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975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

《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

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建立规范标准的公允价值获取体系、加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三个方面规范公允价值计量。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信息披露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沿革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陷入财务困境,而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会计报表却反映不出这种财务困境,以致美国会计界开始反思以历史成本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计量、披露的合理性。

1984年FASB发布的SFAS80《远期合同会计》中,首次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

从90年代起,FASB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向前发展的财务会计准则。

2006年9月15日,FASB最终发布了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SFAS),该公告定义了公允价值,并确定了公允价值计量框架。

  在FASB推动公允价值计量的进程中,lASC也一直在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

1989年发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就对公允价值计量体系有了较深入的论述,并在1990年至2004年陆续发布了多项准则及讨论稿,力荐使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

2005年9月,IASB将“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列入其日程,开始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讨论,IASB于2006年11月30日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讨论稿。

  我国有关公允价值的规范提出,最早体现在1998年颁布的《债务重组》及随后的《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中。

然而,在其后两年的运行过程中,屡屡发生上市公司之间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肆意高估资产的公允价值,以达到操纵利润目的的事件,影响极为恶劣。

2001年初,财政部对以上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提出尽量回避公允价值的方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凸显,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又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发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就有17项。

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同的是,除少数具体会计准则外,大部分具体会计准则采用的是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计量方式。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

“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从它的定义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理想化的计量属性,体现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计量属性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比其他的计量属性更加符合某些特定资产或负债计量的特点。

如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等,这些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随着市场的波动变化较大,如果用其他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无法及时反映市场风险对这些资产所发生的影响,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则可以揭示这些影响,及时准确地反映出这些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能真实地反映交易的实质,充分地反映市场对企业资产的估值,合理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对企业的未来做出合理的预测,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公允价值计量代表着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思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强烈,国际会计准则偏向采用以公允价值为主的会计计量属性。

  三、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呈现出以下特点:

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比较普遍i投资性房地产仅有少数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大部分上市公司仍采用成本计量方式;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极大影响当年业绩,让一些上市公司乌鸡变凤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公允价值的应用也为一些上市公司带来了利润。

纵观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两年来的实际运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可靠取得具有一定的难度

  具体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条件都有相应的规定。

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除了部分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能够从公开的活跃市场可靠地取得外,其他如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等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着缺乏活跃的规范市场、数据取得不够确凿可靠、主观判断随意性较大、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较高、公允价值取得的成本过高等缺点,使得公允价值的可靠取得具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大范围使用。

  

(二)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利润波动较大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将影响企业的净利润或净资产,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直接反映国内国际资本市场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将通过公允价值体现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来。

当市场起伏波动较大时,对企业的利润和净资产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让投资者无所适从。

在2007年资本市场牛气冲天的背景下,因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很多上市公司的利润倍增,而2008年资本市场的大幅下挫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很多上市公司利润大变脸,如中国平安2008年第三季度利润表中体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高达亿元,而2007年同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亿元。

在一年的时间里,公允价值变动翻云覆雨,放大了收益和风险,让很多投资者始料未及。

  (三)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具有较大的目的性

  企业选择何种计量模式或计量属性属于会计政策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提供了多种会计政策供企业选择,是因为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为了能真实地向报表使用者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允许企业选择与本企业相适应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会计准则大多对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没有强制性规定,公司在选择会计计量模式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由于计量模式的变化将影响公司的净利润或净资产,因此很多公司便在计量模式选择上做文章。

从两年来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实际运用来看,一些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并不是为了更可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是具有较大的目的性。

如个别亏损企业为了逃避暂停或终止上市,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达到扭亏的目的;还有些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建立规范标准的公允价值获取体系、加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三个方面规范公允价值计量。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信息披露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沿革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陷入财务困境,而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会计报表却反映不出这种财务困境,以致美国会计界开始反思以历史成本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计量、披露的合理性。

1984年FASB发布的SFAS80《远期合同会计》中,首次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

从90年代起,FASB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向前发展的财务会计准则。

2006年9月15日,FASB最终发布了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SFAS),该公告定义了公允价值,并确定了公允价值计量框架。

  在FASB推动公允价值计量的进程中,lASC也一直在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

1989年发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就对公允价值计量体系有了较深入的论述,并在1990年至2004年陆续发布了多项准则及讨论稿,力荐使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

2005年9月,IASB将“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列入其日程,开始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讨论,IASB于2006年11月30日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讨论稿。

  我国有关公允价值的规范提出,最早体现在1998年颁布的《债务重组》及随后的《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中。

然而,在其后两年的运行过程中,屡屡发生上市公司之间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肆意高估资产的公允价值,以达到操纵利润目的的事件,影响极为恶劣。

2001年初,财政部对以上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提出尽量回避公允价值的方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凸显,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又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发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就有17项。

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同的是,除少数具体会计准则外,大部分具体会计准则采用的是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计量方式。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

“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从它的定义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理想化的计量属性,体现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计量属性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比其他的计量属性更加符合某些特定资产或负债计量的特点。

如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等,这些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随着市场的波动变化较大,如果用其他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无法及时反映市场风险对这些资产所发生的影响,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则可以揭示这些影响,及时准确地反映出这些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能真实地反映交易的实质,充分地反映市场对企业资产的估值,合理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对企业的未来做出合理的预测,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公允价值计量代表着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思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强烈,国际会计准则偏向采用以公允价值为主的会计计量属性。

  三、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呈现出以下特点:

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比较普遍i投资性房地产仅有少数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大部分上市公司仍采用成本计量方式;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极大影响当年业绩,让一些上市公司乌鸡变凤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公允价值的应用也为一些上市公司带来了利润。

纵观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两年来的实际运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可靠取得具有一定的难度

  具体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条件都有相应的规定。

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除了部分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能够从公开的活跃市场可靠地取得外,其他如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等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着缺乏活跃的规范市场、数据取得不够确凿可靠、主观判断随意性较大、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较高、公允价值取得的成本过高等缺点,使得公允价值的可靠取得具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大范围使用。

  

(二)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利润波动较大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将影响企业的净利润或净资产,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直接反映国内国际资本市场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将通过公允价值体现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来。

当市场起伏波动较大时,对企业的利润和净资产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让投资者无所适从。

在2007年资本市场牛气冲天的背景下,因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很多上市公司的利润倍增,而2008年资本市场的大幅下挫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很多上市公司利润大变脸,如中国平安2008年第三季度利润表中体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高达亿元,而2007年同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亿元。

在一年的时间里,公允价值变动翻云覆雨,放大了收益和风险,让很多投资者始料未及。

  (三)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具有较大的目的性

  企业选择何种计量模式或计量属性属于会计政策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提供了多种会计政策供企业选择,是因为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为了能真实地向报表使用者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允许企业选择与本企业相适应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会计准则大多对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没有强制性规定,公司在选择会计计量模式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由于计量模式的变化将影响公司的净利润或净资产,因此很多公司便在计量模式选择上做文章。

从两年来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实际运用来看,一些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并不是为了更可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是具有较大的目的性。

如个别亏损企业为了逃避暂停或终止上市,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达到扭亏的目的;还有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