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315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docx

《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docx

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读书笔记

篇一:

现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现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邝云梅

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

第一节概述

1.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

“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

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2.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3.“五四”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17年至1920年是新文学的萌芽期,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1926年春到1927年冬,创作一度沉寂。

第二节鲁迅

1.《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2.《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是外冷内热。

作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在小说中转化为对阿Q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转化为对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苦,转化为对赵大爷、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憎恶、鄙视。

二是以讽抒情。

作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Q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的凶残、卑劣,谴责了知县大老爷、把总、“民政帮办”的反动实质,而其讽刺,又贵在旨微而语婉,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

三是形喜实悲。

作品展示了阿Q种种可笑可鄙等一出出喜剧,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主要表现手法。

首先是《呐喊》、《彷徨》在创作方法上,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

《孔乙己》等有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点,《狂人日记》等有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兄弟》等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在某些局部又带有心理剖析的色彩。

在艺术风格上,《呐喊》、《彷徨》中的小说也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

鲁迅作品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如《伤逝》)和杰出的讽刺小说。

在格式上,鲁迅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

在表现手法上,在情节的提炼和设置方面,鲁迅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并不追求情节的离奇与曲折,而是严格依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的人物性格的需要来设置和锻炼情节,注意情节的深刻蕴涵。

鲁迅强调写出人物的灵魂,要“显示灵魂的深”,在写人物时,注重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补天》、《奔月》、《铸剑》和字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8篇历史小说,后来一并收入《故事新编》中。

5.《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一是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二是不是“将古人写的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三是运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件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

6.《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是《朝花夕拾》中所写的人和事,往往饱含着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非,使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

作为“回忆文”,这组散文基本上是追怀往事,但鲁迅行文中善于“以插曲表现大的事件”,从而在每篇中可以发现,在叙事中往往掺有杂文笔法和对现实的批判,艺术风格是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的统一。

7.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是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第三节小说创作

1.追风的《她要往何处去》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小说。

2.叶绍钧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标志着叶绍钧不但在小说体裁的开拓上作出了新的贡献,而且,在表现生活内容的广度上也有所拓展,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知识分子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对时代社会命运的探求结合起来,在个人命运的展示中寓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作品为人们奉献的颇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3.郁达夫小说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多取材于自身经历或个人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是不强调故事情节的曲折复杂,也不是凭依人物命运的复杂变迁而取胜,以作者真挚强烈的情感投射而感染读者,引起大众的共鸣。

三是结构安排具有散文化的特点。

四是文字清隽幽婉,感情色彩浓烈。

第四节诗歌创作

1.“诗体大解放”就是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谱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

2.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

有作品是《湖畔》、《蕙的风》、《春的歌集》。

3.象征诗派是指以1925年出版的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活跃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

4.闻一多诗的主要思想意义是:

一是歌颂祖国、思恋祖国,如《太阳吟》。

二是反帝反种族歧视,如《洗衣歌》。

三是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如《死水》。

艺术特色是其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分别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第五节散文创作

1.“五四”时期的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打破了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示威,散文不仅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而且自此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从而结束了文章与散文长期面目不分的历史。

“五四”散文所张扬的“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反封建等理念,从此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宝贵的精神资源与反复言说的主题。

2.周作人散文的内容是:

一是批判死鬼的精神,二是抨击国民性的弱点,三是宣扬一种隐逸的、逸乐的士大夫情趣。

艺术成就有一是旁征博引,与谈天说地中显示出深厚的学识、才情。

二是舒展自如,娓娓而谈,三是平和冲淡,恬适淡远,四是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

五是机智幽默,情趣似盎然而是苦涩。

第六节戏剧创作

1.民众戏剧社在文学主张上,与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基本一致,他们对堕落了的文明戏进行猛烈的抨击,强调戏剧反映时代、人生的功利主义,提倡“写实的社会剧”。

他们还提倡“爱美剧”,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

第二章30年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

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梁实秋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而鲁迅指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指出文学与阶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

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关于“大众语”的论争是由汪懋祖、许梦因等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引起。

3.1928年,香港的第一个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年春,香港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岛上社”成立。

第二节茅盾

1.长篇小说《子夜》的思想意义是:

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压迫下,在世界惊慌的影响下,在农村破产的环境下,为了自保,使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作品整体上而言,表现了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构成,同时,作品还真实全面地展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衰败过程,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遭受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几重压迫以及与工人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导致的必然悲剧命运,显示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本质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向作出的独到思考。

