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7726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docx

《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docx

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

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基础

教育频道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转载日期:

2011-06-10 字体大小:

小大 浏览次数:

4646次

核心提示:

新闻资讯频道所转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

本文《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来源于网络并非原创内容,请读者以官方内容为准,如果您发现本资料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内删除该资料,以保障您的知识产权。

-

摘 要: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有多重阻力,对于教育改革有消极作用。

然而,克服改革中的阻力,利用改革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正面的催化作用,并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对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阻力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至今实施已近十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回首其发展历程,成绩是喜人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有相当的阻力。

作为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行积极思考,克服困难,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阻力之一:

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前、加大

  “就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应当是学生完成学业之后的任务。

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一个主要的目标是参加高考,争取考上一所满意的高校,以便将来在社会竞争中能取得较大的优势,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而捷径就是从现在起给自己施加“就业”压力,通过各种形式的题海大战,确保自己能应付各种形式题目的考验,这也成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

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大打折扣,惟有应考能力得以发展。

据调查,在高中阶段除了体育课正常开展之外(有的学校体育课也不正常),音乐、美术课在学校的课程表上有,而具体实施过程中,已消失了。

在学习期间,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而是为了高考,认真准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习,这样使得学生在十余年的基础学习阶段,饱受重压,有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重大的摧残,甚至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危害。

“就业”是人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过早的就业压力的来源,主要是由于社会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就业渠道的阻塞,使得不少的青少年学生在自己的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接触颇多,产生心灵震撼,出现“早熟现象”,有许多家长对子女施加压力往往也出于无奈,甚至有的家长会用自己的不幸来告诫自己的子女,协同子女努力提高文化学习成绩,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金钱。

社区关注的也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好的往往成了学习的榜样,社区就业的用人办法也只是高学历、高成绩的人占有优势,而那些成绩一般却有显著特长的学生得不到社区的重视,这也对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阻碍,产生了不利的误导。

克服“就业”给广大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压力,必须从教育实际出发,积极探求教育资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宽松的就业环境。

素质教育必须强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

从实际的教育效果和教育策略上来看,素质教育还必须要求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形成强有力的教育网络体系。

《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

“吸收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能克服就业压力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推行素质教育有一定的难度,形势也是比较严峻的。

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

学校素质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化社会教育资源,减缓“就业”造成的学业压力,又有其制约条件,尤其是受社会大环境的状况的制约,必须建立一个系统的素质教育体系[1]。

当前的素质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统一发挥作用,才能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

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构阶段衔接、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开放的教育网络。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打通高等教育渠道,使得学生在大学本科毕业后可以分流,一部分人就业,也有一部分人可以继续深造,这样确保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享受的教育权利得以充分满足,有利于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途径的素质教育系统工程。

  阻力之二:

教师非专业化发展客观存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教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高素质的教师就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深化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目前我国的教师队伍素质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职业道德状况不尽人意。

有相当数量教师有离职倾向,有29.3%的教师“愿意”调离教育岗位,这使得相当的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工作清苦、累,工资待遇低下,也有的对教师工作不感兴趣;其次,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相当一部分地区,教师学历只能用“勉强”来表述,特别是一些教育落后的地区,有一部分教师是由民办教师转制而来的,或由中师函授获得的学历,甚至还有代课教师现象存在,基本学历不合格,教师的知识广度、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等都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尽管这些教师在过去的教育发展中对基础教育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第三,教师的业务状况堪忧。

根据一项调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职业基本技能,如多媒体教学能力、组织指导课外活动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欠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14%的教师经常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69.2%的教师不会运用,县镇和农村教师现代教学手段尤其薄弱,分别有23.1%和43.3%的教师不会运用,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不佳,12.6%的教师经常因为身体情况而影响工作,教师的离职和不健康的教育行为(如体罚)都是由于教师的身心不健康所引发;第四,教师的知识补充不及时,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使得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然而有的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业务素质学习,特别是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创新思想观念和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欠佳。

教师是特殊的专门职业,必须实现教师的专业化。

美国学者傅乐(Fuller,1969年)就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以教师关注事物的变化为基点,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

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他认为:

