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河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286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南河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南河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南河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南河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南河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南河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大南河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南河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南河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大南河混凝土施工方案

精武镇大南河村村民住宅工程

17#-26#楼

 

天津泉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混凝土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结构施工设计文件

1.2国家规范行业标准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02

(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2、设计概况

2.1建筑部分

建筑规模

占地面积

m2

建筑面积

52882.43m2

层数

地下1层,地上15层、18层。

建筑高度

45m、53.7m

标高

±0.000相当于大沽高程5.15m、5.5m,室内外高差1.49m,基底-4.25m。

建筑功能

地下室为自行车车库和设备用房,首层至顶层为住宅。

结构类型

框剪结构

垫层

100㎜厚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墙体

地下室外墙250㎜厚,混凝土C30P6。

顶板

地下室顶板160㎜厚,首层标准层100㎜~120㎜厚,

2.2结构部位

部位

混凝土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地下部位

垫层

C15

基础底板

C30

P6

梁、柱、墙、板

C30

P6

 

地上部位

一至顶层主体结构

C25

填充墙过梁、构造柱

C20

楼梯

C25

3、施工部署

3.1施工安排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墙、柱与梁、板采用一次浇筑,楼梯与主体差一层浇筑,混凝土全部采用泵送,地下室至六层采用移动泵,7层以上用地泵。

3.2施工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单栋为一流水段。

框剪结构,结构质量标准高。

本工程的结构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施工时采用混凝土地泵浇筑。

4.1对商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4.1.1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要求

施工前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签订供应合同时,要求工程施工期间,生产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外加剂必须是同一产地、同一品牌、同一产品;同时对混凝土坍落度、初凝时间、混凝土罐车在路上运输等作出严格要求。

4.1.2对商品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

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白天或夜天)、运输道路的距离、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等)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来适当地调整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

当气候有变化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坍落度损失值,以便现场能够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

并且可以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随时调整混凝土罐车的频率。

浇筑混凝土时,搅拌站要派一名调度现场调配车辆。

对到场的混凝土实行每车必测坍落度,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抽测,混凝土工长组织人员对每车坍落度测试,负责检查每车的坍落度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技术要求,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

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

4.1.3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离析,要求混凝土要有足够的粘聚性,要求在泵送过程中不泌水、不离析。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规定泵送混凝土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得超过50%,因此要求混凝土泌水速度要慢,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可泵性。

4.1.4对混凝土初、终凝时间的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不出现冷缝,砼初凝时间保证在8~10小时,终凝时间控制在14~16小时。

4.1.5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根据要求的强度和抗渗等级,并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防碱集料反应。

4.1.6对碱集料的要求

为了防止因碱-集料反应而导致结构被破坏,本工程不仅从合同上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严格控制,要求优先选用低碱水泥,混凝土的含碱量控制在规范或设计要求以内。

而且,项目还随时派技术员、试验员到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对其所购的水泥、砂、石等材料进行抽查,看其是否全面履行合同。

根据天津市《预防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JJG14-2000要求,混凝土含碱量过大,会引起碱集料反应,导致混凝土被破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水泥中含碱量(Na2O+0.658K2O)不得超过0.6%,活性集料含量不得超过1%。

每立方米砼中的碱含量不大于3kg。

4.1.7抗腐蚀性要求

根据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报告,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等级按中等腐蚀性考虑,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0的规定,应对地下部分承台、基础梁采取防水处理,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6,水泥用量≥350kg/m3,铝酸三钙C3A<8%,并按一定掺量掺入防腐剂。

同时加入UEA膨胀剂,UEA膨胀剂的掺入量按产品说明书中添加。

4.2输送泵的选择及泵管布置

4.2.1输送泵的选择

选用2台HBT60型号的输送泵。

砼最大输出压力为16.5Mpa,最大理论输出量62.5立方米/小时,最大输送距离水平800m,垂直80m。

1—8层用砼汽车泵。

4.2.2输送泵布置要求

输送泵布置场地应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供料方便,距离浇筑地点近,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供水、供电均很方便。

4.2.3配管

4.2.3.1泵管采用直径为125mm的A型无缝钢管,弯管为45°、90°。

4.2.3.2软管装在输送管的最前端作为浇筑砼的工具。

4.2.4布管要求

4.2.4.1混凝土泵管的布置,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头和软管。

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施工安全,便于清洗、排除故障和装拆维修。

4.2.4.2布置泵管根据泵送压力来确定,新泵管及高压泵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

