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2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121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2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2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2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2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2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28.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28.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28.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28

课时作业28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十堰高三摸底)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此次危机(  )

A.导致美国走向了法西斯专政道路

B.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C.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

D.从英国开始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国并未走向法西斯专政道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自由放任而非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此次危机从美国而非从英国开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

B

2.(2018·石家庄高三调研)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1913

1920

1925

1929

1933

1938

汽车产量

39万辆

223万辆

427万辆

536万辆

193万辆

249万辆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解析:

从表格提供的信息看,从1929~1933年,美国汽车的生产量锐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与当时的经济大危机相关。

由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大量工人和农民失业,他们的收入大量减少,对汽车的消费能力急剧下降,直接导致了美国汽车产量下降,故A正确;B项不符合事实;C项中政府的干预也是在汽车生产能力过剩、消费能力下降的背景下出台的;D项中“价格上涨”错误,实际上当时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汽车价格大大降低。

答案:

A

3.(2018·玉林高三诊断)美国经济危机期间,胡佛政府曾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为此政府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

这说明胡佛政府(  )

A.积极推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应对经济危机

B.寄希望于企业的自由合作与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

C.通过协调各部门企业活动,缓和社会矛盾

D.调节雇主与工人的矛盾,增加就业机会

解析:

由“胡佛政府曾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和“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可以分析出胡佛政府是想把企业的自由与道德力量相结合来缓解危机,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是适合罗斯福新政的;C项“协调各部门企业活动”与“邻居互助计划”不符;D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材料中也没体现。

答案:

B

4.(2018·海口高三评估)胡佛在任期间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同时将政府支出增加了六倍。

在增加公共工程的同时,联邦政府组建了金融复兴公司,向濒临破产的银行和铁路公司提供救助,那些经营还过得去的公司则得不到这样的优惠。

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  )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C.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同时将政府支出增加了六倍。

在增加公共工程的同时,联邦政府组建了金融复兴公司,向濒临破产的银行和铁路公司提供救助”,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故答案为B项。

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胡佛采取的措施对摆脱危机没有效果,排除D项。

答案:

B

5.(2018·南昌高三阶段验收)经济学家佛利民认为,胡佛所实行的联邦储备政策窒息货币供应,以及其他政府干涉的政策,造成一种市场依赖着政府行动的环境,使得原本只是一次过眼云烟的衰退,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重大灾难。

这一观点(  )

A.认为胡佛政府的经济干预使危机进一步深化

B.强调胡佛的经济干预程度有待深化

C.主张胡佛政府应该承担起经济干预的责任

D.认为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危机

解析:

材料“使得原本只是一次过眼云烟的衰退,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重大灾难”可知,佛利民认为胡佛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使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答案:

A

6.(2018·哈尔滨高三摸底)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召开帝国经济会议,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

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

“帝国特惠制”的建立(  )

A.体现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原则

B.是针对经济发展的困难而制定

C.客观刺激了世界贸易额的增长

D.力图建立国际经济发展新秩序

解析:

根据材料“1932年”可知此时西方各国正值经济危机时期;材料中双边协定的规定旨在加强英联邦内的经济协作,并一致应对来自外部力量的压力,其目的是克服经济发展困难,B项正确。

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不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也不会刺激世界贸易额的增长,排除A、C。

“帝国特惠制”不利于建立国际经济发展新秩序,排除D。

所以选B。

答案:

B

7.(2018·济宁高三质检)当最高法院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宪以后,在时任农业部长的竭力争取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法案规定:

对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且进行土壤整治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

这一法案的通过(  )

A.掀起了一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

B.意味着美国分权制衡的原则已被打破

C.有利于合理调节农产品的供应

D.实现了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全面控制

解析:

《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颁布的目的是让农民进行土壤整治,显然是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类别,这有利于调节农产品的供应,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目的是渡过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美国中央政府一直奉行分权制衡的原则,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部分干预经济,并不是全面干预,故D项错误。

答案:

C

8.(2018·枣庄高三评估)《全国工业复兴法》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暂停部分反托拉斯法条款的实施;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并在它的认可和监督下,由资方、劳方和公众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制定分别适用于各行业的法规。

这一措施(  )

A.维护了自由企业制度

B.剥夺了工业的合理利润

C.损害了劳工的利益

D.加剧了社会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全国工业复兴法》颁布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是对处于盲目竞争状态的企业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国家干预,制止了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缓解了危机的打击,维护了自由企业制度,A项正确。

B中的“剥夺”说法错误,排除。

该法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劳工的利益,排除C。

该法律缓解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

9.(2018·黄石高三段考)“这个城市中产阶级、劳工、有色种族共同支持的改革,被称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帜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前景。

”这种“和谐”的实质是(  )

A.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

B.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C.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

D.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题眼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

根据材料信息“共同支持的改革”“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可以推断该改革是指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仍然是资产阶级执政,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仍然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10.(2018·厦门高三统测)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

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从25%下降到4%。

罗斯福曾说:

“有组织的大财团,在美国历史上……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这还是第一次!