“一个专业教师的成长是经由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阶段而逐步递进的。

”诚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个重要目标,这三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目标[2]。

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无论是思想品德素质、文化水平以及育人的知识与方法,经过长期的教育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并将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还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工作习惯,树立主体意识,自觉投入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要具有研究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和科研方法,成为一个有理性思考的人,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自己的职业发展。

同时,树立新的知识观,立足于自我实践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逐步培养反思能力,科学解决实际问题,正确处理自身发展和共同进步的关系。

  阻力之三:

教育管理缺少创新

  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基础教育管理的改革牵涉到千家万户,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透视与分析中国的基础教育管理的现状,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发展水平还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的规模、结构、效益、质量,总体上还不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特别是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离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差距较大。

  首先,教育管理思想滞后。

思想是工作前进和取得成功的“软生产力”,当前基础教育工作不能取得突破和进展,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管理思想未能彻底“革命”,仍沿袭重复过去对管理的认识观念,盲从经验、沉迷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其次,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学校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玩花拳秀腿,时下一些管理者认为自己是在“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实实在在搞应试教育”。

面对上级的工作验收疲于应付,使自己的教育管理失去一种真实。

强调整齐化一,遵循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作息时间、统一考核标准,形成大一统的管理模式。

在提倡并尊重创新与个性的今天,已愈显不足。

  再次,教育管理系统开放不够。

一般传统的教育管理系统,其组成部分要素大体包括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几部分。

这种教育管理系统注重自上而下的管理,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缺乏从外到内的管理,这种管理系统缺乏开放性。

  第四,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对于整个教育管理系统来说,缺乏一种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以至于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规章制度朝令夕改等不正常的管理现象。

学校教育目标不明确,长期以来,学校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注重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维持性管理,注重继承、平稳、常规,这种维持性的管理秩序是非常必要的,起着一种基础性保障作用。

但一味地强调常规,管理工作就会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易走入死胡同。

  第五,管理缺乏探索、创新,已造成教育体制过于死板。

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校长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必然带来许多弊端。

为了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校领导班子和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必须完善民主管理。

传统的教育观视学校为教育的核心体,学校管理是封闭的,主要管理学校内部事务。

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是以间接的方式进行,即必须通过教育行政或一般行政手段获取社会反馈信息。

而现代的大教育观则把学校与家庭、社会看作是教育的合成体。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

  首先,管理手段的科学化。

教育管理不依赖经验或行政化的管理手段,科学管理成为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模式,一切管理行为和管理措施应以管理规律或科学理论为指导,要求用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手段,对管理对象、过程和效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兴起,为管理提供了系统的思想、原则、手段和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管理思想的科学化,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无论是宏观的教育方针政策,还是专业的教育管理,都注重逻辑分析,强调理性和因果关系。

  其次,管理确立人本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要求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他们的创造精神。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任何社会活动都是由人或围绕人进行的活动,离开人的积极性,任何社会活动的目的都无从谈起。

教育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管理过程中“非人”的要素(财、物、时间、信息等)在管理过程中产生功效,都需要人去掌握和运用。

如果没有人正确而合理的理财、用财、管理时间、收集信息、执行规章制度,这些“非人”要素即使条件很好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教育管理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主人翁的思想,树立明确的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的岗位责任制观念,明确认识到本职工作和学习在实现学校整体目标的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关联作用,从而努力地尽职、尽责、尽力、按量、按时完成任务。

强调人本管理,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工作之本。

管理工作是一个多因素、多结构、多层次的复杂集合,管理者应根据学校的现实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察好人、管好人、用好人、培养好人,使教育管理的过程都以做好人的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为提高管理质量服务。

树立“教师为本”的思想,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活动、相互影响协调一致,表现为强烈的双边依赖,管理者不仅要引导具有自己意志、利益的行为,还要引导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

  第三,20世纪末,校本管理的概念引入到中国的基础教育管理中,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本管理等各种各样的校本活动进入我们的视野。

现代意义上的校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是:

