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6902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物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物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物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物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生物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生物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子代DNA分子

C.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场所只有细胞核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答案】A

【解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复制的条件、特点和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有丝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两个子代DNA分子,B错误;

C、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D错误。

故选A。

2.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  )

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

B.长颈长腿比短颈短腿有较多的生存机会

C.长颈长腿影响了遗传基因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达尔文认为:

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可能性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

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

【详解】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属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因为长颈长腿比短颈短腿有较多的生存机会,B正确;

C、长颈长腿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不会影响遗传基因,C错误;

D、基因控制的性状受到了环境的选择,D错误。

故选B。

3.优生优育关系到国家人口的整体质量和每个家庭的幸福,下列采取的优生措施正确的是(  )

A.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B.杜绝有先天性缺陷的病儿的根本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

C.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答案】C

【解析】A、产前诊断只能诊断某种遗传病,A错;

B、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不能杜绝,B错;

C、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C正确;

D、猫叫综合征为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病,不能通过遗传咨询确定,D错。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优生优育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4.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有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及染色体形态种类数依次是()

A.3、7B.1、7C.3、21D.7、3

【答案】A

【解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叫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或者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详解】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中含有六个染色体组,它的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小麦细胞中共有42条染色体,所以每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数目为7,A正确;B、C、D错误。

【点睛】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形态结构各不相同,但是却控制着该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套遗传信息。

单倍体中可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能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5.科学家以玉米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则F1中出现绿株的根本原因是 (  )

A.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

B.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

C.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片段缺失

D.射线处理导致控制茎颜色的基因发生突变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纯合绿株与紫株杂交,其中紫株产生的一个配子中的染色体在射线的作用下,含有PL基因的片段发生了缺失,进而影响了后代的表现型。

【详解】A、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PlPl、PLPL,它们都属于纯合子,不存在等位基因,亦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A错误;

B、射线处理后,只是使染色体上发生了片段的缺失,而染色体的数目并没有减少,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含有PL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后代中只有一个Pl基因,因此表现绿株,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C。

6.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A、噬菌体是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培养,A错误;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但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B错误;

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

D、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所以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7.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但微生物中很少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

D.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特定核苷酸形成的氢键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限制酶的有关知识。

【详解】限制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并不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一种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故选B。

8.范科尼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儿科疾病,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与范科尼贫血相关的13个基因,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就会引发该病。

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析异常基因的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

B.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

C.该遗传病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

D.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引起该遗传病

【答案】B

【解析】基因突变指的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范科尼贫血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与之有关的基因有13种。

【详解】A、不同的基因或DNA分子中碱基的种类相同,因此分析异常基因的碱基种类不能确定变异的类型,A错误;

B、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且调查的人数要足够的大,B正确;

C、范科尼贫血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罕见的儿科疾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不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C错误;

D、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结构的改变,但是不会导致该基因的缺失,D错误。

故选B。

9.人类的生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多胞胎现象,若要形成异卵四胞胎,在双亲体内至少有多少个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同时参与减数分裂()

A.4个,1个B.4个,2个

C.4个,4个D.1个,4个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每个卵原细胞分裂最终产生1个卵细胞,每个精原细胞分裂最终产生4个精子;异卵四胞胎由4个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异卵四胞胎是由4个卵细胞同时或相继与4个不同的精子结合发育而成的。

1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而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子,因此要形成异卵四胞胎,在双亲体内至少有4个卵原细胞和1个精原细胞同时参与减数分裂,故选A。

10.已知某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2×104,该多肽彻底水解所得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又测得控制该多肽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300,那么控制合成该多肽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为()

A.12120B.90900C.181800D.170928

【答案】D

【解析】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假设该多肽链由n个氨基酸组成,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该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2×104,则120n-18(n-1)=1.032×104,解得n=101;根据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可知,DNA的脱氧核苷酸数:

RNA的核糖核苷酸数:

肽链中的氨基酸数=6:

3:

1,则DNA中的脱氧核苷酸数=101×6=606个,又因为脱氧核苷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300,所以控制合成该多肽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为300×606-18×(606-2)=170928,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具体过程,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中的延伸规律准确答题。

11.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

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

A.全部正常B.一半正常C.全部有病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假如该女性血友病患者的基因型为XhXh,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变的只是患者造血干细胞的基因型,没有改变其他细胞的基因型,即她产生的卵细胞都含有Xh,所以其儿子患病几率为10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转基因技术及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卫生防疫站在对某学校学生作健康检查时,随机抽出该校男、女生各100人,测知男性色盲患者9人,女性色盲患者4人,携带者7人,则该学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是(  )

A.8%B.6%C.12%D.16%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男生100人,其中色盲患者是9人,女生100人,女性色盲者4人,携带者7人,由于色盲基因是伴X隐性遗传,Y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因此则该学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是:

(2×4+7+9)÷300×100%=8%。

13.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些生物没有X、Y染色体

B.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bY的个体

C.伴性遗传都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

D.X、Y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答案】A

【解析】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涉及性别决定方式、性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特点等,属于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详解】A、X、Y染色体是雌雄异体、性别决定是XY型的生物体的性染色体,没有性别的生物及性别决定是ZW型的生物等不含有X、Y染色体,A正确。

B、X上含有b使雄配子致死,后代可能有XbY的个体,XbY的个体中的Xb可来自雌配子,B错误。

C、伴X染色体遗传病往往表现为交叉遗传,Y染色体上的遗传不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C错误。

D、XY型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有X、Y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生物有的有性别,有性别的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也是多样的;男性X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X染色体来自于其母亲,传递给他的女儿的现象是交叉遗传;XY型生物的体细胞中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14.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

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

【答案】D

【解析】A、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该细胞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是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故A错;

B、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故B错;

CD、本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上下对应的染色体相同,故C错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5.下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则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A.1/9B.1/4C.1/36D.1/18

【答案】D

【解析】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主要考查根据表现型推理基因型,然后根据基因型推理表现型及其相关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分析和计算能力。

【详解】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Ⅱ-1和Ⅱ-4基因型都是aa,由此判断Ⅰ-1、Ⅰ-2、Ⅰ-3、Ⅰ-4的基因型都是Aa,故Ⅱ-2和Ⅱ-3的基因型都为1/3AA或2/3Aa,因此该夫妇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2/3×2/3×1/4×1/2=1/18,D正确。

【点睛】易错点:

Ⅱ-2和Ⅱ-3的基因型都为AA或Aa的概率分别是1/3、2/3,而不是1/4、1/2。

16.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C.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D.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示表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图中①为DNA模板链;②为转录形成的m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③为RNA聚合酶,据此分析。

【详解】A.由于转录时以①链为模板形成mRNA,所以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U互补配对,A错误;

B.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

名称是RNA聚合酶,催化RNA的合成,B错误;

C.转录完成后,②即mRNA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不需通过两层生物膜,C错误;

D.②为转录形成的mRNA,所以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D正确。

17.如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B.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UAG

C.翻译时,核糖体沿着②向右移动

D.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

【答案】B

【解析】图示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

图中的①为tRNA,每个tRNA分子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构成的反密码子,该反密码子能够与它所搬运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②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

【详解】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A正确;携带异亮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UAG,据此可推知:

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C,B错误;根据tRNA的移动方向可推知:

翻译时核糖体沿着②所示的mRNA向右移动,C正确;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这样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了遗传信息的翻译的相关知识。

解答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进而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

若在细菌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环丙沙星,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细菌基因突变频率降低B.细菌染色体螺旋化加快

C.细菌DNA复制发生障碍D.细菌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

【答案】B

【解析】1、由题意可知,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所以,环丙沙星抑制DNA复制和转录过程。

2、基因突变一般是指发生在DNA复制时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导致的基因结构改变。