经常检查泵管有无龟裂、凹凸和弯折,接头是否严密,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4.2.4.3倾斜向下配管时,顶部设排气阀;向上配管时底部水平段长度不小于18米。

4.2.4.4水平、向上或向下布管时,都应固定牢固,特别是在弯管部位。

泵管固定不应与模板支架发生任何关系。

4.3砼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4.3.1砼浇筑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洞、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办完隐检手续。

4.3.2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污物等已清理干净。

模板的缝隙及孔洞已堵严,并办完预检手续。

4.3.3混凝土泵调试完毕能正常运转使用,浇筑砼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4.3.4砼的各项指标已经过检验。

4.3.5技术交底全面完成,各专业负责人已在浇灌许可证上签字。

4.3.6签署各专业联检单。

4.3.7为保证砼质量,提供砼之前需与砼搅拌站签署协议书,提出坍落度,初、终凝时间等要求。

4.4混凝土运输

4.4.1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运至现场,场内砼运输采用砼地泵或象鼻子泵来完成垂直和水平运输,使砼运输到浇筑面;

4.4.1季节施工:

在风雨或暴热天气时运输砼,罐车上应加遮盖,以防进水或水分蒸发。

4.4.3质量要求:

砼送到浇筑地点后,如砼拌和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砼拌和物进行二次搅拌,同时应检测其坍落度,所测数据应付合施工方案中对此数据的要求,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若不符合要求,立即予以退回,不得使用。

4.4.4加强通讯和调度,切实确保砼的连续均匀供应。

4.4.5严格砼收料制度。

对砼运输车号、出厂时间、到场时间、开始浇筑时间、浇筑完成时间及浇筑部位进行认真及时记录。

4.5混凝土泵送

4.5.1根据平面布置图布置每个混凝土拖式泵及象鼻子泵安排2个作业班组轮班作业,每组配备4~5名振捣手。

4.5.2地泵管采用搭设钢管架手架固定,钢管应与结构物连接牢固,在泵管转弯或接头部位均应固定,达到卸荷的目的。

4.5.3砼的供应必须连续,避免中途停歇。

如砼供应不上,可降低泵压送速度,如出现停料迫使泵停转,则泵必须每隔4~5分钟进行运转,并立即与备用搅拌站联系。

4.5.4砼泵送时,必需保证连续工作。

若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砼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砼。

4.5.5泵送砼时,料斗内砼必须保持20cm以上的高度,以免吸入空气堵塞泵管。

若吸入空气致使砼倒流,则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除去空气后再正转压送。

4.5.6泵出口堵塞时,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搅拌后再泵送,重复3~4次仍不见效时,停泵拆管清理,清理完毕后迅速重新安装好。

4.5.7泵送管线要直,转弯要缓,接头严密。

泵管的支设保证砼输送平稳,检验方法是用手抚摸垂直管外壁,应感到内部有骨料流动而无颤动和晃动,否则立即进行加固。

4.5.8板砼浇筑时,应使砼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砼浇筑过程中,只许拆除泵管,不得增设管段。

4.5.9泵送时,每2小时换一次洗槽里的水。

泵送结束后及时清理泵管。

4.5.10泵送前先用适量的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压入砼。

砂浆输送到浇筑点时,用灰槽收集并将其均匀分散在接茬处,不允许水泥砂浆堆积在一个地方。

4.5.11开始润管及浇注完毕后清洗泵管的用水,应采用料斗收集排除,严禁流入结构内,影响砼质量。

4.6施工缝留置

4.6.1基础底板及墙、梁、顶板不留临时施工缝。

4.6.2楼梯施工缝留在楼梯踏步板跨1/3处。

4.6.3后浇带的处理采用架设密目铁丝网分隔,并用φ6.5的立筋加固。

4.7具体浇筑方法

4.7.1基础承台地梁及底板混凝土施工

由于本工程的承台几何尺寸都超过了1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范畴,施工方法详见第六节: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

4.7.2剪力墙混凝土的施工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分层下料,采用标尺杆控制分层高度。

墙体混凝土2次浇筑到梁底(或板底),且高出梁底或板底3cm(待拆模后,剔凿掉2cm,使之漏出石子为止)。

其在墙体竖向后浇带处设置止水条,及外墙施工缝处设止水钢板。

4.7.3框架柱、梁、板、混凝土施工

4.7.3.1安排2个作业班组,配备4~5名振捣手,进行振捣施工。

4.7.3.2因为柱、梁、板标号一样采用一次性浇筑。

5.7.3.3插点要求均匀,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且插点应在俩墙模中间,避免振捣对模板和钢筋产生影响。