”下列哪项措施最易导致上述现象(  )

A.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B.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

C.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D.大力推行“以工代赈”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中的某些措施表面上看是损害了一些大财团的利益,所以遭遇他们的集体反对,由此才出现了罗斯福在竞选中支持率下降的现象。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得工人有权与雇主进行谈判,该法中还规定了工人的最高工时与最低工资等看似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内容,所以遭到了资本家的反对,故答案选择C项。

答案:

C

11.(2018·江西高三调研)到1942年前,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育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

这些青年平均每人每期劳动9个月,月工资中绝大部分成为赡家费。

罗斯福政府的这一举措主要效果在于(  )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合格兵源

B.成为解决失业民众就业的核心途径

C.是美国环境明显好于他国的根本原因

D.提高了政府的救济面和社会购买力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罗斯福兴办工程既提高了政府的救济面又提高了社会购买力,选项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兵源”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核心途径”,单纯的兴办工程并非“核心途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根本”,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

D

12.(2018·莱芜高三质检)自由主义者洛克腾堡指出,罗斯福新政“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但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

它没有找出一条保护没有这种发言人的人民的道路,也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政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新政没有改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解析:

据材料“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新政没有改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故C选项正确;新政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革,不是革命,故A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不是挽救美国经济,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扩大联邦政府权力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

13.(2018·邢台高三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贸易委员会从1823年开始降低关税,1835年取消了向外国出口机器的禁令;1842年废除了尚存的英国制成品出口关税,并且降低了海关清单中至少75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到1860年,英国只对48种商品课征进口税。

美国1913年的“安德伍德—塞门斯法令”把钢铁、羊毛、食糖(1916年)和某些农产品列入免税之列,并且大大降低了棉毛织品的税率。

——摘编自梅俊杰《自由贸易的

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

材料二:

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

1930年5月

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1931年

英国制定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

1931年9月

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1931年12月

日本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

1932年

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

1933年4月

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

英美两任霸权国家在其走向富强的长期历程中,恰恰都是依靠了持久且严格的贸易保护而非自由贸易,才确立了产业优势地位。

只有当自己的产业优势明显压倒竞争对手时,英美才转而实施自由贸易或者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图使自身利益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一步最大化。

而一旦自己的优势地位受到威胁,它们便又退向保护主义,在“公平贸易”等冠冕堂皇的旗号下寻求贸易保护和产业庇护。

……英美之外其他大国崛起的历史也证明,走向富强的要害决不是自由贸易,而在于殖产兴业,从法国、德国、日本,到俄国、苏联、中国,历史真相无不如此。

——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相似的历史条件及目的。

(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自由贸易”有何认识?

(10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条件,可以从工业革命、政府政策、经济实力等角度归纳。

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所学,可以从推动经济发展,掌握世界经济主导权等角度归纳。

(2)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信息从提高关税、货币贬值等角度分析。

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恶化经济危机、激化国际矛盾、启示战后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

(3)从自由贸易的地位、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发展中国家的双刃剑作用等角度概括。

答案:

(1)条件:

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实力的增强;政府的支持。

目的:

推动经济发展;掌握世界霸权。

(2)措施:

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

影响:

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世界局势日趋紧张;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3)认识:

自由贸易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自由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由贸易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各国应当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提升竞争力。

14.(2018·莱芜高三摸底)所谓新政,是指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革新的运动。

比较著名的如中国清朝末年的新政、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等,这些新政均对当时以及其后的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阅读关于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下列是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

仔细阅读目录,指出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关于罗斯福新政主流评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4分)

解析: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20世纪中期对罗斯福新政多从正面评价,21世纪初则更多是对其从负面评价,结合不同时期对历史事件认识的差异,以及21世纪以来史学观点多元化和学者对历史事件评价角度的变化,客观全面地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答案:

变化:

20世纪中期以前对新政的积极或正面评价占主流,21世纪初对新政的负面评价占主流。

原因:

20世纪中期以前:

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破坏巨大,人们希望尽快摆脱困境,对新政寄予深切希望;②新政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或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来缓解和摆脱经济危机,推动经济发展;③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④开创了美国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二战后初期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⑤对二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21世纪初:

①新政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使人们对以往新政作用的评价产生了怀疑和否定情绪;③学者希望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教训,为政府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依据;④新政的历史负面影响显露,相关评价更客观;⑤历史研究视角的变化;⑥多元史观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