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隧洞混凝土标准施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6842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水隧洞混凝土标准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引水隧洞混凝土标准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引水隧洞混凝土标准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引水隧洞混凝土标准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引水隧洞混凝土标准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引水隧洞混凝土标准施工.docx

《引水隧洞混凝土标准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水隧洞混凝土标准施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引水隧洞混凝土标准施工.docx

引水隧洞混凝土标准施工

第10章引水隧洞混凝土施工

10.1工程简述

本标段发电引水系统引水隧洞、压力钢管二某些构成:

一、引水隧洞长8400.047m,为马蹄形断面,开挖洞径4.15m×3.90m~5.3m×5.2m(高×宽),重要衬砌断面形式为B型断面,40cmC25混凝土。

二、压力钢管采用地下埋管,管径2.6m,分为上平段、上斜段、中平段、下斜段、下平段,其中斜井直段(上斜段和下斜段长之和)长约504.83m,倾角60°。

上平段中心高程为697.20m,中平段中心高程为480.00m,下平段中心高程为260.00m,洞内埋管长约1428.35m,开挖断面尺寸为4.2m×4.2m(宽×高,城门洞型)重要衬砌断面形式为D型断面,80cmC20衬砌混凝土及回填混凝土。

本次招标隧洞范畴为引水隧洞桩号Y+1250~Y+9650.047段以及桩号G+000~G+1428.353段。

重要工程量见下表: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2

引水隧洞工程

 

 

2.1.3

钢筋混凝土工程

 

 

2.1.3.1

混凝土

 

 

2.1.3.1.1

隧洞衬砌混凝土C25(二级配)W660cm厚

m3

1353

2.1.3.1.2

隧洞衬砌混凝土C25(二级配)W640cm厚

m3

6614

2.1.3.1.3

隧洞底板混凝土C25(二级配)20cm厚

m3

4267

2.1.3.1.4

隧洞钢管衬砌混凝土C20(二级配)80cm厚

m3

469

2.1.3.1.5

引水隧洞洞内钢管回填素混凝土C20(二级配)80cm厚

m3

12926

2.1.3.2

钢筋

t

677

2.2

地质缺陷解决工程

 

 

2.2.3

钢筋混凝土工程

 

 

2.2.3.1

衬砌混凝土C25(二级配)

m3

400

2.2.3.2

混凝土回填C20(二级配)

m3

268

2.2.3.3

钢筋

t

32

10.2隧洞衬砌总体施工方案及流程

10.2.1隧洞各部位衬砌施工方案见下表

隧洞衬砌施工方案一缆表

衬砌部位

衬砌类型

施工办法

引水隧洞段

B、C型断面

边顶拱混凝土采用钢模台车全断面衬砌,3m3砼搅拌运送车运送(轨道式),HB40B混凝土泵送入仓,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钢模台车长10m。

最后进行底板混凝土施工。

压力钢管段

D型断面

运用压力钢管作为模板分段施工,HB40B混凝土泵送入仓,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分段长度8m。

10.2.2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引水隧洞段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压力钢管段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本图中仅涉及一种斜井段,即上斜段或下斜段,两个斜井段施工程序相似:

10.2.3混凝土施工程序

引水隧洞分为引水隧洞段和压力钢管段。

为避免开挖和混凝土施工干扰,每一段混凝土衬砌施工均在开挖所有完毕后进行。

 

10.3

混凝土施工方案

10.3.1引水隧洞段混凝土施工方案

10.3.1.1浇筑方式

引水隧洞段混凝土边顶拱混凝土采用自制钢模台车全断面衬砌,3m3砼搅拌运送车(轨道式),HB40B混凝土泵送入仓,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钢模台车长10m。

最后进行底板混凝土施工。

10.3.1.2钢筋制安

钢筋按设计图纸在加工厂加工,5t平板车运至现场,人工绑扎、焊接安装。

10.3.1.3模板

采用自制钢模台车两台。

10.3.1.4入仓方式

采用HB40B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仓。

10.3.1.5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由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6m3混凝土搅拌车运送至支洞口。

