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7244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本院的实践,借鉴质量认证理论和运用现代职教理论,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视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

对高职教育教学观进行了研究,提出全面发展质量观;分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构建“三全”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指标,探索总结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高职  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是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自筹经费课题。

在首珩副教授的主持下,全体课题组成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借鉴质量认证理论和运用现代职教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研究成果。

现将主要情况和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一、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过程

(一)    课题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迫切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异军突起。

特别是1999年党和国家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及有关政策后,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对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跨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面临着信息社会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将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洪流;党的十六代召开,拉开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序幕。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必须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事关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保障和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永恒的价值追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与教育评价工作起步较晚,但成就令人嘱目.近二十年来,高职教育也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并取得长足发展。

由于连年扩招,高等教育的质量尤其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热切关注。

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和建立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便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因此开展本项目研究适逢其时,意义深远。

(二)本课题研究历程

2002年,我院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立项为校级课题(湖铁院办[2003]24号),2003年该课题被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工作自2003年12月开始启动,历时一年半。

第一阶段:

资料收集、调研、分析.2003年12月——-2004年12月,着重对省内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行调研,对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现状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

开题阶段-——2004年3月,本课题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开题会议。

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持,课题组成员全部参加,研究讨论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确定研究内容,明确分工,制定项目研究计划和进度。

此后一年多时间严格按预设的研究内容和计划进度开展工作。

第三阶段:

研究与实践阶段-——2003年3月-——2005年7月.课题研究小组积极探讨,认真实践,既产生了理论成果,又取得了实践经验。

促进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工作向纵深发展。

对高职教育教学观进行了研究,提出全面发展质量观;分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因数、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构建“三全”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指标,探索总结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模式。

    建立教师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专业评估,办学水平评估对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引入市场和社会监控评价机制;研究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中的地位、作用;构建ISO9001-2000质量认证体系。

(三)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1)分析影响教学质量因素

(2)高职教育质量观的研究

(3)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4)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

(5)建立教学质量的各类评价体系

(6)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模式

(7)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师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

专业评估、办学水平评估的研究和实践

(8)如何引入市场和社会监控评价机制

(9)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中的地位、作用。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除了采用一般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如宏观研究与微观调查相结合、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等,本课题尤其重视高职教育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这一突出特点,将整个研究工作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性质及其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从而形成了本课题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高度关注监控与评价的有机结合。

    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各有侧重,前者重在过程控制,后者重在结果和目的的定性和反馈,前者是后者的评判基础。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往往是将二者分开来进行研究的.虽然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其究竟应有什么样的特色尚在探讨和摸索之中,但很多院校在不断的实践中,已经开始了“从注重评价到注重监控、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人工统计到计算机处理”的理念和操作转变,注重“实时过程监控”成为保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我们高度关注监控与评价二者的有机结合,旨在通过实时的质量监控使高职教育教学处于不断的动态调整状态,并通过不断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服务于最终的管理性评价。

而在这一过程的实际操作中,监控与评价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课题主要立足于构建一个一体化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2)坚持研究与实验的相互支撑.

课题运行坚持研究与实验的结合,相互支撑,在调研资料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思辩提出总体思路,据此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科研伴随下的实验;在实验中又不断地形成新的思路,产出阶段性实验成果,再及时反馈,使得课题研究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丰富;循环往返,持续提高。

    (3)重视指导性与操作性的统一协调.

首先,本课题提出建立高职学院内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体系,注重政府、社会的作用,其本身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其次,本课题所提供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不是停留在学术探究层面上的纯理论体系,而是可以直接作为工具应用的操作体系。

其三,该体系并非一个仅供套用的固定模板,而是既有实践又具有借鉴意义的基本框架,其自身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强调教育内部与教育外部的紧密联系。

    高职教育作为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

职业教育不但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具有这样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用人部门参与特征”,决定了它必须由教育界与经济界共同参与,必须依托行业、企业才能办出特色,要突破传统教育只注重学校内部体系的局限,更多地将目光转向来自教育外部的监控与评价,这也体现了职业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事实上,高职教育特色就在于更加注重就业导向,注重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评价。

只有坚持内外结合,才能严格把握住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的,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截至2005年初教育部公布的,我国独立设置从事高职教育的院校已达1078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0.6%,2005年高职的在校生人数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招生。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大举措,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高职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

教育投入不足,师资缺乏,教学条件恶化,教学质量滑坡。

同时,由于教学质量难以保征,导致有些学校学生报到率低,从而又使一部分主要依靠学生学费收入维持运营的高职院校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因此,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之路,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发展的大事.