【详解】A项,环丙沙星抑制DNA的复制过程,所以会导致细菌基因突变频率降低,故A可能出现。

B项,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染色体,故B不可能出现。

C项,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所以环丙沙星的使用结果会使细菌DNA复制发生障碍,故C可能出现。

D项,环丙沙星抑制DNA解旋,进而影响基因的转录,从而使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故D可能出现。

本题选择不可能出现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中所给信息,结合DNA解旋酶的作用,以及不管是DNA复制还是转录均需要DNA解开螺旋的相关知识解题。

19.下列有关生物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除了能选育新品种外,还能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

B.利用六倍体植物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三倍体

C.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能诱导染色体加倍

D.培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原理是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分裂间期

【答案】B

【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杂交育种不仅可以选育纯合新品种,还可以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个体,A正确;利用六倍体植物的花粉(三个染色体组)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为单倍体,B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均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C正确;培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原理是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分裂间期的DNA复制的时期,D正确。

故选B。

20.研究发现,在没有盗猎的自然环境下,只有2%至4%的雌性非洲象不会长牙。

然而,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在内战结束后出生的雌性大象,有三分之一都没长象牙。

而且,就算是长了象牙,象牙也变小了,其中公象的小了五分之一,母象的小了三分之一。

关于象牙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防止人的猎杀,象群产生了小象牙甚至是无象牙的变异

B.经过世代遗传,小象牙或无象牙的性状被积累了下来

C.与有牙象群相比,小象牙象群某些基因频率必定发生了变化

D.如果人类停止猎杀,象群中有象牙的比例也不一定会上升

【答案】A

【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象群会产生各种变异,人类猎杀导致正常象牙的个体被捕杀,剩余小象牙或无象牙个体,A错误;经过变异和选择,余下小象牙或无象牙的性状,通过世代遗传,小象牙或无象牙的性状被积累了下来,B正确;与有牙象群相比,小象牙象群正常象牙的基因频率下降,C正确;由于基因库发生改变,如果人类停止猎杀,象群中有象牙的比例也不一定会上升,D正确。

故选A。

2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揭示了

A.等位基因之间的作用B.非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基因之间的关系

C.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基因之间的关系D.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答案】B

【解析】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对定律本质的理解,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因此揭示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对(非等位基因)基因之间的关系,选B。

【点睛】分离定律是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自由组合定律是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22.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m、1/nB.m、1C.1/m、nD.1、n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DNA结构,主要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关键是根据两条链中互补碱基的数量关系,以考查分析和推理能力。

【详解】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

A1=T2、T1=A2、C1=G2、G1=C2,所以(A1+G1)/(T1+C1)=(T2+C2)/(A2+G2);(A1+T1)/(G1+C1)=(A2+T2)/(G2+C2)

故甲链的互补链中(A+G)/(T+C)=1/m,乙链的互补链中(A+T)/(G+C)=n,C正确。

【点睛】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与互补链对应的碱基比例互为倒数;而一条单链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与互补链对应的碱基比例相等。

2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没有突变,生物也可能会发生进化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包括突变、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

【详解】自然选择、突变、遗传漂变等都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物进化,A正确;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因此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可能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B正确;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之一,C正确;环境稳定的条件下,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没有影响,但是可能存在突变、迁入和迁出等其他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因此种群基因频率可能发生变化,D错误。

24.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

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

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答案】A

【解析】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由于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替换造成的蛋白质结构异常,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型,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详解】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说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中T-A碱基对被替换成A-T碱基对,替换后氢键数目不变,A错误;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造成基因结构改变,进而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B正确;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型,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C正确;镰刀型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正确。

故选A。

25.蚊子的基因A、B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胚胎致死。

用AABB雄蚊与aabb雌蚊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F2中aaBb的个体占()

A.1/8B.1/7C.1/5D.1/4

【答案】B

【解析】AABB雄蚊与aabb雌蚊交配,F1全部是AaBb,若无致死,F2中会出现9种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