对都市学校过度集权化、科层化的控制必须终结,有效的地方领导至关重要。

每一所学校都应获得自由度和灵活性,以便他们能对教育目标一级最为重要的学生的各种需要做出创造性的回应(1986年卡内基教育论坛CFEE)。

实施校本管理,有利于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从而使学校能够合理地分配和运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满足学生的真正需要,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校本管理必须保证学校管理的权力真正下放,这是校本管理的核心。

实施校本管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学校不仅是国家政策与方案的实施者,而且是一个可以自己计划、决策和管理的单位。

  阻力之四:

国内的教育市场排斥教育国际化趋势

  对于现代教育来说,国际化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在“全球化”的压力下,全球化的教育体制逐渐暴露的变化更趋于复杂、多变,甚至出现自我否定的一面,加之全球化的概念还没有清晰和更准确的定义。

这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压力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其中四项国际教育服务方式中,除“跨境服务”外,“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存在”在我国都得以实施,这种“无边”的教育市场出现,对我国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是深远的、全方位的,国家主权、社会道德和民族文化集成等是否经得起冲击还是个悬念,开放的教育使得西方的教育文化进入到我国的教育领域,特别是一些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目的的教育机构会乘机进入,教育领域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对西化、分化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教育主权涉及国家的基本政治文化及经济利益,是每一个主权国家都必须维护的基本权利,加强教育市场的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加入WTO,就会看到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这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将产生严峻的考验,对我国教育体制、教师素质、校舍设施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冲击波,基础教育面对强烈的国际化趋势的冲击,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克服弱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积极建构国际化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则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只有充分了解各国各地区基础教育的特点,才能使自己自如地投入全球化市场。

诚然,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机遇,加入WTO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创新和改革,使其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办学体制将进一步面向市场,办学主体更加多元化,通过有序竞争,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改革的开放程度,合理地引进国外的教育资源,包括品牌、课程、师资、教学模式等,借鉴国外的先进办学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全球事业、具有国际交流能力、能把握国际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趋势、懂WTO规则、讲诚信、敢竞争、善竞争的创新型人才。

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吸取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把中小学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心,发挥学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带动、服务、辐射作用,吸纳先进的教育资源,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基础教育得到有效发展。

  阻力之五:

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并反作用于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必须服务于教育实践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教育理论无论怎么先进,如果不被消化应用,则可能导致这些先进的教育成果束之高阁,不能发挥其应用价值。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但传统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惯性仍然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

首先,从源头上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研究的力量不强,有关教育科学著作在数量上虽有所增加,但精品、上品不多,并有相当的一部分教育著作只是将国外的先进教育思想进行翻译,研究的内容重复、雷同、陈旧,脱离社会经济与教育的发展,教育研究理论脱离学校的教育实践[5],导致有些教育工作者产生怀疑,不能为教育改革以及领导决策和人民群众提供所需的特色服务。

其次,基础教育面对先进的教育理论往往望而却步,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教育距离较大,心理上崇拜,态度上拒绝,方法上恋旧。

有的认为教育研究理论只是学者们的意见、观点和看法,是个人特殊的生命体悟,是不可重复的。

这种把教育科学的价值性与科学性对立的观点,无疑会极大损坏教育理论的形象。

第三,教育理论的传播渠道不畅,教育科学的宣传不力,影响我国目前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有效指导。

教育理论专著、教育学术杂志发行数量少,读者群狭小,影响教育研究的传播面。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策略,对于教育理论的研究,我们不仅依赖于社会的舆论支持,国家和社会也应该加大对教育研究的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进一步把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政策性建议中的实际教育问题,通过各种形式下达给教育研究者,切实提高教育研究者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人加入到教育研究中去。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有效指导既是教育理论的生长点,同时对教育实践也起着一种催化作用。

从理论研究的本身来看,研究者要自觉地关注现实问题,美国的社会科学之所以能有效的转化,与美国对社会科学长期关心与社会政策支持分不开。

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客观”思想,能够通过传播媒介向决策者提供,以专家建议的方式,产生社会效益[6]。

也就是说,教育理论的基点必须从基础教育发展的各种教育实际问题出发,服务于基础教育领域。

同时,我们要畅通教育理论的转化。

教育理论的有效转化不仅依赖于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积极的政策倾斜,努力使教育理论知识成为可供共享的“社会知识”,增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96夏心军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构及教育研究者的传播意识,提高对教育理论及其成果宣传和推广重视程度。

