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猫》教学案设计说明书.docx
《七年级语文下《猫》教学案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猫》教学案设计说明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猫》教学案设计说明书
猫
知识与技能:
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只猫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者对第一只猫亡的酸辛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板书课题、作者)
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习字词。
(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检查学生注音、解释)
污涩()怂恿()婢女()蜷伏()惩戒()
怅然()诅骂()红棱()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
思考以下问题:
(目标1)
1.文章写了几只猫?
重点写哪一只?
明确:
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
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
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
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
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
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第一只猫的故事。
(目标2)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2.指名学生复述第一只猫的故事。
3.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
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
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
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
一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
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
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这只猫最终病死了。
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
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五、小结本课。
(目标3)
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一只猫的故事。
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同时,也表达了对第一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并概括文章的主题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学习课文第二、第三部分内容。
过程与方法:
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3分钟)
1.听写上节课所学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二、研读文章第二部分:
第二只猫的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
(目标1)
2.思考以下问题:
①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
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
"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2)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明确:
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
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得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
大家持什么感情?
明确:
这只猫最终亡失了。
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④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描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明确:
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
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内容。
(目标1)
1.默读第1516段。
思考:
①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指名回答后归纳:
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
"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思考:
②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
"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
第一、三句话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
2.学生自由诵读第17-29段。
提问:
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学生讨论回答后归纳:
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
"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
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
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
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3.学生齐读第30一34段。
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阅读讨论后归纳:
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
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
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
quot;我"深感内疚和自责。
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四、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讨论文章的主旨。
(目标2)
2.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
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
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3.体会: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
"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五、小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四
2.熟读全文,领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3、写一篇读后感
斑羚飞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3.积累优美传神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
1.能抓住文中的主要信息,概括课文内容。
2.在品析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斑羚在危难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
2.深刻认识我们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树立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抓住主要信息,深入品析探究。
教学难点:
1.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
2.“彩虹”在文中的深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2.引导朗读,感知课文。
3.复述概括,探讨主旨。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1.播放《动物世界》有关动物在危难时刻做出牺牲保护幼仔和同伴的影像资料。
2.结合影像资料点拨:
在神奇的动物世界中,常常有动物做出一些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至深的举动,当我们在观赏这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景时,你除了震惊,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活动
1.进入情景,引发共鸣。
2.认真朗读,感知课文。
3.活动参与,把握中心。
学生活动
1. 学生观赏,进入情景。
2. 学生深思,引发共鸣。
3. 设问导入:
斑羚生性温顺,在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它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二、引导朗读,感知课文
教师活动
1.请学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结合注释查工具书给以下字词注音、释义。
狩(shòu)猎 对峙(zhì)
湛(zhàn)蓝 斑斓(lán)
磐(pán)石 蹿(cuān)跳
迥(jiǒng)然不同 悲怆(chuàng)
娴(xián)熟 眼花缭(liáo)乱
3. 请学生回答导入设问:
生性温顺的斑羚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4.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斑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5.引导学生明确以上问题:
(1)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
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深渊
(2)斑羚做出这样的选择一是环境所迫,二是斑羚对生命的渴求,斑羚群所固有的牺牲精神、团队精神的自然之举。
三、复述概括,探究主旨
教师活动
1.请学生细看课文插图,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做复述课文的准备。
2.请学生复述课文,并安排学生点评。
3.在复述的基础上,按时间顺序将课
文结构层次划分出来。
3.学生带着问题打开书。
学生活动
1.学生朗读,勾画。
2.学生查工具书,交流。
3.学生回答。
4.学生默读课文,先自主探究,再合作讨论。
5.讨论的基础上自主发言表达对这两个问题的见解。
学生活动
1. 学生看插图,速读课文,做准备。
2.学生复述课文,同学点评或补充。
3.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课文结构层次:
4.学生重点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再看文中插图,感受斑羚飞渡的悲壮,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部分(1、2段):
(飞渡前)一群斑羚被逼到伤心崖的绝境上。
第二部分(3-16段):
(飞渡时)镰刀头羊带领种群用牺牲老的一半换取年轻的一半生存的方法成功飞渡。
第三部分(17段):
(飞渡后)镰刀头羊悲壮地走向死亡。
4.学生重点阅读,同桌交流感受。
四、本课小结
课文描述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摆脱困境的壮举,向我们展示了动物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令人震撼。
五、板书设计
面临绝境 (飞渡前)
↓
毅然决定
↓ (飞渡时)
试跳成功
↓ (飞渡后)
走向彩虹
六、作业设计
智慧、勇气、自我牺牲
写出课文故事梗概,不超过300字。
马
-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布封。
3、安排一个学生准备书法作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展示书法作品:
学生用小篆和隶书写的“马”及教师用楷书在黑板上写的“马”。
要求学生说出三个“马”字分别属于哪种字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语:
时代不同,“马”的写法也不同,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马。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马马
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
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三、交流研讨
围绕上述问题,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结。
文章写了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分别是“驯良”、“自由奔放”。
能表现驯良的词句:
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
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四、重点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读二、三段
1、自读读二、三段,发现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力求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3、班上交流,重点研讨以下几句:
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2)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4)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媚妍而已。
(二)深层探究
1、请同学介绍布封情况,明确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
(要求点到为止)
2、小组内讨论: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实际是借对两种马的描述来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态度?
