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7624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

天水一中2020届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跨膜运输物质时均消耗ATP

B.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C.内质网通过胞吐形成的囊泡可以与高尔基体膜融合

D.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菌和“R型”菌结构及致病性不同的原因是二者遗传信息不同,与细胞分化无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生物膜蛋白是指构成细胞膜等生物膜的蛋白质,这些蛋白有的覆盖在表面,有的嵌入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从作用上讲,有的可作为载体蛋白,在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中起作用;载体蛋白是可以与其他物质结合的蛋白,用于运送物质穿过胞膜;受体蛋白是与其他物质结合后,用于进行细胞间的传递信息。

2、在翻译的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

3、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间接联系: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4、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

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详解】A、通道蛋白参与的是被动运输,运输时不消耗能量。

载体蛋白参与的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参与主动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

B、细胞膜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而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本质是核酸),B错误;

C、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连续性,C错误;

D、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不同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因而导致结构及致病性不同,与细胞分化无关,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氨基酸的的转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遗传信息的表达等知识,要求考生识离子通道和载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识记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遗传信息表达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甲图表示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乙图表示将A、B两种物质混合,再在T1时加入某种酶后,A、B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

实验均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完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

B.若乙图中的物质A是淀粉,则B可以是麦芽糖,该酶可以是唾液淀粉酶

C.乙图中T2时刻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活性

D.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中,温度和pH都属于无关变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等。

甲图中,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当反应速率达到一定值时,此时再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起催化作用的酶已经饱和。

乙图中,随着反应进行,浓度不断增加的是生成物即B,浓度不断减少的是反应物即A,T1时刻反应开始,T2时刻反应速度变缓,A反应物的含量趋于0,直到最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浓度不再变化,此时限制酶促反应的因素为底物浓度。

【详解】A、甲图中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后,此时再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A正确;

B、若乙图中的物质A是淀粉,则B可以是麦芽糖,该图表示的反应为A(淀粉)

B(麦芽糖),该酶可以是唾液淀粉酶,B正确;

C、乙图中T2时刻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C错误;

D、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均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完成,温度和pH都属于无关变量,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了影响酶促反应因素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曲线分析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

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

⑤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⑥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体现了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

⑦初次接种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⑧2、4-D、苯乙酸均为生长素类似物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严重腹泻时体内丢失的是水分和盐分;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3、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4、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5、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6、免疫细胞中,只有效应B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抗体可特异性识别抗原。

【详解】①严重腹泻后需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等,而不仅仅是补充水分,①错误;

②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而直接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只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参与,因此不属于反射,②错误;

③垂体功能受损会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和合成和分泌,因此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③正确;

④神经递质包括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其中兴奋型递质可使突触后膜

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而抑制型递质不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④错误;

⑤T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转移到胸腺中成熟,⑤错误;

⑥抗生素不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产物,故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不能体现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⑥错误;

⑦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过程中会产生效应T细胞,而体液免疫过程中会产生抗体,⑦正确;

⑧2、4-D属于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苯乙酸是植物合成的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⑧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无机盐的功能、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垂体的功能、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免疫调节、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平常需多加积累。

4.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D与B间以及D与C之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图丙中B所处的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少

C.图乙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则y=20ax+5x

D.从研究内容来看,甲、乙、丙所代表的生命系统层次分别属于个体、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的相关内容。

分析题图:

图甲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图乙代表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为生产者、B和C为消费者;图丙代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其中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详解】A、图甲中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D可以与淋巴B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血细胞的细胞内液D可以与血浆C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

B、图丙中的B是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营养级,B错误;

C、图乙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则A占的比例为1-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按照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从A→C→B这条食物链,需要A的量为ax÷20%÷20%,即25ax;A→B这条食物链,需要A的量为(1-a)x÷20%,即5(1-a)x,则总共消耗A的量y=25ax+5(1-a)x=20ax+5x,C正确;

D、乙表示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不能构成群落,D错误。

故选C。

5.下列有关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

B.乙图中,氧浓度控制在a点对应的浓度时,最有利于蔬菜的贮藏

C.丙图中,当土壤中某元素的浓度为b时,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D.丁图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影响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影响植物生长速率的因素及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

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2)n]×1/2,由此可见,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接近1/2,故A错误;乙图中,氧浓度控制在b点对应的浓度时,最有利于蔬菜的贮藏,故B错误;丙图中,当土壤中某元素的浓度为b时,植物生长速率已经达到最大值,因此不需要再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故C错误;丁图中,该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该种群密度制约等因子的制约,故D正确。

6.下图是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进化提供原材料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D.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的形成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详解】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故A错;生殖隔离是指自然状态下,个体不能交配或者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不育,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BC错;新物种形成的前提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研究人员以某绿色植物为材料,利用多套图甲装置,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研究。

(1)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甲装置的烧杯内加入二氧化碳缓冲液,然后再打开该装置的活塞开关,使U型管两侧的液面如图甲所示,关闭活塞。

实验的观察指标是U型管A侧液面的变化值。

在每一给定温度且其他条件均相同、适宜的情况下光照1小时,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C)

5

10

15

20

25

30

35

水柱高度(mm/h)

1.0

1.7

2.5

3.2

3.7

3.5

3.0

请分析水柱的高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填总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

(2)夏季去除图甲的水浴装置后,置于自然环境条件下,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利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乙曲线。

请问一昼夜中____________(有/无)有机物积累。

(3)乙图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时有机物的积累最多。

(4)若用甲装置来测定温度对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的影响,首先烧杯中应该加入试剂__________________,其次还要将甲装置_________________处理。

