗?
不!
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已有4亿美元资产,可她的卧室却没一件现代家电。
除了电灯,只有一部实在不能缺少的电话。
〔C〕她没有办公室,即使是尊贵的客人也只能在走廊里接待。
德兰有些歉意:
“主席先生,我的请求是不是让您为难了?
”
“不,不!
”主席仰起脸,热泪满面,他向德兰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亲爱的会长,您的请求深深地感动了我,感动了世界,我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和善良人谢谢您了。
”
一个感动世界的请求之后,便是一个震撼世界的行动。
19万美元的奖金她一分不留地全部捐给印度麻风病基金会,7000美元捐给了穷人,就连那块至高荣誉的和平奖章也让她卖了捐给了穷人。
1997年,当她离开这个世界时,除了两件换洗的粗布纱丽和一双旧凉鞋,一无所有。
21、给选文加个恰当的标题。
(2分)
22、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何将德兰的话放在文首?
(2分)
23、将“即使来参加这样的世界级盛会,身上穿的仍是那件伴她出入贫民窟的粗布衣服”一句,还原到选文A、B、C三处中最恰当的一处()。
(2分)
24、选文第9段和第12段都写了“低下头”,请你揣摩一下,修女德兰和主席萨涅斯低下头各自在想什么?
(3分)
25、有人认为第11段可以删去,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3分)
26、选文数据很多,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德兰?
(3分)
13、miǎnchánkuīmèn
14、期盼(坚忍坚毅)复活(壮观美丽)
15、C
16、形象描绘了千万年来峡谷依然如故,一片死寂,与上文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峡谷的不幸
17、期待改变生存环境,希望生命奇迹出现,实现自己的理想
18、强调地下森林形成的艰难
19、“毅然”一词,把种子受峡谷精神感召,奋不顾身跳进峡谷,接受时间的考验,忍受生死磨难的情景生动表现出来,同时,拟人手法的运用,把无生命的东西人格化,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0、①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努力坚守,才能成功②要想成功,除有坚定的信念外,还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磨难③我对文末一段感触较深,联系汶川地震。
我体会到只有认识大自然,探究大自然奥秘,找出应对之策,才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伤害。
21、一个感动世界的请求
22、把德兰的话提前,放在文章开头,意在突出德兰的请求意义特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3、B
24、德兰“低下头”是担心自己的请求是否得当,能否得到主席先生的批准主席先生“低下头”是思考取消宴会是否合适,但最终受德兰精神的感到慎重作出了取消宴会这一惊人的决定。
25、从结构上看删去这段话不影响文章完整性,从内容上看不能删去这段话,这段话充实了故事内容,从另一个侧面丰满了人物的形象。
26、是一个贫穷而富有、吝啬而大方、卑微而高尚的修女。
(或:
她把一切捐给了穷人,把贫困留给了自己。
她拥有亿万资产却没有一间办公室,她是诺贝尔奖得主,却和穷人没两样。
茂名市:
(三)乡村不言谢(18分)
(1)也是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那个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2)在儿时的记忆中,邻里之间相互借东西是很常见的,借劳动工具借针线借柴米油盐。
每次借的时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育借的忐忑和不安。
(3)“他大叔,你家的犁子在不在?
我想把东头的地犁耙犁耙。
”
(4)“他大婶,我家的黑线用完了,你有没有?
”
(5)“今天来客,油瓶空了,先给我倒点儿。
”
(6)被借者绝没有丝毫的优越感,忙把东西找出来,送到人面前,还要说上几句体贴的话。
(7)“你真勤快,闲不住,隔天我也得把地犁犁,别耽误了播种。
”
(8)“线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拿。
”
(9)外别看东西小或者少,必定要还的。
还犁的会高声问:
“他大权,犁用完了,放这儿好吗?
幸亏犁得及时,不然赶不上春耕了。
”犁的主人会让还犁的坐一会儿,忙着去拿烟,好像借东西的是自己。
(10)还线的主妇会在唠完一会儿嗑后,在要回去的时候,把东西掏出来随处一放。
主人会责怪:
“你看你,这点东西还拿来,真外气!