(拌和站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

10.3.1.6混凝土运送

混凝土由3m3砼搅拌运送车(轨道式)运至混凝土泵接料斗内,由HB40B混凝土输送泵送至仓内。

10.3.1.7混凝土浇筑

施工时要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批准浇筑分层分块和浇筑程序,按规范规定压面,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满足设计、规范规定。

10.3.1.8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重要采用φ50mm振捣棒、φ30mm软轴振捣器和HP-25平板振动器,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10.3.1.9养护方式

混凝土浇筑后12h即应开始洒水养护,并加强覆盖,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有特殊规定期恰当延长养护时间。

10.3.1.10工作缝解决

采用人工凿毛,露出粗骨料,浆缝面冲洗干净,排除积水。

新浇混凝土时缝面匀铺一层结合砂浆。

10.3.2压力钢管段混凝土施工方案

10.3.2.1浇筑方式

斜井段自下而上分段施工,分仓长度8m。

10.3.2.2模板

斜井段以压力钢管为模板;水平段以钢衬为水平模板,堵头模板钢木组合。

10.3.2.3入仓方式

斜段混凝土下部采用HB40B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仓,上部采用溜槽直接入仓;下平段采用HB40B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仓。

压力钢管衬砌水平段混凝土入仓办法见图。

 

水平段混凝土入仓示意图

10.3.2.4混凝土运送

混凝土由3m3砼搅拌运送车(轨道式)运至混凝土泵接料斗内,由HB40B混凝土输送泵送至仓内。

10.3.2.5混凝土浇筑

施工时要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批准分段长度和浇筑程序,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规定。

10.3.2.6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重要采用φ50mm振捣棒和φ30mm软轴振捣器,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10.4施工办法

10.4.1基本岩面和施工缝解决

10.4.1.1基本岩面解决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基本岩面,需先撬挖松动石块,清除浮渣、泥砂和污物,并用压力风、水冲洗干净,排干积水。

对易风化岩石基本,在立模扎筋前,浇筑5cm厚一级配混凝土,以封闭和保护基本岩面不受扰动和污染。

因地质因素导致超挖深坑部位,按设计和监理工程师规定进行解决。

10.4.1.2施工缝面解决

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恰当时机,用压力风、水冲去新浇混凝土表面乳皮和灰浆,直到混凝土表面积水由浑变清,露出粗砂粒或小石,使其表面成毛面,对冲洗后局部效果不好,再辅以人工凿除,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成毛面。

在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前,将通过冲毛和打毛缝面上认真清除松动石子、泥沙和污物,再次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并排除积水,以充分保证新老混凝土良好结合。

10.4.2钢筋工程

钢筋在厂区钢筋厂加工,5t平板车运至现场,人工现场绑扎。

10.4.2.1钢筋加工

钢筋在钢筋加工厂内按设计图纸进行加工。

10.4.2.2钢筋绑扎

钢筋采用现场手工绑扎。

绑扎时,按设计施工图纸和测量点线进行搭接、分距、摆放、绑扎、固定和点焊。

在钢筋架设安装之后,及时加以固定保护,避免发生错动和变形。

10.4.2.3

钢筋焊接

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接触电渣焊和搭接手工电弧焊等办法焊接。

由具备合格资质电焊工持证上岗,焊接和绑扎应按GB50204-92第四节和第五节规定和施工图纸规定执行。

钢筋焊接长度单面焊接不少于10d,双面焊接不少于5d。

10.4.3预埋件施工

埋件涉及止水、灌浆管等。

埋件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规定对埋设位置进行测量放点,埋设应在仓内模板和钢筋已施工完毕后进行,埋设时要运用施工插筋单独焊架固定牢固。

浇筑时专人值班保护,埋件周边大粒径骨料用人工清除,并用小振捣器振捣密实。

10.4.4浇筑准备和清仓验收

当每一种浇筑仓号施工缝面解决、模板支立、钢筋绑扎与焊接、止水安装、埋件埋设等项工序完毕后,随后从上到下进行浇筑仓位清理工作。

将模板和钢筋上粘着泥沙和污物,仓内施工缝面松动石块、杂物、沉积砂子等均应清除,冲洗干净并排干积水。

基岩面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先铺一层2~3cm厚与混凝土强度相似水泥砂浆,以保证混凝土与基岩结合良好。