三、对课题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

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作为教育教学中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两种活动,在保证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活动所无可替代的。

各级各类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向、重点是不同的,高职院校质量监控与评价,必然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自身所应具有的特色来进行分析。

没有特色,就没有质量,也就不会有生命力。

   研究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首先必须回答这样几个最为基本的认识问题:

    

(一)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如何体现?

正确的质量认识,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自身的健康发展。

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质量定义,是美国质量管理学会所称的“某种产品和服务满足需求程度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就高职教育教学来讲,其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的程度,即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师资水平等要满足受教育者的求学和就业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是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程度,即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学过程等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因此,满足了经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双重需求,即是体现了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

而要同时满足这两个层面的需求,必须从高职院校具体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特征和特性着手,注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高职教育有哪些科学的质量观?

高职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变量系统,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工作的规律性,研究教育教学系统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树立起科学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观,构建起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观是社会、用人单位、学校自身对教育工作和受教育者质量的基本看法。

教育质量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在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质量观。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归纳出不同的质量观。

    知识质量观。

它是一种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度、广度及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来衡量教育质量的质量观。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学而优则仕",就是这种质量观的体现。

在这种质量观的指导下,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应用的教学思想.

     能力质量观.这是20世纪70年代在北美兴起,90年代进入我国的一种质量观念.刚开始,它是—种“能力本位”思潮,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才形成了“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观念”,我们称之为能力质量观。

在发展过程中,能力质量观又有任务本位能力观、整体主义能力观和整合能力观的区别。

整合能力观是对前两种能力观的折衷,认为能力是个体的—般素质及其在职业任务中的操作表现二者之间的整合,并把能力理解为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的差异。

澳大利亚和英国的能力本位理论都是整合能力观的体现.

    全面素质质量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这昭示着质量观由知识质量观、能力质量观向素质质量观的转变。

相对于个体在现实职业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整合而成的外显能力来说,素质是个体更为稳定的内在品质,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水平。

因此,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以及一度流行的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

素质的含义应当是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全面素质。

这种质量观无论对于精英型高等教育还是大众化高等教育都是适用的。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质量观应如何取向呢?

我们认为,高职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这种质量观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和高职教育的个性定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全面素质质量观”的体现。

我们在分析上述质量观的基础上认为,高职教育应构建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既要吸收各种质量观的合理内核,又要着眼于发展。

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应以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为基本标准,注重办学的个性化。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培养人才的教育也是分类型和层次的。

教育的类型、层次不同,人才培养的面向、目标不同,对人才的规格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教育质量的概念,不是统一的、固定的,而是多元的、动态的、发展的。

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质量,不能用精英教育的质量观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对教育质量的评价,虽然有教育系统内部的评价和外部的评价之分,但最客观、最有效的应该是社会的评价,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没有特色就没有质量。

办出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区域性和技术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

因此,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的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按照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课程改革,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要研究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法,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高职教育为何要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价?

    竞争的压力,引发了生存的危机。

从比较教育的视角来看,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数量增长—-质量下降——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这样的发展过程.与高职院校数量和招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办学条件恶化,尤其是一些新建的高职院校对自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还缺乏明确认识,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因此,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正确处理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数量与质量、效率与效益的关系,促进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得到有机统一,实现高职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高职教育依靠什么来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价?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国外较为典型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式,是采用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来进行的。

如澳大利亚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体系,就是通过职业技能的等级认证来进行质量监控与评价,其所有课程均经过行业协会注册,因此毕业生可直接取得就业资格。

就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来讲,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一般是教育的投资者与学校共同成为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体。

如澳大利亚TAFE学院是由政府投资的,其监控与评价由政府委托行业协会通过技能等级认证来进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和雇主,则由雇主集团委托行业协会对企业方的职业培训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由政府重点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

而发达国家较为典型的高职类院校,如德国的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员班等,也是在教育投资方的监管下运行的,加上有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保障,一般能够切实担负起对教育对象的责任。

    由此可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层次:

政府——社会--学校。

其中,以学校自我监控为核心,以政府监控为指导,以社会监控为评价依据。

但是,我国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其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更多地是依靠政府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来监控,行业企业参与的力度不大、动力不足,而我国的技能考核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又尚待完善,因此质量监控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院校领导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心。

事实上,仅仅依靠一张大专学历文凭很难体现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技能的特性,这就需要强化政府评价的导向作用,以及学校自我监控的核心作用。

四、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监控与评价都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手段和工具,最终的目的是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本课题所构建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日常教育教学的、一种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它力求使质量监控与评价更具有实际效果,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能够及时反映出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问题;使校长和管理部门能够较全面地掌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诊断,并及时采取防范的措施。

这在当前高职院校间差异性增大、部分学校质量失控的背景下,努力使高职教育的评价工作从外在的推力转化为学校内驱的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但更加注重操作的工具性。