【答案】

(1).净光合速率

(2).无(3).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使光合速率降低(4).18或G(5).氢氧化钠溶液(6).遮光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

图甲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放置二氧化碳缓冲液,并且提供光照,该缓冲液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稳定的二氧化碳来源,此时装置中变化的气体是氧气,因此左侧的水柱高度能够表示净光合速率强度;如果烧杯中放置NaOH溶液,并且提供黑暗条件,由于该溶液可以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变化的气体量仍为氧气量,此时该值可以表示呼吸速率。

图乙中,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CO2含量上升;CD段,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CO2浓度上升;D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G段,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CO2含量减少;G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GH段,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CO2含量上升。

【详解】

(1)图甲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放置二氧化碳缓冲液,并且提供光照,该缓冲液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稳定的二氧化碳来源,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装置中变化的气体是氧气的净含量,左侧的水柱高度表示净光合速率。

(2)由图可知,一天中CO2浓度最终点H点高于起始点A点,罩内CO2浓度升高,可知呼吸作用量大于光合作用量,因此没有有机物积累,植物不能生长。

(3)EF段形成

原因是中午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吸收CO2少,使光合速率降低。

图中DG段二氧化碳量处于下降趋势,表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CO2含量减少;但是到G点之后光合作用将小于呼吸作用,因此在G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4)测定呼吸作用要排除光照的影响,故需要遮光处理,同时还需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实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装置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明确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在该探究实验中的作用;并且能够从曲线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8.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

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的分子。

本实验中,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_______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顶端)

(2)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_____________增加的结果。

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生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2中B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_______________倍、IAA单独处理的______________倍,由此可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4)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量较高。

【答案】

(1).信息

(2).茎芽顶端(3).细胞体积(长度)(4).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5).3.6(6).18(7).协同(8).内源IAA

【解析】

【分析】

图1:

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培养液污染培养物;

图2是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影响关系。

分析图2中的A组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用GA3和IAA处理的离体茎芽的生长较快,说明二者均能促进生长。

分析图2中的B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9,GA3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2.5,IAA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0.5,因此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6倍、IAA单独处理的18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协同关系。

C组中,两种激素联合使用促进作用是GA3单独使用的(10.0−4.0)/(6.0−4.0)=3倍,是IAA单独使用的(14.0−4.0)/(4.1−4.0)=60倍。

【详解】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由题意知,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进行无菌培养,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培养液污染培养物;由于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因此应将IAA加在茎芽顶端,不能加在培养液中。

(2)植物伸长生长与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长度(体积)增加有关;如果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细胞分裂不能进行,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54%的抑制作用是细胞不能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的结果,46%的促进作用则是促进细胞伸长的结果,因此该事实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促进细胞分裂和促进细胞伸长。

(3)分析图2中的B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9,GA3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2.5;IAA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0.5;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6倍、IAA单独处理的18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协同关系。

(4)A组数据单独使用GA3和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效果相近,未显示处GA3和IAA具有协同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内源IAA浓度较高。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理解并分析对照实验变量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9.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

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答案】

(1).b

(2).偏高(3).垂直(4).(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5).A(两空可颠倒)(6).B(两空可颠倒)(7).20%(8).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

【解析】

【分析】

图甲中b对应的是K/2,对应的增长速率最大。

根据图乙的能量流动关系,可知A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详解】

(1)图甲表示种群

增长速率,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最大增长速率,即b点,此时种群恢复需要的时间最短。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种群数量=(第一次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捉个体数)/第二次捕捉到的标记个体数,所以如果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再次捕捉时捉到的标记个体数减少,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是群落演替的过程。

(3)根据图乙

能量流动关系,可知A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注意题目要求写字母;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6/7.5×106×100%=20%。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如果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超过生态系统能调节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

【定位】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稳定性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0.遗传性乳光牙患者由于牙本质发育不良导致牙釉质易碎裂,牙齿磨损迅速,乳牙、恒牙均发病,4~5岁乳牙就可以磨损到牙禮,需全拔装假牙,给病人带来终身痛苦。

通过对该病基因的遗传定位检查,发现原正常基因第45位原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导致患病。

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UAA、UAG、UGA)。

请分析回答:

(1)正常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________________。

(2)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

(3)现有一乳光牙遗传病家族系谱图(已知控制乳光牙基因用A、a表示):

①乳光牙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性遗传病。

②产生乳光牙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该家系中③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__

③若3号和一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G//C

(2).减小(3).常(4).显(5).基因突变(6).Ⅰ1或Ⅰ2或Ⅰ1和Ⅰ2(7).1/6

【解析】

【分析】

(1)当mRNA上出现终止密码子翻译终止,蛋白质合成结束。

(2)就该遗传病而言,由于Ⅰ1号和Ⅰ2号患病,而生出的女儿Ⅱ4号正常,可推测乳光牙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详解】

(1)该基因中一对碱基突变后,使编码谷氨酰胺密码子转变成终止密码子,由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和终止密码(UAA、UAG、UGA)可知,发生改变的碱基是C变成U,因此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G//C。

(2)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基因突变后,使翻译提前终止,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减少,导致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3)①由于Ⅰ1号和Ⅰ2号患病,而生出的女儿Ⅱ4号正常,可推测乳光牙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乳光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②产生乳光牙的根本原因是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即基因突变;根据Ⅱ4号正常(aa)可知,Ⅰ1号和Ⅰ2号的基因型都是Aa,Ⅱ3号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其致病基因来自Ⅰ1或Ⅰ2或Ⅰ1号和Ⅰ2号。

③Ⅱ3号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与一个正常男性(aa)婚配,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2/3×1/2×1/2=1/6a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和遗传方式的判断,要求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方式的判断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