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043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年产12万吨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年产12万吨蘑菇工业化生产基地

二、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三、建设单位:

四、项目概况:

本项目根据蘑菇生产所需要条件及生产原理,把现代化先进的机械装备和信息控制技术优化组合起来,应用于蘑菇生产,使蘑菇生产从堆肥、发酵、养菌、复土、催菇、出菇等各个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周年化并通过各生产环节有机链接,形成快速紧凑的生产流水线。

生产流水线建成后,实行周年化,立体式生产。

由于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专业化,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计划项目总投资8亿元。

占地面积2000亩,建设智能化菇房1000间,栽培面积60万㎡,正常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鲜菇12万吨,产值12亿元。

本项目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国内外蘑菇行业市场需求状况,公司分为五期建设和发展规划。

第一期于2010年10月在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建设工厂化双孢菇种植生产基地,智能化菇房148间,栽培面积8.9万㎡,生产规模达到年产1.9万吨鲜蘑菇(已完工正常投产)。

第二期在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建设工厂化双孢菇种植生产基地,智能化菇房112间,栽培面积6.7万㎡,生产规模达到年产1.4万吨鲜蘑菇。

第三期至第五期共建智能化菇房740间,栽培面积45万㎡,生产规模达到年产8.7万吨鲜蘑菇。

五期建设,公司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年产鲜蘑菇达到12万吨,实现国内鲜蘑菇销售量8万吨,出口蘑菇罐头4万吨。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公司简介

山东XX食品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28日经邹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企业法人代表:

王再兴。

2011年5月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第

(一)款、《农产品征收范围注释》财税字(1995)52号文件规定,于税务机关准予备案为免增值税、免企业所得税企业。

2011年7月批准为一般纳税人;企业注册地址:

邹城市香城镇大黄村,主营业务:

食用菌(蘑菇)种植、销售。

一期投资2亿元,占地500亩,公司于2011年被济宁市评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项目占地500亩,于2010年10月开始动工,目前已经建设双孢菇智能化菇房148间,年生产能力5000吨菌种厂、发酵料厂3万㎡、智能化发酵隧道窑生产线88条、可发酵15万㎡种植面积的发酵料,年加工能力5万吨的罐头厂。

到2013年底建成双孢菇智能化菇房数量达到260间,争取到2015年建完双孢菇智能化菇房1000间,其种植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每年可以生产鲜菇12万吨。

目前该项目的规模已经是全亚洲最大的智能工厂化双孢菇种植项目,我们XX人的目标是将本项目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工厂化双孢菇种植基地。

山东XX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工业化双孢菇栽培模式企业,工厂化栽培双孢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双孢菇生产技术,其特点为工厂化周年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自动化,产品质量标准化。

周年生产使周年供应成为可能,尤其是反季节生产,使人们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食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公司努力通过食用菌规模化、智能化种植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制定了食用菌有机生产标准,以达到出口标准和要求。

力争把公司发展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公司。

目前国内传统种植,由于农户无法完全掌握双孢菇种植技术,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严重,导致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不断用药,种出来的双孢菇农残污染严重超标。

公司的发酵、栽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隧道式”二次发酵技术,通过一次发酵隧道的前发酵和二次发酵隧道的后发酵两个发酵阶段,完成培养料的发酵以达到发酵效率高、省时、省能源,堆肥选择性强,抗虫害,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我们的技术团队掌握了发酵、种植的核心技术,符合现代化双孢菇生产的最高要求。

发酵过程中需进行建堆、翻堆、等过程全部用专业翻料机进行,实现了半自动化堆料。

利用传送带进行机械化进料、出料等,改变了以往的人工操作进出料,智能化菇房栽培,对菇房双孢菇生长环境严格控制,可自行控制菇房温度、湿度、二氧化碳,解除了季节性种植的限制。