2.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

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

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

果敢、自信。

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实现资本主义。

因此,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敢、自信的性格。

在与赵伯韬的斗法中,确实显示了他沉着干练、刚愎自用。

动摇、悲观。

公司的连连失败,沉重的一击之下,他那的动摇、悲观就暴露出来了。

当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中惨败时,他的悲剧命运也达到了高潮。

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

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

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的一面又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

3.简析《子夜》里赵伯韬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意义《子夜》里的赵伯韬是个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

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走狗,并且与反动统治阶级有关系,后台的撑腰,他完全主宰着上海滩的金融市场。

他的目的是消灭和吞并中国的民族工业。

他是个心狠手辣的大魔王。

在赵吴斗法中,他设下了个大陷阱,不遗余力地要把民族工业置于死地。

作者还用他荒淫的生活方式来揭示他骄奢的性格特征,他玩弄各种女人,并以此为豪。

在他带有兽行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带有流氓习气的洋奴精神。

4.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宏大严谨的结构。

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

几条线索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

径纬交汇地建成了《子夜》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采用传统的肖像描写、人物语言描写。

对人物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

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

吴老太爷的一切言行总是围绕着一个总体象征展开。

5.分析评价《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主要有两点:

一是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吴荪甫形象。

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

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果敢、自信和动摇、悲观。

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一方面对帝国主义等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

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

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的一面又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

《子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对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作全方位描写的文学作品。

《子夜》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广阔画卷,它描写了工厂生活和工人运动,描写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买办资产阶级的活动,金融、公债市场的风波,都市各阶层人物的面貌。

它为中国现代都市文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第三节巴金

1.分析《寒夜》的思想: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

他写这部小说是为了“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是为了“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

小说是通过三个小人物的感情纠葛和凄凉命运来展示这一主题的。

小说描写一个走向崩溃的家,是一个新文化运动中的新型家庭模式:

汪文宣和妻子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他们大学毕业,追求爱情与理想的统一,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勇气。

由于贫困与疾病的折磨,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他们的理想都发生了巨大扭曲。

汪文宣成了一个可怜的小公务员,懦弱、多病。

曾树生则凭着美色当了资本家银行的“花瓶”。

这种贫困以及心理的沉重负担给家庭带严重危机。

加之汪文宣的母亲的加入,婆媳不和使原有悲剧。

最终,曾树生随人而去,汪文宣在吐血中身亡。

2.简析《寒夜》的艺术特点:

《寒夜》在艺术上达到了巴金所追求的无技巧的境界,风格朴素自然,是巴金最优秀、成熟的现实主义杰作。

抗战时重庆的典型环境和这环境中产生的最普通的小人物悲剧性格和命运,揭示出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情节发展在日常生活琐事中推进;结构布局,一切象现实生活本身一样流动。

人物平凡,具有复杂性格和复杂感情。

大量的客观生活细节和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支撑了小说的框架,这使得作品逼近生活,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第三节老舍

1.老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等。

2.《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是写城市贫民悲惨命运的代表作,真实的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

3.分析祥子的形象:

老舍的《骆驼祥子》的祥子是城市地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

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

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

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同命运的穷人。

他坚韧顽强的咬着牙,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

命运的安排却是他追求不可得,躲避的被强加。

所有这些,都表明祥子在命运的作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抗争的生活姿态。

当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时,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

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发作,他吃喝嫖赌,如行尸走肉。

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

4.形象的意义:

祥子的悲剧在于他以血泪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

小说真正地描写了祥子的要求、挣扎沦落的过程,从而真实的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

祥子的又一典型意义是:

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

篇二:

现代文读书笔记

现代文学史读书笔记汉语言文学邝云梅

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

第一节概述

1.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

“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

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

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2.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3.“五四”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17年至1920年是新文学的萌芽期,1921年新

文学社团出现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1926年春到1927年冬,

创作一度沉寂。

第二节鲁迅

1.《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

第四卷第五号上,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2.《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是外冷内热。

作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

在小说中转化为对阿q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转化为对辛亥革命中

途夭折的无比痛苦,转化为对赵大爷、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憎恶、鄙视。

是以讽抒情。

作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q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假洋

鬼子等人的凶残、卑劣,谴责了知县大老爷、把总、“民政帮办”的反动实质,而其讽刺,又

贵在旨微而语婉,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

铸国魂的革命热情。

三是形喜实悲。

作品展示了阿q种种可笑可鄙等一出出喜剧,但在这

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

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

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主要表现手法。

首先是《呐喊》、《彷徨》

在创作方法上,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

《孔乙己》等有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点,

《狂人日记》等有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兄弟》等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

