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544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docx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docx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是等大的

B.实像一定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C.虚像在成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2.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子和水中倒影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实像和虚像的成像原理相同

D.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相同

3.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D.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4.为营造安静良好的阅读环境我校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为了控制发声体的() 

A.频率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5.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B.

图中不断抽出空气,闹铃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

C.

图中敲击瓶子时,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

D.

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清洗牙齿是声传递信息的应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手指在不同位置按压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响度

7.如图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演示实验,小明看到老师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声音的产生的原因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8.小风矫正了近视眼后看书轻松多了,心想也该帮爷爷矫正老花眼,下图中是用来表示老花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9.下列场景中,我们观察到的像属于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B.斜插入到水中的物体在水面处变弯

C.通过平面镜里的像整理衣冠

D.夏天浓密树萌下出现圆形的“光斑”

10.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A.放大的

B.缩小的

C.等大的

D.无法判断

11.在旅游景区或森林里,不能随意丢弃矿泉水瓶。

因为当瓶子装有水时,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将阳光会聚在一起,点燃枯草,引发火灾。

下列光学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A.潜望镜

B.三棱境

C.玻璃砖

D.显微镜

12.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15.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

16.下面关于声现象的一些说法,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

17.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D.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二、填空题

18.同学们能够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字的表面发生了_______的原因,而有时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原因。

19.如图是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________是反射光线。

20.处处留心皆学问。

周末,小明喝水时一不小心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_____像(填“实”或“虚”)。

21.为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在学校大门附近安装了摄像头(如图所示).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___,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cm.

22.汽车装有倒车雷达,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电视机遥控器发出一种不可见的光,即______,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石蜡、钢铁、玻璃、松香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

23.近视眼是指来自远处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选填“前”或“后”),图中的____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矫正后的原理图,所佩戴的镜片对光具有_____作用。

24.电视机上的颜色是由红、_____、蓝三种色条混合而成。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若把遥控器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请在图中画出由遥控器S发出的不可见光经墙壁反射后到达电视机P的光路图。

(____)

25.把一根筷子斜放入装有水的碗中,从水面上看,筷子在水中的部分被水“折”断了。

那么,是向上弯折还是向下弯折呢?

答:

_____。

26.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个摄像头。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_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像的像距会逐渐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让一凸透镜正对太阳照射,在离凸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小亮点,若想要得到放大的字,则凸透镜离物体的距离应该__________________范围内。

28.周末,乐乐在家帮妈妈刷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

响声是由于餐具发生__产生的;根据声音的_____可以判断出是锅还是碗发出的响声。

乐乐在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人耳的。

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_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29.“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赞美泉城济南趵突泉美景的佳句。

其中“波涛声震大明湖”则形容了泉水喷涌时产生的声音的_____非常大;(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而且我们听到的“波涛声”是通过_____传播过来的。

30.一位男低音歌手还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两位歌手中_____歌手的音调高,_____歌手的响度大.

31.某同学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将发生变化.

三、实验题

32.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如图所示,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物理学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属于法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实验推理”)。

(2)实验过程中,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的后面来回左右移动,直到跟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当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一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像。

(3)该同学实验后进行了拓展思考,当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玻璃板放在B处,则另一蜡烛应该放在玻璃板后距离玻璃板时_____才能看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在上述探究实验中移去玻璃板,在玻璃板的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生成倒立、等大的蜡烛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四、计算题

33.高铁最高时速可达300km/h,以北京—合肥为例,在北京10:

40时发车,16:

10时到达武汉,全程1226.5km,求此动车从北京到武汉运行的平均速度.

五、作图题

34.如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________.

35.请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图中的光路,并标出A点的像A′。

36.如图所示,图左侧是小明和家长一起在平静的湖边观赏十五的月亮所看到情景。

图右侧S点代表月亮A点代表人的眼睛,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从月亮射出的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______)

37.画出下列图中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

(______)

六、综合题

38.4分)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8s被探测仪接收到,求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m?

_____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说明原因.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三、实验题

1、

四、计算题

1、

五、作图题

1、

2、

3、

4、

六、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