”主妇会说:
“有了,没有我也不会还你。
”
(11)借油的会打发孩子还东西:
“俺妈说,这是俺家刚榨的油,让大婶你尝尝。
”孩子说完便走。
大婶会撵着孩子,给他点黄瓜之类的东西吃。
(12)在经常发生的借和还中,乡人虽然不说“谢谢”,但都通过默契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了出来。
在乡人眼里,“谢谢”这两个字有点别口、自白、浅显、夸张,与土地的自然和质朴不相称,如果说出来,就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更生分了。
(13)记得我读初二的时候,村西头的潘家十多岁的孩子突然昏死了过去,当时潘家男人又不在家,听到潘家女人的喊声,正在地里劳作的“黄麻子”飞奔到老潘家,背起孩子就往邻村的赤脚医生家跑。
七八里的乡间小道,干瘪的黄麻子在负重几十斤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狂奔到了赤脚医生家,及时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老潘家为了感谢黄麻子的救命之恩,专门挑了良辰吉日,邀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拿着炮仗,背着礼物,到黄麻子的家致谢。
在弥漫着好闻的硝烟味中,被救的潘家孩子在父亲的命令下,“扑通”跪在黄麻子面前,“嘣嘣嘣”磕了三个响头。
黄麻子手足无措地转着圈子,一个劲地反复埋怨着老潘:
“你这是干啥呢,你这是干啥呢……”老潘大声说:
“孩子的这条命是你给的,你什么时候要,他就得什么时候给!
”自始至终,我没有听到一个“谢”字。
(14)后来,我到了城市,听惯了“谢谢”,也习惯说“谢谢”。
有时候,老家人到城里办事,不愿意把钱花给旅馆,就到我家借宿。
每次来,他们都要给孩子带些零食,我都要习惯性地说声“谢谢”,听到我道谢,他们的神情立即变得尴尬起来,我很后悔,赶紧打住。
(15)前一段日子,父亲的身体不好,我回去看他,见邻居大娘也来探望,还拿了十多个鸡蛋。
送她出门时,我下意识地说:
“谢谢你呀,大娘!
”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
“看你这孩子,说的是话?
!
”
(选自《散文》,2008年第4期,作者饮者)
19、乡人是怎样用不同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出来的?
请具体列举出来。
(4分)答:
爱
20、本文的主旨(中心)是什么?
(3分)
答:
21、下面一段话是从原文抽出来的:
“我也碰过之样的事,那次晌午头来客,盐没了,我还是到张老太婆那儿拿的。
”这段话的恰当位置在第自然段与第自然段之间。
理由是:
(4分)
2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邻里之间借东西,借者自然大方,是因为被借者没有优越感,会主动借出以取悦对方。
B、本文形散而神不散,将乡村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串联起来,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C、结尾处一句:
“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
“看你这孩子,说的是话?
!
””表现了大娘对我的责备,由于我的言谢,便疏远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D、本文的写作意图是将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与城市作对比,暗讽了城市人习惯说谢谢的风气。
23、本文在处理材料方面有何特点?
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4分)
答:
(三)乡村不言谢(18分)
19、4分
(1)还犁的主动把犁放好,然后说“犁得及时,不然赶不上春耕”
(2)还线的与主人唠一会儿家常,把东西掏出来随处一放。
(3)借油的会叫孩子说“这是俺家刚榨的油,让大婶你尝尝”
(4)老潘上孩子给黄麻子磕三个响头,说“命是你给的,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给”。
(评分意见每一个要点占1分)
20.3分本文写出了乡人的热情、质朴、真诚和乐于助人,赞美了小乡村充满和谐(融洽)、乐于助人、知恩必报、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
(评分意见:
答对乡人的品格占1分,赞美乡村的和谐(融洽)、乐于助人、知恩必报、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占2分。
)21、4分。
第(8)——(9)段之间。
(2分)理由:
因为这段话是写被借者说的一句体贴的话,按照上文借者的顺序,这段话是对借油者说的,所以应该排在第8段被借线的主人说话之后。
(要从文章内容出发说明理由,2分)
22.3分。
B
23.4分。
详略得当(或有详有略)(1分),详写了黄麻子救潘家孩子一事,略写了乡村人借犁、借线、借油等生活琐事。
(1分)因为详写黄麻子对潘家孩子的救命之恩,从而更加突出乡村人大恩也不言谢的朴素民风。
(2分)
济南市:
(二)倔强的仙人掌
①女人看见路边蹲着一个挑担老头儿,他身边的筐里装着满满一筐嫁接的仙人掌,高高的底座像一座独立秀挺的山峰,山峰顶部是形状各异的红、黄、绿各色仙人球。
女人拿起仙人掌仔细的挑选了很久,价格不贵,与花鸟市场上的相比便宜许多,便挑定了自己喜欢的两盆,准备一起卖。
②老头儿布衣布褂,黑褐色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他操着极生硬的普通话,如数家珍般介绍这植物的种种优点,什么如何好看好养了,什么净化空气了。
末了他搓着厚皮疙瘩的手爽快地说:
“你要两个,那就算你小批发好了,再便宜你一块钱。
你看咋样?
