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2563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1.docx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1.docx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1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

2.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知道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并进行体外受精。

3.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理解体外受精的过程和意义。

4.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影响。

教学重点:

1.青蛙的鸣叫,以及鸣叫的意义。

2.青蛙的生殖方式和体外受精的过程、意义。

3.青蛙的发育过程,以及发育过程中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变化。

教学难点:

1.雄性青蛙的鸣囊及其作用。

2.雄性青蛙鸣叫的意义。

3.体外受精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准备关于两栖动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录像带。

2.准备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录像带。

3.准备青蛙捕食田间害虫的图片、资料和统计数字等。

4.准备人类捕食青蛙的图片、资料等。

5.准备一些畸形青蛙的图片。

(二)学生准备:

复习前两节所学的内容并预习新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课

1.提问: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电视吗?

那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栏目吗?

那现在想不想就看动物世界呢?

  1.引起兴趣并急于回答。

回答:

喜欢看;喜欢;想看。

  通过放映教学录像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2.陈述: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物世界的录像,是关于两栖动物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地观看、记住要仔细地看,看完了还要回答问题哦。

(教师播放录像)

  2.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并思考录像中所播

放的内容。

  通过列举图片和资料,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教育

  3.录像放映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

(1)在刚才的录像中大家看到了哪些动物?

(2)录像中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3)它们为什么被称作两栖动物?

  3.学生回忆录像内容并回答:

(1)在录像中出现的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它们生活的环境一般都很潮湿并且有水。

(3)因为他们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

  4.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陈述:

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

那么你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还发现了什么问题,而老师又没有提出来,你

们可以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说明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

答案老师先不告诉你们,因为学习了

今天的内容以后,我相信你们自己就会找到答案的。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4.学生回忆、思考,然后提出问题:

录像中青蛙产出的卵都在水中,而青蛙也能在陆地上生活,那为什么青蛙不在陆地上产卵呢?

此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发现和提出,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关注青蛙的产卵问题,从而发现这个问题并提出来。

  放映青蛙的鸣叫、生殖发育过程的教学录像,教师讲解青蛙的鸣叫和生殖发育过程,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陈述:

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诗吧: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中描述的是有蛙的叫声,农民就有播种的希望,有蛙声就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

蛙的叫声原来

是如此的美好,那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有关青蛙的知识。

  1.听教师的陈述,并对教师的描述产生兴趣,急于想学习后面的知识。

  2.要求学生根据现有的记忆和见闻

描述一下青蛙的特征。

陈述:

青蛙呱呱地叫声,草绿色的皮肤,轻盈的跳跃,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而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对我们来说却很陌生,大家想不想知道青蛙是怎样产出小蝌蚪的,而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2.描述:

青蛙会“呱、呱、呱”地叫。

青蛙既会跳跃又会游泳,蛙泳就是模仿青蛙游泳的姿势而得名的

青蛙的皮肤是绿色的,而且还粘粘的、滑滑的。

青蛙还会生小蝌蚪。

回答:

想知道。

  3.陈述: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录像。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并思考。

教师播放教学录像。

  3.学生认真观看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录像。

  4.录像放映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

    

(1)录像的一开始就是一只大青蛙在呱呱地鸣叫,请问在青蛙鸣叫的时候伴随着什么动

作的发生?

陈述:

对,在青蛙鸣叫的时候,青蛙的口两侧有两个“大泡”鼓起来又瘪下去,那两个“大泡”叫做鸣囊,是青蛙用于发声的器官。

(2)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能鸣叫呢?

(3)请大家结合前边的录像想一想青蛙鸣叫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雄蛙是到了繁殖的季节,才会不停的鸣叫,说明什么?

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花儿的芳香用来招引昆虫为它传粉,那么此处的

芳香具有引诱的功能,类比以下青蛙的叫声,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陈述:

同学们分析得很好,雄蛙的鸣叫确实有这样的意义,那你们知道鸣叫还有其他的意义吗?

课后请同学们自己查阅一些资料,完成这道题。

  4.回答:

(1)在青蛙鸣叫的时候,青蛙的口两侧有两个“大泡”伴随着青蛙的鸣叫鼓起来又瘪下去。

(2)不是,只有雄性青蛙会鸣叫。

(3)到了繁殖的季节,雄蛙会鸣叫,说明鸣叫与繁殖有关。

而进行繁殖必须经过两性的结合,此时的雄蛙需要找到雌蛙后才可以繁殖,所以雄蛙的鸣叫可能是用来召唤雌蛙的,是求偶的叫声。

(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或者是学生回答不上来,此刻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

5.陈述:

录像中显示青蛙到了繁殖的季节,雄蛙不停的鸣叫从而引来了雌蛙,然后雄蛙会与雌蛙紧紧地抱在一起,这叫做抱对。

接着就会发生生殖作用。

提问:

(1)在录像中的雌蛙和雄蛙分别排出了什么?

又排在了什么地方?

(2)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了受精卵,它已经是一个新个体了,意味着生殖作用的完成,那么青蛙是以何种方式生殖的呢?

