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共11页word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035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共11页word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共11页word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共11页word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共11页word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共11页word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共11页word资料.docx

《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共11页word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共11页word资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共11页word资料.docx

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共11页word资料

北京春季生态观察指南

惊蛰过后,又一年赏花观鸟寻虫的高峰季节即将来了~对于广大喜爱野生动植物的同学,提前预习这个时节有什么、哪里有、怎么找,是必备的功课。

然而每个人的精力有限,爱好的类群也有先后排序,恐怕无法全部顾及到。

这里总结个人多年在北京观察各类生物的经验,写个指南,方便大家分门别类探寻、观赏,也希望借此机会,多认识一些同好,方便联络大家一同野外探索~

首先说植物,这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一个类群,爱好者颇多。

植物,绝大多数类群当然主要看的是花,但多数人有个误区,是夏天才开始看花拍花。

其实夏天开始,俨然太晚了,北京的春之精灵都在早春开放呢。

有这么几种既不常见又少为人所知的早春野花,多年来,默默地点缀着冰雪未融的北方大地,多数人因为不知道它们的存在而错过这一年一次的早春植物盛宴,少数人虽为植物达人,但也苦于寻找多年而不得。

比如款冬,早在3月中旬就开了,一些年份,甚至3月上旬就已开放,北京观花,当以款冬为始,务必要不畏寒冷,准时去看。

多数堇菜、一些紫堇、美丽的独根草、2012年新记录的侧金盏花、还有我个人认为北京植物之魂的槭叶铁线莲(原因见下载~),都在4月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大开了。

早春的很多开花植物有一个共同特点:

花期很短。

因此,准确地掌握开花的时间,和知道具体的产地一样重要,去晚了可就是残花败柳,又得再等一年了。

早春植物,主要分为4类:

早春类短命植物、非短命植物的早春开花草本、观赏价值高的早春开花木本、其它植物(花微型或非多数人眼中觉得是“花”的花,或低等植物的繁殖器等)。

大多数人关注和喜爱的,至多是前3类。

这些早春植物,多达几十种,其中特别值得说道的,也至少有30多种,在这里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最经典的物种外,我们不多说,因为恰好在前一阵,“自然之友”邀请我做了一次这个主题的讲座,有现成的PPT,提供了北京早春观花的详

这些植物,按照这个PPT来识别和寻找,多数难度不大,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困扰很多人的堇菜识别问题,为此我更新了去年发布的《北京堇菜可视化检索表》,吸收了陈又生、刘冰等几位植物达人的建议,主要增加了斑叶堇菜和斑叶型细距堇菜的详细区分,大家按图索骥,可以基本正确地鉴定出北京地区的所有堇菜,链接在此http:

//vdisk.weibo/s/rBd0E。

这两份共享的资料,覆盖了北京多数5月初之前开花的植物,尤其是能够称为“好东西”的种类基本都包含了。

5月末,开花的植物已经很多了,这个时候,像早春植物那么吸引人的种类,几乎没有了,庞杂的各类大花小花和诸多禾本花序,使得这个时段的东西淹没在平凡之中,并不出彩,而且随便一个山头就有可观的收获,这里不特意去说。

总的来说,北京春季的植物大家可以按PPT最后建议的路线去看,基本可以收获得钵满瓢盈。

具体到单个地点,那么我最推荐的仍是阳台山、小龙门这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各跑两趟,能够收获五福花、毛金腰、迎红杜鹃、齿瓣延胡索、珠果黄堇、东北茶藨子、异花假繁缕、红花锦鸡儿、白头翁、马蔺、矮紫苞鸢尾、钩叶委陵菜、珠果黄堇、黄栌、蚂蚱腿子等。

其中五福花是特殊小科,白头翁花鸟同名,迎红杜鹃是早春最美花种、蚂蚱腿子是华北唯一木本的菊科植物,黄栌是著名的“西山红叶”等等,都很有说道,具体请参考PPT~

再说说鸟类。

观鸟两年,经验不多,不过仅就目前见识而言,春季的北京还是很有看头的!

