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祁婕).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45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50 大小:24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祁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祁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祁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祁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祁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祁婕).docx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祁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祁婕).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祁婕).docx

上海市中小学见习教师

规范化培训手册

(2016年修订版)

聘任学校普陀区曹杨二中附校

基地学校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

见习教师祁婕

培训编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

见习培训内容与记录要求

培训内容

记录表单

建议完成

时段

职业感悟与

师德修养

1.制定个人参加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书。

表一

见习开始两周内完成

2.读一本教师职业生涯或师德修养方面的书,写一份读书心得。

表二

第一学期完成

3.完成6篇见习教师职业生活体验随笔。

表三

分两学期完成

4.撰写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总结。

表四

在见习期满最后两周内完成

课堂经历与

教学实践

5.通读本学段学科课程标准,撰写学科认识专题发言提纲。

表五

第一学期完成

6.有重点有记录观摩10节课,撰写观课报告。

表六

分两学期完成

7.每学期观摩20节其他教师的课,做好观课记录

表七

分两学期完成

8.做一个指定单元教材分析,撰写教案、板书设计、说课提纲。

表八至表十

第一学期完成

9.设计一个单元学生作业,并写出理由。

表十一

第一学期完成

10.设计单元测验卷或综合练习,实测后作质量分析。

完成期中或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表十二至表十四

分两学期完成

11.观摩并点评3节其他教师的课。

表十五

分两学期完成

12.导师、基地团队、双方学校有关人员把关,通过三次正式试教。

表十六至表十七

分两学期完成

13.观摩导师开设的拓展型选修课,设计一门拓展型选修课的构思与课程概要。

表十八至表十九

分两学期完成

班级工作与

育德体验

14.就某个主题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一次学生座谈会。

就某位学生的某个问题作一次家访。

表二十至表二十三

分两学期完成

15.策划并主持一次主题班会,一次班级社会实践活动。

表二十四至表二十五

分两学期完成

16.写一份班级情况分析,2位学生个案分析。

会写学生学期综合评价短语。

表二十六至表二十八

分两学期完成

教学研究与

专业发展

17.精读导师推荐的专业书,撰写读书笔记;并能自学有关书籍。

表二十九至表三十

分两学期完成

18.参与基地学校教研活动,承担有关任务。

策划并主持一次备课组活动;参加区级集中培训。

表三十一至表三十四

分两学期完成

19.写一份个人今后三年专业发展计划。

表三十五

在培训结束前的最后两周内完成

协议与

评价

20.带教协议

表三十六

见习开始两周内完成

21.聘任学校、见习基地对见习教师的评价。

表三十七

在培训结束前的最后两周内完成

附录

22.硬笔书法(见习初期)

表三十八

分别在见习初期、中期、后期完成

23.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制作记载

表三十九

分两学期完成

24.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须知

25.上海市教师誓词

目 录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节选) 4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节选) 6

一、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 9

本人参培计划书(表一) 10

教师职业生涯或师德修养方面读书心得(表二) 12

见习教师职业生活体验随笔

(一)(表三) 13

见习教师职业生活体验随笔

(二)(表三) 14

见习教师职业生活体验随笔(三)(表三) 15

见习教师职业生活体验随笔(四)(表三) 16

见习教师职业生活体验随笔(五)(表三) 17

见习教师职业生活体验随笔(六)(表三) 18

本人规范化培训总结(表四) 19

二、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 22

“学科课程标准”学习体会(表五) 23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

(一)(表六) 24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

(二)(表六) 27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三)(表六) 30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四)(表六) 33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五)(表六) 36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六)(表六) 39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七)(表六) 42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八)(表六) 45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九)(表六) 48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十)(表六) 51

第一学期听课情况记录表

(一)(表七) 54

第二学期听课情况记录表

(二)(表七) 55

单元教材分析(表八) 56

教学设计

(一)(表九) 58

教学设计

(二)(表九) 61

教学设计(三)(表九) 64

教学设计(四)(表九) 67

教学设计(五)(表九) 70

教学设计(六)(表九) 73

说课提纲(表十) 76

单元作业设计(表十一) 77

单元测验或综合练习命题(表十二) 79

单元教学质量检查分析报告(表十三) 81

期中或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表十四) 83

教学观摩与点评

(一)(表十五) 85

教学观摩与点评

(二)(表十五) 87

教学观摩与点评(三)(表十五) 89

考评课教学设计

(一)(表十六) 91

考评课自我评析及导师评价报告

(一)(表十七) 95

考评课教学设计

(二)(表十六) 96

考评课自我评析及基地学校导师团队评价报告

(二)(表十七) 100

考评课教学设计(三)(表十六) 101

考评课自我评析及双方学校评价报告(三)(表十七) 105

拓展型选修课观课记录与体会(表十八) 106

设计一节拓展型选修课(表十九) 108

三、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 109

班干部会议记录单(表二十) 110

学生座谈会记录单(表二十一) 111

学生家庭访问个案记录与分析(表二十二) 112

家访记录表(表二十三) 113

主题班(队)会记录(表二十四) 114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二十五) 115

班级情况分析报告(表二十六) 116

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

(一)(表二十七) 117

学生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二)(表二十七) 118

撰写学生评语记录表

(一)(表二十八) 119

撰写学生评语记录表

(二)(表二十八) 120

四、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 121

学科专业读书心得(表二十九) 122

见习期间自学读书记录(表三十) 123

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录表(表三十一) 124

策划一次备课组活动方案(表三十二) 126

区级集中培训记录与学习体会

(一)(表三十三) 127

区级集中培训记录与学习体会

(二)(表三十三) 128

参加区级集中培训记录表(表三十四) 129

今后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表三十五) 131

五、协议、评价与附录 132

基地学校见习教师学科带教协议书(表三十六) 133

基地学校见习教师班主任工作带教协议书(表三十六) 134

聘任学校对见习教师评价(表三十七) 135

基地学校对见习教师评价(表三十七) 136

附录1:

硬笔书法(见习初期)(表三十八)日期:

137

附录1:

硬笔书法(见习中期)(表三十八)日期:

138

附录1:

硬笔书法(见习末期)(表三十八)日期:

139

附录2:

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制作记载

(一)(表三十九) 140

附录2:

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制作记载

(二)(表三十九) 141

附录3: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须知 142

附录4:

上海市教师誓词 143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节选)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

(九)教学设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