利用先进隧道生物发酵后双孢菇培养发酵成本降低25%,产量由常规种植的每平方米15公斤提高到每平方米35公斤,可实现公司集中发酵、集中培菌的规模化生产模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自动化监控,有中央调度室通过电脑践行监控,实现了半自动化。

公司采用智能化空调菇房栽培,其特点为工厂化周年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自动化,产品质量标准化。

低投资,本项目的标准智能化菇房是按照欧美国家最先进的双孢菇标准智能化菇房的运行原理,通过自主开发实现设备菇房国产化,这样大大的降低了菇房建设的投资成本,在欧美发达国家每建设一栋菇房的总投资为5000万人民币,我们建设的菇房每栋总投资为800万元人民币,其投资成本为欧美发达国家的1/6。

高回报,现欧美发达国家双孢菇种植每平方均产为38公斤,但投资成本高,劳动力成本大。

而我们技术团队掌握的种植技术每平方均产达到35公斤,基本与国际接轨,周年生产使周年供应成为可能,尤其是反季节生产,使人们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食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而就劳动力比较,欧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要高出中国劳动力成本的6倍以上。

此项目是一项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社会特色的双孢菇工厂化种植项目。

(二)欧美国家实现双孢菇生产工厂化和周年化

双孢菇是十分适合于工厂化生产的一类菌类作物,工厂化栽培是最具现代农业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方式。

蘑菇工厂化生产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在环境可控的设施条件下,采取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

国际上最早实现工厂化周年生产的是双孢蘑菇,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

1947年,荷兰在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工厂化生产,由此开辟了草腐菌工业化生产的先河。

而后美国等国相继实现了双孢蘑菇的机械化和工厂化生产。

近年来,东欧的波兰等国也在迅猛发展。

20世纪80年代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相继引进日本生产模式,并根据自身条件加以改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栽培技术日臻成熟。

西方国家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经过60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专业化分工,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和智能化控制的高度发达的蘑菇产业。

培养料由专业做料公司生产,覆土由专业覆土公司提供,菇场从堆肥公司和覆土公司购买培养料和覆土栽培出菇(中国目前只有我们公司掌握所有双孢菇种植环节,国外公司是各自运营一段工序)。

(三)原料基地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邹城市是山东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市。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双胞栽培历史。

九十年代中后期,双孢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栽培面积已扩展到800万平方米以上,产量约8万吨,双孢菇的农业产值约5亿元。

邹城市双孢菇产业的兴盛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是山东人公认的。

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和要求迅速提高,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加强,致使邹城市目前所采用的双孢菇生产模式己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从最高5万吨,到2012年不到2000吨的产量。

这种模式的最大缺陷就是生产分散,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

全市十几万菇农分散在十多个乡镇数百个村屯进行单家独户分散作业,结果派生了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

1、使用双孢菇菌种混乱,标准无法统一,菌种质量参差不齐。

多年来,邹城市双孢菇生产主要依靠茂名、玉林、兴生、蒙山、北流、福建等十多个厂家供给菌种。

由于菌种生产分散,供种市场混乱,标准不一,质量不一,管理困难,厂家供种后不作技术指导,不负质量责任,使不少菇农蒙受损失。

2、生产条件简陋,技术不成熟。

几十年来,为了减轻生产投资,90%以上的菇农一直延用简易菇棚进行种菇。

这种菇棚,保温、保湿能力差,在高温和低温情况下都无法保证蘑菇正常生长,蘑菇转潮时间拉长,一个生产周期产菇5—7潮,需要160多天。

与工厂化生产周期60天相比,时间拉长近100天,由于自然条件无法控制,死菇、病菇、畸形菇、薄皮开伞菇普遍出现,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全市高峰年栽培蘑菇面积800万平方米,产菇8万吨,平均每平方米产量只有10公斤,单位面积产品约相当于美国工厂化生产40公斤的25%。

