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02到12年教育学考试选择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045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02到12年教育学考试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02到12年教育学考试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02到12年教育学考试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02到12年教育学考试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02到12年教育学考试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02到12年教育学考试选择题.docx

《云南省02到12年教育学考试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02到12年教育学考试选择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02到12年教育学考试选择题.docx

云南省02到12年教育学考试选择题

教育学

2002

一、选择题

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奇   C.杜威   D.布鲁纳

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7.把课程设计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

A.课程实施   B.教学过程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

8.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

(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O.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1.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哪位学者所提出?

(   )

A.加涅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12.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学生会   B.班级   C.小组   D.团委

18.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将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20.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弥儿》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

( ),

A.捷克夸美纽斯   B.法国的卢梭   C.美国杜威 D.法国赫尔巴特

一、选择题

1.C 2.B 3.D4.C  5.B   6.C   7.A8.B   9.B   10.A

11.D 12.B 13.C  14.D  15.B 16.D. 17.A  18.C  19.A 20.B

2003

一、选择题

1.中国最早出现学校教育形态,是在( )。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战国

2.儒家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   )。

A.《荀子》   B.《礼记》   C.《孟子》   D.《学记》

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

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9.《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这体现了(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0.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是为(   )。

A.实验法   B.实习法   C.练习法   D.演示法

11.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这是测验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2.西方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出阐述的是(   )。

A.赫尔巴特   B.乌克兰兄弟会   C.夸美纽斯   D.杜威

13.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坚持正面教育,这体现了。

A.导向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人施教原则   D.疏导原则(   )

14.教学过程是一种(   )。

A.认识过程 B.特殊的认识过程 c.育知过程 D.育德过程

15.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   )。

A.条件   B.因素   C.基础   D.关键

一、选择题

1.A 2.C 3.B4.D 5.D 6.B 7.C8.B 9.A 10.C  11.B   12.C   13.D   14.B   15.C

2004

1.教育是(   )。

A.培养人的一种自然活动   B.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C.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D.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自然活动

2.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的古代教育家是(   )。

A.孔子   B.亚里士多德   C.卢梭   D.庄子

3.杜威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本主义与教育》   D.《教育漫话》

4.“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   )。

A.赫尔巴特   B.舒尔茨   C.丹尼逊   D.杜威

5.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6.被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1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C.促进素质教育   D.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12.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1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管好学生不要出乱子

15.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法   B.锻炼法   C.说服法   D.陶冶法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4.B   5.A   6.B   7.C8.B   9.C   10.B11.A   12.A   13.B   14.A   15.C

2005

一、单项选择题

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2.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9.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

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8.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一、选择题

1.C 2.A 3.B4.C 5.B  6.D 7.B8.B 9.C 10.A

11.D 12.D 13.B 14.D 15.A 16.D 17.D 18.B  19.C   20.C

2006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权威型、放任型和(   )。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   )。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分数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

A.人身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4.B 5.B 6.A  7.D8.C 9.C  10.B 

11.A 12.D 13.C  14.B 15.A 16.B  17.C  18.D 19.B20.D

2006.10

1.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和教育性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下列哪种观点是智者派的观点?

(   )

A.努力追求道德的卓越、生活的明智和行为的理性

B.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

C.教育目的是培养思路清晰、充满理性和真理的政治家

D.强调美德、道德和忠诚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陶冶教育法   D.指导自我教育法

9.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世界图解》

10.“以解决问题和小组活动为特征的教学,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是以下哪种教育理论倡导的?

(   )

A.进步主义   B.社会重建主义   C.批判理论   D.永恒主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B 3.A4.C 5.D 6.D 7.D8.C 9.C 10.A

2007

一、单项选择题

1.首创“从做中学”的是(   )。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凯洛夫

2.充分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著是(   )。

A.《礼记》   B.《论语》   C.《中庸》   D.《诗经》

3.标志着规范的、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著作是(   )。

A.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B.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

C.德国康德的《教育学讲授纲要》   D.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9.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这是维护学生的(   )。

A.荣誉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身心健康权

1.《学记》中提出: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体现了教学中的(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1.教师的备课工作包括: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

A.设计练习作业   B.选取直观教具

C.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D.检查学生的学具   

12.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这是测验的(   )。

A.信度   B.可靠度   C.区分度   D.效度

13.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做(   )。

A.锻炼法   B.陶冶法   c.鼓励法   D.示范法

14.班主任对班级领导管理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   )。

A.个性影响力   B.形象影响力   C.服务影响力   D.经济影响力

15.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由此引导学生获取

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B  3.D4.B   5.A 6.D 7.C8.B 9.C  10.A 11.C  12.D  13.B   14.A   15.D

2008

一、单项选择题.

1.二战后,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之一是延长_____年限。

(     )

A.中学教育    B.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我国古代教育六艺中的礼,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______”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    )

A.忠    B.仁    C.义    D.孝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起_______作用。

(    )

A.制约    B.很小    C.绝对的决定    D.主宰

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变化、特别是向——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    )

A.正常    B.健康和不健康    C.积极    D.衰减

A.常规准备    B.一般工作    C.排练预演    D.先决条件

10.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_______。

(    )

A.复杂关系     B.组合方式    C.实施方案    D.主观认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D  3.A 4.C  5.D  6.C  7.B  8.C  9.D  10.B

2009

1.二战后,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之一是普通教育与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    )

A.职业教育    B.特殊教育    C.义务教育    D.社会教育

2.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教育的形态。

(    )

A.家庭    B.学校     C.氏族   D.社会

3.教育可以民主。

(    )

A.促进    B.干扰    C.决定    D.带来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    )

A.父母期望    B.社会文化    C.外部环境    D.遗传条件

5.从法治角度讲,学生是的社会个体。

(    )

A.特殊    B.独立    C.“边际”    D.从属

6.师生关系在道德上是的关系。

(    )

A.授受服从     B.民主集中    C.矛盾排斥    D.相互促进

10.学生的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    )

A.德、智、体、美     B.知、情、意、行    C.德、才、个性     D.胸襟见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B  3.A  4.C  5.B   6.D  7.C  8.C  9.A  10.B

201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9.()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

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塔洛齐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2.B3.B4.A5.C6.C7.B8.B9.C10.D

11.C12.A13.A14.C15.D16.D17.A18.B19.A20.C

2012

一、单项选择题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

2.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

3.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困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4.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

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

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9.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么权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

11.将课程分为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活动D.教学

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主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4.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A.了解学生B.融洽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