4.7.3.5振捣要在下层砼初凝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以保证上下层砼结合紧密。

4.7.3.6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

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则会引起离析。

以砼表面呈水平、不出现大量泛气泡、不再显著下沉、不再浮出灰浆为准。

边角处应多加注意,外墙止水带两侧必须仔细振捣,防止漏振。

4.7.3.7振捣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芯管、线盒、予埋件等。

4.7.3.8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钢筋整理到位,并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砼表面的砼找平。

4.7.4楼梯、顶板砼浇筑

4.7.4.1楼梯砼与顶板砼同时浇筑,浇筑时遵循由低到高原则,将低处砼振实后再浇筑高处砼。

严禁反振。

4.7.4.2浇筑板砼时,砼的虚铺厚度略大于板厚。

振捣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每个泵应配3个以上振捣棒,在砼下灰口配1-2个振捣棒,在砼流淌端头配1-2个振捣棒。

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振捣点间距为45cm,梅花形布置,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漏振。

振捣完后先用长刮尺刮平,待表面收浆后,用木搓压表面,在终凝前再进行搓压,要求搓压三遍,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终凝前为准,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

4.7.4.3梁板混凝土浇筑应同时进行,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进行浇筑,用“赶浆法”由梁的一端向另一端作阶梯型推进,当起始点的混凝土达到板底时,在与板混凝土同时浇筑。

当存在高低跨梁时,应先浇筑低跨梁,从大跨度梁的两端向中间浇筑。

浇筑与振捣应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宜慢,使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

4.7.4.4浇筑柱梁交叉部位的混凝土时,宜采用小直径的振动棒从梁的上部钢筋较稀处插入梁端振捣。

浇筑悬臂板时,应注意不使上部负弯矩筋下移,当铺完底层混凝土后,应及时将钢筋提升到位,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4.7.4.5首层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密切观察模板的变形情况,发现模板支承下沉,立即停止浇筑采取加固措施,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4.7.5施工缝浇筑:

施工处须待以浇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浇筑前应将施工缝混凝土凿毛,清除松动石子,用水冲洗干净,继续浇筑前,先铺设一层5~10cm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仔细振捣,使结合良好。

4.8砼运输、浇筑时间的控制

4.8.1由于运输距离及浇筑速度的限制,并且为了使砼在凝结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能在砼初凝前均匀的散发,根据现场的情况,要求砼初凝时间为6小时。

4.8.2砼浇筑时应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的砼初凝之前修整完好。

4.8.3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注意不要扰动钢筋周围的砼。

4.8.4采取措施防止计划外施工缝:

确保砼运输按时到位;妥当控制浇筑时间;关注天气情况;积极了解当地供电局供停电安排,若停电,提前做好准备。

4.8.5砼的泌水处理:

由于泵送砼的坍落度大,在振捣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泌水和浮浆,因此应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将这些水和浮浆人为诱导至电梯井坑、积水坑等处人工舀出。

4.8.6砼表面处理:

砼初凝前用平板振动器作二次振捣,再用木抹子将砼表面压实抹平,并用线绳配合检查表面平整度,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除表面沉缩裂缝。

压抹后,及时用塑料薄模严密覆盖,作好保湿养护。

4.9砼试验

4.9.1试验工具:

相应数量的混凝土抗压、抗渗试模,小型振动台和坍落度试验设备、等。

4.9.2坍落度试验:

测试坍落度前,要先将试验桶用水湿润,放在不吸水的刚性平板上,分层装入混凝土,每层用标准棒插捣数次,刮平顶层混凝土,按规定方法提桶、测量、记录。

4.9.3混凝土试块制作:

结构施工中按照每一施工段,同一浇筑日期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制作试块,三块为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两组。

试块振捣采用小型振捣台振实,抹平并应及时在试块表面临时写明工程部位、制作日期、强度等级标识,并及时填写试块试验表格,试块制作必须在浇筑地点进行。

4.9.4砼入模前,在现场随机取样制作砼试件,有见证取样的试件不少于30%,试件的留置应符合如下规定:

强度试块:

每100m3同一强度等级、同配合比、同班组砼取样不少于一次,同批同配合比砼少于100m3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4.9.5试块养护

4.9.5.1标养试块

在拆模后要及时送实验室标养箱,同条件试块拆模后,注明标识,要存放在用钢筋焊接的笼子内,并加锁保护,放置在与其代表结构部位的同样环境处,防止碰撞和丢失。

4.9.5.2同条件试块

按规范规定,对側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在本工程中,非承重结构模板拆除时,其结构强度不得低于1.2Mpa。