3、分散生产,环境质量难以保证。

不少菇农由于生产条件限制,加上环境质量意识淡薄,在种菇时,选择公路沿线,城镇周围,禽畜饲养场地周围,甚至在受工业污染约环境区域进行种植。

空气、水源、土壤等条件都难以达到无公害环境质量标准。

目前,仅在农药残留量的标准上,美国就有8669项之多,而我国相对较少,与美国标准相比尚存在差距。

例如,美国于2008年1月1日起,修改了“多菌灵”杀菌剂在食用菌中残留限量标准,由原来的1PPM降低到0.1PPM,而“多菌灵”是农户在蘑菇栽培中,属于高效、高毒杀菌剂,而得到广泛使用。

美国对双孢菇食品还设置了环保壁垒。

如双孢菇罐头中不能含双酚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邻酚环氧树脂,含量必须少于1PPM,而分散农户在生产过程中,滥用“危害性”的工具包装等物品,在农户眼里,只要能作为工具,盛装容器使用的材料就以“创造性”地加以利用,殊不知,这些物品中包含有国外禁用的化学成份。

因此,产品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有害生物超标等现象在所难免。

4、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技术标准不一,在简陋条件下,对培养料发酵难以控制,堆料生熟不均,生物的无效损耗大,从而大大降低了投入产出比。

目前采用的传统栽培模式每产1公斤鲜蘑菇需要投入干料约4公斤,比用工厂化生产的每公斤鲜菇多消耗原料2公斤以上。

另外,在土地占用上,传统栽培蘑菇在一个周期160多天时间内每100平方米土地可产鲜菇630公斤左右,即每产一吨鲜菇要占用土地159平方米。

工厂化生产在60天内可立体栽培一造蘑菇,相比之下,传统栽培浪费土地资源是惊人的。

5、劳动生产效率低。

目前传统裁培100平方米蘑菇,需要投工一般不低于250工时,每个工时生产鲜菇约2.5公斤。

在美国,一个单区制(用工较多的工厂化模式)工厂,每栽培100平方米蘑菇约用60工时(70%用于采菇),每工时产鲜菇45公斤,足见传统生产效率的低下。

从表面看,目前种菇虽然获得了一定收入,但按照严格的经济核算,传统生产的蘑菇,扣除所有生产投资和劳动成本,其利润是微薄的,充其量只是安排大批农民就业罢了。

6、生产季节高度集中。

美国双孢菇是一年四季栽培的,而我们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12、1、2、3月份,这就严重地出现了二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分散农户栽培,要么就是生产鲜菇过剩,收购价格下降,造成农民减收;要么就是产量不多,导致公司原料不足,收购价格过高,造成公司制造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是、企业必须在一年中的4-5个月内集中大量的收购资金组织采购和生产,而市场是一年四季逐月供货,公司产品库存特别大。

上述存在的问题,无疑是中国双孢菇产业继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要使中国双孢菇产业有新的发展,必须冲破传统生产模式束缚,走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的路子。

本项目提出的宗旨就是遵循集约化、专业化、工厂化的方向,凝集国外先进技术,自主研发,降低投资成本,大幅度提高双孢菇产量和品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转换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必要性

1、建设双孢菇智能化菇房,实行双孢菇的工厂化生产,有利于提高蘑菇品质,有利于企业打造精品,创立品牌,开拓产品市场。

只有在工厂化条件下,通过采用现代技术对双胞菇的营养条件、生长环境进行人工控制,才能使双孢菇大小、形状和内在品质按照预定方向发展。

同时只有智能化菇房栽培才能预防病虫害侵害,有效地减少病菇、杜绝农残污染。

由上可见,实行工厂化生产,是全面提高双孢菇品质、产量的必行措施。

2、实施双孢菇的工厂化生产,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双孢菇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个人员120人,占地不足100亩的双孢菇工厂,年产双孢菇15000吨以上,相当于12000名菇农采用传统生产6000亩双孢菇一造产量的总和。

