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周测专项演练04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7156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周测专项演练04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周测专项演练04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周测专项演练04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周测专项演练04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周测专项演练04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周测专项演练04含答案.docx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周测专项演练04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周测专项演练04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周测专项演练04含答案.docx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周测专项演练04含答案

周周测04 语基+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

一、语基练习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史书里没说,但是演义里________地写出了尉迟敬德“三鞭换两锏”的故事,指的是敬德挥出三鞭,而秦叔宝只用两锏就接住了,以此表现叔宝还胜了一招。

②中国广州的一位特型演员希望通过扮演美国总统奥巴马走红演艺界,人们在看过他的表演后,的确觉得他的模仿________,印象深刻。

③古代匠人中潜隐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家,他们运用浪漫自由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一龛《牧牛道场》的十组牧牛图,雕琢得________。

A.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C.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D.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在会场内外展开热议。

B.李克强表示,要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

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

C.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人。

D.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经济运行基本面是好的,实现长期发展前景乐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人类的语言文字可以有两种极端的发展,一端是发展成为法律条文,另一端是发展成为诗。

法律条文务求精密准确,以分明的条目来阻绝任何暧昧性,所以现在国际法、公约等通用的语言是法文,因为法文在辞类的界定上是全世界最严格的语言。

________,所以有很多人认同《诗经》很美,却不会有人说那本六个门类法律法规汇编而成的《六法全书》很美。

A.因为中国语文是最不准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

B.而中国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因为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

C.因为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所以中国语文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

D.而中国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因为准确往往不美,美常常是不准确的

4.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如今,手机已进入日用品的行列,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

手机里常有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照片等个人隐私,①________________。

另外,由于回收途径混乱,多数用户会将淘汰的手机闲置,而这也带来了许多麻烦。

由此,比较正规的手机回收的网络平台也就应运而生。

②________________:

第一,交由环保部门拆解,做无害化处理;第二,可以继续使用的部分新款手机则交由回收商做相应处理后销售。

③________________,某销售回购手机的网站就明确表示,他们会对产品做严格、彻底的数据清洗,以确保顾客的权益。

5.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的美学实验。

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于颜色的重量实验:

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下图)从中腰平分,然后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

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他们喜欢哪一个,并说出理由。

参加实验的50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

甲比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

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写出三条结论,答案要简明,每条不超过20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雎》中表现文静美好的女子是男子追求的对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杜甫写自己面对凄凉秋景,感慨于漂泊生活,无奈于身体多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时,指出假如国君懂得关心六国的百姓,秦国就会得以延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

永乐二年进士。

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

核通州仓储,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

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

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

亨信让之曰:

“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

”贵不从。

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

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明年进兵,大破之。

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

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

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

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

亨信言:

“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

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

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

“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

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不然,恐贻大患。

”兵部议,寝不行。

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

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

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

“出城者斩。

”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

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

亨信登城语曰:

“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也先逡巡引去。

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

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

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

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

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

许之。

归八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罗亨信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位,这里指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C.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

明清两代多用年号称呼皇帝,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D.车驾,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后用来代指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

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措施,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罗亨信与总兵杨洪凭借孤城守卫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

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D.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

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亨信让之曰:

“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济字巨川。

其先真定人,父恕,后唐时童子及第,开宝中,知秀州。

会盗起,城陷,为盗所杀,将并害济。

济伏柩号恸,谓贼曰:

“吾父已死,吾安用生为,但恨力不能杀汝,以报父仇尔!

”贼义之,舍去。

济携父骨匿山谷间。

既而官军大集,济脱身谒其帅朱乙,陈讨贼之计。

乙嘉之,遗以束帛,奏假驿置遣归。

再调胙城尉,徙临河主簿。

转运使王嗣宗被诏举法官,以济名闻。

改刑部详覆官、通判镇州。

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

一夕,报有火,济部壮士数十潜往侦伺,果得数辈并所盗物,即斩之。

驰奏其事,太宗大悦。

召判登闻鼓院,拜监察御史。

上疏陈统天下之术、节民物之道,大者有十。

其言切于时,词多不载。

景德初,徙知河中府。

三年,判司农寺。

时周伯星【注】见,济乘间言曰:

“昔唐太宗以丰年为上瑞。

臣愿陛下日慎一日,居安虑危,则天下幸甚。

”受诏与刘综改定茶法,颇易旧制,由是忤丁谓、林特、刘承规辈,因与王钦若迭诋訾之。

四年,拜本曹郎中,出知杭州。

郡城西有钱塘湖,岁久湮塞。

济命工浚治,增置斗门,以备渍溢之患,民颇利之。

大中祥符三年,徙知洪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

属岁旱民饥,躬督官吏为糜粥,日亲尝而给之;录饥民为州兵,全活甚众。

是岁卒,年五十九,遗奏大旨以进贤退谀佞、罢土木不急之费为言。

济颇涉经史,好读《左氏春秋》,性刚直,无所畏避。

少时,深州刺史念金锁一见器之,且托后于济。

金锁没,济抚其孤,援寘禄仕。

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三》,有删改)