这一时段的的最大看点自然是春季迁徙鸟,而迁徙鸟大军中最值得看的是猛禽。

每年的春秋两季,都是猛禽迁徙的高峰。

这里所说的猛禽主要指鹰科、隼科,不包括猫头鹰类。

猛禽迁徙在我国主要有三条路线,而北京的百望山-香山一带正好处于中部线路的必经之地上。

可能有人会奇怪,天高任鸟飞,有什么必经不必经的…其实不然,鹰隼借助上升气流飘行才是最省力的迁徙方式,而最易产生上升气流的地方就是山地,于是这北京城边缘的西山就成了迁徙路上的重要一站。

百望山、香山交通便利,尤其对于家住北城、北京西部的朋友来说,在3月末-5月中期,不时赶早上山去看看,会有非常多的收获。

值得注意的是,“早”具体是多早——越早越好,最好7点以前就上山,一般九点钟以前会是当天的高峰。

如果遇上阴雨多日之后突然大晴,那一定要赶去山上,因为有可能赶上猛禽的高峰,鸟圈里所谓“千猛日”,一上午几百甚至上千只猛禽是很正常的。

在鸟种上,春季西山观猛禽,去个几次,100%能看到的有雀鹰、灰脸鵟鹰、普通鵟、阿穆尔隼、红隼、燕隼、凤头蜂鹰,都是大路货,一天几十只都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人品太差或经验太少,苍鹰(不是苍蝇…

)、赤腹鹰、白腹鹞、白尾鹞、鹊鹞、乌雕、大鵟、黑耳鸢、黄爪隼、游隼、猎隼都应可以看到,只是其中很多近似种的区分很是困难,最好能拍摄照片以加强认识,也方便事后准确辨认。

如果运气足够好,鹗、灰背隼、松雀鹰等和一些高级的大雕,也有可能见到。

总之,春天跑几次西山,一般可以看到20种左右的猛禽,最差也有10种以上,算是相当多了。

观猛禽这个活动,没经验的同学不易上手。

不过幸好北京观鸟会和自然之友每年都独立地组织猛禽调查,这一时段的每天几乎都有人在山上观测和培训,到了周末更是有多达几十人的新老爱好者共同观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名北京观鸟会。

除了最抢眼的西山猛禽迁徙,这一时期北京的湿地鸟种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首先是鹤,一般会在3月中旬大批到来,聚集在密云水库等大湿地,有些地方其数量多达一两千,蔚为壮观!

很多人没见过仙鹤,真正所谓“仙鹤”的丹顶鹤在北京确实很少见,但灰鹤、白枕鹤是必见的,运气好,还可以有白鹤、白头鹤。

另外,前一阵因天津投毒事件而称为明星鸟的东方白鹳,号称全球只有3000多只,比较难得一见,在春季的密云水库却是遇见率很大的。

上述的鹤类中有的种类,其濒危程度不亚于东方白鹳,这些都能在北京看到,作为生活、求学或工作在北京的爱好者,我们实在很幸运!

除了鹤与白鹳,密云水库还有数量和种类非常可观的雁鸭类,虽然距离较远,但在单筒望远镜的视野中仍是清晰的。

能看到的种类除了绿头鸭之外,大天鹅、小天鹅、豆雁、鸿雁、绿翅鸭、罗纹鸭、赤膀鸭、斑嘴鸭、赤麻鸭、普通秋沙鸭、白秋沙鸭、鹊鸭、针尾鸭等种类都是基本可以看到的,此外,有时能够见到鸳鸯、灰雁、斑头雁、白额雁、疣鼻天鹅(天鹅湖的那个天鹅),还可能遇到一些高级的鸭子。

3月,鸻鹬类尚未迁徙到达高峰,因此上述雁鸭类将是湿地观鸟的主要对象,此外,湿地附近的荒滩、田地还有少见的一级重点保护种类、世界上能飞行的最重鸟类——大鸨。

相比鸟种,显然看似寒冷荒芜的3月要好得多。

4-5月会有大量鸻鹬、凤头麦鸡、白腹鹞等,但雁鸭类早已离开,因此看头不如3月的大。

除了水鸟,湿地环境的猛禽也出没频繁。

比起山上看猛禽迁徙,这里的猛禽种类相对稳定、距离一般更近、还可以观察到捕食之类的一些行为。

虽然种类和数量的多少比不上同期的西山,但早春的湿地能够较容易地见到白尾海雕、猎隼、大鵟、白尾鹞,4月之后白腹鹞、鹊鹞、鹗也较容易见到,因此可以和山区很好地互补,令人每每不需劳师远行。

除了密云水库,野鸭湖湿地的情况也基本与上述相同,但单次看到鸟种的丰富度上可能略不及。

此外,沙河-温榆河流域作为观鸻鹬、雁鸭类的备选地,也十分不错,只是由于近年河道水渠化与不断污染,沙河的鸟况一年不如一年。

这三个地点,沙河离北京最近,但流域极长、交通不便,如非自驾差很难同一天转到流域多个鸟点;野鸭湖最容易去,公交921路就在景区门口,但是野鸭湖鸟点以景区为最差,其它几个鸟点步行难达,也需要驾车才好;密云水库范围甚大,虽然库区各处均有鸟情,但总体以水库东北方向为最佳,如非驾车,则难以当天返回。

