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电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848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电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缆电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缆电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缆电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缆电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缆电视.docx

《电缆电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电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缆电视.docx

电缆电视

7.2有线电视设计

7.2.1有线电视干线部分设计

(1)干线传输部分是把前端接收的电视信号传输给用户分配系统的一系列传输设备。

为了向各地点传输符合要求的信号,传输网络的结构可以是星形、树形或是星-树形,在某些场合也可以采用网形或环形结构。

自前端至各建筑物的传输部分为干线传输部分,干线传输电缆采用SYKV-75-9/12或SY

V-75-9/12同轴电缆。

若干线距离较长,为了保证末端信号有足够高的电平,需要加入干线放大器以补偿电缆的衰减。

电缆对信号的衰减基本上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故有时需要加入均衡器以补偿干线部分的频谱特性,保证干线末端的各频道信号电平基本相同。

(2)室外线缆管道设计

管道可采用钢管、混凝土预制管或硬质PVC管,孔径应不小于80mm。

钢管壁厚应大于4mm,PVC管壁厚应大于4.5mm,钢管应进行防腐处理,埋深应不小于0.8m(冻土层以下)。

由于建筑物可能下沉,进出建筑物的管道应选用钢管。

与热力管道交叉的地方,不宜采用硬质PVC管,车行道以外的地方可以使用硬质PVC管。

人(手)孔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设置:

①电缆汇集和分支点处。

②拐弯和引入建筑物处。

③引上、引下的地方。

④穿越道路的道路两侧。

室外延长线上的设备必须安装在地面以上或建筑物内,严禁将设备安装在人工手井或地沟内;另一种方法是安装在地上的设备落地箱内,但应考虑其造价、占地及安全等问题。

 

墙壁电缆、贴墙敷设电缆与有关障碍物交越距离应符合下表7-2的要求:

交越情况

平行间距(cm)

交叉间距(cm)

与避雷引下线

100

50

与给水管

15

5

与带有绝缘层的低压电力线

50

30

与煤气管

30

30

与热力管(包封)

30

30

与热力管(不包封)

50

50

表7-2墙壁电缆、贴墙敷设电缆与有关障碍物交越距离

7.2.2电缆分配网络设计

有线电视前端信号经放大器进入分配网络,前端信号进入一层的分配器,再由分支干线(SYV-75-7视频线)引至各楼层的分支器,再通过用户线(SYV-75-5视频线)到各个终端的有线电视插座。

(1)进线口的设置

①多层式住宅楼及板式高层住宅楼,可根据线路设计要求按一处以上进线组织暗管系统。

②楼外应设手孔,由手孔引至住宅建筑内放大箱的管道,孔径应不小于40mm,数量应不少于2条。

电缆分配网络的结构

③分配器-分配器

④分支器-分支器

⑤分配器-分支器

⑥分配器-串接单元

⑦高层串接形式

以上几种网络结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个具体的住宅电缆分配网中,往往是几种结构的组合。

分配网络采用分配分支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放射信号,另一方面由于中

端是和分配分支独立连接的,终端与终端之间不互相影响,便于维护和以后的收费管理。

设计中所选分支分配器均为双向的,整个系统具有双向传输功能。

为使系统耐老化,电缆采用物理发泡同轴电缆。

7.2.3分配器、分支器的设计

(1)信号主轴线的末端不得使用分配器;

(2)分支器的串联不得超过6个;

(3)分配器到每户的终端盒应采用单独的暗管设置,不得与其他住户终端盒相串接;

(4)一户内多终端口的设置方式可采用户内分配方式。

分配器的输出端不能开路,否则会造成输入端的严重失配,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输出端。

在系统中当分配器有输出端空余时,必须接75Ω负载电阻

7.2.4用户终端的设计

(1)应同时具备TV输出口和FM输出口;

(2)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和防潮防腐性能;

(3)应符合国标规定的安全要求;

(4)用户终端电平要求满足(68±4)dB;

(5)每套住宅应最少设计一个终端,高标准住宅可按实际需求对终端数进行设计安排,并应设置在每套住宅的起居室或卧室内。

(6)用户盒暗敷距地0.3米。

7.2.5设备的选用

(1)分支器

分支器通常用于较高电平的馈电干线中,它能以较小的插入损耗从干线取出部分信号供给住宅楼或用户,有时也可用二分支干线提供信号电平,通过分支器的电视信号其中一小部分从分支端输出,大部分功率继续沿干线传输。

