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6671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篇.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篇.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课件【三

篇】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卡片9+()=10,指名口答。

2.口算。

9+1+2=9+1+5=9+1+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让学生观察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②接着数,数出结果。

③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④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

①教师引导:

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13盒饮料。

回想一下,怎样算的?

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

所以要用9+4计算。

(板书:

9+4)②演示9+4的口算过程。

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重述凑10的过程:

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③说明9+4的口算方法。

算9+4,怎样想出得数呢?

先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9+4得几?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

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然后,在9+4后面板书13。

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

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

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3)教师口述:

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9人与女生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算式是(待学生回答后板书)9+6。

(4)让学生讲讲怎样算?

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4.小结。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前面计算的9+4、9+6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9加几)我们已经知道9+4=13、9+6=15,那么9+2、9+3......怎样算?

得数是多少呢?

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1)摆一摆,算一算。

先圈一圈,再填写思维图,直观操作和抽象思维一一对应。

2.通过游戏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

巩固计算,加强训练,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做练习二十第1题。

(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

(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

注意阅读文字,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做练习二十第4题。

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总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交流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

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教学难点:

体验“凑十法”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数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P99T1

⑴出示左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

感觉有多少只小绵羊?

②生数

⑵再出示右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

②生数

⑶看图生提出问题:

一共有多少只小绵羊?

列式:

9+7

2、揭题:

9加几的练习课

二、体验9加几的算法

1、生独立算9+7=?

2、交流:

你是怎么算的?

3、比较:

你最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凑十法”比较方便)

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口算

1、出示P99T2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题来算算。

生独立算,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交流:

你是怎样算的?

③观察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初步体会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时,得数也随着变化)

2、出示P100T6(补充9+5)

①学生独立口算、连线。

②全班交流:

选几题指几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P99T3

(1)出示第一幅图

①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

(师:

蚂蚁虽小,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

②生独立列式计算

③交流算法

(2)出示第二幅图

①看图说图意

②生独立列式计算

③交流算法

4、出示P100T4

①学生看图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②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知道什么?

③列式计算后校对

5、出示P100T5

①你能从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②自己给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本课作业

让家长出题,你来说,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准备挂图、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

今天有位客人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们欢迎吗?

(出示小猴图)

它给大家带来了“智慧树”。

(出示三棵“智慧树”,每棵树上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三个数相加的得数是多少?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算才会又快又对呢?

师小结:

对,这些题都是把9和1先加起来得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

2、喜洋洋偷偷地藏起了“1”(擦掉“1”),只剩下9和5两个数了,你们想知道9+5得多少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9加几的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1)谈话:

你们真是聪明,答得又对又快。

小猴要去买些桃子来奖励你,你们看(出示例题图:

盒子里9个,盒子外4个。

提问:

你能说说这些桃子是怎么摆放的吗?

(带着数,板书:

94)

提问:

看着这幅图,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你会列式吗?

列出算式9+4

提问:

怎样算出结果呢?

(同桌讨论)

(2)学生自主探索,再指名汇报。

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

请用同样方法的小朋友再来说说。

(3)教师分析、总结学生的算法:

因为盒子里已经有9个桃,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

边分析在算式*出思维线路图:

?

?

(4)讲述:

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

因为我们学过10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以把9凑成10之后计算非常方便。

2.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1)教学“试一试”,出示题中的花朵图

提问:

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

各有几朵?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7)

提问:

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

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

小猴不但爱学习,还爱劳动,他正在搬砖块,你知道一共有几块砖吗?

(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

)怎样算?

提问:

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

小猴为什么只搬一块呢?

(引导学生体会从左边的9块中搬4块,和6块凑成10太麻烦了,突出看大数分小数的“凑十”的思路最简便。

让学生先在同桌间说一说怎样计算,再把结果填在书上,最后指名汇报,并板书思路图。

(3)引导小结。

提问:

我们再来看看今天学习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计算9加几时,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凑十法)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

小猴准备用小棒来做篱笆,你能帮他算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和同伴交流想法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找出规律。

提问:

比较第一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

结果相同;下面算式的“1+1”就等于上面算式中的“2”对第二种发现的学生加以肯定并表扬)

提问:

在第二组两题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第三组呢?

(请学生以在第一组中发现的规律说说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发现)

提问:

每组的两个算式,你们都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填写得数

(2)指名回答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

如①都是9加几。

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

③得数都是十几。

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

4.悄悄算。

(“想想做做”第4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们是怎样学会9加几方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