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健康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4277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汇总.docx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健康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汇总.docx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汇总

 

城北小学健康教案

 

二0一四年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别

健康教育

教师

王开才

班级

五年级

人数

本学期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了解健康课的相关知识

2、心理健和生理健康,增加生活习惯和学习卫生、安全教育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内容淡心理健和生理健康,增加生活习惯和学习卫生、安全教育等。

2、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

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教学的一些措施:

心理负担较重,加上受到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特点的影响,所以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的任务繁重,必须高度重视,耐心、细致的指导,注意心理上的疏导,

1、精心备课,抓好健康教学常规,认真上好每节健康课。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

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加强对健康课的安全教育和活习惯和学习卫生的教育。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劳动的卫生与安全

1

预防农药中毒

1

预防触电、雷击和烫烧伤

1

小伤口的处理

1

预防伤寒

1

家庭小药箱

1

遵守交通规则

1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1

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

1

青春早期发育的心理特点

1

遇节假日、下雨天等情况教学内容依次后推

 

一、劳动的卫生与安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他们不但要学文化,还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让学生知道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让学生知道他们不但要学文化,还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让学生知道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一个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

每天我们的马路上有那么多的清洁工,家里的父母每天打扫家里,每天帮自己整理房间、衣物等,这些都是什么啊?

劳动。

可是在劳动的时候也会有意外发生,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作为一个孩子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二、讲解新课

1、讨论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能参加哪些劳动?

2、小组派代表发言

3、教师总结

为了保证劳动卫生的安全,同学们应该要做到:

1、不宜参加过强体力、脑力劳动,也不宜参加较长时间强迫身体单侧紧张或只是不对的劳动,也不要在有噪声、高温、粉尘和存在其他危害因素和有毒物质的环境中劳动。

2、劳动时间不要过长,中间应有适当的休息时间。

3、体弱的同学要适当的减轻劳动量,安排较轻的劳动或缩短劳动时间。

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5、注意劳动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6、注意个人防护。

7、做家务劳动时,要注意安全。

三、讨论在劳动时要怎样注意卫生和安全?

1、小组派代表发言。

2、教师总结

二、预防农药中毒

教学目标:

解农药的作用和它的危害。

懂得如何避免农药中毒。

教学过程:

一、药的作用和危害

1、同学们,当农民伯伯在给他们的庄稼喷洒农药时,你有没有想过农药的作用?

2、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庄稼。

那么是否在另一程度上给我们带来危害呢?

二、如何避免农药中毒

1、说说你平常是用什么方法避免农药中毒的?

2、教师补充介绍避免农药中毒的方法。

三、怎样清除蔬菜中的残留农药

1、我们每天都要吃蔬菜,怎样清除蔬菜中的残留农药呢?

2、教师补充介绍。

方法一:

水浸泡洗涤法:

一般先用清水冲冼掉表面污物,剔除可见有污渍的部分,然后用清水盖过果菜部分5厘米左右,流动水浸泡不少于30分钟。

必要时可加入果蔬洗剂之类的清洗剂,增加农药的溶出。

如此清洗浸泡2-3次,基本上可清除绝大部分残留的农药成分。

方法二:

碱水浸泡清洗法:

大多数有机磷类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可迅速分解,所以用碱水浸泡的方法是去除蔬菜水果残留农药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般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10克配制成碱水,将初步冲洗后的果蔬置入碱水中,根据菜量多少配足碱水,浸泡5-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果蔬,重复洗涤3次左右效果更好。

方法三:

热烹饪法:

由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分解,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果蔬可通过加热法除去部分残留农药。

一般将清洗后的果蔬放置于沸水中2-5分钟后立即捞出,然后用清水洗1-2遍后置于锅中烹饪成菜肴。

方法四:

清洗去皮法:

对于带皮的果蔬,如苹果、梨子、狲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茄子、萝卜、西红柿等等,残留的农药的外表可以用锐器削去皮层,食用肉质部分,既可口又安全。

方法五:

储存保管法:

某些农药在存放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

所以有条件时,将某些适合于储存保管的果品购回存放一段时间(10-15天左右)。

食用前再清洗并去皮,效果会更好。

以上方法对于蔬菜残留农药清除具有良好的效果,既可确保果蔬的营养成分,也维护了食用者的健康。

四、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三、预防触电、雷击和烫烧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有关的用电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

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2、让学生知道烧伤或烫伤的几个主要原因。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雷电的危害性,并了解一些雷电方面的知识。

4、初步掌握一些预防雷电的知识。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烧伤或烫伤的几个主要原因。

2、预防雷电的知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烧伤或烫伤的几个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师生: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请来了一位小嘉宾,大家看看他是谁?