①插入损耗是信号从干线输入端到干线输出端之间的传输损耗,即输入信号电平与输出`信号电平之差。

②分支损耗是信号从干线输入端到分支输出端之间的损耗,即干线输入端电平与分支端输出端电平之差。

③分支损耗与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是分支损耗大,则插入损耗小;分支损耗小,则插入损耗大。

④分支口与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是分支口越多,插入损耗越大。

分支器是将射频电信号功率不等地分配给各路,有主路和支路之分,支路就有各种不同的衰减量,从而构成一个系列。

因此对大楼从下至上进行分配时,一般上层的分支衰减量应取小一些,下层的分支衰减量应大一些,这样才能保证上下层用户端的电平基本相同。

同时,分支器的主输出口空余时,也必须接75Ω的负载。

(2)分配器

分配器是用来分配高频信号的部件,它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将一种信号功率平均分配给几路(通常分为两路、三路、四路、六路);二是可将两路、三路、四路和六

路信号混合起来。

分配损耗是指分配器输入端的输入电平与输出电平之差。

分支器和分配器的根本区别在于,分配器平均分配功率,而分支器是从电缆中取出一小部分功率提供给用户,而大部分功率继续向后面传输。

(3)串接分支器(串接单元)

串接分支器将分支器和用户终端合成为统一体,具有分支器和系统输出口的功能,所以叫串接分支器,有的又叫串接单元。

(4)用户盒

用户终端是CATV分配系统与用户电视机相连的部件。

面板分为单输出孔和双输出孔(TV、FM),在双输出孔电路中要求TV和FM输出间有一定的隔离度,以防止相互干扰。

为了安全而在两处电缆芯线之间接有高压电容器。

(5)放大器

①高电平放大器用于天线放大器、用户放大器,增益在40dB以上,信噪比较差。

②中电平放大器用在支干线上,增益在25~30dB,信噪比较好。

③低电平放大器用在主干线上,增益在18~25dB,信噪比最好。

7.2.6同轴电缆的选择

(1)电缆类型

国外型号常用同轴电缆有:

①网络用粗缆RG-8或RG-11(50Ω),细缆RG-58/U或RG-58C/U(50Ω)。

②用于CATV和宽带数据网RG-59(75Ω)。

③网络电缆RG-62(93Ω)。

适用于CATV系统的国产射频同轴电缆有:

①型号有SYKV、SYV、SYWV(Y)、SYWLY(75Ω)等系列。

②截面有75-5、75-7、75-9、75-12。

③发泡种类有单护发泡、双护发泡。

(2)连接器

连接器包括高频插头、插座和转换器,用于系统中各种设备和部件与同轴电缆之间的连接。

连接器一般分为室内和室外防水型。

同轴电缆是通过低损耗的连接器F头(FL型电缆连接头)连接的,连接器在物理性能与电缆相匹配。

两根电缆的端点与FL10电缆头做好以后即可与双通两端的螺丝拧紧。

这种连接方式的特点连接处匹配性好,损耗小。

 

(3)电缆损耗

频率越高,在电缆上传输损耗电平越大,电缆的损耗量在下表中给出:

单位:

Db

 

系统

型号

发泡

耦芯

300MHz

-12

4.5

5.5

-9

6.5

8

-7

8.5

10

-5

10

13

550MHz

-12

6.5

8

-9

8.5

10

-7

10

13

-5

13

20

表7-3电缆损耗量(每100m损耗)

7.2.7本工程设备安装及要求

如图7-1

(1)电视信号由室外有线电视网的市政接口引来,进楼处预埋一根SC60钢管。

(2)系统采用750MHz邻频传输,要求用户电平满足64%%p4dB;图象清晰度不低于4级。

(3)放大器安装各单元的弱电总箱内。

单元弱电总箱嵌墙安装或挂墙明装,底边距地0.6m。

(4)分支分配器箱均安装在各层竖井内。

分别在3、8、13层竖井内设置42路电视分支器、挂墙明装,底边距地1.4m。

(5)干线电缆选用SYWV-75-9,沿弱电桥架内敷设。

支线电缆选用SYWV-75-5,穿PC20管。

沿墙及楼板暗敷进入每户多媒体配线箱内进行配线。

(6)用户电视插座暗装,底边距地0.3m。

(7)本设计要求一户设2个电视插座,分别保证客厅及卧室的要求

第六章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6.1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任何一个有线电视系统,无论多么复杂,均可认为是由前端、干线传输、用户分配三个部分组成。