浇筑砼时均留置2组试块,并准确记录砼强度达到1.2Mpa时的时间,在温差变化不大时可以一周~两周制作一次。

顶板同条件试块仅供拆模参考,每次浇筑顶板砼时留置同条件试块二组。

同条件试块上应注明部位、留置时间。

4.10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4.10.1混凝土工程严密组织施工,每一区段的混凝土保证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

4.10.2浇筑梁板混凝土时特别要注意板面以上的柱、墙钢筋的定位,浇筑中妥善保护,并进行必要的校正,保证柱墙轴线的准确,同时应采取合适的防污染措施,尽量减少对竖向钢筋的污染。

4.10.3拉结筋等处的混凝土应小心剔凿,控制剔凿范围。

室内对拉螺杆部位采用高一个强度等级并掺微膨胀剂的减石子砂浆修补,并保持与混凝土面色泽一致,同时,必须加强预留预埋的工作,限制在施工完毕后,进行如预埋线槽、线盒等的剔凿,以减少对清水混凝土外观的影响。

4.10.4砼施工允许偏差注:

(单位:

mm)

部位

轴线位移

标高

截面尺寸

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2m长度上)

8

每层+10

全高+30

+8-5

每层5

8

8

+8-5

8

8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5

预埋钢板中心线偏移

10

预埋螺栓中心线偏移

5

4.10.5砼观感质量控制表

序号

缺陷特点

检查点数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蜂窝:

砼表面无水泥浆,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但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

按梁或柱件数抽查10%,但均不少于3件,墙或板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均不少于3处

梁或柱上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

尺量外露石子面积及深度

2

孔洞:

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构件截面尺寸1/3的缺陷

同上

逐个检查无孔洞

凿去孔洞周围松动石子,尺量孔洞面积及深度

3

露筋

同上

逐处检查无露筋

尺量钢筋外露长度

4

缝隙、加渣层

同上

逐处检查无缝隙、加渣层

凿去夹渣层,尺量缝隙长度和深度

注:

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加渣层等缺陷在装饰前应按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修整。

4.11施工试验及技术资料管理

工程技术资料按最新天津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保证资料评定规定、文件要求填写、收集、整理,并与工程进度同步。

4.11.1原材及复试

材料进场后必须有出厂证明,物资部根据施工试验要求进行试验委托并送样,试验室接到委托单及试样后及时进行试验,并返馈试验报告。

物资部收到试验报告后进行登记,交予技术部归档。

4.11.2砼试验

4.11.3在砼浇筑前填写砼申请单同时填写试验委托单,工程部审核部位、时间、标高及取样代表数量,技术部签认后送至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根据砼浇筑或砌筑砂浆试验委托单做试块,并及时将试块送交试验室,28天后出具试验报告。

试验员将试验报告交给技术部归档。

4.11.4施工记录

4.11.4.1隐检记录

自检合格后填写隐检记录报至工程部,工程部组织质量员及质量总监进行检查签认后交技术部签字,技术部签认后由质量总监送至监理,监理返回后由质量总监交技术部存档。

4.11.4.2质量检验批

自检交接检合格后填写报验资料,交工程部检查。

工程部组织质量员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批,质量总监进行核定合格后存档。

4.11.5资料收集整理

资料员应负责收集整理砼资料,砼进场时供应商必须提供预拌砼的一套完整的技术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4.11.5.1砼出厂合格证。

4.11.5.2砼试配及配合比通知单。

4.11.5.3砼浇灌许可证。

4.11.5.4砼小票内容填写齐全、真实。

4.11.5.5后期的试验报告和强度评定,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砼公司和试验员联系。

5.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

本工程地下室结构具有较大的平面尺度,底板厚度为350mm,特别是承台厚度。

其底板、顶板均是对温度、收缩的影响不可忽视的结构,属大体积混凝土范畴。

对水化热温升,混凝土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刚度变化的应力集中都不可忽略,是对温度、收缩极为敏感的结构。

因此,我们必须与设计业主有关单位联系、采取综合措施,作为温度、收缩裂缝的防治工作。

5.1混凝土结构防裂措施

5.1.1严格控制所用材料的质量,选用合格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粗骨料粒径不得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细骨料为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水用饮用水。

5.1.2严格控制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由于掺入膨胀剂后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比较快,所以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时必须现场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最大不得超过0.6,并增加搅拌时间。