(2)生:

喜羊羊。

(3)师:

大家喜欢不喜欢它,(生:

喜欢)老师也喜欢它,而且喜羊羊还会给同学们讲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喜羊羊给讲的是什么故事。

二、讲授新课

(一)、小心触电

出示第一故事,一张小孩子玩电的图片。

1、提问:

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这样做对不对,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会这样做?

不对,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做?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结合发生在我们身边生生的事来说,引导学生谈一些用电的基本常识),每小组选一名学生进行汇报

3、教师总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提问:

我们了解了用电的基本基本常识,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5、同学间讨论并汇报

(二)、小心雷击

让我们先一起来了解雷电的形成、雷电的威力及雷电的危害。

1、雷电的形成

2、雷电的威力

3、雷电的危害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些在室内外预防雷击的方法。

1、应该关闭门窗。

防止侧雷进入房间。

2、要关闭所有家电设备的电源,最好拔掉电源插头,而且人还要离开插座和进户电线1.5米以上,以防雷电波袭击。

3、打雷时,不可以打电话,尤其是手机,最好关闭。

4、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5、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6、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试唤醒伤者,实施心肺复苏抢救

(三)、小心烫烧伤

学生:

回忆自己或周围人烧伤或烫伤的事例。

1、讲故事(介绍有关被烧伤或烫伤的材料)。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小结:

我们虽然没有像材料里讲的那样被严重地烧伤或烫伤,但如果不注意,也有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情。

请大家谈谈,你有没有被烧伤或烫伤的经历?

发生这种事后,给你带来什么痛苦和不便?

 3、烧伤也好,烫伤也好,不论严重不严重,都会造成损失和不便,所以要积极预防。

课文从四个方面给我们找了原因,请大家读读,同座位的可以议议。

4、指名学生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

找到了原因,请大家回去碰到实际情况时,注意尽可能地避免。

在家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是好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注意力所能及。

不能太勉强。

尤其是倒开水或热水时,最好是放在水池里慢慢地倒,避免溅到身上。

当揭锅盖时,应该注意朝着手臂相反的方向,同时脸和身体要尽量离锅远一些。

端烫的稀饭或汤时,一定要用厚布隔着。

凡是在或上烧的东西,都不要轻易去摸,否则很不安全。

 6、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大家再说说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四、小伤口的处理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一般小创伤的处理方法。

2、提高他们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重点

小创伤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学校常见小创伤的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家里,在学校,同学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外伤,如果这些小外伤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并且方法得当,就会很快地愈合。

反之,可能会使伤口感染化脓,或使伤势恶化。

下面向你简单介绍檫伤、切割伤、挫伤、扭伤等几种常见小外伤的处理方法。

二、小外伤的概念与处理方法:

1、擦伤:

擦伤是人体肌肉与外界物体摩擦造成的创伤。

擦伤是皮肤表面被粗糙物擦破的损伤,最常见的是手掌、肘部、膝盖、小腿的皮肤擦伤。

擦伤后可见表皮破损,创面呈现苍白色,并有许多小出血点和组织液渗出。

由于真皮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损伤后往往十分疼痛,但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如伤口无感染则愈合很快,并可不留疤痕。

处理方法

1.清创由于擦伤表面常常沾有一些泥灰及其它赃物,所以清洗创面是防止伤口感染的关键步骤。

可用淡盐水,没有条件也可用自来水、井水边冲边用干净棉球擦洗,将泥灰等赃物洗去。

2.消毒有条件者可用碘酒、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沿伤口边缘向外擦拭,注意不要把碘酒、酒精涂入伤口内,否则会引起强烈的刺激痛。