【注】 周伯星,星名,有象征祥瑞和灾凶两种说法,此处象征祥瑞。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

B.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

C.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

D.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此处指童子科考试。

童子科是古代选拔神童的制度,汉代已有,开始以荐举为主,后来增加了考试,能够通过考试的神童称为童生。

B.疏,是古代臣下向帝王进言的奏章的一种,用以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进行说明,也可以用来陈情,与对经书作注解的注疏不同。

C.大中祥符是宋代的一个年号。

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帝王在位期间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一个年号也不一定只有一个帝王使用。

D.《左氏春秋》是为《春秋》作注解的一部史书,在古代典籍中,隶属于四大部类中的经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秀州城被盗贼攻陷后,王济的父亲被杀,王济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怒斥盗贼,盗贼不仅没有杀他,反而认为王济有义节而放了他。

B.王济正直有为,受到朝廷赏识,被朝廷召入判登闻鼓院,授予监察御史的重要职务。

王济曾上书陈述治理天下、节省百姓物力的十点决策,建议切合时政。

C.王济颇有政绩,在杭州任职时,兴修水利,百姓获利很多;在洪州任职时,遇到旱灾,亲自为百姓煮粥,录用灾民做州兵,许多人得以度过饥荒。

D.王济在年轻时,曾深受深州刺史念金锁的器重,在念金锁死后,王济完成当年念金锁的嘱托抚养他的后代,并帮助他的后代走上了仕途。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诏与刘综改定茶法,颇易旧制,由是忤丁谓、林特、刘承规辈,因与王钦若迭诋訾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周测04 语基+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

1.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绘声绘色:

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与①中故事描写相对应。

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符合②中模仿。

栩栩如生:

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

符合③中雕刻图。

2.A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B.缺少宾语中心词,应是“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C.搭配不当,应是“人口近1亿”;D.语序不当,应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实现长期发展前景乐观”。

3.B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横线上前半句,应承接“因为法文在辞类的界定上是全世界最严格的语言”表转折,可排除A、C选项;横线后前半句讲“《诗经》很美”,后半句讲“《六法全书》不美”,照应B项。

4.示例:

①因此淘汰了的手机不可随意处置 ②这些网站有两种处置方式 ③为了消除人们对隐私泄露的顾虑(逻辑关系正确,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①处前文说手机里有个人的私密信息,后文说由于回收途径混乱,有些人宁愿将手机闲置,①处可填入“淘汰了的手机不可随意处理”之类的内容。

②处是对后文正规的手机回收的网络平台对手机的两种处置方式的概括。

③处后文是确保顾客权益的方法,③处应填写这样做的原因。

5.①颜色能让人产生重量感。

②人们对上浅下深习以为常,反之则感觉不快。

③美的形体含有一个原则:

平衡或匀称。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可先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如这是一个关于颜色重量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颜色能让人产生重量感;对参加实验的50人的感觉进行纵向比较,喜欢甲图的人数占多数,说明人们更习惯上浅下深;从人们反感乙的原因推出结论——美的形体要匀称。

二、

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三、

1.C 解答此题,可运用排除法。

“迎送”后需要加宾语,即“瓦剌使臣”,故“瓦剌”与“使臣”中间不可断开,可排除A、B。

“三月”“七月”“八月”并列,表明做的事情,“八月”前应断开,可排除D,选择C。

2.C “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3.D 兵部并没有采纳罗亨信的建议。

4.

(1)罗亨信责备他们说:

“你们这些人接受朝廷厚恩,怎敢临阵退缩呢?

死于法度哪比得上和敌人战死?

”(得分点:

“让”“法”“孰与”)

(2)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

(得分点:

“但”“虽”“谁与”)

【参考译文】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

永乐二年考中进士。

仁宗即位,才被召入朝廷担任御史。

查核通州粮仓,巡视京城。

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

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与军务。

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能接续,停留十日率军返回。

罗亨信责备他们说:

“你们这些人接受朝廷厚恩,怎敢临阵退缩呢?

死于法度哪比得上和敌人战死?

”蒋贵不听从。

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情形。

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

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

罗亨信凭借参与引导的功劳,晋级一等。

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

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

参将石亨请求选拔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罗亨信上书制止了这件事。

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仍任宣府、大同巡抚。

当时朝廷派遣官员测量这两个地方的军田,每军八十亩之外,都要征收五升的税。

罗亨信说:

“文皇帝在位时,下诏让边防军队尽力开垦荒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

现在为何忽然有这种举动呢?