5.1.3因施工顺序所需设置的水平施工缝,要认真进行凿毛处理,确保没有松动的石子并使先浇筑的混凝土中的石子露出1/3的尖,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先铺一层20mm厚掺膨胀剂的水泥砂浆(灰砂比为1:

2)。

5.1.4补偿收缩混凝土施工时应尽可能避开高温天气,同时应加强对雨水的防护,及时调整水灰比。

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应随打随抹。

5.1.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及时进行外墙防水施工和土方回填,以减少混凝土的暴露时间,防止混凝土干缩和温差裂缝的产生。

5.1.6在混凝土中掺加膨胀防裂外加剂及缓凝剂,与商品混凝土厂家和设计、监理共同进行混凝土优化设计,并进行试配。

5.2施工准备

5.2.1材料准备

砼保湿用的塑料薄膜、草袋等按材料计划进场(或备用)。

5.2.2机具准备

施工用各种机具按计划要求进场,并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使用时运转正常;各类小型手工用具购置齐全。

5.2.3技术准备

及时组织现场有关人员认真审图,了解设计意图,解决好施工中设计未明确的问题。

编制底板施工方案,经审核可行后向各相关人员(包括各工长和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5.2.4底板标高控制

在底板纵横向每间距2m加一根竖向φ10副加短钢筋,短钢筋与底板上下层钢筋网绑牢,然后用水准仪将标高抄于短钢筋上,用红油漆标明。

5.3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5.3.1底板浇筑方法:

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采用一次性浇筑,循环推进,每层厚度350mm左右,通过标尺杆进行控制。

夜间施工时,尺杆附近要用手把灯进行照明,浇筑时,保持良好接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5.3.2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每个泵配3个以上振捣棒,在砼下灰口配1~2个振捣棒,在砼流淌端头配1~2个振捣棒,在中间配置1~2个振捣棒,在两侧各配3个振捣棒负责两侧较宽区域的振捣。

振捣手要认真负责,仔细振捣,防止过振或漏振。

5.3.3集水坑砼浇注:

因集水坑比底板深,浇砼时,先浇底板,当底板浇到距集水坑一定距离时,用塔吊浇集水坑。

浇注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避免底板与集水坑之间形成冷缝。

5.3.4泌水处理

大流动性砼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必然会有游离水析出并顺砼坡面下流至坑底。

为此,在基坑边设置集水井,通过垫层找坡使泌水流至积水井内,并用小型潜水泵将过滤出的泌水排出坑外。

当表面泌水消去后,用木抹子压一道,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沿钢筋的表面裂纹。

5.3.5表面处理

由于泵送砼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后须在砼初凝前用刮尺抹面和木抹子打平,可使上部骨料均匀沉降,以提高表面密实度,减少塑性收缩变形,控制砼表面龟裂,也可减少砼表面水分蒸发、闭合收水裂缝,促进砼养护。

在终凝前再进行搓压,要求搓压三遍,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终凝前为准,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

5.4混凝土的养护

底板混凝土养护方式视浇筑混凝土时的环境温度及测温结果而定,其目的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小于规范规定的温差。

在养护阶段,注意对保温材料的保护,以免受到损坏。

当发现损坏时,应立即进行更换。

5.5混凝土养护温度监测

混凝土底板厚度较厚,散热不同,在混凝土内部必然存在较为明显的温度差异,需要作好保湿蓄热养护,避免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在约束条件下出现过大的温度应力,导致出现温度裂缝,因此在施工中需按信息化施工的原则进行温度监控。

5.5.1水化热温升的予估和保温养护制度设计:

按配合比确定的胶结料用量和当时气候条件,估算水化热的绝热温升,按散热条件估算混凝土的最高温升,确定温差控制值,选择保温材料和材料厚度,列出计算式即可,施工时将编制详细的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5.5.2在混凝土浇筑前,放置测温点,测温点的布置基本按25米左右间距进行布置选点应具有代表性,基本按不同部位、不同浇筑时间进行取点,每个测温点分上、中、下三个测温触点,分别测量底板上、中、下三个深度的混凝土温度情况,采用变携式电子测温仪按以下测温制度进行测温:

1~5天龄期每2小时一次;6~14天每4小时一次。

5.5.3测温数据应及时报告,项目技术负责人与予估的情况核对,判定养护情况,根据测温数据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以控制温差和降温速度,确定撤除养护的时间,以达到控制不出现温度裂缝的目的。

5.5.4测温要求

在养护开始阶段,混凝土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