另外,在5月前后,林鸟迁徙高峰也路经、短暂停留北京地区,这一时期,平原、山区均会有许多意外惊喜等待人们去发现,但林鸟规律性不强,不同年份情况各有不同,没有什么能算得上“稳拿”的种类,这里仅推荐北京植物园、天坛公园两个地点,在这里一些鹟、鸫类鸟会时不时出个惊喜。

另外,清华、北大等园林式大学校园近年也记录了很多非常好的过境鸟种,作为备选地点推荐给大家。

文章过半,现在该说说我的老本行:

昆虫。

昆虫在春季遗憾地成为“鸡肋”类群,因为确实可看、可拍的东西不多,多数还不易寻得。

这一时期,除了部分以蛹越冬的昆虫赶在早春羽化升天,大多数初孵的幼虫还微小得无法进入大多数人的视线。

相对而言,这一时节的蝴蝶还算有看头。

比如春季之星——明窗蛱蝶,4月就可观赏了,4~5月间发生的、特别好看的蝴蝶,还有丝带凤蝶、花椒凤蝶、绿带翠凤蝶、琉璃蛱蝶、孔雀蛱蝶、朴喙蝶、斗眼蝶、绢粉蝶、小粉蝶属的几个种类等。

蓝灰蝶、琉璃灰蝶、黄钩蛱蝶、白粉蝶、多种环蛱蝶线蛱蝶之类,貌不出众,又太过常见,难以勾起人探寻的兴趣,不多说。

上面几种值得一看的蝴蝶中:

明窗蛱蝶、绿带翠凤蝶常见于山区溪流环境,丝带凤蝶找到寄主马兜铃就有极大把握找到,琉璃蛱蝶喜吸树汁,以上几种推荐观赏地点为昌平南口虎峪;斗眼蝶西山较多,推荐地点为阳台山,可以在早春寻花过程中一并收获;绢粉蝶和小粉蝶需要海拔,推荐地点为门头沟的小龙门,也可以在寻找春花的过程中顺便看到。

对于甲虫爱好者,3-5月更是萧条的季节,不过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重点拿下几个北京地区的“神物”。

其一是“大红扁甲”——这个血色扁甲,样貌相似的大型扁甲在南方比较常见,而北方罕有记录。

其“神物”的典故是2005年北京一传奇的虫友在一次传奇的采集中传奇性地挖树皮偶见此物,却因虫子自由落体而不慎遗失,没有任何实质证据,而遭到不少网友怀疑、调戏。

而后的2006年北京虫友雾灵山聚会上,本人挖树偶见一片鞘翅(季节不对的残尸),但足以证明此物存在,而令其再度成为众多虫友竞相探寻的神物。

这一晃5年,任凭众高手日夜惦念,神物终未现身。

终于在2011年,本人与3位好基友一同蛋疼无聊抽疯得冬月里去北京北界喇叭沟门瞎转,在一枯树偶然抠出一些肉虫,被我当即认出是此物的幼虫,于是在我异常的坚持确定下,大家开始狂扒树皮…终于收获大量此虫的成虫!

至此,神物告破,传奇前辈内牛满面…说这么多,只是渲染下,此虫确实值得一见,其样貌也确实特殊。

神物之所以神,是因为没有人在大冬天去积雪的山里找虫子…因此不知道这类平日罕见的昆虫,在冬天集中越冬在枯树根部的树皮下。

偶知,偶撞,偶得,分享至此,人人可得。

寻找此虫,不失为冬日一乐,3月前去喇叭沟门尚且不晚!

再一,其貌不扬,确是扁泥甲科在北京的唯一代表。

其也曾经是多年来北京虫友眼中一神物:

夏季分明能找到幼虫甚多,但任凭之后怎么去找,也几乎没有成虫,因此其身份随时间累积愈发神秘,多年来仅有二三虫友偶然采得一二成虫,其发生期、习性完全不知。

终于在2012年,被我一好友所破,原是发生期太早,而少有人在5月采集之故,其实在5月中旬,数量甚大,集中羽化到溪流附近交配。

以此契机,陆续发现了其卵、蛹等各阶段虫态,神物遂彻底被破。

尽管如此,扁泥甲仍十分有趣:

其幼虫扁圆,背面观无头无腿无须,吸附在水底石头上,如同一枚铜钱,更像是滨海常见动物石鳖(多板纲软体动物)。

幼虫化蛹时,旧皮不破,蛹在内部,乍看还如幼虫般,羽化为成虫,也可潜在水底,常人难以发现。

成虫飞出,常被人误认为是黑色小蚊蝇,一旦落下,又往往直接潜入水下,因此难得一见,非得赶上这集中发生期不可。

切记,5月中旬去虎峪,见识北京又一昔日神物!

