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6917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地理

姓名班级总得分

【说明】

1.全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表中)

1.地球的形状是(  )

A.平面B.正圆C.不规则的球体D.圆柱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考查地球的形状。

2.东半球的范围是()

A.0°和180°之间B.20°E到160°E之间

C.20°W到160°W之间D.20°W以东到160°E之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是指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0°和180°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选D。

3.麦哲伦船队自西向东完成首次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麦哲伦船队是从欧洲出发,经大西洋后进入太平洋,再进入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故选:

B。

4.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赤道是环绕地球仪一周的最大的圆圈,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该线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选项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5.学习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给我们装上“地理的头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事物B.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C.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D.便于学习和掌握电脑技术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学会用地理语言来记录和表述地理事物,是我们学习地理、认识世界的重要技能,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学习地理能让我们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事物,能使我们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能使我们学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根据题意。

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学习地地理的重要意义,牢记即可。

6.北纬的代号用什么表示()

A.EB.WC.ND.S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地理上通常用字母来表示经纬度,经度是有西经和东经分别用字母“W”和“E”表示,纬度是有南纬和北纬,分别用字母“S”和“N”表示,故选C。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B.20°E,160°WC.20°W,160°ED.赤道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任何两条相对

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东经180°和西经180°,实际上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依据题意。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

8.如果你爸爸今天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带()

A.春装B.夏装

C.秋装D.冬装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北半球为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为秋季,北半球为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秋季时,南半球为春季,今天是北半球的冬季,所以是南半球到的夏季,爸爸今天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我会建议带夏装,故B符合题意。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北京一年四季当中,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B.北京处在正午时,华盛顿正是黑夜,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北京一年四季当中,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北京处在正午时,华盛顿正是黑夜,这是由于每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形成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10.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下列各地哪个太阳高度角最低[]

A.10°NB.50°NC.20°SD.80°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由赤道向两极太阳高度角越来越低,故80°S是太阳高度角最低的,故选D。

11.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北为温带,则该点的地理位置是(  )

A.23.5°N,160°EB.66.5°N,160°E

C.23.5°S,180°D.23.5°N,20°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说明该地经度为20°W;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说明该地为22.5°N。

正确答案选D。

1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

B.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答案】C

【解析】

【详解】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要知道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现象。

13.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相交于南北两极,故A错误;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B正确;

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相同纬度的除外),故C错误;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4.同样图幅的地图,你会采用大比例尺是(   )

A.宜丰县行政图B.宜春市行政图C.江西省行政图D.中国行政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据图可知:

图示实际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亚洲、中国、江西、宜春市、宜丰县,则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最大的是宜丰县行政图,故本题选A。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15.在一平方米的墙壁上绘制我们学校规划图,哪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A.1:

500B.1:

50000C.1:

100000D.1:

15000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图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地图包括方向、比例尺、注记和图例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如果要绘制学校的规划图,范围小,要选择大比例尺,以上四个比例尺中,1:

500是最大的,故选A。

16.某断崖处有五条等高线重叠,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是50米,该断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99米B.200米C.259米D.380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是50米,断崖处有五条等高线重叠,断崖的相对高度约为50×5=250米,最多也不超过50×6=300;依据题意,故选:

C.

17.在1:

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

A.5厘米B.4厘米C.3厘米D.2厘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在1:

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4厘米,故选B。

18.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般是

A.正北方B.正南方C.正东方D.正西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向,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般是正北方,故选A。

19.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读上图时,应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规定确定方向

B.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

C.公路AB段大致为东西走向

D.公路BC段大致为东西走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把指向标平移到河流上判断出河流大致由南向比流;把指向标平移到公路上,可判断出公路AB段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公路BC段大致为东西走向;故答案选D.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带有指向标的地图的判断,要求学生掌握其判断方法。

20.图幅相同

情况下,下列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黑龙江省地图D.佳木斯市地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范围越大的地图比例尺越小,相反,范围越小的比例尺越大,以上四幅地图中,长春市地图范围最小,比例尺最大,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地图的有关知识,要注意比例尺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21.下列山脉为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

C.乌拉尔山脉D.大分水岭

【答案】C

【解析】

【详解】以上四座山脉中,阿尔卑斯山脉全部位于欧洲;喜马拉雅山全部位于亚洲;乌拉尔山脉是亚欧分界线;大分水岭全部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故选C

22.地球上,海洋所占的比例是()

A.71%B.29%C.50%D.39%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被海洋覆盖,占了71%的海洋,而剩下29%为陆地,所以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海陆分布的有关知识.