3.上药可在创面上涂一点红药水(红汞),此药有防腐作用且刺激性较小。

但要注意不宜与碘酊同用,因两者可生成碘化汞,对皮肤有腐蚀作用;汞过敏者忌用。

新鲜伤口不宜涂紫药水(龙胆紫),此药虽杀菌力较强,但有较强的收敛作用,涂后创面易形成硬痂,而痂下组织渗出液存积,反而易引起感染。

4.包扎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块包扎伤口,小伤口也可不包扎,但都要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创面结痂前尽可能不要着水。

如果伤口很浅,可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洗净伤口,不必包扎,暴露伤口使之干燥,避免沾水,几天后就可愈合。

如果伤口内嵌有沙石等异物,应先用消毒过的针头将异物挑出,然后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洗净伤口,再涂上双氧水消毒,并用消毒纱布包扎就可以了。

注意:

一般来说,单纯的皮肤擦伤在第二天就不会感到疼痛。

如果第二天受伤部位仍感到疼痛,除擦伤外,还可能有组织损伤、血肿、骨折等,应去医院诊治。

或者数日后,受伤部位出血、红肿、流脓,则提示伤口有细菌感染,应接受医生治疗。

2、切割伤

皮肤、皮下组织或深层组织受到刀片、铁片、玻璃片等锐器的划割而发生破损裂伤,但还未伤及重要组织或内脏的,称切割伤。

切割伤的特点是伤口比较整齐,裂开较小,出血较多,但周围组织损伤较轻。

由于伤口整齐,如处理恰当,没有细菌感染,一般愈合较快。

处理方法

较浅的切割伤,伤口须压迫止血,后用碘酒、酒精消毒,涂上红药水或外贴创可贴,几天即可愈合。

较深的切割伤先将受伤部位上举,压迫止血,用干净纱布、手帕包扎,急送医院。

如锐器系铁片造成伤口污染严重,均应肌肉注射破伤风疫苗。

处理方法:

伤口较小时,可用凉开水洗净伤口,擦上一些紫药水即可。

伤口较重时,应先止血,然后到医院进行处理。

3、挫伤

身体某一部位受钝器或重物打击时,引起皮下软组织的损伤,但表皮完整,称挫伤。

重度挫伤--对胸腹部挫伤及头部挫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立即送医院治疗。

处理方法

(1)冷敷受伤部位,

(2)加压包扎,(3)检查挫伤,(4)送医院处理,(5)受伤后一天后,可进行理疗,(6)短时间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4、扭伤

因关节活动过度,超过正常范围,使周围的筋膜、肌肉、肌腱等受强力牵拉,发生损伤或撕裂,称扭伤。

处理方法

(1)、扭伤常发生在剧烈运动,行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穿高跟鞋,下楼梯等情况下。

(2)、扭伤应休息、制动、抬高患肢、包扎、敷消肿药、贴伤湿膏。

(3)、如果是韧带扭伤或部分纤维撕裂,可按肌肉拉伤处理,即冷敷、压迫包扎、按摩、热敷、理疗等;

(4)、如果是韧带断裂,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缝合或固定处理;

(5)、如果发生骨折,应固定后尽快送医院治疗;

复习思考题:

自备消毒药棉、红药水、紫药水等,为同学和群众处理意外小外伤,培养自己的应急能力。

三、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在生活中遇到小伤怎么办?

 

五、预防伤寒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伤寒、副伤寒。

2、知道感染伤寒、副伤寒菌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3、懂得如何预防伤寒、副伤寒。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怎样预防伤寒、副伤寒。

教学难点

知道伤寒、副伤寒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向学生宣传伤寒、副伤寒的相关内容

1、什么是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属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引起人体肠道功能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甲型副伤寒是其中的一种。

2、感染伤寒、副伤寒菌会不会马上发病?

