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6774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文档资料.docx

《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文档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文档资料.docx

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文档资料

2019--2019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读世界季风区地理分布图,回答下列题。

1.图中季风成因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图中甲风盛行时()。

A.澳大利亚大陆内部为高压中心

B.澳大利亚大陆为冬季

C.甲风为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D.甲风为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3.根据图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信息,判断此时可能为()。

A.1~2月B.3~4月C.5~6月D.7~8月

4.若a和b两条等压线取值不同,则控制戊地区的天气系统可能为()。

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

5.甲天气系统对我国天气和气候影响较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的成因属于热力原因

B.甲天气系统在我国登陆时,旧金山地区进入雨季

C.甲天气系统势力较弱的年份,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均多发干旱

D.甲天气系统势力较弱的年份,我国南涝北旱

图Ⅰ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Ⅱ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

读图,回答下题。

6.若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吹东南风B.b处为上升气流C.c处吹西南风D.d处为上升气流

7.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读图,回答下列题。

8.图上四处,温度最高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9.图上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0.下图为我国某湖泊表层水温7月9、10日的日变化状况。

完成问题。

若两日水温变化状况不同由天气引起,则

A.9日阴天,10日晴天B.9日晴天,10日阴天

C.9日阴天,10日雨天D.9日晴天,10日雨天

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图中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一定属于西风带

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移动

1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乙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表

城市

天气现象

(白天/夜间)

最高温/最低温

北京

28℃/18℃

上海

25℃/19℃

哈尔滨

24℃/11℃

西宁

22℃/3℃

13.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图中能反映其原因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4.据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B.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所致

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冬季气温降低所致

D.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因为距海近

   读下图,回答下列题。

15.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是()

A.①B.②C.③D.④

16.长年受西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是()

A.①B.②C.③D.④

17.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是()

A.①B.②C.③D.④

   读中低纬度海岸某地区海洋和陆地夏季气温的日变化图(图甲)和大气运动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题。

18.海岸地区气温日变化和大气运动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的差异B.表面冷热差异明显

C.人类过度的开发D.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19.该地区()。

A.与同纬度内陆相比气温日较差小

B.曲线①表示海洋气温的日变化

C.曲线②日变化小主要是受天气的影响

D.图乙所示时刻海洋的气温高

20.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B.8时~当日16时C.16时~次日8时D.6时~次日18时

读500hPa等压面高度(单位:

m)分布图,回答下题。

21.若A地近地面吹西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的反气旋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气旋D.南半球的反气旋

22.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A.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B.北京寒冷干燥

C.北极处于极昼和极夜的过渡时期D.长江三角洲地区盛行东南风

读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3.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

A.北半球低纬环流B.南半球中纬环流

C.北半球中纬环流D.南半球高纬环流

24.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km/天的速度东移。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5.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26.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华北平原,3、4月份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D.东南丘陵,4、5月份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表示同一日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8.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9.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图1示意A地地理位置,图2是12月22日在A地海边拍摄的风光照片。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0.图示时刻太阳所处方位是()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31.该日,下列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时刻天津昼长夜短

B.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12月22日7时20分

C.此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

D.此时南半球正午影长达一年中的最短时刻

二、综合题

下图是某季节沿28°N纬线亚欧大陆东岸地区的剖面示意图,图中a、b为低空等压面。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等压面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此时的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甲地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华北地区涝灾严重   B.亚洲低压势力最强大

C.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   D.新疆地区受寒潮影响突降大雪

32.读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力的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力的指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向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d,只受a、c影响,b最终将与________平行。

(4)在实际大气中,b与等压线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A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季,B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季。

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____地。

(3)图Ⅱ中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是常年受图Ⅰ中________(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

(4)图Ⅰ中B季节时,图Ⅱ中②海沿岸此季节受________(甲、乙、丙、丁)带控制,此季节②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_______风,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季风的分布及成因。