以上,说的都是指对了时间、指对了地方,去了基本必定能见到的种类。

还有些东西虽然好,但是太过偶遇,或是多年未见,实在没有方法保证见到,因此不作为观察指南中的对象推荐,但大家可以在心里绷着这根弦,记住下面几个名字:

低斑蜻(北京发生最早的蜻蜓,4月初-中旬)、樟蚕(北京最早发生大蚕蛾,2月~4月)、蚁阎甲(北京传奇甲虫,与蚁共生,4~5月),万一哪天遇到,一定要好好拍照,因为一辈子未必能见到第二回!

至此,北京野生动植物的春季观察你已知晓精髓。

除了鸟与昆虫外的其它动物,北京种类极少有难得一见,无法作为推荐项目来推广,这里仅简单聊两句:

两栖爬行,种类相加不到30,其中多数难以见到。

冷血动物在温度较低时并不活动,因此在春季的大部分时间,看不到这些小动物。

在三四月,恐怕只有北京植物园樱桃沟流域刚出蛰的中国林蛙比较靠谱,其它7种两栖动物,要么未出动,要么未长成。

5月,平原与低山地区的气温可以了,这时候能偶然看到一些蛇类,除非你是专门抓蛇的,否则大多是偶遇中看到草丛里溜走个蛇尾巴。

总体来说,北京看蛇,推荐昌平南口地区,以及延庆松山地区,遇到蛇的概率和蛇的种类均比较可观,大概常见的短尾蝮、赤链蛇、虎斑颈槽蛇、红纹滞卵蛇、赤峰锦蛇,都有可能遇到。

如果足够幸运,还能看到少见的乌梢蛇和一些其它种类的锦蛇。

哺乳动物,在北京除了松鼠和蝙蝠,没什么能保证可以在常规野外活动中看到的。

蝙蝠,北京城区最常见到无非4种:

普通伏翼、东方蝙蝠、山蝠、大棕蝠,其中普通伏翼是最常见的,但大众无法接近和拍摄蝙蝠,观察意义也不大。

松鼠科北京种类不少,但3种鼯鼠本就为深山稀少种类,近年来更未见记录,不知如何观察,不会飞的鼯鼠北京有5种:

达乌尔黄鼠仅京西北边缘地带的草原、荒漠可见,与其在北京找不如到坝上去看,满地都是;花鼠就是市场上买的五道纹小松鼠分布最广但不集中,各区县山区可见,推荐不出必见之地,倒是一些大公园、大学校园多见放生个体;岩松鼠在多岩石山地常见,推荐观赏地点为北京植物园,数量大,遇见率几乎100%;松鼠原罕见,近年扩散为局地优势种,推荐地点亦为北京植物园,遇见率几乎100%;隐纹花松鼠北京少见,但小龙门等地为优势种,遇见率几乎100%。

至于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多数人无法观察。

虽然鱼类观察难、生态摄影更难,总体上相对无解,不过北京春季却是唯一适合溪流鱼类的普通观察法的,因为这一时节溪流水质洁净、水生植物还未大量生长,利于观察,也能够在水面进行简单的记录拍摄,对于一些溪流鱼类比如宽鳍鱲、洛氏鱥、北方须鳅等,在北部山区的浅缓溪流均易见到。

这个类群我了解太少,还请玩鱼的达人补充。

篇幅所限,只能挑选最应季的物种、最经典的路线来推荐。

以上各类群,只要详加了解,在看似萧条的早春时节总让你有的惦记有的玩。

选自己喜欢的,或以一颗博物学家之心全面地关注每一类生物,不断探索、自得其乐,是我们这帮爱好者共同的写照。

更重要的是,在出野外的过程中,能不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同样的快乐。

那么大家玩好~愿本帖能给你未来的每一个春天增加新的乐趣。

如果春季结束时我仍有时间,会继续写《夏季指南》,不过夏天物种太多,恐难完成==春季的生态观察如有问题请直接回帖或新浪微博凡虫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