23.关于四大洋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和欧洲相邻B.太平洋底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C.印度洋的平面轮廓呈S形D.北冰洋是唯一有冰山的洋

【答案】C

【解析】

【详解】欧洲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故A错误;太平洋底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正确;大西洋的平面轮廓呈S形,错误;四大洋都有冰山存在,错误,故选C。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四大洋的特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24.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有两块大陆被赤道穿过D.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故A不符合题意;海洋大多集中于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故B不正确;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故C不正确;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观察大洲和大洋分布图,明确大洲和大陆的区别。

25.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B.欧洲C.大洋洲D.南极洲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分布。

【详解】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南极洲横跨了东经0度~180度经线、西经0度~180度全部经线。

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南半球的最高纬度--南极点就在南极大陆上。

因此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故选D

【点睛】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6.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处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C.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日本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每年约有1500次地震,是著名的“地震之邦”,故选C。

27.下列板块不是六大板块的()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大西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所以,以上板块不是六大板块的是大西洋板块。

故选C。

28.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28.2°N,84.7°E)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亚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9.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造B.气候的变化对地表的影响

C.人类的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的反映D.地壳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30.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导致的是()

A.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B.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C.欧洲荷兰的拦海大坝D.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

【答案】B

【解析】

【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详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而ACD是由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外力作用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地壳运动的影响。

二、填空题(共40分)

31.地球是一个_______,表面积为_______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_______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__千米。

【答案】球体;5.1;6371;4万

【解析】

【详解】地球是一个球体,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在图中A、B、C、D对应的节气(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分别是:

A     ,B     ,C    ,D    。

一天正午,站在太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的人们发现不见自己的影子,这一天应该是    月    日。

今天,地球所处的位置大约在    。

【答案】

(1)略

(2)略(3)夏至秋分冬至春分,6月22日,DA段

【解析】

【分析】该题以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地球公转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影子的长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详解】

(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图略。

(2)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图略

(3)读图可知,A是夏至日即6月22日;B是秋分日即9月23日;C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D是春分日即3月21日;站在太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的人们发现不见自己的影子,这一天应该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6月22日,今天,地球所处的位置大约在DA段。

3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写出该图的比例尺:

①数字式:

____②文字式:

____。

(2)在这幅地图上

定向准则是_________ 。

(3)A和F两山坡较为缓和的是 ____。

(4)山顶甲海拔高度在 ____米以上,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米。

(5)地形部位D是____;B是____。

【答案】

(1).1:

50000

(2).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3).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A(5).600米(6).100米(7).陡崖(8).山谷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判读以及读图能力。

【详解】

(1)据图可知,图中的比例尺为线段式,要将其改为数字式,先将500米换算成50000厘米,表示成数字式:

1:

50000;要将其改为文字是,是将其用语言叙述出来,表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

(2)据图可知,该图没有指向标,也不是经纬网地图,所以在这幅地图上的确定方向准则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据图可知,F处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陡;A处等高线稀疏,表明坡度缓和;

(4)据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那么山顶甲海拔高度在600米以上,700米以下;乙地的海拔在500以上,600米以下,那么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100米;

(5)据图可知,D处等高线重合,所以为陡崖;B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

【点睛】在地图上,把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34.读图并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4)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西半球、离南极洲近的是________洲;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的是________洲.

(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洋.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轮廓形状像“S”的是________洋.

【答案】

(1)亚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南极洲;亚洲

(4)北美;南美;大洋;非

(5)太平;北冰;大西

【解析】

【详解】

(1)读图可知:

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B是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北美洲;C是亚洲西南部的非洲;D是南美洲。

(2)④是面积最小的北冰洋,亚洲的东面是太平洋,①是太平洋,③是完全位于印度洋,②是呈“S”型的大西洋。

(3)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而亚洲则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所以,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纬度最高的是南极洲。

(4)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北美洲,位于西半球、离南极洲近的是南美洲;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的是大洋洲,大洋洲也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洲;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的是非洲.

(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轮廓形状像“S”的是大西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