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481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精品.docx

《高中政治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精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精品.docx

高中政治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精品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测控导航

知识点

题号

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

1、2、3、4

5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6、7、8

9、11

12、13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一个地区的文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

当地域文化作用于消费领域时,也是润物细无声。

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不同。

下图是关于地域文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京人偏爱进口的东西 ②广州人注重物质 ③上海人更喜欢国产 ④北京人有潜在的贵族意识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

解析:

A 从图中看出,上海注重时尚,而时尚的东西多来自海外;广州受港台的影响较大,因此消费上注重物质,同时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北京是我国首都,同时又是古都,消费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精神上有潜在的贵族意识。

2.下列关于徽州文化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历史上,徽州商人为徽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B.徽州地理环境的影响

C.历史时期,徽州商人的传统经营、生活、建筑等理念

D.历史时期徽州官吏的规划

解析:

D 徽商作为当时一代封建商帮,注重贾儒结合、贾官结合,为徽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徽州群山环抱,盆地居中,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形成人们较强的保守心态。

徽州文化是在长期历史时期形成的,没有官吏的刻意规划。

  张明暑假沿下列线路去体验生活,感受地域文化:

哈尔滨→内蒙古→山西→江苏南部→江西→云南,沿途看到的景观变化:

西方化的教堂→蒙古包→窑洞→水乡小镇→井冈山→佛塔、竹楼。

据此回答3~5题:

3.关于地理环境与文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B.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没有影响

C.文化是地理环境形成的基础

D.文化对地理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

4.关于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相同的

B.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C.地域文化的差异只表现在物质方面的差异

D.地域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5.黄土高原上的民居以窑洞为特色,这种建筑文化所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点

是(  )

A.冬寒夏热,降水较少的气候特点

B.土质疏松,土壤贫瘠的土地资源特点

C.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的特点

D.地势平坦,森林茂密的环境特点

解析:

3.A 4.D 5.A 第3题,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文化的形成。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4题,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

这种差异有物质方面的,也有非物质方面的;地域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第5题,民居属于文化的范畴,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于黄土高原距海相对较远,降水相对较少。

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适合当地人居住,说明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2018杭州高一质检)如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

据此回答6~7题:

6.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

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差异

C.文化特点的差异

D.政治历史的差异

7.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

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

C.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D.丁类桥梁的主要功能为艺术功能

解析:

6.A 7.C 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酒桥建在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在北方平原环境;风雨桥为建在河流上连接两岸侗寨的桥,现在已成为旅游景观。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对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差异,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的烙印。

8.日本东京以皇宫为中心,将皇宫摆放在城市中轴线上,体现

了(  )

A.天人合一的思想

B.皇权的至高无上

C.民主与法制精神

D.城市格局历史的悠久

解析:

B 本题主要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明显,皇宫建在城市中轴线上,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思想。

  (2018朝阳区期末)如图为北京市某区域景观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元、明、清三朝都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的建设体现了中国都城传统的特点,其最鲜明的特色是(  )

A.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

B.城市的轮廓呈“凸”字形

C.中轴线突出,东西格局对称

D.城内有设计精美的皇家园林

10.影响图示景观所在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历史因素B.经济因素

C.行政因素D.环境因素

解析:

9.C 10.A 第9题,北京是我国古代帝王的都城,以皇宫为中心,沿中轴线排列其他建筑物,东西格局对称。

第10题,图示景观是在历史基础上传承发展的,因此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历史因素。

11.对以下文化现象与自然的关系的叙述,搭配正确的是(  )

a.陕北高原的居民住窑洞,东北农民睡火炕,云南傣族人住竹楼 b.内蒙古牧民的歌声浑厚悠扬,藏族民歌高亢嘹亮,江南音乐细腻温柔 c.欧洲、美洲、大洋洲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各异,但居民大多信仰同一种宗教:

基督教

①物质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较为密切 ②非物质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较为疏远 ③非物质文化事物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有关系

A.a—①、b—③、c—②

B.a—③、b—②、c—①

C.a—①、b—②、c—③

D.a—②、b—③、c—①

解析:

A 本题考查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物质文化受地理环境影响大。

非物质文化较稳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小。

二、综合题

1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客家人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了高达五六层圆形、方形的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

楼内数百人聚族而居,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同样大小的居住单元,不论朝向,不论方位……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材料二 中国“福建土楼”于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以下关于土楼建造地的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寒冷,多大风天气

B.地势平坦,森林茂密

C.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D.土质黏重,降水较多

(2)历史上,客家人修建的土楼除了有居住功能外,还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

A.安全防卫功能

B.宗教信仰功能

C.信息传递功能

D.文化交流功能

(3)土楼采用的建筑材料是受    因素的影响,建筑的方式又与    因素有关。

 

(4)这种为世人称奇的房屋建筑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

居住的特点又说明客家人的什么特征?

解析:

读材料可知,福建土楼依山势而建,说明当地地形起伏大,平地少;建筑材料为土、杉木、卵石等,说明土质黏重;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

客家人修建的土楼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

楼内“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反映了家族内部的平等团结。

答案:

(1)D

(2)A

(3)自然环境 技术水平

(4)客家人由于数代人不断南迁,形成家族内部极强的凝聚力,只有家族内部的紧密团结才能使其在新的居住地生存下来。

其居住方式体现了家族内部的平等团结。

13.(创新探究)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被誉为世界园林艺术“奥林匹克”盛会的西安世园会已开园迎客。

在面积418公顷的园区中,全球园林艺术荟萃于109个展园。

展园之外,错落分布的精巧建筑融于园林之中,共同展示着艺术之美。

材料二 西安世园会四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天人长安塔,塔是佛教中的一种专门建筑,原本是埋葬佛骨的纪念物,并作为佛教的象征,供信徒顶礼膜拜。

印度的塔随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原有的多层楼阁式建筑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塔,且形式多样。

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功能逐渐扩大了。

塔的所在地往往成为城郊的风景点,游人的好去处。

(1)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2)中国西安世园会四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天人长安塔的外形与印度塔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这一事实,你如何理解“文化景观是地理环境的折射物”?

(3)从古至今塔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解析:

(1)题,西安的风格是古朴,苏杭的风格是灵秀,桂林的风格是奇逸,拉萨的风格是神秘。

(2)题,印度佛塔随佛教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文化、建筑艺术的影响,反映出与中国文化结合、交融的特点,反映出中国建筑的特征。

第(3)题,现今的佛塔不仅具有宗教功能,而且成为现代旅游景点。

答案:

(1)A

(2)与中国建筑风格结合,折射了中国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交融的特点,又增加了旅游功能。

(3)佛塔原是属于专门的佛教建筑,具有宗教功能,现佛塔的所在地往往成为风景点,游人的好去处,已具有旅游功能。

建筑景观的功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