季风主要分在亚洲,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造成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答】④处位于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超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①③夏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成西南季风,故①③④季风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②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根据图中的风向亚洲东部是西北风,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陆地为低压,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根据图亚洲东部吹西北风,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澳大利亚大陆为低压,此时为西北风,主要是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和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图像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知高压脊此时控制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结合我国雨带的进退规律进行判断。

【解答】由图中南部的虚线可以确定,高压脊此时控制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而江淮地区有一雨带,根据副热带高压脊及雨带在我国的进退规律,可以确定此时可能为选项中的5—6月。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天气系统,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气旋为低压系统,反气旋为高压系统,锋面是冷暖气团相遇形成。

【解答】根据等压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断出b所在等压线的数值为1010。

因而a等压线是数值在1005和1010之间的闭合等压线,结合题干中,a与b取值不同,再根据特殊区域的取值规律,推出a等压线数值为1005,所以甲地区此时受到低压系统的控制,应属于气旋。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知,甲天气系统为副热带高压脊,其势力的强弱对我国天气影响很大。

【解答】甲天气系统为副热带高压脊,它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一部分,成因上属于动力高压,A错误;它的势力强劲则会出现登陆早,在北方停留时间长,南旱北涝,反之则南涝北旱,D正确,BC错误。

故选D。

6.【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应用。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由图II气压差的大小可以判断处甲和乙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风向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压高处气温高低,气压低处气温高,可以判断甲和乙处近地面气温高低,进而判断出气流的垂直运动。

【解答】

从图2中看出,甲处气压差大于乙处,近地面甲形成高压,乙形成低压,a的风向由甲吹向乙,为偏西风,A错;甲处盛行下沉气流,乙处形成上升气流,即b为下沉气流,d为上升气流,B错,D对;甲对应的高空形成低压,乙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所以c的风向为偏东风,C错。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等值线图的判读。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根据等值线的判读和应用和热力环流的知识来解答。

【解答】

近地面甲形成高压,则甲的气温低,近地面甲处等压线应凸向高空方向的低值,等温线应凸向近地面方向的高值,②③对,①④错,B对,ACD错。

故选B。

8.【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

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重点是高低气压的对比是同一水平面的对比,垂直方向不具有对比意义。

【解答】热力环流是因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大气运动,根据气温的分布,应该是近地面气温比高空的气温高。

图中乙地气流上升,应该是近地面气温高,气流受热膨胀上升所致,甲和己地气流下沉应该是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乙地气温高于甲和己地。

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

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重点是高低气压的对比是同一水平面的对比,垂直方向不具有对比意义。

【解答】热力环流是因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大气运动,根据气温的分布,应该是近地面气温比高空的气温高。

图中乙地气流上升,应该是近地面气温高,气流受热膨胀上升所致,近地面形成低压;甲和己地气流下沉应该是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丙丁位于高空,气压低于地面,所以四选项中甲的气压最高,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对水温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湖泊表层水温受天气影响大,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答】

根据表层水温变化判断9日为阴天,白天由于大气削弱作用强,表层水温升高幅度不大,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温度下降慢,所以表层水温日较差较小,BD错误;10日表层水温在日出前后达到最低30°C,在17时前后达到最高36°C,日较差较大,推测天气晴好,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表层水温升温幅度大,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小,降温幅度大,温度日较差大,A正确,C错误。

故选A。

11.【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本题关键是结合图中气流流向判断其所属的气压带风带及相关特征。

【解答】

​根据丙处气流下沉,可判断为高压带,则其可能为副热带高压带或极地高压带,故甲乙可能为副热带高压带两侧的西风带和信风带之一,甲乙分属两个风带,甲乙也可能是极地高压带周围的极地东风带,甲乙均为极地东风带,属于一个风带,故AB错误,C正确;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整体北移,丙气压带如果位于北半球,则向高纬度移动,丙气压带如果位于南半球,则向低纬度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本题关键是结合题意:

甲乙两地风向相反,推测影响两地的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答】

结合上题分析,若甲乙两地的风向相反,则丙一定为副热带高压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故C正确;甲为信风带或西风带,故A错误;西风带控制地区温和多雨,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则表明乙为西风带,据上题分析乙为西风带或信风带,故B错误;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是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而甲乙分别为信风带和西风带之一,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熟悉天气符号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解答】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 ②为大气反射,③为地面辐射,④大气逆辐射。

上海白天阴雨,云层对太阳辐射反射多(削弱作用强),即②大,白天温度低;夜晚也是阴雨,云层对地面逆辐射也多,即④大,夜晚温度高,故上海昼夜温差最小,②④正确,D对,ABC错。

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熟悉天气符号和气温日变化规律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解答】北京为晴天,日最高温出现在14时,A错;上海该日气温高,说明是夏秋季,故该日降水可能是由台风影响所致,B对;哈尔滨气温高,为夏季,不可能有冬季风,C错;西宁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日温差大,是海拔高所致,所以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由于海拔低所致,D错。

故选B。

15.【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及成因。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掌握“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主要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来分析。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一是通过最热月或最冷月来判断南、北半球,二是通过最冷月气温或最热月气温来判断温度带,三是结合降水特征来判断降水类型,综合判断出气候类型。

从气候类型成因可知长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应为热带雨林气候。

从图示所给的四地气温看,①地全年温度在15°C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②和④两地地最冷月均温在0°C—15°C之间,且最热月在20°C以上,应为亚热带气候类型。

从降水的总量及季节分配看,①地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且季节分配均匀,综合气温和降水要素,①符合热带雨林气候特征,故A正确;而②和④两地降水具有季节变化,综合气温和降水要素,②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④为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③地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判断。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可结合气候类型判读方法及成因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据上题分析可知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下形成的。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判断。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可结合气候类型判读方法及成因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又据上题分析得②地为地中海气候。

故选B。

18.【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运动的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从题干当中准确获取信息是解题关键。

【解答】

A项太阳辐射差异不是造成海岸地区气温日变化的原因,A项错误;

B项表面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进而导致大气运动,B项准确;

C项人类过度开发不是导致大气运动、气温变化的原因,C项错误;

D项气压带、风带移动是季风气候的成因,不是大气运动的原因,D项错误。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解答】

A项该地区临海,受海洋影响,比同纬度大陆气温日较差小,A项准确;

B项曲线①气温日较差较大,应是大陆的气温变化曲线,B项错误;

C项曲线②变化小是因为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的原因,C项错误;

D项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应是海洋上气温较低,D项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白天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陆地白天升温快,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压,风向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海风。

【解答】

A项正值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上,A项错误;

B项正值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B项正确;

C项正值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上,C项错误;

D项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上,D项错误。

故选B。

21.【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气压系统与天气。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气压高低的判断和风的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500hPa等压面是高空等压面,近地面气压和高空相反。

根据风向可判断所在半球。

【解答】读图可知,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中心气压高。

高空气压和近地面相反,所以在近地面中心为低气压。

结合指向标读图可知,A位于气旋的南部,且吹西南风,说明该地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

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亚洲受低压控制,北半球是夏季。

【解答】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亚洲受低压控制,北半球是夏季。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北移,A错;北京高温多雨,B错;北极处于极昼时期,C错;长江三角洲地区盛行东南风,D对;ABC错,D对。

故选D。

23.【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理解并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风带分布规律及其风向,只有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则③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④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图中的环流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理解并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④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则③④间的风向为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南风。

A对,BCD错。

故选A。

25.【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本题关键是根据等压线的数值特征并结合大气水平运动有关知识,分析此时的风向。

【解答】

过甲地作垂直于等压线的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其箭头应指向气压较低的方向;又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故甲地的风向为偏南风。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本题关键是结合图示气压数值变化特征,推测此时所处的季节。

【解答】

冬季时,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故在我国越往西北气压越高,而图中越往西北气压越低;春、秋季的北方地区也受高压控制,故气压形势也不可能如图中所示;而东南丘陵自4、5月份开始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图中所示的气压形势。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7.【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