    构建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既要遵循和符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规律,更要具有在日常自然运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可操作性.质量监控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适合监控与评价的目的与功能,要能为理论所检验和证明,但更重要的是在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上,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工具性的模型、程序和具体文件,有便于操作的工作指标和评价标准,使整个监控与评价过程能够为学校各部门接受和认可,并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二)全面性与实效性相结合,但更加注重监控的实际效果。

    实际的监控和评价工作要包括许多要素:

管理监控和评价工作、确定监控部门和评价人员、确定要解决的问题、设计监控与评价方案、收集与分析信息、报告监控与评价等。

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必须全面考虑这些要素,注重全面监控和重点评价、一般评价和特色评价、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的互补结合,但更应注重实际效果,避免为应付评估大量投入却忽视日常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现象。

例如,在注重评优条件下和自然状态下的监控与评价相结合时,我们更要强调自然状态下的监控与评价;在注重一般和重点指标相结合时,我们就更强调突出重点解决问题。

尤其是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系统性和覆盖面,更要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办学状况突出重点,特别是要针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监控与评价。

    (三)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但更加注重动态发展。

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其内容应该相对稳定。

但是,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对其质量进行的监控与评价也应当是动态的,必须根据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与完善,做到静态和动态有机结合.

    一是在尊重历史和事实,符合国情和校情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构建实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有明确的、便于操作的工作指标和评价标准;易于体现成果,便于量化检查。

二是由学校、系、教研室等构成多层次、多角度的网络,将观念、管理、条件、机制、制度等多种要素组合进系统。

三是依据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不断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调整与完善体系,构成既有基本框架,又有充分弹性的体系结构。

    由于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我们的研究力求能够抓住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在某些关键之处有所突破。

因此,本课题组研究的重点,主要是通过高职院校内部在自然、常态的条件下,对于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关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建立起一个教育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整体监控与评价体系。

五、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

(一)构建全方位的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教学质量的内部监控系统和教学质量的外部监控系统组成。

我们必须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部要素进行分析。

1.高职学院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系统的组成要素

学校领导    负责学校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确定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规划学校工作的工作目标,确定教学工作的长远和近期规划,确定教学管理制度,确定教学和教学管理的重大措施

教务处    全面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专业和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运行的管理、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环节的安排、同时要积极规划和推进教学改革

学院职能部门    为学院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保证教学工作所需的各种条件

教学督导室    代表学校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参谋、沟通、评价

系部教学管理机构    具体执行教务处关于教学管理有关具体规定,具体落实教学任务,具体组织教学运行,实施教学质量监督和检查,向教务处反馈教学质量信息。

全体教师    以高度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保证教学质量.并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

在教学中收集有关的信息,及时向教务处或系进行书面或口头反映。

全体学生    认真学习,保证学习效果。

并对学校的教学状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在学习中收集有关的信息,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教务处和系进行书面或口头反映.

2.教学质量的外部监控系统组成要素

政府部门    制定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

委托高职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它独立于政府机关、高职院校)依据合法程序和标准对高职院校进行独立的、客观的、公正的质量评估,形成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正确判断.

用人部门    通过产学研合作机构,对学校教育和毕业生的质量提出意见和看法。

家长    对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质量提出意见和看法。

新闻媒体    通过舆论调查、民意测验反映民众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看法和评价意见

(二)构建全素分析、全程监控和全员参与的“三全”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当包括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就是说,我们既要监控教学的输入质量,又要监控教学的运行质量,还要监控教学的输出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在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监控体系,是从管理的控制功能出发而构建的系统.因此,要抓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加以监督、控制、调整,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目标。

从下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若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对教学输入质量、教学运行质量和教学输出质量三个大方面、20个小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监控。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要内容

1.对教学输人质量的监控

(1)办学思想-—要取得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关键。

为此,每年都要组织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以统一教育观、思想观、人才观、质量观。

(2)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由教务部门会同系领导、专业教研室主任,在充分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修改方案,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大部分委员来自企事业单位)及校学术委员会的意见,新专业的论证会还邀请地方经济建设计划管理部门和人才交流中心的专家共同参与,尽可能让我们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求.

(3)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主要由学校的教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学生工作管理制度主要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

(4)对师资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监控与评价的主体,由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和行政部门构成。

二是监控与评价的指标,由五类监控指标组成:

人事部门主要对师资流动和师资培训进行监控,教务部门主要负责兼职教师监控、教学水平监控和师资培训、教学事故监控,行政部门主要进行教学事故监控.三是监控与评价的反馈,主要由主管副校长负责,在人事、教务、行政等部门提供的监控报告基础上,由主管副校长进行分析并将整改决策反馈到上述各个主管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