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071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9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1.docx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1.docx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1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

(1)

一、选择题

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的发展④磨制工具的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

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颉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这些传说()

A.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B.证明炎黄二帝都是天上神仙

C.都是瞎说胡说根本就不存在

D.说明我国当时科技领先世界

3.下列文物图片为研究半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

A.

B.

C.

D.

4.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

①创新精神②无私奉献的精神③敬业精神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黔西观音洞人

6.由于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不同影响,导致两大流域的原始居民在农作物品种和住房方面的明显不同,以下属于半坡原始居民的是

A.水稻、干栏式房屋B.粟、半地穴式房屋

C.水稻、半地穴式房屋D.粟、干栏式房屋

7.《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实质是

A.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思想高尚B.社会还没有产生私有制

C.天下人们大公无私D.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8.下列说法与河姆渡人生活无关的是(  )

A.普遍种植水稻B.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木结构的水井

C.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D.河姆渡人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9.微信好友在朋友圈说道:

“我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看到‘古人用火的灰烬层,最厚的达到6米’猜猜我说的是那种古人类?

”你的回复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10.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有一种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注重被选人的品质和才能,而不是任人唯亲,彰显着“民主”的特色,它是什么制度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君主制

11.下列图片中,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蓝田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元谋人

13.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4.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禽饲养③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④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6.相传,我国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从此,华夏族就逐渐地形成。

这场大战是()

A.巨鹿之战B.淝水之战C.涿鹿之战D.牧野大战

17.研究历史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的,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原始居民都是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史料,应该是

A.神话传说

B.历史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18.2006年8月,《楚雄日报》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

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地区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19.《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20.考查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半坡遗址         ②元谋人遗址      ③北京人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④①

21.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半坡遗址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②住半地穴式房屋③种植粮食作物水稻④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2.原始农业是指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

下列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  )

①农作物种植的出现

②聚落的发展

③家畜饲养的出现

④磨制工具的发展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2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A.已从事农业生产B.以捕鱼狩猎为主

C.住半地穴式房屋D.会人工种植水稻

24.参观遗址、遗迹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列历史遗址、遗迹中,有助于我们了解史前农耕社会生活的是()

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和半坡遗址C.河南安阳殷墟遗址D.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25.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幅涿鹿大战的示意图(如下图),应该选择下图中的()

A.AB.BC.CD.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氏族公社时期,随着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的发展、磨制工具的发展,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起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

传说黄帝建造宫宝,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额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可见这些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经济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折射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故A符合题意。

题干反映了炎帝、黄帝是远古时代众多的发明者,但没有体现他们是天上神仙,故B不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知识,不可否认远古传说有夸张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如原始农业的出现已经得到了证实,故C不符合题意。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还相对低下,题干也没有中国与同时期世界其他文明的比较,无从得出当时科技领先世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本题图片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半坡居民生活的写照,A项符合题意;B项是西周的青铜器,排除;C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有关,排除;D项与西汉有关,排除。

故选A。

4.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部落联盟时期,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了水患。

从他的治水事迹上我们可以学到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奋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

所以①②③④选项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都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意;故选D。

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他属于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B符合题意;元谋人不会保存火种,A排除;山顶洞人的长相接近现代人,C排除;黔西观音洞与材料描述的特征不符,D排除。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生产生活状况。

6.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人类,故B符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半坡原始居民”是解题的关键,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人类。

7.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原始社会末期,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采取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贤能的人做部落联盟首领。

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方式被称为禅让制。

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8.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长江流域,他们会建造房屋,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会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在河姆渡还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

所以ABC项均与河姆渡居民相关;半坡原始居民会简单的纺织、制衣,D项与题意相符,故选D。

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的古人类是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北京人以及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在云南省元谋县,排除;C项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排除;D项在陕西西安半坡村,排除。

故选B。

1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原始社会后期,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大家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制度注重被选人的品质和才能,而不是任人唯亲,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B项符合题意;A项开始于夏朝的启,排除;C项开始于西周,排除;D项开始于夏朝,排除。

故选B。

1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人面鱼纹彩陶盆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故②③正确。

河姆渡人种植稻谷,①错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是“骨哨”是在七千年前的中国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④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根据图片信息分析我国古人类的特征,根据题干对地域要求找到符合半坡人的信息。

12.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元谋人。

选项D符合题意;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半坡居民会制作鱼纹彩陶盆,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的房子,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的房子,仔细审查②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③错误,ABD错误,故选C。

15.C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与之相关的是文化遗址是河姆渡遗址,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聚落文明

点评:

关于河姆渡聚落文明,学生还要知道,距今约7000年,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饲养家畜,制作彩陶,会挖掘水井。

1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之间进行了逐鹿之战,皇帝和炎帝打败了蚩尤。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华夏族逐渐形成。

选项C符合题意;巨鹿之战是秦末的战争,排除A;淝水之战是前秦和东晋进行的决定性战役,排除B;牧野大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排除D。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史山的著名的战役,不要混淆相似知识点。

17.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第一手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考古发掘的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的遗物、遗迹,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考古发掘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属于第一手资料,D符合题意;神话传说没有可靠的来源,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A;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还未出现文字,不可能有史书记载,排除B;学者推断,只是一种推断,不能算第一手资料,排除C;故选D。

18.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所以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A项符合题意;BD项无法体现材料中的“唯一性和独特性”,排除;C项会种植水稻,是河姆渡人的生活特征,与本题不符,排除。

故选A。

19.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

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故正确答案为C。

分封制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

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ABD均与题意“选贤与能”不符,故选C。

20.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左右;元谋人遗址距今约170万年左右;北京人遗址距今约70——20万年左右;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左右。

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④①。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①符合题意;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②符合题意;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生产,④符合题意。

故选择A。

22.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距今约9000——7000年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①②③④正确,A项符合题意;城市的出现反映了商业的发展,⑤是错误的,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23.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五六千年的半坡人是原始农耕的代表,他们会使用石铲,石刀进行农业生产,会种植粟,能够使用石磨盘给谷物加工,这些表明,半坡人已经从事农业生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4.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所以有助于我们了解史前农耕社会生活的是河姆渡和半坡遗址,故B符合题意;A周口店北京人还不会农耕生活;CD历史不属于史前社会,故选B。

【点睛】

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2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在阪泉展开激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盟。

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所以涿鹿大战应该选择下图中的D,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