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048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中国历史部分)

 

中国历史部分注释

1.世界领先:

起源早(10000年前)、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农技提高: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3.五谷出现:

粟、黍、稷、稻、麦、桑、麻(粟书记盗卖桑麻)。

4.封建农业:

以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下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每遇天灾人祸,多数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5.精耕细作

(1)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

(2)耕作工具:

西汉耦犁(二牛三人——二牛一人,出现犁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西汉耧车。

隋唐曲辕犁(江东地区出现,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的深浅,耕犁完善)。

(3)耕作技术:

东周垄作,西汉代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

(4)耕作制度:

两汉一年一熟制;宋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形成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制。

(5)农业灌溉:

A.水利工程:

战国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井渠——坎儿井);

B.灌溉工具:

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水力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6.享誉世界

(1)原因:

产品精美、技术领先(官府经营、集中生产、工匠优秀、原料上等、不计成本)。

(2)表现:

①远销亚非欧,广受欢迎。

②“丝国”美誉。

西汉开通“丝绸之路”。

③瓷器大国:

A.唐朝远销欧非。

B.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C.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

D.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7.冶金业:

(1)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繁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礼器)。

(2)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冶铁技术一直领先世界。

8.制瓷业:

(1)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2)东汉烧出青瓷,北朝烧出白瓷。

(3)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越窑秘色瓷极为名贵。

(4)宋代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

(5)明代青花瓷(元代出现)、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9.丝织业:

(1)四五千年前,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2)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3)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4)西汉长安设有东西织室。

(5)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6)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7)明清在苏杭设织造局,丝织品超过前代。

10.历程曲折:

东周秦汉发展、魏晋南北朝摧残、隋唐恢复发展、两宋艰难发展、元朝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明代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11.艰难发展:

(1)商代起源,东周繁荣;

(2)秦汉至唐,时空受限、艰难发展;

(3)隋唐时期,集市发展、柜坊飞钱;

(4)两宋时期:

空前繁荣、“交子”问世、商税收入,政府财源;

(5)元朝大都,国际都市;

(6)明清时期:

农副产品、成为商品;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12.重农抑商:

(1)原因:

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2)评价:

①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了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了封建统治。

②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3.闭关锁国:

(1)含义:

清政府主持下严格限制对外贸的经济政策,只留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评价:

①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安全。

②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③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4.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原因:

鸦片战争后列强倾销商品(耕织分离)、掠夺原料(农产品商品化)。

(2)表现:

①洋纱取代土纱:

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纺”与“织”分离。

②洋布取代土布:

中国农家的“耕”与“织”分离。

③服从国际市场:

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3)影响:

①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

15.洋务运动: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窘境。

(2)概况:

①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②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③代表:

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

(3)活动:

①以“自强”为旗号:

A.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60年代,以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为代表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官办企业。

B.筹划近代海防、建设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②以“求富”为旗号:

A.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

19世纪70年代,目的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以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天津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湖北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为代表,是具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企业。

B.兴办新式教育:

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4)评价

①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②影响: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对本国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利润刺激;③洋务运动的技术诱导。

(2)产生:

①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地区:

在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

②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7.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原因

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表现:

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上层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领导了戊戌变法,中下层以孙中山为首领导了辛亥革命。

18.短暂春天(1912——1919年)

(1)原因:

①内因:

A.政治基础: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B.政策因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C.群众基础: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②外因: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

①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②化工、皮革和卷烟也有相当发展。

(3)结局: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19.曲折发展

(1)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年——1937年):

较快发展

①原因: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②概况:

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2)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

日益萎缩

①原因: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沦陷区毁坏或吞并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

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的办法吞并中国民族企业。

b.国民党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

②概况:

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3)抗战胜利后(1945年——1949年):

陷入绝境。

①原因:

a.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b.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②表现: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20.一化三改:

(1)一化:

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五”计划的主体,属于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成就主要有:

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改:

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五”计划的两翼,属于变革生产关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农业和手工业都是通过建立生产合作社,让农民、手工业者加入,走集体化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国家通过赎买的政策,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中共八大

(1)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内容:

①主要矛盾: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

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2.三面红旗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①提出: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②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③影响:

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2)“大跃进”(发展生产力):

①特点: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②评价:

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1959年——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出现的主要原因。

(3)“人民公社化”运动(变革生产关系)

①特点:

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共产风)。

②评价:

人为地主观的变革生产关系,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23.“八字方针”(主要针对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

(1)内容: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结果:

①从1962年起,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背景

①原因: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在两年的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②条件:

A.思想基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B.指导思想:

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内容:

①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

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经济路线:

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意义:

①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②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③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5.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一系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农村改革

①内容:

A.经济体制:

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B.管理体制:

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②意义:

克服了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2)城市改革

①时间:

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②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③内容:

A.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所有制:

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分配体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①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②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①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⑤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7.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一共四次,鸦片战争以后、辛亥革命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后。

(1)衣:

洋布洋装——五花八门(中山装、西服、粗布大褂、旗袍、学生装)——灰蓝色调、款式单一(中山装、列宁装、军装)——五彩缤纷、款式新颖。

(2)食:

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1987年解决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

(3)住:

西式住宅增加,官员和商人建造洋房——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1995年政府还实施“安居工程”。

(4)风俗: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父母之命—婚姻自由—《婚姻法》,简约文明——休闲娱乐。

(5)铁路:

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修筑的淞沪铁路是中国最早的铁路。

80年代初,清政府修建的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己修建的最早铁路。

“九五”末中国铁路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6)公路:

①20世纪初出现汽车;②国民政府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③新中国建立密集的公路交通网

(7)水路:

①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②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局面;③20世纪90年代,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8)航空:

1909年冯如制造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新时期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9)报刊:

19世纪中叶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有外文报《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最早)和《申报》。

70年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报纸《昭文新报》问世。

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宣传各自基层的政治主张。

20世纪前期中共的《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和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的党报党刊《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学术报刊《光明日报》《文汇报》。

(10)影视:

1905年《定军山》的拍摄,中国电影事业起步;1931年《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问世;《渔光曲》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

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中国电视业诞生。

(11)互联网: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第四媒介”(其他三大媒介:

报纸、广播和电视),1994年中国加入。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世界历史部分)

世界历史部分注释

1.世界市场: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

2.新航路开辟

(1)背景:

①原因:

A.经济根源: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社会根源:

欧洲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

C.商业危机: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D.思想动力:

教会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②条件:

A.客观条件:

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丰富。

B.主观条件:

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

(2)过程:

时 间

人 物

支持国

开辟的航路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欧洲→非洲(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

欧洲→美洲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欧洲→非洲(好望角)→印度

1519-1522年

麦哲伦

西班牙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3)结果:

①葡萄牙、西班牙从海外掠夺了大量的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②荷兰、英国、法国等也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

③欧洲人称新航路开辟过程为“地理大发现”。

(4)影响:

A.对欧洲:

出现重大社会变革

a.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对世界:

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a.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体。

b.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早期殖民扩张

(1)荷兰的殖民扩张

①条件:

A.地理:

荷兰濒临大西洋,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经济:

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

C.技术:

荷兰人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

D.政治:

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成立荷兰共和国。

②表现:

A.成立殖民公司:

政府特许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B.参与殖民掠夺:

在非洲、亚洲和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③结果:

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商业殖民帝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

①条件:

A.地理:

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地处大西洋沿岸。

B.政治:

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C.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D.军事:

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②殖民战争:

A.1588年,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B.17世纪中期,经过三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取代了荷兰海上殖民强国地位,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C.18世纪中期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国打败法国。

③结果:

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

(3)世界市场的拓展

①途径:

A.海外贸易:

抢劫和欺诈是惯用手法。

B.殖民掠夺:

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

C.种族灭绝:

屠杀印第安人。

D.贩卖黑奴:

将大批黑人掳掠到美洲卖为奴隶。

②殖民扩张的影响

A.对殖民地: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B.对西欧: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C.对世界市场:

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4.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①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②基本条件:

A.劳动力:

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B.资本: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C.技术:

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D.市场:

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动力)。

(2)进程:

①开始: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②工业生产的变化:

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③动力技术的革新: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人类跨入了“蒸汽时代”。

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⑤工业革命的扩展:

19世纪中期后向欧美各国扩展。

(3)影响:

①经济基础

A.生产力: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B.生产组织:

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C.经济结构:

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D.城乡结构:

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E.阶级关系:

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②上层建筑

A.社会变革: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思想意识: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步伐加快。

(4)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①条件:

A.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B.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C.资产阶级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②形成: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③影响:

A.对西方:

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

B.对亚非拉:

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客观上冲击了被征服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C.对世界: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5.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

①政治条件: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浪潮的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逐渐确立。

②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③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很多研究成果被迅速运用于市生产。

(2)成就和发明

成就

发明

电的广泛应用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八九十年代,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创制和使用

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相继出现。

化学工业

在石油和煤中提取化学物质作原料,制成了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钢铁行业

在建筑业和制造业中,钢铁取代了原来的木材和铁。

(3)影响

①工业部门:

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②生产结构:

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③生产组织形式:

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形成了垄断组织。

④世界体系:

推动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4)垄断组织的出现

①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成生产结构巨变,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的同时,使生产的规模及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②出现:

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一些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从而形成了垄断组织。

③影响:

A.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它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资本主义各国为了满足资本家对攫取高额利润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纷纷加强侵略和扩张。

C.垄断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垄断组织的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5)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背景

A.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B.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表现

A.政治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B.经济上:

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