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重要涉及用于入仓手段混凝土罐车、混凝土泵和混凝土拌和系统以及其她设备完好到位进行待命,混凝土构成材料水泥、砂石骨料等备料充分,拌和站处在可以正常运转状态。

开仓前在内部严格实行“三检制”。

自检合格后再向监理工程师申请组织验收,合格签证后即进行混凝土浇筑。

10.4.5混凝土浇筑

10.4.5.1铺料

铺料采用平铺法铺料。

混凝土入仓时应保证两边均匀下料。

10.4.5.2平仓

重要采用人工手持铁锨配合振捣器进行平仓,但振捣器辅助平仓不能代替振捣。

特别是在接近模板和钢筋较密地方以及止水、预埋件附近位置采用人工送料填满。

10.4.5.3振捣

采用φ50mm或30mm电动软轴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由有经验混凝土工按规范操作,防止过振和漏振。

每一位置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明显下沉,不冒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

在无法使用振捣器部位,则辅以人工用钢筋捣固钎振捣密实。

底板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振捣。

10.4.5.4施工办法

⑴排水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隧洞渗水和清仓废水,挖集水坑,用污水泵抽取。

(详见隧洞开挖布置)

⑵通风

采用用射流风机向洞内送风。

(详见隧洞开挖布置)

⑶防止泵管堵塞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14,并在混凝土里填加引气剂,混凝土运送时间不适当过长。

对于不合格料及时解决,以防堵管。

10.5雨季混凝土控制办法

合理组织雨季混凝土施工,采用综合办法,如掺外加剂、控制水泥单方用量、选取合理砂率、加强养护等,防止混凝土雨季施工坍落度偏大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对混

凝土骨料及拌和站搭设工棚。

10.6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办法

10.6.1组织保证

施工过程中以项目部总工程师为核心,进行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和质量检查体系,对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特别对特殊过程,进行严格过程控制,以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10.6.2严格控制模板制作和安装

模板制作刚度和平整度,严格按规范进行控制。

用测量仪器控制模板支立时位置,以保证设计体型。

为了保证每一层模板接缝处不挂帘、不漏浆,已浇筑混凝土最上一层模板先不拆除,将上层模板紧贴下层混凝土面,并用螺栓固定后再进行加固和调节。

用在仓位里每一块模板,必要经修整后才干使用。

模板支立和加固后,模板面要仔细进行补缝和涂刷高效脱模剂,以保证拆模后混凝土面光洁平整。

在支模前,一方面依照设计体型进行测量放线,支模时依照测量所放控制点支模。

支模完毕后,并由测量进行复核。

如有误差,并进行调节,达到施工误差范畴,用拉筋加固,以防浇筑时跑模引起变形。

10.6.3混凝土拌制、运送、入仓及平仓振捣

浇筑混凝土前,要详细检查各工序施工质量,建基面解决、模板、钢筋、预埋件及止水设施与否符合设计规定,并作好记录。

10.6.3.1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前,由实验室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规定和《水工混凝土实验规程》,进行混凝土原材料实验,按设计规定混凝土标号,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写出混凝土实验报告及各种混凝土标号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10.6.3.2拌和及运送

混凝土拌和前,现场实验人员应依照“开仓单”上浇筑部位、设计标号等,选用混凝土配合比,并应按现场砂石骨料含水量、骨料超逊径含量等调节配合比,签发混凝土配比单。

拌和站操作人员按配比单进行配料、拌制混凝土。

模板、钢筋、止水及各种预埋件安装完毕,一方面进行仓位清理和冲洗工作,经验收合格后,及时开仓浇筑。

开仓前,清洗过基岩面或混凝土面,要保持干净和湿润,仓内不得有积水。

混凝土拌制后,用混凝土搅拌运送车运往施工现场。

混凝土入仓卸料高度(指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应不不不大于1.5~2.0m,以防骨料离析。

10.6.3.3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入仓采用平铺下料,铺料厚度严格按设计规定控制。

混凝土入仓后,使用φ50或30mm型手持电动插入式软轴振捣器,分层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应做到随进料随平仓,不得堆积。