前端由信号源设备包括接收天线、天线放大器、自办节目设备、变换器、滤波器、混合器等构成。

传输系统由同轴电缆或光线、线路放大器、均衡器等设备构成。

用户分配网络由传输线路、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用户输出端等设备构成。

对于新建有线电视系统,单向传输时一般选用550MHz邻频系统;双向传输时选用750MHz、862MHz邻频系统。

6.2有线电视设计原则和一般规定

6.2.1设计原则和要求

⑴干线部分设计

干线传输部分是把前端接收的电视信号传输给用户分配系统的一系列传输设备。

为了向各地点传输符合要求的信号,传输网络的结构可以是星形、树形或是星-树形,在某些场合也可以采用网形或环形结构。

自前端至各建筑物的传输部分为干线传输部分,干线传输电缆采用SYKV-75-9/12或SYV-75-9/12同轴电缆。

若干线距离较长,为了保证末端信号有足够高的电平,需要加入干线放大器以补偿电缆的衰减。

电缆对信号的衰减基本上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故有时需要加入均衡器以补偿干线部分的频谱特性,保证干线末端的各频道信号电平基本相同。

⑵室外线缆管道设计

管道可采用钢管、混凝土预制管或硬质PVC管,孔径应不小于80mm。

钢管壁厚应大于4mm,PVC管壁厚应大于4.5mm,钢管应进行防腐处理,埋深应不小于0.8m(冻土层以下)。

由于建筑物可能下沉,进出建筑物的管道应选用钢管。

与热力管道交叉的地方,不宜采用硬质PVC管,车行道以外的地方可以使用硬质PVC管。

人(手)孔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设置:

①电缆汇集和分支点处。

②拐弯和引入建筑物处。

③引上、引下的地方。

④管道超过允许长度的地方。

⑤穿越道路的道路两侧。

室外延长线上的设备必须安装在地面以上或建筑物内,严禁将设备安装在人工手井或地沟内;另一种方法是安装在地上的设备落地箱内,但应考虑其造价、占地及安全等问题。

墙壁电缆、贴墙敷设电缆与有关障碍物交越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6-1墙壁电缆、贴墙敷设电缆与有关障碍物交越距离

交越情况

平行间距(cm)

交叉间距(cm)

与避雷引下线

100

50

与给水管

15

5

与带有绝缘层的低压电力线

50

30

与煤气管

30

30

与热力管(包封)

30

30

与热力管(不包封)

50

50

⑶电缆分配网络设计

有线电视前端信号经放大器进入分配网络,前端信号进入一层的分配器,再由分支干线(SYV-75-7视频线)引至各楼层的分支器,再通过用户线(SYV-75-5视频线)到各个终端的有线电视插座。

①进线口的设置

多层式住宅楼及板式高层住宅楼,可根据线路设计要求按一处以上进线组织暗管系统。

楼外应设手孔,由手孔引至住宅建筑内放大箱的管道,孔径应不小于40mm,数量应不少于2条。

②电缆分配网络的结构

分配器-分配器分支器-分支器

分配器-分支器分配器-串接单元

高层串接形式

以上几种网络结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个具体的住宅电缆分配网中,往往是几种结构的组合。

分配网络采用分配分支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放射信号,另一方面由于中端是和分配分支独立连接的,终端与终端之间不互相影响,便于维护和以后的收费管理。

设计中所选分支分配器均为双向的,整个系统具有双向传输功能。

为使系统耐老化,电缆采用物理发泡同轴电缆。

⑷分配器、分支器的设计

①信号主轴线的末端不得使用分配器;

②分支器的串联不得超过6个;

③分配器到每户的终端盒应采用单独的暗管设置,不得与其他住户终端盒相串接;

④一户内多终端口的设置方式可采用户内分配方式。

分配器的输出端不能开路,否则会造成输入端的严重失配,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输出端。

在系统中当分配器有输出端空余时,必须接75Ω负载电阻

⑸用户终端的设计

①应同时具备TV输出口和FM输出口;

②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和防潮防腐性能;

③应符合国标规定的安全要求;

④用户终端电平要求满足(68±4)dB;

⑤每套住宅应最少设计一个终端,高标准住宅可按实际需求对终端数进行设计安排,并应设置在每套住宅的起居室或卧室内。

⑥用户盒暗敷距地0.3米。

⑹同轴电缆选择及穿管管径

①用户分配网中使用的同轴电缆均采用物理发泡电缆;