  阻力之六:

教育投入的不均衡

  在现阶段,中国基础资源配置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上。

中国从1986年开始实施9年义务教育,目标为2000年在85%的人口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到1997年,我国65%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达98.9%,初中毛入学率87%,高中毛入学达到40.6%(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1998年)。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

大陆31个省市按经济发展水平依次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小学入学率最高的是天津市达100%,最低是西藏81.25%。

小学升学率最高为东部的上海100%,最低的是贵州和西藏,分别是65.28%和75.13%[7]。

经过20年来的发展,东西差距还是比较大。

教育资源的差异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自身的教育环境和外界刺激的作用,出现了种种教师择校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向东线沿海地区和南线开发地区寻求发展,有的基层学校教师则向更高层次的学校寻求发展。

还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机构改革,有的行政人员分流至学校教师队伍,这样使得教师群体显得参差不齐。

这给中国的基础教育管理带来了阻力,即如何利用现代教育管理思维克服教育资源的差异,实现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

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和方式予以教育资源的补给,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使素质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青少年获得享受平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发展不均衡就无法推行素质教育。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是教育硬件的投入,实现国家(含地方政府)的投入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均衡化,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初步实现青少年教育权利的平等,推进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是提高我国基础整体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各地都应大力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学校建设标准的法律规定,约束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每所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法定标准,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从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其次,打破教育平均主义思维,允许一些发达地区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以特区、沿海地区带动发展的梯次发展战略,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措施。

以这些发达地区的教育模式推进其他区域的教育发展,带动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三,均衡发展不是一个模式、不是“一刀切”,而是要鼓励办出特色。

日本、韩国均衡化发展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全国“一刀切”。

所以,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这样就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留有自己的空间。

均衡发展与办出特色不应该是矛盾的[8]。

第四,充分满足基础教育阶段受教育者的基本教育权利,实现公民的发展权利的起点公平,我们主张教育的均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间的差距的缩小,使得学龄儿童的入学机会得以均衡发展。

同时,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还依赖教育过程公平,使得广大的青少年都能享受到的高质量的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阻力之七:

信息技术资源不合理配置

  基础教育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接受的最普遍、最广泛的教育形式,接受基础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不再单一地依赖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对新的教育发展需要和教育形式,电脑、多媒体、网络等一些先进的电化教育手段已步入课堂,走进学生中间,这对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场革命。

有权威论断:

国家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教育的信息化。

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对象,标志着对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培养和培训提到了重要的日程和重要的位置。

近日,国家统计局所属《中国信息报》行业企业部以“中小学校园网应用现状及需求”为主题进行的调查显示,校园网建设正在进入高速增长期,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中学建立校园网的比例分别为30.1%、28%和36.3%,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先进的资源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的个体素质对课程和学生的驾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教育正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历史转变,一场时代的变革在教育中发生了,实现教育中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从根本上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更使相对稳定、具有较大惯性的基础教育应接不暇,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高投资与高效益的教育发展新领域,需要专门规划并由教育系统组织实施,同时又贯穿在教育系统每一个环节的现代化建设之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物轻人”等现象,以致造成“硬件多,软件少”,“电脑多,会操作的教师少”的局面。

2000年10月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校校通”工程被作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策略提出之后,虽然仅仅过去两年时间,我国拥有校园网的中小学校从2001年6000多所发展到现在的近万所,计算机数量也从200多万台增加到现在的300多万台……现代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资源库建设、课程整合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

大力发展信息化教育,也是符合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这一要求,在不断探索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同时,信息化带动中小学教育现代化。

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思路是:

加强和不断完善各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网络体系的基础设施框架;初步构建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络化教育体系;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新模式,突出中小学教育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重视各学科中小学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的培养培训,加强有关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政策、评估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实现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

  阻力之八:

办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调

  基础教育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实际上是基础教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能否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问题。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有一些教育现象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择校收费现象愈演愈烈。

近年来,在一些城市,许多人为了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不惜舍近求远,由此引发的中小学乱收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拖欠教师工资事件屡见不鲜。

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流动人口日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