采用工厂化生产双孢菇,每用一吨原料(干料)可产鲜菇0.5吨,料菇比2:

1;传统生产每投入1吨原料一般产鲜菇不足200公斤。

料菇比1:

0.2,相比之下,工厂化生产双胞菇,原料利用率提高2.5倍。

采用工厂化生产,每年可栽培双孢菇6个周期,实现一年四季向市场供给鲜品。

在立体裁培和技术控制条件下,每亩地一年可产鲜菇100吨。

显然,实行工厂化栽培双孢菇,是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

3、工厂化生产有利于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指挥生产操作。

在一个年产15000吨的蘑菇工厂,只要25名技术骨干,400名熟练工人,就可以保证各个生产环节技术统一,实现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全面保证。

而传统生产15000吨蘑菇涉及上万个以上的菇农,在分散生产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实现生产技术上的统一,因此产量和质量就无法保证。

可见,工厂化生产是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的重要保证。

4、实施工厂化生产有利于整体提高双孢菇生产技术水平,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双孢菇的工厂化生产,把现代生物技术、环境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进行系统组合和综合应用。

其结果必将带来双孢菇生产技术的飞跃和双孢菇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使新的生产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促使大批劳力的解放、转移。

从而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最终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双孢菇栽培废料的再利用

蘑菇生产虽然利用的是农业废弃物,净化了环境,但是蘑菇产后栽培废料处理不当,同样会污染环境。

栽培废料在环境中自然堆弃会滋生多种蘑菇的有害生物,如各种霉菌、蚊类、螨类等,成为食用菌生产的污染源和虫源滋生地,危害蘑菇生产。

另一方面,这些废料还含有大量蘑菇可再利用的纤维素等有机物。

弃之于环境是生物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了达到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开展了蘑菇栽培废料的利用,如生物有机肥。

蘑菇栽培废料可以加工成生物有机肥,是最好的环保和利用的选择。

蘑菇栽培废料N、P、K等肥效成分高于种菇前基质,经蘑菇分解后,更易被作物吸收利用。

对栽培后废料中的有机质、N、P、K等含量测定表明:

全氮为4.9g・kg-1~11.0g・kg-1、全磷为为0.046g・kg-1~0.068g・kg-1、全钾为为0.038g・kg-1~0.162g・kg-1、有机质含量为为236.1g・kg-1~762.4g・kg-1、有效氮含量为为320mg・kg-1~520mg・kg-1、可作为有机肥料进而改良土壤。

生物有机肥生产要求设备水平不高、生产工艺相对简单,规模栽培的蘑菇场都可自行生产,只需就地建造发酵池.添置槽式移动翻堆机,添加商品发酵菌剂,自然发酵即可。

蘑菇栽培废料深施后.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持水性。

将蘑菇废料与肥土或化肥混合后堆积自然发酵,再施入农田,不仅可增加土壤肥力。

此外。

蘑菇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出某种激素物质和特殊的酶类,可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易被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

6、实施蘑菇工厂化生产,可使企业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国家财政得到更多收入。

第三部分双孢菇市场分析

一、双孢菇简介

双孢蘑菇常简称为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蘑菇目、蘑菇科、蘑菇属。

很多国家都有栽培。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

菌盖直径3.15厘米不等,初半球形,后近平展,有时中部下凹,白色或乳白色,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开燥时边缘开裂。

菌肉白色,厚。

菌褶粉红色呈褐色,黑色,较密。

菌柄粗短,圆柱形,稍弯曲,2—6×1.2—2厘米,近光滑或略有纤毛,白色,内实。

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于菌柄中部,易脱落。

担子上有两个担孢子,所以称为双孢蘑菇,孢子印深褐色。

孢子呈褐色,椭圆形,光滑,6.5—10×5—6.5微米。

双孢蘑菇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热能低。

其蛋白质含量为3~4%,约为芦笋、菠菜、马铃薯等蔬菜的2倍,与牛奶等值,可消化率达70-90%,享有“植物肉”之称,是人体利用菌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