平仓后要及时振捣,杜绝以平仓代替振捣现象。

振捣顺序按梅花型排列布置,振捣间距为振捣器振动作用有效半径1.5倍。

作业时,按间距逐点进行振捣,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约5.0~10.0cm。

每点振捣时间以15~20s为宜,以混凝土不再明显下沉、不浮现气泡、开始泛浆时为准,要防止漏振、过振。

在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浇筑混凝土时,禁止在仓内加水。

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要采用加强振捣等办法,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不合格混凝土料禁止入仓,已入仓不合格混凝土必要予以清除。

混凝土浇筑要保持持续性。

由于混凝土均掺用外加剂和混合材,铺料容许间歇时间,由现场实验拟定。

10.6.3.4施工缝解决

除设计规定永久缝面以外,其他暂时施工缝混凝土表面,采用人工凿毛,并用高压水冲洗,经检查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作业。

10.6.3.5拆模时间

拆模时间必要按关于规范,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再进行拆模。

拆模时应配合必要机具小心进行,拆除模板进行修整后整洁堆放。

10.6.4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

始终注重每一道工序施工质量,对施工特殊过程采用更加严密监控办法,对清基交面、模板支立、钢筋绑扎、止水预埋件安装均设专人进行全过程跟踪,上道工序问题不解决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加强混凝土水平运送及垂直运送过程控制,减少倒运次数,缩短运送时间,防止混凝土拌和物在运送过程中泌水、漏浆和离析。

控制混凝土卸料高度,避免自由下落过程中产生离析,混凝土浇筑时要逐级均匀上升,加强混凝土入仓后平仓振捣,禁止不合格混凝土进入仓内,浇筑混凝土时质检人员进行必要旁站盯仓。

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并固定专人养护,分片负责。

10.6.5拆模与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18h内进行养护。

本工程养护普通采用洒水或花管喷水养护,混凝土养护天数不少于14d。

在干燥、炎热条件下,应延长养护时间28天以上。

模板拆除应依照各部位特点,按规范规定混凝土需达到强度规定,决定模板拆除时间,防止因抢进度提前拆模,从而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10.7混凝土施工重要机械设备表

混凝土施工重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模台车

自制

2

轨道式

2

砼搅拌运送车

3m3

6

轨道式

3

砼搅拌运送车

三菱

3

6m3

4

混凝土输送泵

HB40B

6

5

载重汽车

5t

4

6

平板车

5t

4

7

振捣器

φ50/30mm

24

8

平板振动器

HP-25

6

 

10.8

洞内止水、排水工程施工

(1)施工程序框图

 

(2)施工工艺及办法

1)橡胶止水施工

止水安装重要涉及止水带及止水条两种。

由于止水带均布置在横缝上,且均在边墙及顶拱部位。

为保证止水安装及混凝土浇筑质量,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进行施工。

橡胶止水带安装及维护:

横缝止水施工采用混凝土衬砌时所搭设脚手架作施工平台,在混凝土浇筑前先在预定位置上并采用钢支架固定。

止水片附近采用常态混凝土施工,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质量,对止水片周边混凝土料中大粒径骨料进行清除,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负责看守止水片,该部位施工指派高档工专人负责。

止水带接头解决:

为保正施工质量,止水带需连接止水带两端削成互相配备接头,其端面挫毛后用环氧树脂粘贴橡胶双面板粘好,详细做法如下:

a按图纸和现场实际规定对照角度裁剪,剪端面要平直,不得歪斜;

b削掉强力筋,强力筋部位用电动砂轮磨毛,打毛面彻底不得漏点,保证其结合;

c磨毛面处用汽油或橡胶清洁剂洗刷净,待表面干净后再涂刷环氧树脂,刷胶必要均匀;

d表面胶液基本干后按面要拼接,在断面处用环氧树脂拼接粘贴,用滚筒压实使之无气泡,但容许表面有轻微不平现象。

2)软式排水管施工

软式排水管在钢筋安装迈进行安装。

(3)止水防渗工程质量控制

1)制定止水防渗材料及其安装或埋设施工办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干实行。

2)止水防渗材料质量要严格按设计、合同规定控制,所有具备出厂合格证,每批进行尺寸及品种规格进货检查。

开工前要取样检查其物理力学性能与否符合合同和设计规定。

3)止水及防水材料安装验收时要记录安装位置,便于混凝土履盖后检查、评价止水效果。

4)排水管开孔位置和钻孔过程采用测量定位方式进行,测量样点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才干实行。

