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7517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docx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docx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测量第40-41页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长度有初步的认知,下面就是整理的《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新课标北师大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分米、1毫米的认识,“估一估”实物的长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

课件,米尺、1分硬币、10厘米铅笔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

学生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

请同学们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铅笔不仅仅可以写出漂亮字,还可以帮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呢?

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测量铅笔有多长。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有关长度单位,用手势比一比,1m、1cm大约有多长?

二、探索分米

1、估:

老师给同学们发了1支铅笔,请你估测这枝铅笔有多长?

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

(听取汇报)

2、量:

同学们估测的结果不一样?

怎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呢?

请你们用直尺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边量边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

(抽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3、知:

你们知道吗?

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1分米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即1dm=10cm。

4、比:

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

我们的身体是一把尺,从中指尖开始量手掌,到哪儿长1dm,再用手比一比。

5、找:

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6、小组活动:

(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用长1分米的铅笔去量1米的长度,能量几次?

你知道了什么?

揭示:

1米=10分米1m=10dm

7、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铅笔是你们丢掉的,为自己算一算,每人丢一分米长的铅笔,10人丢了多长的铅笔?

全班50人,共丢了多长的铅笔?

大约有几个小朋友那么高?

多浪费呀!

希望同学们爱惜学习用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三、自学毫米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用认识分米的方法:

估、量、知、比、找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遇到困难时,请书这位好朋友来帮忙,自学书40页

(2)部分内容。

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多?

2、听取汇报,质疑。

3、课件演示,得出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四、尝试练习

1、游戏:

用手势比一比下列长度:

1米、1毫米、10厘米、1厘米、1分米、10毫米、10分米。

2、课件出示:

(1)填出适当的单位。

(2)解决问题:

小猴一家比身高。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米(m)厘米(cm)

2.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长?

3.你能正确使用这些长度单位了吗?

(1)房子高约4();

(2)一支铅笔长18();

(3)米尺长100();(4)课桌高约7();

二、互动解疑

1.认识分米

(1)猜一猜课桌高约7什么呢?

板书:

分米dm

(2)探究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对分米还有哪些了解?

1分米=10厘米1dm=10cm

(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长?

你能从纸条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来吗?

(4)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分米?

(小棒、光碟盒的长度……)

(5)我们的直尺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2分米)

2.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1)请同学们在米尺上找出几个1分米,并汇报

0——1010——2040——5090——100

(2)1分米与1米之间的关系

①在米尺上数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②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

所以1米=10分米1m=10dm

3.认识毫米

(1)请你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2)讲述:

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得更精确,我们要用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

毫米。

①关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

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所以1厘米=10毫米1cm=10mm

②建立1毫米的表象

A:

一张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长、厚度。

B:

课堂练习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阶段性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

如果测量比较精确,我们还可以用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

三、实践运用

1.填一填

2dm=()cm70mm=()cmm800cm=()m

6m=()dm80cm=()dm3m=()cm

2.画线段

①20mm②3cm5mm③2dm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的长约();课桌宽约();一栋楼高();

数学书厚5();小亮身高135();课桌高9()。

四、总结评价

比划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复习旧知。

1、猜测老师的身高。

师:

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

现在,谁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大胆地猜一猜吧!

学生猜测。

师:

我来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

(猜测教师的身高是我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的课前交流,不仅能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在表述时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与探究进行铺垫。

2、回忆米和厘米

师:

老师的身高,用到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

(米和厘米)谁还记得米用哪个字母来表示?

厘米呢?

你们能用手比比一米有多长吗?

那一厘米有多长呢?

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说,用手比一比。

(由于本课必须在具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绍过自己的身高后,及时复习两个长度单位,开展“说”字母的表现形式,比长度大约有多长,想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连贯的小活动,既避免学生在下一环节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测量吸管的长度。

师:

(出示吸管)小朋友们都有一根吸管,拿起来看一看,想一想,估计一下。

吸管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师:

我们估计的准确吗?