为什么?

(4)青蛙在生殖过程中进行体外受精。

请同学思考为什么是体外受精呢?

  5.回忆录像内容并回答问题!

回答:

(1)雌蛙向水中排出了卵细胞,雄蛙向水中排出了精子。

(2)卵细胞与精子在

水中结合形成了受精卵。

(3)青蛙是有性生殖,因为雌雄蛙有抱对现象,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了受精卵。

(4)因为雄蛙将精子排在水中而不是排在雌蛙体内,雌蛙也将卵细胞排在水中,精卵的结合在水中进行而不是在雌蛙体内进行,所以是体外受精。

  6.陈述:

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紧接着就是发育的过程了。

提问:

(1)从录像中我们看到水中的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了什么?

(2)小蝌蚪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生活习性是什么?

(3)小蝌蚪慢慢地长出了什么?

小蝌蚪的尾巴慢慢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最后小蝌蚪变成了什么?

(5)青蛙生活在哪里呢?

(6)与上节课的家蚕作比较,从蝌蚪到青蛙的发育过程变化大么?

  6.回答:

(1)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了小蝌蚪。

(2)小蝌蚪有头、尾,没有四肢;它们都生活在水中,以游泳的方式生活。

(3)小蝌蚪慢慢地长出了四肢,尾巴渐渐地在发育过程中消失。

(4)最后小蝌蚪就变成了青蛙。

(5)青蛙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中生活。

(6)从蝌蚪到青蛙的发育过程变化很大,开始是有头有尾无四肢的小蝌蚪,然后变成有头有尾有四肢的小蝌蚪,最后变成了有头无尾有四肢的青蛙。

而且小蝌蚪是在水中游泳生活,变成青蛙后就可以水陆两地生活了,运动方式是既会游泳又会跳跃。

  7.想一想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作什么呢?

  7.这种发育叫做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1.陈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工业的前进,人类生存的环境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例如:

全球气温的升高,南极冰川的融化,臭氧层空洞,大气污染等。

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如臭氧层空洞使人类的皮肤病发生率上升,大气污染使人类的呼吸道疾病增长。

淡水的缺乏迫使一些缺水地区的人民搬迁等等。

环境的变化对我们人类造成了如此大的影响,那么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有没有影响呢?

教师在陈述问题的过程中放映一些相关的环境问题图片。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6页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1.学生观看幻灯图片的同时认真听教师的陈述并思考。

回答:

有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资料并总结:

资料1说明水源影响了青蛙的生殖发育。

资料2说明了气候、水域和食物的变化影响了两栖动物的生存。

资料3说明水中的物质变化会引起青蛙的变异。

  展示幻灯片资料,讲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2.提问: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这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少的重要原因么?

还有其他原因么?

  2.回答:

是一方面原因。

同时还有许多的原因会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少,例如全球气候的变化,水资源的缺乏与污染,植被状况的变迁等等。

  3.提问:

环境的变化影响着整个生物圈,我们如何才能在这个生物圈内更好地生存呢?

  3.回答:

我们必须从现在起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青蛙爱护环境

1.提问:

请问同学们知道青蛙主要以什么为食吗?

教师向学生们展示青蛙在田间捕食害虫的幻灯片或青蛙捕食的文

字资料。

陈述:

青蛙不但会捕食一些昆虫,更重要的是它会在田间捕食害虫,保护庄稼。

  1.回答:

青蛙吃蚊子、果蝇等。

  通过观看图片、资料,了解青蛙对人类的益处,并树立起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提问:

(1)同学们,你们觉得青蛙对我们人类有益吗?

我们称呼它为“庄稼卫士”好吗?

(2)请问你们吃过青蛙肉吗?

现在你们觉得吃青蛙对吗?

(3)那以后你们会怎么做呢?

(4)你们不去吃青蛙肉了,很好,但是还有很多的人在捕食青蛙,怎么办?

  2.回答:

(1)有益;好。

(2)吃过或没有;不对。

(3)以后不吃青蛙了。

(4)我们也要告诉身边的人,青蛙是我们的朋友,也不让他们去捕食青蛙。

  总结: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不但要从自己做起去保护环境,也要教育我们身边的人一起来

爱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环境变迁对青蛙生殖发育的影响。

重点要掌握的是青蛙的生

殖过程中的体外受精和变态发育过程,并且要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两栖动物

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鸣叫:

鸣囊——雄性;作用——招引雌蛙

2.生殖 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

受精过程在水中进行

3.发育 卵 精子 受精卵→小蝌蚪(有尾、头,无四肢)→青蛙(有尾、头,有四肢)

三、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

四、保护青蛙,爱护环境

反馈检测:

1.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C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蝌蚪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称为两栖类动物

B.青蛙在生殖季节,雌雄抱对,进行体内受精

C.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时期

D.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3.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C )

A.雌雄同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雌雄同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D.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4.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是在( B )

A.水中和陆地进行B.水中进行

C.陆地进行D.母体中进行

反思与补充:

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