3、班上交流:
由男女生各派两个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
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实为文质俱美之文。
五、延伸拓展
用多媒体展示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学生齐读。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六、作业
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语句(段),作点评(完成在资料卡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布封的马为我们展示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是驯良与自由。
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两种马的生活片段。
二、延伸、拓展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2、请同学谈自己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响)。
3、讨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下例问题:
1)家马的驯良的天性吗?
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并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2)人类对马的驯化,如果给马带来了痛苦,那么请联系人类发展的历史谈谈人类该不该驯化动物?
3)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
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
讨论结果略。
三、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导入语:
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书,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不仅让我们受到诸多启发,而且在语言上、行文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摘录在资料卡的语句,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要注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人格化的描写。
2、再读课文,了解对比的运用及其作用。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概述:
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3、用对比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重点刻画其外貌,字数在150字左右。
4、班上交流写作片段。
四、作业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任选五个词语造句。
2、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作读书札记(一周内完成)。
[附]板书:
家马:
驯良——同情作比较,
野马:
自由——欣赏突出事物的特点
25.短文两篇
一、所在单元(第五单元)
二、授课学时
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背诵《夸父追日》;
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自主、探究、协作
五、教学准备
学习资料:
《山海经》,书名,18篇。
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基础过关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饮于河、渭(wèi)弃其杖(zhàng)
2、解释下列划线字:
逐走(跑)饮于河(到)(黄河)
未至(到达)道渴而死(表修饰)
弃其杖(他的)化为邓林(桃林)
3、文学常识填空
《夸父追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逐日”是追赶太阳之意。
“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决心大或自不量力。
六、教学过程
(一)(课文内容把握。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二)探究品味文章内容。
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气魄(从神话故事的特点的角度理解其积极意义);
自不量力(消极方面)。
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一个英雄,他神奇、力大无比,喝干黄河、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
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反映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三)拓展迁移。
阅读《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思考:
这也是选自《山海经》的一则中国古代神话,试分析两则神话的相同点。
答:
表现古代人民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的毅力。
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两小儿辩日》
一、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
熟读《两小儿辩日》;
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二、教学准备
学习资料: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
—前375?
)所撰。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
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基础知识: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盘盂(yú)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沧凉(cāng) 决(jué)
解释下列划线字:
孔子东游(向东) 辩斗(争辩)
问其故(原因) 去人近(距离)
探汤(热水) 多知(通智,智慧)
不能决(判断)
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
一儿以日初出远(认为)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
孰为汝多知乎(认为)
翻译下列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译句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
② 孰为汝多知乎?
译句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三、教学过程
(一)课文内容把握。
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
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
(二)问题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
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
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
“笑”是讥笑,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是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若从下文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
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⑴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赞扬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⑵ 孔子不能决也。
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
(从不同角度)
从两小儿的辩斗的角度:
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实质,要发扬勇于探索大自然、探求真理的精神。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
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拓展迁移。
庄子欲刺虎
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
“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
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
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
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
②庄子:
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③馆竖(shù)子:
旅馆的童仆。
④须:
等待。
1.解释加有下划线的词:
庄子欲刺虎(想要)
馆竖子止之曰(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