用尺子认真的量一量。

学生量一量,说说结果。

(吸管是教师自制的学具,它们是统一长度单位10厘米。

这是因为在备课时。

我认为教材设计的第一次“让学生估测10厘米长的铅笔”不够现实,于是用自制的吸管代替。

这样便于课堂操作,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更有效的节约了课堂学习时间。

课程改革实验提倡的一个观点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创造者,把教材看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工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2、认识“分米”

师:

老师告诉你们:

吸管的长度是10厘米,也可以说是1分米。

10厘米就是1分米。

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

在你们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长的一段,用手比一比。

学生用手比一比。

师:

请你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

你比得准确吗?

可以把吸管放上去比比看,仔细看看并记住1分米有多长。

闭上眼睛能想象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

想出来了再睁开眼睛用手势比给同桌看一看,互相用尺子量一量,看谁比得更准确。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地找一找吧!

看看自己的身体上、学习用品,也可以想想一些教室里的物品和家里的物品。

(由于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空间观念的建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在认识“1分米大约有多长”的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长度的空间观念。

第一步,我先让学生估测吸管大约有多长,再用工具准确测量,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初步感知1分米。

第二步借助尺子、吸管用手势反复比出1分米的长短,建立1分米长度的观念。

第三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加深对1分米长度的认识。

3、探究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

刚才,大家找到了那么多生活中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那你能在米尺上找到1分米吗?

找一找,米尺上从哪儿到哪儿是1分米?

2分米从哪儿到哪儿?

5分米呢?

指名指一指。

师:

想一想,分米和米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请你们四人小组在一起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通过指一指米尺上的1分米、2分米、5分米从哪儿到哪儿,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长度单位分米。

在找的活动中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从0—10是1分米,从30—40厘米是1分米,从15到25

厘米也是1分米,不仅是数感的培养,更为学生创造了开放式探究学习的方式)

4、认识毫米

师:

刚才,大家吸管测量得非常认真,现在请你们拿出一根较短的铅笔,用尺子量量铅笔有多长?

学生量一量,汇报。

师:

刚才大家量的铅笔的长度有的是整厘米数,有的是几厘米多几小格,有的是几厘米少几小格,请你们看一看尺子,仔细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

学生数数,说说。

师:

大家的意见不一样!

老师把一厘米放大了,我们一块儿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画,共同数出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师:

1厘米中有10小格,谁知道每小格的长是多少?

对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可以写成1mm,谁能说说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现在,谁能再准确的说出你刚才测量的铅笔有多长?

学生说说。

师:

1毫米大约有多长呢?

拿出1分硬币,先看一看硬币的哪一部分长度大约是1毫米?

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看得对吗?

对,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你能用手势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一分硬币,(平放)把硬币小心地取出来,看一看,1毫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铅笔的长度是不同的,在学生动手测量发现不一定是整一数时,在内心能产生一种思索,需要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来表示,于是就自然引出长度单位毫米。

另外,学生有了“1分米”的知识作为基础,在认识毫米时,可以适当的缩短时间,使课堂节奏有松有驰。

课改后,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设计要有弹性,根据课堂进程,及时变化。

由于可能有部分学生课前就知道一些毫米的知识,在介绍毫米时,要根据当时孩子们的状况及时调整,学生可以自己认识的事物教师不要越俎代雹。

5、小游戏:

“神奇的手指”

师:

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

(好)请把学具轻轻向前推!

游戏的名字是:

神奇的手指。

注意听清要求:

仔细看老师的手指,先闭合,然后慢慢张开。

如果你认为手指之间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就及时喊停,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估计得最准确。

教师手指闭合,学生估测,教师注意用工具检测学生估计得是否准确。

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玩游戏,注意用工具及时检验你估计的长度是否准确。

(当学生情绪渐落到低潮时,教师要注意设置一个或多个情景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来形成一个新的学习思维。

在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后,由于学具较多,学生又有爱动爱摸的天性,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浮躁的情绪。

让学生收拾好学具,用动感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巧妙地调控课堂,更是对所学的长度单位的系统整理。

三、回顾整理,交流收获。

师:

大家游戏玩得真开心,下课以后,大家还可以继续玩!