”
③“你这是真嫁接上去的,还是用牙签插上去的?
”这样的价钱,女人总觉心里不安,指着山峰顶部的红黄绿颜色的仙人球满脸怀疑的问。
蛮好的花买回家后发现居然是新种没根的,这种事情不止一次了。
老头儿的脸腾地红上来,紧锁眉头,瞪着浑浊的眼睛说:
“怎么可能是插上去的?
怎么可能呢?
这可都是我一棵一棵亲手栽起来的啊!
”老头儿本不地道的普通话,这时更是结结巴巴地有点南腔北调了。
④(A)“是吗?
”她抬起眼皮,瞟了他一眼,反问道。
这样的看似暴怒的伪装她也见多了。
倘若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何必这么着急,她心里想着,不再吭声。
眼看就要成功的交易,因为这一问停了下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
老头儿的脸涨得更红了,忙不迭的解释。
而他越是叽里咕噜得絮絮不止,她就越觉得他不可信。
⑤忽然,老头儿停了下来,从筐里拿起一棵茁壮的仙人掌,没等女人反应过来,使劲一拉,把它的顶部从底峰上扯了下来,然后一手一半举到女人眼前:
“你看,你看!
有牙签吗?
”他用力的问她,眼里似乎也冒了火。
没有牙签,扁扁的巴掌形的黄绿色软刺仙人球从它的底峰上被拽了下来,而它的底峰上生生裂开了一道绿色肉质沟壑,本已长在一起的首尾两截,就这样被硬硬地扯开了。
⑥面对这样的场面,女人呆呆得怔了一会儿,低下头去付钱。
老头儿一脸自尊,挺着胸膛收钱,三块钱一个,五块钱两个,又从布衫口袋里莫初装钱的塑料袋,该找多少还找多少,也不计较身首异处的那一个。
老头儿娴熟地把东西包扎好,放进女人的车筐里。
转过身,捡起地上已成两截的仙人掌,一起放进她的车筐里。
⑦“别扔了,一起种进泥土里,两截都能活。
”老头说。
⑧女人脸红了,羞愧的点了点头。
老头倒笑了起来,露出锈蚀的牙齿,又用他那东倒西歪的普通话安慰她说:
“放心好了,这东西最耐折腾,刚才那点事算不了什么,只要有点泥,就能长出根的。
”
⑨两截还能活,这不假,但女人看着老头儿只是觉得心里生疼,仿佛受了伤的不是那棵仙人掌,而是别的什么。
那别的什么像一支小手,躲在她的胸膛里,一下一下,揪得她的心生疼。
那疼隐隐约约地从老头儿脚下的那对仙人掌里传过来,从他那鬼样的普通话中传过来,从他那已经装在布衫口袋里的塑料钱袋里传过来,疼得她直想落泪。
16、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女人挑了两盆嫁接仙人掌,准备买下→→→女人付钱买下,老头儿把扯断的仙人掌送给她
17、文章第⑥段写道:
“老头儿一脸自尊,挺着胸膛收钱……”请根据上下文描写“老头儿”这时的心理。
(4分)
老头儿
18、请按照要求,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
(6分)
(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为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
瞟: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划线句。
B句:
19、文章结尾写道:
“那别的什么像一支小手,躲在她的胸膛里,一下一下,揪得她的心生疼。
”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20、经常有人抱怨:
现在社会有太多的虚假和欺骗。
而文中卖仙人掌的老人却以他的“倔强”成为这个时代一道靓丽的风景。
请以“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卖花人,却……”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的内心感受。
(60字左右)(6分)
16、示例:
女人怀疑仙人掌是用牙签插上去的;老头儿扯断仙人掌证明给女人看
17、略
18、A示例:
瞟,写着眼睛看,形象入微的写出了女人对老头儿的怀疑与不屑
B这句话通过对老头儿一系列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出他对女人不信任他的不满,也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老头儿的倔强、坦诚与率真。
19、老头儿的真诚、善良、纯朴,让女人为自己的多疑、世故、和对老人的不信任深深的羞愧与自责。
20、略
十堰市: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9分,第8、9小题每小题2分,其它每小题3分。
)
期末作文
罗曼.德斯尔博士布置的期末论文作业又多又长,当他在班上念出这次论文的要求时,听起来很有些可怕。
他用特有的敏锐目光向我们扫来:
“当然,内容至关重要。
但恰如其分的形式和准确的旁征博引也很有必要。
”
下课了,同学们鱼贯走出教室。
这时,我想起了另一间教室,那是我高中的老师艾多•库特夫人任教的班级,还有与这间教室似曾相识的气氛。
英语老师艾多.库特夫人极其严格、细致、整洁。
我还记得她用浅蓝色墨水在我的英语作业本上写下的蝇头小字,她对我每一个细小的语法错误都仔细地列出并做了修改。
“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在这间教室里学到的东西是多么有用。
”艾多•库特夫人常爱这样说。
虽然我们都不以为然,几乎没人相信她说的话,但是,那并不妨碍她不屈不挠地对我们的英语作文严加监督。
一听到有同学小声地抗议,她的黑眼睛顿时变得炯炯有神:
“将来,你们会发现真实的世界比起我的期末作文来,要求会更加严格的。
但是不用怕,我要你们做的这些期末作文,会帮助你们为那个苛刻的世界做好准备!