氨基酸组成较全面,尤其富含人体必需的赖氨酸等。

双孢蘑菇还含有丰富的铁、磷、钾、钙等矿物元素、硫氨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烟酸(复合维生素B)、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及酶类。

医学实验已证明双孢蘑菇对降低血脂具明显作用,所含多糖类物质具有保健作用,对医治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肿大、早期肝硬变均有显著疗效。

在西欧、北美及澳洲,双孢菇是仅次于生菜和西红柿的第三大蔬菜,是人们每日必食的健康食品,营养专家提倡的人类健康食谱是每餐“一荤一素一菇”。

现代研究证明,双孢蘑菇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进而抑制癌细胞的活性,用冷碱液提取的分支β—D葡聚糖,分子量1.5×106,抑癌率达90%;用热碱液提取的分支β—D葡聚糖,抑癌率为40%。

双孢蘑菇多糖通过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激活T细胞与B细胞,从而促进抗体的形成。

虽然它对肿瘤细胞并无直接杀伤能力,但可以通过刺激人体抗体的形成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一种较理想的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

目前,双孢蘑菇多糖产品开发相当热门,也卓有成效。

利用蘑菇根、蘑菇削片、次蘑菇等下脚料提取的浸液浓缩制成的健肝片,是肝炎的辅助治疗药。

二、产品市场供求分析

双孢蘑菇是全球消费最广的菇种,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据国际权威蘑菇专家估算,2011年世界双孢蘑菇总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如表3-1:

全球双孢蘑菇产量与人均消费量(Arpad,2011)

地区或国家

产量(万吨)

占%

人口(万)

平均kg/人

加拿大

10

4.2

0.3281

3.05

澳大利亚

5.4

2.3

0.2018

2.68

欧洲

121.1

50

7.28

1.66

美国

38.6

16

3.01

1.28

中国

45

19

13.01

0.35

其它国家

10

4.2

14.4601

0.07

亚洲其它国家

10

4.2

26.97

0.04

全球总量

240.1

99.9

65.26

0.42

世界双孢菇年总产量约600万吨,其中我国占150万吨。

双孢菇罐头产品全球总产量240万吨,其中我国占45万吨。

我国虽然是双孢蘑菇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年人均消费量仅0.35kg,美国年人均为1.5kg,加拿大、日本年人均为3kg,全国年人均消费量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如果我国人均消费达到3㎏,13亿人每年需要390万吨双孢蘑菇,目前仅有150万吨左右,还需要增加约240万吨!

中国双孢蘑菇市场容量巨大,产业发展前景诱人。

俄罗斯双孢蘑菇产量仅占其市场需求量的20%,缺口较大。

因而,近年俄罗斯已成为我国双孢蘑菇出口行业重点开拓的国际市场。

国外双孢蘑菇人均消费量每年以13%的速率递增。

国际双孢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西摩尔提供的2组数据,表明了国际双孢蘑菇消费量的增长和价格上涨趋势。

欧美国家近30年人均双孢蘑菇消费量走势图

中国食用菌协会对全国30个省、区的蘑菇产量、产值和出口情况进行了统计:

福建、四川、山东、广西的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国内总产量超过150万吨,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

由于我国双孢蘑菇多为季节性生产,上市不均匀,特别是产出淡季(6-9月),双孢蘑菇价格因供不应求而飞涨(参见上海市场连续三年的调查数据曲线图)。

传统的季节性生产双孢菇,劳动强度大、季节性蘑菇价格低、效益差。

近年由于工本提高,农户退出生产的速度在所有菇种中最快。

因而,蘑菇生产亟待机械化、规模化、工厂化。

与金针菇、杏鲍菇相比较,双孢菇工厂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

因而,目前国内双孢菇工厂化产能的增加远远赶不上菇农的退出速度,其市场销售价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工厂化栽培双孢菇,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第四部分公司的经营发展策略

