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7455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docx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docx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2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济南版《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示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

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但受精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经变态而上陆生活。

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是以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映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在探究两栖类生殖发育对水环境的依赖时,从侧面的与人和环境呼应,进一步体现了整套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思路。

 

学情分

析: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但依然容易将两类动物混淆,原因

在于学生不能准确把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大多数学生接触过“小蝌蚪找妈

妈”的童话故事,知道青蛙是由蝌蚪发育而成的,但不能科学描述它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因此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青蛙发育过程的视频、图片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观看青蛙的生殖发育视频,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

(重点、难点)

②通过比较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难点)

③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2.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观看青蛙的生殖发育视频,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

2.难点:

通过比较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多次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在教学中,及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回答,引起他们思维的碰撞。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学设计,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有关两栖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各类两栖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景

 

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播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让我们重温一下儿时的故事。

故事看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

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

 

小蝌蚪是怎样发育成青蛙的?

你想了解青蛙的一生吗,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新课吧。

 

板书课题:

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外形相差太远。

蝌蚪像鱼、有尾,青蛙有四条腿。

2、青蛙眼睛鼓鼓的、皮肤绿色、肚皮雪白,蝌蚪不是。

3、蝌蚪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

青蛙既能在水里游泳,又能在陆地上跳跃,它主要有肺呼吸,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

4、食物不同。

蝌蚪吃水中的生物,青蛙吃害虫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课学习,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标

导学

 

【过渡】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默读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带着任务进行学习。

自主

学习

 

达标

展示

【过渡】请同学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

(多媒体播放青蛙与生殖有关的视频)。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视频,阅读教材57页内容,结合教材思考:

1.青蛙的繁殖季节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2.雌、雄蛙中由哪一方发出抱对信号?

3.雌、雄蛙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在何处进行受精?

4.为什么蛙鸣?

为什么抱对?

为什么每个受精卵上面的颜色要深一些?

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讲解。

教师点拨: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青蛙是雌雄异体、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然后自行完成思考中有关内容。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或点评。

答案:

1、春末夏初;2、雄蛙;3、水中;4、吸引雌蛙;提高受精率;这样可吸收较多的热量,促进受精卵的发育。

让学生先通过观看视频从直观上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然后自阅教材并完成思考题,目的是利用教师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同时在自学中找出自己的疑惑点,以便老师下一步更好地有目的地进行组织教学。

点拨

建构

总结:

教师板书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雌雄异体、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引导

探究

 

呈现

问题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过渡】出示受精卵图,

受精卵形成后开始进入发育阶段,青蛙的受精卵能直接发育成青蛙吗?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看一下青蛙发育过程。

还是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吧。

(播放青蛙与发育有关的视频)

【自主学习】要求:

结合教材58页图4.2-16,根据课本P58思考:

1、青蛙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几个阶段?

2、在青蛙发育的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差异?

3、你能比较蝌蚪和青蛙的不同之处吗?

(展示表格)

列表比较蝌蚪与成蛙的不同之处

比较

蝌蚪

成蛙

生活环境

四肢

运动器官

呼吸器官

 

学生观看视频。

观看青蛙的发育过程,思考回答:

1、并描述青蛙发育经历的四个阶段: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3、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填写表格答案,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好答案。

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尝试在书本上找到答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组织

交流

 

点拨

建构

1、对照比较表格,说说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形态发生了哪些改变?

 

2、蝌蚪和青蛙分别有哪些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呢?

 

3、你能用语言具体描述青蛙的发育过程吗?

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什么发育?

过渡:

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像青蛙这样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的动物才是两栖动物。

4、常见的两栖动物:

蟾蜍、大鲵、蝾螈。

5、同学们,想一下,鸭子、鹅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他们是两栖动物吗?

强调:

并不是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1、学生A:

蝌蚪的尾消失了,出现了四肢。

学生B:

呼吸器官由外鳃到内鳃变成了肺。

2、学生A:

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适合生活在水中。

学生B:

青蛙后肢趾间有蹼,适于水中游泳。

学生C:

青蛙有四肢,用肺呼吸,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3、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学生归纳总结

 

 

不是

对青蛙发育的整个过程进行梳理,进而总结青蛙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特点。

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

 

以往的经验学生对某些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总是有一些混淆,经常误认为鳄鱼、龟等也是两栖动物,所以有必要在这里阐明,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

知识

整合

 

迁移

应用

 

资料

分析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小青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老师板书

发育过程: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发育特点: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拓展延伸:

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

1、青蛙的皮肤湿润而裸露,这对它有什么意义呢?

点拨:

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但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能辅助呼吸。

2、到了冬天,我们很少看到青蛙,青蛙哪里去了?

为什么?

3、青蛙的生殖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吗?

点拨:

这些是青蛙分布范围小,种类少又较低等的原因。

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是人类的好朋友,可现在全世界青蛙的数量都在减少。

为什么呢?

出现畸形蛙的原因?

我们应该怎么做?

结合板书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答案,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好答案。

1、皮肤能辅助呼吸。

2、青蛙冬眠,因为体温不恒定。

3、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

 

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关注青蛙保护青蛙的情感。

清晰的认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关注青蛙保护青蛙的情感,并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分析资料和评价能力。

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盘点

收获

老师点拨

学生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达标检测及课下作业

课堂达标检测题:

课下作业:

A类:

完成生物练习册。

B类:

课后实践与调查:

任选其中一个。

1、写一份“保护两栖动物,从我做起”倡议书。

2、争做环保小卫士,进行“保护动物,爱护环境”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3.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错。

所有同学要完成生物练习册。

课后实践与调查:

可以任选其中一个。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生殖过程:

求偶→抱对→产卵

生殖特点:

雌雄异体、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发育过程: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发育特点:

变态发育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