”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微笑了。
罗曼.德斯尔博士似乎有一种专门为难学生的嗜好,在其他老师那里都能得到A的学生一到他的手上,立马成了只能得C的人。
于是,我不敢马虎,更不敢怠慢,第二天便投身于论文上。
我呕心沥血,比哪一门课的作业都认真。
论文收上去后不久德斯尔教授就批改完了。
发下来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一片哀鸣,就像医院的病房。
德斯尔教授把我的论文往我课桌上一放,一言不发地走开了。
我把眼睛闭上,深呼吸,告诫自己要挺住,要经得起这一打击。
当我下定决心,猛地一下翻开卷子的时候,一个鲜亮的A跃入眼帘。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凑近了再仔细一看,真的是一个A,德斯尔教授简洁地写了一句话:
“下课后过来见我。
”
下课了,同学们不满地嘀咕着出了教室,我紧张地走到讲台边。
“年轻的女士,”他说,“你的论文是班上最棒的文章之一,我教了多年的大学会计课新生,这是写得最好的作业。
你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吗?
’’我茫然地摇了摇头。
“它说明,在教过你的老师里,必定有一位杰出的英语老师。
如果他或是她还健在的话,你应该前去向这样一位老师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
他“啪”地一下合上笔记本,站起来,大步走了出去。
他的话让我马上就想到了库特夫人。
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库特夫人是那么一个不苟言笑的、严厉的老师,一想到要会见她,我心里首先就胆怯了。
傍晚,我还是鼓起勇气,战战兢兢地站到了库特夫人简陋的小屋前。
她穿着睡衣来开了门。
“我可以进去吗?
,,我脱口而出。
她一边咳嗽,一边不情愿地点点头。
“整个秋天,我都在生病。
”她用微弱的声音说,“我得了肺炎,刚好了一点儿。
”库特夫人虚弱地倒在沙发上,她疲倦地示意我坐在旁边。
我紧张地坐在离她最近的椅子的边沿上,然后把那张期末论文拿出来,飞快地塞在她手里。
她打开卷子看了一眼,疑惑地望着我。
“我大学里的会计课教授说,他知道在我以前读书的学校,必定有一位像您这样的老师教过我,所以——嗯——”我结巴起来,”所以,我只是想来谢谢您,我真的很感激您曾为我做的一切,包括您对我的严格要求。
”库特夫人愣了愣,眼圈儿一下子红了,然后开始哭泣。
“你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特地到我家来向我说感谢的人,”她抽抽搭搭地说,“孩子,你的来访比我吃过的所有药都管用,愿上帝保佑你。
”她站起来,也拉着我站了起来,张开双臂紧紧地搂住我。
“见到您我也很高兴,库特夫人,我想我早就应该来向您道谢的。
”我说。
那一刻,我觉得我们拥有了整个世界。
7.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8.文中用到了不少成语,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请你从文中找出四个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
9.从全文看,库特夫人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10.“孩子,你的来访比我吃过的所有药都管用”,这句话表现了库特夫人怎样的心情?
11.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写次要人物罗曼•德斯尔博士,这样写有何作用?
19.莫怀戚的《散步》中写到: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中的“整个世界”,-写1tl了一种对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文结尾“那一刻。
我觉得我们拥有了整个世界”中的“整个世界”,你是如何理解的?
13.库特夫人给了“我”深刻的影响,在你的成长中,肯定也有给你深刻影响的人,请具体说出他(她)给予了你怎样的影响?
7.因为大学论文得了A,在罗曼•德斯尔博士的提醒下,我向库特夫人表示感谢。
(3分,答出其中一个原因,给l分,答出“感谢”、“拜访”之意给2分。
)
8.恰如其分、旁征博引、不以为然、不屈不挠、炯炯有神、呕心沥血、不苟言笑、战战兢兢。
(2分,每对l个给0.5分)
9.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