塞上的军队守卫边疆非常辛苦,没有其他生计,只有从事田耕。

每年从冬天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要割草,八月以后,修缮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

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成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百姓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

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

”皇帝采纳了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

当初,罗亨信曾上奏说:

“也先专等时机挑起事端,以图入侵。

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加城池的守卫来防备。

不然,恐怕会遗留大患。

”兵部商议后,将这个意见搁置没有施行。

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军民纷纷争着出城。

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

“出城者斩。

”又与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

也先挟持太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

罗亨信登城告诉他说:

“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

”也先迟疑后带兵离开。

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

正当这时候,皇帝被俘,敌骑兵一天天逼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

罗亨信与总兵杨洪凭借这座孤城守卫着交通要道,对外抵御强敌,对内保卫京城。

杨洪到京城守卫后,罗亨信又与朱谦共同守卫宣城,功劳显著。

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第二年,罗亨信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

皇帝答应了他。

罗亨信回去八年后,在家中去世。

5.D 解答断句题时,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

“牧守多勋旧武臣”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A、C。

“济未尝挠屈”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

排除B,选择D。

6.A 解释有误。

童生是文童的别称。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7.C “亲自为百姓煮粥”错,原文是说他督促官吏煮粥。

8.

(1)王济接受诏令与刘综改定茶法,对旧的茶法改动很多,因此冒犯了丁谓、林特、刘承规等人,这些人于是就与王钦若反复诋毁非议王济。

(得分点:

“忤”“迭”“诋訾”)

(2)王济平时与内臣裴愈不知,裴愈因事犯罪,皇上十分恼怒,命令宪府进行审问,王济恰好任知杂事,极力为裴愈分辩,终于使裴愈只获较轻的惩罚。

(得分点:

“隙”“坐”“鞫”)

【参考译文】

王济字巨川。

其祖先为真定人,父亲王恕,后唐时童子及第,开宝年间,任秀州知州。

恰逢盗贼兴起,秀州城被盗贼攻陷,王恕为盗贼所杀,盗贼准备把王济也一并杀害。

王济趴在父亲的棺材上大声哭泣,对盗贼说:

“我的父亲已经死了,我活着有何用?

只是恨我的力量不能杀了你们,来报父亲的仇恨!

”盗贼认为王济很有义节,就放弃王济而离去。

王济携带着父亲的尸骨藏匿在山谷之间。

不久官军大规模聚集,王济脱身拜见官军的统帅朱乙,陈述讨伐盗贼的办法。

朱乙对王济的办法大加赞赏,送给王济一束帛,并奏请借用驿马送王济回家。

又调任胙城县尉,改任临河主簿。

转运使王嗣宗被命令推举执法官员人选,就把王济的名字报上去。

改任刑部详覆官、镇州通判。

州郡的长官大多是有功勋的旧臣武将,对权贵傲慢无礼,欺压百姓,王济从来不屈服。

驻守的士兵十分放纵,不守法度,有时夜晚焚烧老百姓的房屋趁机偷盗。

一天晚上,通报发生大火,王济率领数十名壮士暗中前往侦察,果然抓获数人及其所盗窃的财物,就将这些人斩首。

然后迅速将此事上奏,太宗十分高兴。

召入判登闻鼓院,授予监察御史。

王济上书陈述治理天下的方略,节省百姓物力的方法,大的方面有十项。

这些建议切中时政,因文字太多这里就不再记载。

景德初年,调任河中府知府。

三年,判司农寺。

这时周伯星出现,王济乘此机会上奏说:

“从前唐太宗把丰年当作祥瑞。

我愿陛下一天比一天谨慎,居安思危,那么天下就大幸了。

”王济接受诏令与刘综改定茶法,对旧的茶法改动很多,因此冒犯了丁谓、林特、刘承规等人,这些人于是就与王钦若反复诋毁非议王济。

四年,授予本曹郎中,离京任杭州知州。

郡城西边有钱塘湖,年代久远被堵塞。

王济差遣工匠疏通治理,增设了斗门,来防备湖水泛滥的祸患,老百姓获得很多好处。

大中祥符三年,调任洪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

恰好这年发生旱灾,老百姓饥饿无食,王济亲自督促官吏煮粥,每天亲自品尝后供给饥民;录用饥民当州兵,保全了许多人的性命。

这年王济去世,终年五十九岁,遗留的奏折大致意思是劝进用贤人,斥退谀佞之徒,停止各种不急需的土木工程。

王济对经史颇有研究。

喜欢读《左氏春秋》,性格刚强正直,无所畏惧。

年轻时,深州刺史念金锁一见到王济就很器重他,并将自己的后事也托付给王济。

念金锁死后,王济抚养他的后代,帮助他的后代走上仕途。

王济平时与内臣裴愈不和,裴愈因事犯罪,皇上十分恼怒,命令宪府进行审问,王济恰好任知杂事,极力为裴愈分辩,终于使裴愈只获较轻的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