人感染伤寒、副伤寒后一般不会马上发病,通常有一个“病原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破坏机体组织,释放毒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潜伏期。

人感染伤寒后潜伏期为3天—42天,一般为10天—14天,病程约3周—4周;副伤寒潜伏期较短,为2天—15天,一般为6天—8天。

当毒素在人体内增加到一定量时,人体抵抗力开始下降,同时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

3、感染伤寒、副伤寒菌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人感染伤寒菌后会出现持续性高热、相对缓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轻度腹泻、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部分病人身上会出现玫瑰疹。

副伤寒症状与伤寒相似,但一般较伤寒轻。

4、伤寒、副伤寒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

伤寒、副伤寒病人及慢性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慢性带者可长达数年,数十年,甚至终身带菌。

5、伤寒、副伤寒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伤寒、副伤寒是经粪—口感染传播的肠道传染病。

6、什么季节容易得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病,好发于夏季,通常8—10月为发病高峰。

二、伤寒、副伤寒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1、普通人群如何预防伤寒、副伤寒?

要做到牢牢把住“病从口入”关,坚持“勤洗手、喝开水、煮熟吃”九字方针。

具体要掌握并做到以下7条核心健康信息:

1、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2、提倡使用自来水,一定要取用井水时必须消毒;

3、要喝开水,不喝生水;

4、饭菜一定要煮熟后吃,隔顿、隔夜饭菜也要烧熟煮透;

5、不生吃或关生吃水产品;

6、不去卫生条件不确定的饮食摊点、餐馆等地方就餐;

7、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医治。

2、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等易感人群如何预防伤寒、副伤寒?

除了上述预防措施外,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更要注意不去卫生条件差的饮食摊点、餐馆等地方就餐,在学校食堂吃饭不要与其他人拼盘、拼菜食用,更不要共同碗筷等餐具。

1、用氟派酸或环丙沙星等药物预防服药3天—5天,儿童应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服药;

2、接触患者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后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反复洗手;

3、不与患者共用餐具、脸盆、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

4、处理患者排泄物、衣物、食具和其他污染物品、场所,要随时进行消毒。

3、得了伤寒、副伤寒怎么办?

一旦得了倭寇副伤寒,应及时到医院发热或肠道专科门诊就诊,并进行隔离治疗。

在家隔离的病人最好单独住或分床住,不要到处乱跑,尽量减少和健康人的接触。

病人用的餐具、便桶、洗涤卫生用品等要和健康人分开,并做好消毒,防止交叉传染。

4、如果家里有人得了伤寒、副伤寒,该如何对待?

如果家里出现伤寒、副伤寒病人,不必紧张。

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确诊的伤寒、副伤寒病人要及时到医院接受隔离及正规治疗。

待症状消失、停药1周、粪便培养2次阴性后,才能出院,住院期间不要外出活动,家里人及朋友、亲属减少探视,以免复发或造成慢性带菌,传染给家人、亲朋或其他人。

2、病人排泄物、衣物、食具和其他污染物品、场所,要随时进行消毒。

可采用煮沸或消毒灵、漂白粉等含氟消毒剂浸泡、洗擦。

三、回家后向家人宣传

 

 

六、家庭小药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

(3)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用药误区。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设计并实践置备小药箱。

2、小组质疑,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现在大多数家庭越来越注重成员自身的健康,俗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旦感觉身体有什么异样,便会在第一时间用一些自己所熟知的措施来进行自我预防。

所以,家庭小药箱成了家庭的必备,在药箱中准备一些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据已完成的家庭药箱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有家庭药箱或家里常备药品,以应对常见小病或者突发疾病。

二、探索实践活动:

针对在调查中反映出的家庭药箱应该常备哪些药、按何种方式来准备药品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这个问题,结合家庭药箱调查结果,大家不妨参考以下药品做为自己的家庭小药箱常备药品进行储备分类:

(1)解热镇痛:

(2)感冒药:

(3)止咳化痰:

(4)消化系统:

(5)止泻药:

(6)抗过敏:

家庭小药箱常备器械:

剪刀、镊子、体温表等

家庭小药箱常备敷料:

棉球、棉签、纱布、绷带、胶布等

家庭药箱常备药注意

1、家庭药箱常备药选择要适应家庭成员的需要,家庭常备药目的是应付急需和治疗一些常见小病,因此,选择药品品种要有的放矢,不宜盲目求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家庭药箱常备药药品的选择要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要及时地加以更新。

即使像预防感冒这样的常备药品,也不能一成不变,不能一年四季都用同一种药品治疗一种疾病。

3、家庭药箱常备药要选择给药方法简便和适合保存的剂型。

4、家庭药箱常备药首选非处方药(OTC药品)。

由于非处方药是经过药学专家筛选,认为大众可以根据说明书或药师的口头指导即可以安全应用的药物。

但由于大众掌握的疾病和药物知识有限,因此除了一些常见疾病外,一旦患病,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七、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交通规则的作用,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生命安全的保证。

(二)能力目标

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交通规则以及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

同学们,你每天上学父母最担心什么?