②分配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的分配器的分路电缆距离较长,宜采用-75-9、-75-7的电缆;分支器、分配器和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宜采用-75-7的电缆;

③楼内暗管系统应全部采用钢管;

④只敷设一条-75-9型电缆时,应采用内径≥25mm的钢管;

⑤敷设其他型号电缆或两条以上电缆时,管孔截面积的利用率应不大于40%;

⑥外线电缆均采用稳定聚乙烯护套,室内电缆可以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外护套。

6.2.2一般规定

⑴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预留1-2个频道。

②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

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

⑵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HF),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损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邻频传输方式。

⑶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受信号场强小于57dBμ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

⑷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

⑸设备,部件及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

②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外观应一致。

③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为75Ω[6]。

6.3同轴电缆的选用

⑴电缆类型

国外型号常用同轴电缆有:

①网络用粗缆RG-8或RG-11(50Ω),细缆RG-58/U或RG-58C/U(50Ω)。

②用于CATV和宽带数据网RG-59(75Ω)。

③网络电缆RG-62(93Ω)。

适用于CATV系统的国产射频同轴电缆有:

①型号有SYKV、SYV、SYWV(Y)、SYWLY(75Ω)等系列。

②截面有75-5、75-7、75-9、75-12。

③发泡种类有单护发泡、双护发泡[7]。

⑵连接器

连接器包括高频插头、插座和转换器,用于系统中各种设备和部件与同轴电缆之间的连接。

连接器一般分为室内和室外防水型。

同轴电缆是通过低损耗的连接器F头(FL型电缆连接头)连接的,连接器在物理性能与电缆相匹配。

两根电缆的端点与FL10电缆头做好以后即可与双通两端的螺丝拧紧。

这种连接方式的特点连接处匹配性好,损耗小。

⑶电缆损耗

频率越高,在电缆上传输损耗电平越大,电缆的损耗量在下表中给出:

表6-2电缆损耗量(每100m损耗)单位:

Db

系统

型号

发泡

耦芯

300MHz

-12

4.5

5.5

-9

6.5

8

-7

8.5

10

-5

10

13

550MHz

-12

6.5

8

-9

8.5

10

-7

10

13

-5

13

20

6.4本工程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本设计住宅为8层,每层每单元两户。

采用邻频传输系统,系统传输频率为48.5—750MHZ,本次设计有线电视系信号由当地电视台引来,进线采用SYKV-75-12SC50FC的同轴电缆由一路进入楼内,经四分配器,分别传向一单元、二单元1至四层,2到8层。

其中干线采用SYKV-75-9SC20FC同轴电缆,分支线路采用SYKV-75-5PC20FC同轴电缆,因每层每单元两户,所以各楼层采用二分支器将信号引入用户。

在线路的最末端加上一个

的负载,即匹配电阻。

系统用户终端的电视信号输出电平为68

4dB之间。

本工程全部采用有线电缆电视系统,每户设两个接收终端盒,墙上暗装,中心距地0.5米。

进户线及水平干线全部采用钢管暗设,其它部分线路采用PVC阻燃塑料管暗敷设。

电缆全部采用SYKV-75系列同轴电缆。

表6-3物理发泡同轴电缆衰减特性表

频率特性

电缆型号

衰减常数

频率(MHz)

SYWV-75-5

SYWV-75-7

SYWV-75-9

SYWV-75-12

衰减常数(dB/100m)

55

4.20

2.82

2.29

1.81

865

17.80

12.28

10.20

8.28

6-1

-衰减常数;

K-常数;

f-工作频率。

SYWV-75-5衰减常数

低频:

=4.20dB/100m

=55MHz

=48.5MHz

=

=

=3.94dB/100m

高频:

=17.80dB/100m

=865MHz

=750MHz

=

=

=16.57dB/100m

SYWV-75-7衰减常数

低频:

=2.82dB/100m

=55MHz

=48.5MHz

=

=

=2.65dB/100m

高频:

=12.28dB/100m

=865MHz

=750MHz

=

=

=11.43dB/100m

SYWV-75-9衰减常数

低频:

=2.29dB/100m

=55MHz

=48.5MHz

=

=

=2.15dB/100m

高频:

=10.20dB/100m

=865MHz

=750MHz

=

=

=9.50dB/100m

表6-4二分支器

分支损耗(dB)

频率

10

12

14

16

18

20

22

插入损耗(dB)

