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4015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学

绪论

第一节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学科

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新增)

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构建教育素养。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中国《论语》和《学记》,西方:

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此时期是萌芽阶段,教育思想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夸美纽斯(捷克)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代表作

(三)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

斯宾塞(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的《教育论》主张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教育

梅伊曼,首先提出“实验教育学”概念。

拉伊(德国)的《实验教育学》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提倡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凯洛夫(前苏联)的《教育学》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论述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学

(四)教育学的深化阶段

布鲁纳(美国)提出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认为“全面”和“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20世纪70年代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一方面主张培养卓越的智力,一方面指向人格整体教养。

第二节中学教育学概述

一、中学教育学就是研究中学阶段的教育,揭示中学教育规律,指导中学教育实践的一门分支学科。

二、中学教学的意义

1、确立正确的中学教育观念

2、掌握中学教育规律

3、构建中学教育基本素养

三、中学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运用)

(1)观察法(实况记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

内涵:

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记在自然状态下,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2)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问卷测试法)

内涵:

调查法是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来了解分析现象和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3)实验法(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4)行动研究法

内涵:

是一种适应小范围、探讨性的研究方法,他的目的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

特点:

(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

(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

(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

(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第1章教育概述

第一节教育的定义

1.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一、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动物中的模仿与训练与人类教育存在本质的不同。

二、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节教育的构成要素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3.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有机联系,构成教育的统一整体。

第三节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

产生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一)生物起源说(历史上第一个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学术问题正式提出的相关学说)

代表人物:

①利托尔诺,《人类各人种的教育演化》

②沛西·能,1923年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人民的教育》

(二)心理起源说

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三)劳动起源说(马克思观点)

4.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点认为:

教育产生于人类生存的需要,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二、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教育

1.教育目的的单一性

2没有专门的教育制度

3.教育内容的贫乏性

4.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

5.教育方法的单一性

(2)古代社会教育

1.教育目的是培养统治人才

2.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和

3.产生专职的教育人员

4.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

5.教学方法崇尚书本、死记硬背,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

(3)现代教育

1.教育目的多元化

2.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

3.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4.教育人员的专业化和普及化

5.教育途径不断更新和发展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人性化

2.教育终身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现代化

5.教育国际化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

教育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然制约教育,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一节教育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

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培养(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环境)人才

传递、传播、创新(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环境)知识

教育本身具有(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环境)的内在价值

第二节社会发展必然制约教育

一、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制约教育的发展

(一)必然制约目的

经济发展的类型、水平制约、决定教育培养人才的类型、水平

(二)必然制约制度

水平制约规模

速度制约速度

结构制约结构

(三)必然制约内容

类型制约内容结构

水平制约内容的层次

速度制约内容的更新速度

(四)必然制约人员

发展的速度、水平制约教师、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五)必然制约途径

水平、速度制约手段与组织形式

二、社会政治必然制约教育的发展

(一)必然制约目的

性质决定人才培养的性质

发展状态决定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

(二)必然制约制度

制度决定制度

(三)必然制约内容

性质决定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内容

(四)必然制约人员

性质决定教师和学生的权力和地位

(五)必然制约途径

专制的政治制度多采用专制的教育手段,民主的教育制度多选择民主的教育方法

三、社会文化必然制约教育发展的目的

(一)必然制约目的

类型决定价值取向

传统制约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

(二)必然制约制度

制度制约教育制度的规模与结构

(三)必然制约内容

社会文化必然制约教育的部分内容

(四)必然制约人员

社会文化制约教师和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五)必然制约途径

社会文化制约教育的手段和组织形式

四、社会人口必然制约教育的发展

(一)必然制约目的

数量与发展速度制约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

质量制约着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

(二)必然制约制度

数量与发展速度制约教育的规模

质量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域层次

(三)必然制约内容

人口分布于就业结构制约教育的部分内容

质量决定教育内容的水平高低

(四)必然制约人员

数量、质量和发展速度制约着教育者的培训与选拔、受教育者的机会与层次

(五)必然制约途径

专制的政治制度多采用专制的教育手段,民主的教育制度多选择民主的教育方法

五、环境必然制约教育的发展

(一)必然制约目的

制约人才培养的层次

(二)必然制约制度

制约学校的布局与结构

(三)必然制约内容

制约教育的部分内容

(四)必然制约人员

制约教师和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五)必然制约途径

制约教育的手段和组织形式

第二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不受社会各方面影响和制约的属性,其表现有:

(一)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三)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3章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教育必然促进个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形成到死亡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变化的过程

2.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表现:

使个人获得知识;发展个人的智力;增强个人的体力;培养个人的道德;完善个人的个性。

第二节个人的发展必然制约教育

一、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人发展规律:

指个人发展内部各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一)顺序性:

指认的身心发展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

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然要循序渐进,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阶段性:

指人的身心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

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三)不均衡性:

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人的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必然不均衡;二是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必然不均衡,显示出一定的关键年龄或最佳时期。

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四)差异性:

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发展上必然存在着个别差异。

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有的放矢。

(五)互补性:

指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每个教育者要扬长避短。

二、现阶段中学生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身体和心理的迅速成长和发展。

(1)生理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前提)

1.体态骤变

2.机能增强(脑和神经系统逐步完善。

心血管系统功能,肺功能增强)

3.身体素质提高

4.性发育成熟

(2)心理特征

1.认知能力(目的性、自觉性提高了)

2.情感

3.意志

4.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学基础》,中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①生理成熟期提前;②思维活跃,学习兴趣不高;③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④自我意识增强,有一定社会交往能力;⑤心理问题增多生理特征

第二节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关于人发展因素的观点:

单因素决定论、双因素决定论、多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论。

影响个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归结为:

遗传素质(生物前提)、环境(现实制约)、教育(主导)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内部动力)四个方面。

1.遗传素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

遗传素质指上代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三)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对人的年龄特征有影响作用

(四)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并起决定作用

(1)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不能决定人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2)人的遗传素质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3)人的个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2.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环境:

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中对人的影响最直接的是生态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现实条件,对人的发展从根本上给予影响

1.宏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总的条件和背景,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2.微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3.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有专职人员,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点。

(2)由受教育者的角色心理决定

(3)由时代发展的特点决定

(二)实现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

1.教育的自身状况:

(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影响教育速度和规模、教师素质高低制约着教育的水平、管理水平制约教育功能的发挥)

2.家庭环境因素:

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人际氛围、父母的文化水平

3.社会发展状况:

(包括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育人功能、良好的社会风尚能够强化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政治制度的开明程度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取向)

4.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成熟是身心发展的一种准备状态,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4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

1.教育目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规定。

2.教学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

3.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有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是指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全面、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第二,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第三,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阶级对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导致人片面发展的原因

第四,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五,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

第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5.确立教育目的的实际依据包括: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6.确立教育的目的还需要重视借鉴前人及国外的思想成果

孔子,培养德才兼备的“修己以安人”的君子。

孟子,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具有“浩然之气”。

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到和谐教育。

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泛智主义”教育目的。

卢梭、斯宾塞、杜威等。

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及现阶段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5个阶段)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目的,12个)

2、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

基础教育

内容:

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技能,基本行为规范,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习惯。

任务:

P47

3、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遵循国家教育目的对培养人的总要求,根据中学教育的性质及中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而提出的有关中学阶段培养人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高中

(1)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2)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普通高中教育有5个特别强调的培养目标。

P80

第5章教育制度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相应的各项规定的总称。

2.学校教育制度意义:

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提供结构和章程的保障。

3.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一)双轨学制:

是指两只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已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单轨学制

(三)分支型学制

4.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理论、实际、借鉴他人。

实际依据包括:

(一)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社会依据:

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人口状况

(二)个人依据

5.《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

6.《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7.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级的学制

8.壬戌学制(1922年),又称“六、三、三”学制

第6章中学教师和中学生

第一节中学教师

一、含义

教师:

在教育机构中以传递经验培养人为职业的一种专业人员

中学教师:

在中等教育机构中以传递经验培养中学生为职业的一种专业人员

二、中学教师的意义

1、是教育职责的承担者

2、是构成学校教育的要素之一

三、中学教师的基本素养(考点有变化)

身体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道德

四、中学教师的权力和义务★P70

五、中学教师的任务

中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好学生,或把学生教好,也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他应获得的发展水平。

其基本任务是教好功课

第二节中学生

一、中学生概述:

(1)中学生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

(2)中学生是未成熟的人

(3)中学生是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二、中学生的意义(同教师一起记忆)

三、权力:

生存权、受教育权、发展的权力、受尊重权

四、义务:

养成良好的品德;接受教育,完成学习与发展任务。

第三节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属性

二、师生关系的特点:

1.教育关系:

教育关系是指在学校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实现教育任务的保证

2.心理关系:

就是人知情感关系

3.道德关系:

指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各自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下而形成的关系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教育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

第7章中学课程

第一节课程的含义

课程的含义的多样性:

(1)课程作为学科

(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4)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5)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课程含义的发展趋势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的本身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

(4)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课程与教学★

1、两者虽然有关联,但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

2、两者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交叉关系,不只是平面、单向的。

3、两者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而是整合一致地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对第一点的补充)

课程的基本含义:

文本课程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

课程是只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标、内容、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体验课程其课程事件是由一系列书面的、口头的、行为的“文本”构成

课程标准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

教材:

包括教科书和相关辅助材料

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标、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主要部分

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课程类型是指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具有某一相同属性或共同特征的课程所形成的汇集或种类

课程结构是指课的各组成成分和组成方式

一、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

隐形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方式呈现的对学生非学术性的影响,是无意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课程

特点:

影响具有弥漫性、普遍性和持久性,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最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特点:

①结果上看,强调学术性知识②计划上看,有组织、有意识参与③学习环境方面,通过课程教学传递

(1)显性课程主要有: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

(2)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不同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

(2)选修课程是指每个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需要,自由选择学习,而不是必须学习的科目。

设置依据:

社会需求、地区差异、个性差异

设置课程必须遵循的原则:

1、保持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平衡

2、保持工具性必修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的平衡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

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一)把基础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二)实施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整体改革

(三)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与科学主义价值取向的整合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目标、功能的改革、结构的改革、标准的改革、实施与评价改革

1、目标特征:

5点P83

2、功能的改革(倡导全人教育)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需要做好的工作(3点,问答题,P83)

转变途径: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学、课程评价

3、结构的改革

类型结构——多样化,科目结构——均衡,课程内容——完善、优化

4、课程标准的改革(6点)

5、课程实施与评价改革

改革中的课程实施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构建师生互动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能力。

改革的评价,强调发挥评价促进课程的实施与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学生评价改革重点:

5点

教师评价改革重点:

3点

第四节中学素质教育

一、概述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1、素质的含义(广义、狭义)

狭义:

生理学和心理学上所使用的素质概念

广义:

主要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发展的总水平。

《教育大辞典》,“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

广义的素质既指个体又指群体素质。

2、素质教育的含义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操作性定义: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把握几点:

P85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了解)

(二)素质教育的内容

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六个方面

1、德育★

①定义

狭义:

伦理学上的广义:

素质教育中的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②内容(选择)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熟记)

③中学德育遵循规律及要求

中学德育要遵循规律,使德育各要素协调统一,从四方面:

第一,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应使知行的培养统一

知行统一是衡量品德形成的标志。

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

知,即思想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等观念体系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或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评价

情,即思想道德情感,是人在思想道德实践中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对一定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意,即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的内部思想道德向外部稳定行为转化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时的顽强不懈的努力

行,即思想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

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知、情、意、行等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

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知、情、意、行的全面培养,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重点,针对知、情、意、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教育

第二,从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应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

德育过程就是不断激发、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