在某些局部又带有心理剖析的色彩。

在艺术风格上,《呐喊》、《彷徨》中的小说也显示出多

样化的特点。

鲁迅作品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如《伤逝》)和杰出的讽

刺小说。

在格式上,鲁迅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

在表现手法上,在情节的提炼

和设置方面,鲁迅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并不追求情节的离奇与曲折,而是严格依据

表达的主题和塑造的人物性格的需要来设置和锻炼情节,注意情节的深刻蕴涵。

鲁迅强调写

出人物的灵魂,要“显示灵魂的深”,在写人物时,注重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

心世界。

4.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补天》、《奔月》、《铸剑》和字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

《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8篇历史小说,后来一并收入《故事新编》中。

5.《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一是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二是不是“将古人写的更死”,而

是将古人写活,三是运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件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

为“借古讽今”服务。

6.《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是《朝花夕拾》中所写的人和事,往往饱含着作

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

非,使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

作为“回忆文”,这组散文基本上是追怀往事,但鲁

迅行文中善于“以插曲表现大的事件”,从而在每篇中可以发现,在叙事中往往掺有杂文笔法

和对现实的批判,艺术风格是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的统一。

7.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是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

合,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

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

利如匕首投枪。

第三节小说创作

1.追风的《她要往何处去》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小说。

2.叶绍钧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标志着叶绍钧不但在小说体裁的开拓上作出了

新的贡献,而且,在表现生活内容的广度上也有所拓展,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知识分子个人

的人生道路与对时代社会命运的探求结合起来,在个人命运的展示中寓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

内容,作品为人们奉献的颇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3.郁达夫小说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多取材于自身经历或个人真实的情

感体验。

二是不强调故事情节的曲折复杂,也不是凭依人物命运的复杂变迁而取胜,以作者

真挚强烈的情感投射而感染读者,引起大众的共鸣。

三是结构安排具有散文化的特点。

四是

文字清隽幽婉,感情色彩浓烈。

第四节诗歌创作

1.“诗体大解放”就是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谱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

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

2.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

有作品是《湖畔》、《蕙的风》、

《春的歌集》。

3.象征诗派是指以1925年出版的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活跃在20世纪20年代

中后期的诗派。

4.闻一多诗的主要思想意义是:

一是歌颂祖国、思恋祖国,如《太阳吟》。

二是反帝反种

族歧视,如《洗衣歌》。

三是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如《死

水》。

艺术特色是其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分别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第五节散文创作

1.“五四”时期的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打破了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是对传统文学的

一种示威,散文不仅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而且自此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

的门类,从而结束了文章与散文长期面目不分的历史。

“五四”散文所张扬的“个性解放”、

民主与科学、反封建等理念,从此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宝贵的精神资源与反复言说的主题。

第六节戏剧创作

1.民众戏剧社在文学主张上,与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基本一致,他

们对堕落了的文明戏进行猛烈的抨击,强调戏剧反映时代、人生的功利主义,提倡“写实的

社会剧”。

他们还提倡“爱美剧”,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

资底支配”,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

第二章30年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

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梁实

秋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而鲁迅指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

现人性,指出文学与阶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

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发生在

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关于”大众语”的论争是由汪

懋祖、许梦因等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引起。

3.1928年,香港的第一个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年春,香港的第一个文学社团

“岛上社”成立。

1.长篇小说《子夜》的思想意义是:

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压迫下,在世界惊

慌的影响下,在农村破产的环境下,为了自保,使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作品整体上而言,表现了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构成,同时,作品还真实

全面地展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衰败过程,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遭受帝国主义、买办

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几重压迫以及与工人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导致的必然悲剧命运,显

示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本质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向作出的独到思考。

2.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

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

果敢、自信。

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

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实现资本主义。

因此,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

敢、自信的性格。

在与赵伯韬的斗法中,确实显示了他沉着干练、刚愎自用。

动摇、悲观。

公司的连连失败,沉重的一击之下,他那的动摇、悲观就暴露出来了。

当吴荪甫与赵伯韬的

斗争中惨败时,他的悲剧命运也达到了高潮。

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

性:

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

极端恐惧与仇视。

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

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

民族

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

其反革命的一面又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

3.简析《子夜》里赵伯韬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意义《子夜》里的赵伯韬是个买办资产阶级

的形象:

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走狗,并且与反动统治阶级有关系,后台的撑腰,他完全主

宰着上海滩的金融市场。

他的目的是消灭和吞并中国的民族工业。

他是个心狠手辣的大魔王。

在赵吴斗法中,他设下了个大陷阱,不遗余力地要把民族工业置于死地。

作者还用他荒淫的

生活方式来揭示他骄奢的性格特征,他玩弄各种女人,并以此为豪。

在他带有兽行的表演中,

我们可以看出他带有流氓习气的洋奴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