5)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质量,对止水片周边混凝土料中大粒径骨料进行清除,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负责看守止水片,该部位施工指派高档工专人负责。

10.9施工支洞封堵施工

支洞封堵我方将委托具备乙级资质单位进行封堵设计。

引水隧洞各施工支洞封堵设计原则见表。

引水隧洞各施工支洞封堵设计原则表

施工支洞

1#

2#

3#

4#

设计水头(m)

19.1

28.1

35.8

43.6

校核水头(m)

25.1

34.1

41.8

49.6

备注

进人检修门

进人检修门

注:

进人检修门尺寸高×宽(0.8×0.8m)。

水击压力升高值取24%。

10.9.1支洞封堵设计

10.9.1.1设计原则

堵头属永久建筑物,设计原则严格按照招标文献规定及水工隧洞设计规范规定。

施工支洞应进行混凝土回填解决,并在和主洞相交处3倍洞径(施工支洞)长度洞段应对周边围岩进行固结灌浆,灌浆孔深4m,间排距2.5m,进行设计。

堵头和围岩均视为刚体,水头推力均匀作用在堵头横截面上。

封堵砼指标:

C25W6,F300。

堵头长度计算采用等断面封堵体长度公式。

考虑封堵工期规定,封堵段与基岩接触面不进行接缝灌浆。

10.9.1.2堵头长度计算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采用等断面封堵体长度公式,即:

L≥P÷([τ]×A)

式中L:

封堵体长度,m;

P:

封堵体迎水面承受总水压,MN;

[τ]:

容许剪应力,取0.2~0.3Mpa;

C:

封堵体剪切面周长,m;

A:

接触面面积(m2);

堵头长度计算成果

按照上述设计原则和计算公式,依照计算成果计算各支洞堵头长度分别为:

2#、4#施工支洞堵头长度选用6m。

5#堵头长度选用15m。

6#堵头长度选用25m。

堵头型式与细部设计

体形设计

堵头外形设计为等断面形,堵头采用C25混凝土封堵。

灌浆设计

1)回填灌浆:

在顶拱90°~120°范畴内进行,排距3m,间距4m。

灌浆压力0.5Mpa。

2)固结灌浆:

灌浆孔进一步岩4m,间排距2.5m,梅花型布置,固结灌浆压力为1Mpa。

以6#施工支洞堵头为例,其构造设计见图。

其他支洞可参照实行。

6#施工支洞堵头构造设计图

10.9.2施工支洞混凝土封堵

⑴分层分块及施工顺序

施工支洞封堵混凝土按2m一层,分层浇筑。

⑵模板、支撑

封堵混凝土采用普通组合钢模板,运用预埋锚杆加固。

⑶基岩清理

基岩清理重要采用人工撬挖方式进行,同步用高压水将洞壁和要浇筑混凝土仓位冲洗干净;清洗后基建面在混凝土浇筑前保持干净和湿润。

⑷冷却水管埋设

封堵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施工中遵循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原则,充分考虑混凝土散热降温,在原材料选取中,封堵混凝土采用低热水泥拌制混凝土。

顶拱设回填灌浆管和灌浆排气管。

⑸施工办法

施工支洞封堵混凝土采用3m3混凝土运送车运料,泵送混凝土,φ100mm插入式振捣器和φ50mm软管振捣器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养护至下一层混凝土浇筑为止。

封堵时,引水洞内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采用在封堵仓内拉撑固定,封堵混凝土后模板不需拆除。

10.10施工强度计算

引水隧洞B型断面衬砌,月平均混凝土施工强度525.29m3/月。

压力钢管段月平均混凝土施工强度2527m3/月。

高峰月开挖强度为3577.58m3/月,高峰施工时段为11月,重要是各个工作面同步施工强度叠加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