现在,注意看黑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汇报

四、实践应用,巩固反馈

1、判断。

师:

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下面,让我们判断,这些话说得对吗?

数学书厚约5毫米。

一拃长约10分米。

小红身高138厘米。

课桌高约7厘米。

1棵大树高5分米。

跳绳长2毫米。

2、估一估,量一量。

除了判断别人的话是否正确,我们还可以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

多媒体课件出示表格及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学生动手量,全班交流。

(数学来自生活,自然最终也要回到生活中去。

在孩子们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我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估计和测量,将数学知识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这样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培养长度观念,而且也让孩子们对数学更加有兴趣。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课件、尺子、学具、铅笔、A4白纸

〖教学设计〗

(一)认识分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请同学们猜测老师的身高。

(表示身高时用到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2)用合适的单位填空。

课桌高7()。

(用m和cm填都不合适,激发学习需要。

2.独立探索,发现新知。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像:

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2)小组讨论:

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

学生讨论。

(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

)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

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

(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

你的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

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量一量,估一估,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4)讨论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

3.对儿歌:

巩固。

嗨嗨,让我们大家来比一比,比什么?

比比米(分米、厘米),一米(分米、厘米)到底有多长?

1米(分米、厘米)大约有这么长。

(学生用手势表示)

(二)认识毫米

1?

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帮助淘气量一量他的铅笔有多长。

(尺子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学生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

(课件演示测量结果的放大图--6厘米3毫米。

(3)看到这个测量的结果,你想说些什么?

问些什么?

(引导学生质疑:

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

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教师或学生讲解:

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1毫米。

让学生拿出手中的尺子找到1毫米。

(使学生了解:

尺子上任意1小格都是1毫米。

)用一个字概括出1毫米的特点。

(小、细、短……)

(2)在学具袋中找到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

(如:

一块七巧板的厚度……)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怎样验证手势是否准确?

(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再用另一只手将其取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大约是1毫米。

(3)生活中你在哪儿听说过毫米这个词?

(课件演示:

近10天降水量分布图、蜂鸟图、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图、世界上最薄的手机图和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图、眼睑及脚底皮肤的厚度比较、手指甲及脚趾甲生长速度比较等。

(4)知道1厘米=10毫米。

(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为了1厘米长,还是10毫米长这个问题而争吵。

数学博士认为:

1厘米与10毫米同样长。

为什么数学博士要这样说呢?

听了他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

1厘米=10毫米;进行长度比较时,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长度单位。

自己在尺子上数出10毫米。

(三)复习巩固,应用提高

1.估一估,量一量。

2.看图说出回形针和课本的长度。

3.画出折出宽度为30mm,2cm,5mm,1dm的长方形。

4.淘气的日记

(1)2003年9月11日星期四天气:

小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

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

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改正用错的长度单位。

淘气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2003年10月14日星期二天气:

下课了,我发现教室里的一块玻璃坏了,于是,我赶紧量好玻璃的尺寸记下来,让爸爸帮我们重新安好。

可是,爸爸拿着玻璃来到学校时,却安不了,这是为什么?

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忘记加上窗框的宽度。

(3)2003年10月29日星期三天气: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可是,我怎么想也做不出来。

我想,老师大概出错题了吧?

请大家帮我看一看。

(思考题,不作全班要求。

1()-9()=1()1()-59()=1()1()-99()=1() 1()-999()=1()

5.手指游戏

(1)教师边说边演示:

手指兄弟亲又亲,大哥挂帅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记得牢,手指叉开表进率,相等空间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密。

(2)学生互相动手表演。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明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密。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想了解哪些数学知识?

《铅笔有多长》练习题

一、细心算一算。

7厘米+8厘米=()厘米

30米+6米=()米

21米-4米=()米

90厘米+10厘米=()厘米=()米

二、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对不对?

1.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

2.5厘米比2米长。

()

3.谁量的对?

对的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