一、发展战略化

公司分三步走(近、中、远期)的发展战略,并具体定位为:

(一)差异化战略

1、国际市场,我国目前出口的蘑菇罐头基本上都属于传统产品,因此,公司采用工厂化生产的蘑菇罐头,标准高、质量优,可以迅速优化和扩大出口市场。

2、国内市场,传统鲜菇产品主要集中在一年时间中的四个月,公司适用周年化生产的鲜菇产品全面推上市场。

3、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生产“有机、绿色产品”。

4、引进、培育优良菌种和先进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独特的优良产品。

(二)标准化战略

标准化是指组织机构、管理体系、控制方式等等;公司在建厂就开始建制,逐步形成一批大工业严密组织、严格管理精华,又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管理模式,因此,必须重点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管理体系。

1、产品标准化

建立产品的企业标准,包括从菌种、原材料一直到产品包装出厂、运输、上货架的整个生产过程的规范要求。

与此同时,还要相应制定保证产品达到标准的三套文件.即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及卫生防疫制度。

企业标准要坚持高起点,不仅以国内行业标准为基础,而且要达到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2、工作标准化

用工作标准化来保证产品标准化。

重点是抓培训,抓过程,抓反馈,整个生产环节始终处于符合标准要求的稳定可靠状态。

3、管理标准化

建立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体系,强调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争取以超越顾客期望作为管理原则,变传统的监督管理模式为自主管理模式,变产品的事后检验为对危害的源头控制。

二、生产专业化

美国等国家发展至今,蘑菇生产已被公众称为“蘑菇工业”,在专业化生产方面发展得十分完备,分工明确,规模也十分惊人,因此,我公司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具体上做到:

1、菌种专业生产

一方面,我公司要选派自己的技术人员到美国进行跟班学习,保证自己生产的菌种达到高产、优质、稳定。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选育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新的菌种在投产之前,必先进过反复的生产性试验,成功后才批量地进行布产。

2、培养料专业生产

培养料要从原料来源,配方组合,质量检验,控湿人空气发酵等工作都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独道,独级完成。

3、栽培专业生产

在栽培过程中,从拌料、灭菌、接种、培养、搔菌、出菇包装全过程都要实现自动化和专业化生产。

三、效益最大化

效益最大化是公司追求的最终目标。

一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公司的所有战略决策、生产、经营、管理都紧紧围绕公司效益最大化,使公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社会效益最大化,主要是将公司建成“绿色”、“环保”、“创税大户”及培育产品链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实现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公司首先必须从财务管理上入手,做到年度、季度、月度,项目有预算,开支有审批,收入、付出有监督等全过程都要真实、详细、分明。

在生产经营管理上,要积极开展厉行专约,用最少的投入,办最大的事,要鼓励所有职员,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在提高工艺技术的同时,也提高经济效益。

四、工作目标化

公司制定了长远和近期的发展目标,每年都要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

每个项目,每项工作也要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目标、任务一旦下达,就要坚决完成。

公司除按长、中、近期发展目标外,争取用三年时间,逐步对公司的资源整合,把XX食品有限公司建设成为“上市公司”。

五、营销全员化

全员营销就是通过公司对市场产品、价格、渠道与促销,即“4P理论”进行科学准确定位,并做好公司的品牌推广及队伍建设,从而达到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就能够使公司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接受和依赖。

在公司的整个运营过程中,公司所有职员要始终坚持“营销围绕市场转,生产围绕营销转”这一营销策略,使公司生产的产品最终能够拓宽市场。

建设过硬的营销专业队伍,巩固发展美国市场,开拓国内鲜菇市场。

(一)品牌

1、品牌的认识

品牌是商品生产者为自己的产品所指定的名称或代号,是产品的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