5-65MHz

3.3

2.5

2.3

2.0

2.0

1.7

1.7

550-865MHz

3.7

2.9

2.7

2.5

2.5

2.0

2.0

本楼层选用四分配器,分配损耗5-65MHz7.5dB550-865MHz8dB,每层每单元两户,故选用二分支器。

1层入口电平:

48.5MHz:

99-7.5=91.5(dBµV)

865MHz:

103-8=95.0(dBµV)

1层二分支器,用户电平:

48.5MHz:

91.5-22-8×0.0394=69.11(dBµV)

865MHz:

95.0-22-8×0.1657=70.54(dBµV)

2层入口电平:

48.5MHz:

91.5-1.7-2.4×0.0265=89.74(dBµV)

865MHz:

95.0-1.7-2.4×0.1143=92.22(dBµV)

2层二分支器,用户电平:

48.5MHz:

89.74-20-8×0.0394=69.43(dBµV)

865MHz:

92.22-20-8×0.1657=70.89(dBµV)

3层入口电平:

48.5MHz:

89.74-2.0-2.4×0.0265=87.68(dBµV)

865MHz:

92.22-2.0-2.4×0.1143=89.94(dBµV)

3层二分支器,其用户电平:

48.5MHz:

87.68-18-8×0.0394=69.37(dBµV)

865MHZ:

89.94-18-8×0.1657=70.61(dBµV)

4层入口电平:

48.5MHz:

87.68-2.0-2.4×0.0265=85.61(dBµV)

865MHz:

89.94-2.5-2.4×0.1143=84.7(dBµV)

4层二分支器,其用户电平:

48.5MHz:

85.61-16-8×0.0394=69.30(dBµV)

865MHZ:

84.70-16-8×0.1657=67.37(dBµV)

5层入口电平:

48.5MHz:

91.5-9.6×0.0265=91.24(dBµV)

865MHz:

95.0-9.6×0.1143=90.4(dBµV)

5层二分支器,用户电平:

48.5MHz:

91.24-22-8×0.0394=68.93(dBµV)

865MHz:

90.4-22-8×0.1657=67.81(dBµV)

6层入口电平:

48.5MHz:

91.24-1.7-2.4×0.0265=89.47(dBµV)

865MHz:

90.4-2.0-2.4×0.1143=88.13(dBµV)

6层二分支器,用户电平:

48.5MHz:

88.47-20-8×0.0394=68.15(dBµV)

865MHz:

88.13-20-8×0.1657=66.80(dBµV)

7层入口电平:

48.5MHz:

88.47-2.0-2.4×0.0265=86.41(dBµV)

865MHz:

88.13-2.5-2.4×0.1143=85.36(dBµV)

7层二分支器,用户电平:

48.5MHz:

86.41-18-8×0.0394=68.08(dBµV)

865MHz:

85.36-18-8×0.1657=66.03(dBµV)

8层入口电平:

48.5MHz:

86.41-2.0-2.4×0.0265=84.35(dBµV)

865MHz:

85.36-2.5-2.4×0.1143=82.59(dBµV)

8层二分支器,用户电平:

48.5MHz:

84.35-16-8×0.0394=68.03(dBµV)

865MHz:

82.59-16-8×0.1657=66.26(dBµV)

通过以上计算,所有用户有线电视信号电平满足规范要求。

 

2电视监控及电缆电视系统设计

2.1系统概述

在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中,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接收系统是适应人们使用功能需求而普遍设置的基本系统,该系统将随着人们对电视收看质量要求的提高和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在应用和设计技术上不断的提高。

从目前我国智能化大楼的建设来看,此系统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

2.2有线电视系统简介

有线电视系统采用一套专用接收设备,用来接收当地的电视广播节目,以有线方式(目前一般采用光缆)将电视信号传送到建筑或建筑群的各用户。

这种系统克服了楼顶天线林立的状况,解决了接收电视信号时由于反射而产生重影的影响,改善了由于高层建筑阻挡而形成电波阴影区处的接收效果。

但是,在智能建筑中,人们并不满足于有线电视系统仅接收传送广播电视信号这种单一的功能,而还需要它能传送其它信号,例如用录像机和影碟机自行播放教育节目、文娱节目以及调频广播等。

有线电视系统一般可分为天线、前端、干线及分支分配网络等三个部分。

天线部分采用有线电视专用接收天线、FM调频广播天线、自播节目设备以及各种卫星天线。

前端部分包括U-V变换器、频道放大器、导频信号发生器、调制解调器、混合器以及卫星电视专用接收设备等。

干线及分支分配网络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