嘱咐最多的是什么呢?

学生:

(略)

老师:

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嘱咐我们上学路上注意安全,小心汽车,最担心我们发生交通事故,是不是啊?

学生:

(略)

(还可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警示录”或介绍文本资源中“公安部通报2008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的知识。

视频的欣赏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老师:

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一些交通规则,遵守交通法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我们先来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讲授新课

一、认识交通标志(板书)

老师:

同学们,大家先打开课本第二十八页,我们看一看图上都有哪些交通标志,你认识吗?

学生:

(略)

老师:

图上画了禁止行人通行、步行、人行横道等交通标志。

在生活中,这些交通标志可以辅助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大家还知道哪些交通标志呢?

给大家说一说吧!

学生:

(略)

(可让大家欣赏图片“禁止人穿行”、“禁止自行车驶入”、“停车场”、“直行”、“自行车存放处”等,让同学们认识这些标志。

老师:

大家认识这些交通标志了吗?

学生:

(略)

老师: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交通规则。

(过渡)

二、了解交通规则(板书)

老师:

我们打开课本第二十九页,我们看一看图片展示的是什么?

然后说一说。

学生:

(略)

老师:

大家从这些图片中,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呢?

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

(略)

老师:

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

要按照交通指示灯或交警叔叔的指挥过马路,过马路应该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有过街天桥的,我们应该通过过街天桥过马路穿越马路。

大家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呢?

学生:

(略)

老师:

我们看下面几位同学告诉了我们哪些交通规则?

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页看一看,然后说一说。

学生:

(略)

(可让同学们欣赏视频“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交通规则和安全设施”;漫画“遵守交通规则”、“交通安全”;给同学们讲“你知道吗”、“信号灯自述”、“一次难忘的大队活动”等里面的知识,相见文本资源。

老师:

现在大家是不是了解了一些交通规则呢?

是不是明白该怎么做了呢?

学生:

(略)

老师:

我们下面打开课本第三十一页,大家讨论一下,图中的同学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

然后说一说。

学生:

(略)

(还可让同学们讨论图片“不遵守交通规则”、“车来了”、“闯红灯”、“翻越护栏危险”、“路上打球”、“路上玩耍”、“铁路放风筝”、“追车”等场景后果,最后老师总结。

老师:

交通规则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

(略)

老师:

下面就让我们模拟实际生活,来做“过马路”的游戏,看谁做的好。

(过渡)

三、做游戏(板书)

老师:

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二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

学生:

(略)

老师:

下面我们也来进行游戏。

1.同学自由结组。

2.分组讨论,分配角色。

3.游戏。

4.游戏后总结。

四、认识交警,了解交警的工作

通过欣赏交警风采图片,认识了解交警。

在实际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警指挥。

(最后,让同学们读一读第三十二页的儿歌。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认识了一些交通标志,知道了一些交通规则,明白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激发了同学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情感。

 

八、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碘缺乏病的发病原因及分布规律。

2、弄清为什么要预防碘缺乏病,如何预防。

3、碘对人体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碘缺乏病的原因。

2、知道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3、碘对人体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作用。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如何做到预防碘缺乏病。

教具准备:

生活用碘盐,碘化水等。

教学过程:

1、教师读课文,学生思考:

碘是什么?

缺乏碘会给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如何补碘?

2、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碘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成人每天需要量约100微克。

补碘:

大面积服用碘盐,使用碘油,多吃海带。

3、结合自己所见所闻,谈谈碘缺乏会导致什么疾病,如何预防

 

九、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

一、教学学习目标

1、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的事例和故事中,体会个人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关系,进而理解什么是社会。

2、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合格的社会成员。

二、教学重点

正确评价自己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社会伴我长大

说一说: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中成长。

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你的成长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