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772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3.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3.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机械设备有一些主要危险部位,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对向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混合辊等可能造成的机械伤害是(),车床暴露的丝杠旋转运动可能造成的机械伤害是(),动力压力机滑枕的水平运动可能造成的机械伤害是()。

A.碰撞、接触、绞缠

B.接触、卷咬、碰撞

C.绞缠、挤压、接触

D.卷咬、绞缠、碰撞

2.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分为三类,这三类措施的优先等级是()、()、()。

A.间接、直接、指导性;

B.直接、间接、指导性;

C.指导性、直接、间接;

D.指导性、间接、直接;

3.实现机械本质安全的最佳途径是()。

A.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B.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

C.使操作人员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

D.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

4.机械装置可能发生危险的工作状态是()。

A.非正常工作状态

B.非正常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

C.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5.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轮处于()时最易发生危险。

A.开始啮合的位置

B.结束啮合的位置

C.完全啮合的位置

D.以上三个位置均是

6.由于煤气属于有毒和易燃、易爆气体,所以易导致中毒事故及火灾爆炸事故。

煤气发生炉空气进口管道上必须设置()和(),且灵活可靠;管道末端应设()和()。

A.防爆阀、控制阀;逆止阀、放散阀

B.逆止阀、防爆阀;放散阀、控制阀

C.控制阀、逆止阀;防爆阀、放散阀

D.放散阀、控制阀;逆止阀、防爆阀

7.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

这种系统称为()。

A.TT系统

B.TN系统

C.IT系统

D.保护接地系统

8.下列的电力系统接地与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连接型式中,符合TT系统要求的是()。

A.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B.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

C.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D.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9.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包括一种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将设备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

对于使用软电线或软电缆的设备,软电线或软电缆应具有一根保护(接地)芯线。

这样的设备属于()设备。

A.0类设备

B.Ⅰ类设备

C.Ⅱ类设备

D.Ⅲ类设备

10.当电流自故障接地点流入地下时,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远近与可能承受到的跨步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A.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小。

B.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大。

C.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距离呈正比。

D.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距离无关

11.大部分的低压触电死亡事故是由()造成的。

A.电伤

B.摆脱电流

C.电击

D.电烧伤

12.插头与插座应按规定正确接线,下列接法中正确的接法是()。

A.插座的保护接地(零)极单独与保护线连接。

B.在插头内将保护接地(零)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

C.在插座内将保护接地(零)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

D.插座的保护接地(零)极与水管或暖气管连接。

13.根据《火灾分类》(GB4968-1985)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四类。

其中由汽油、甲醇、沥青等产生的火灾属于();由木材、棉、纸张等产生的火灾属于();钾、钠、铝镁合金等产生的火灾属于()。

A.A类;B类;C类

B.B类;A类;D类

C.C类;D类;B类

D.D类;C类;A类

14.在规定条件下,材料或制品加热到释放出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叫做()。

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

15.下列关于反应型阻燃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聚合物的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

B.使用方便、适应面广

C.可分为有机和无机阻燃剂

D.具有赋予组成物或聚合物永久阻燃性的优点

16.根据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轰燃现象一般发生在();主要特征是冒烟、阴燃的阶段是()。

A.发展期初起期

B.最盛期减弱期

C.发展期减弱期

D.最盛期初起期

17.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火势的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的阶段是建筑火灾发展的()。

A.初起期

B.发展期

C.最盛期

D.熄灭期

18.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种,其中隔离的灭火作用是物理过程,它的作用主要是()。

A.消除点火源

B.断绝可燃物

C.消耗自由基,抑制链式反应

D.降低温度,使反应物开始反应

19.利用光电效应探测火灾,主要探测火焰发出的紫外光或红外光的火灾探测器是()。

A.光束式探测器

B.图像式探测器

C.感温式探测器

D.火焰式探测器

20.在烟气泄漏量与所保护空间的体积或流进、流出该空间的净化空气流率相比较小时,一般采用的烟气控制方法是()。

A.非火源区的烟气稀释

B.加压控制

C.空气流

D.浮力

21.火灾探测原理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基本类型。

下列探测器中属于接触式探测的是()。

A.光束式探测器

B.火焰探测器

C.缆线式感温探测器

D.图像式探测器

22.下列关于灭火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早期的气体灭火剂主要采用二氧化碳

B.七氟丙烷灭火剂具有灭火浓度低、灭火效率高、对大气无污染的优点

C.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对液化烃的流淌火灾和地下工程火灾等的灭火有很好的效果

D.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特别适用于大空间火灾

23.根据灭火的基本原理,防火所能采取的基本措施不包括()。

A.控制可燃物

B.保持压力稳定

C.消除点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

24.化学自热着火是依靠特定条件下自身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引起的着火。

下列属于与水作用化学自热着火的是()。

A.黄磷

B.有机过氧化物

C.金属碳化物

D.煤

25.疏散用应急照明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lx;如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min;发生火灾时,在正常照明电源切断的情况下,应在()s内自动切换成应急电源。

A.0.4;30;15

B.0.5;20;5

C.0.6;25;10

D.0.7;35;20

26.锅炉具有爆炸性。

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破裂,使内部压力瞬时降至()外界大气压的现象叫爆炸。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27.按()分,可将锅炉分为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A.用途

B.载热介质

C.热能来源

D.锅炉结构

28.设计压力容器时,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值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当容器各部位或受压元件所承受的液柱静压力达到5%设计压力时,则应取()和()之和来进行该部位或元件的设计计算。

A.设计压力开启压力

B.爆破压力开启压力

C.设计压力液柱静压力

D.爆破压力液柱静压力

29.设计压力容器时,当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时,按最低温度确定设计温度。

A.-20℃

B.-15℃

C.-10℃

D.-5℃

30.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介质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若按它们对人类毒害程度分,下列划分等级与其最高容许浓度对应正确的是()

A.极度危害(Ⅳ级),≥10mg/m3;高度危害(Ⅲ级),1.0~10mg/m3;

中度危害(Ⅱ级),0.1~1.0mg/m3;轻度危害(Ⅰ级),<0.1mg/m3

B.极度危害(Ⅳ级),<0.1mg/m3;高度危害(Ⅲ级),0.1~1.0mg/m3;

中度危害(Ⅱ级),1.0~10mg/m3;轻度危害(Ⅰ级),≥10mg/m3

C.极度危害(Ⅰ级),<0.1mg/m3;高度危害(Ⅱ级),0.1~1.0mg/m3;

中度危害(Ⅲ级),1.0~10mg/m3;轻度危害(Ⅳ级),≥10mg/m3

D.极度危害(Ⅰ级),≥10mg/m3;高度危害(Ⅱ级),1.0~10mg/m3;

中度危害(Ⅲ级),0.1~1.0mg/m3;轻度危害(Ⅳ级),<0.1mg/m3

31.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值之差大于等于20%的气体,下列气体不属于易燃介质的是()。

A.一甲胺

B.乙烷

C.乙烯

D.氧气

32.压力容器中的介质为混合物时,应以介质的组成并按()或()原则,由()或()部门,决定介质毒性程度或是否属于易燃介质。

A.毒性程度;化学特性分类;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

B.毒性程度;易燃介质划分;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

C.化学特性分类;易燃介质划分;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

D.化学特性分类;物质状态分类;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

33.根据压力容器的分类,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属于()。

A.第一类压力容器

B.第二类压力容器

C.第三类压力容器

D.第四类压力容器

34.下列不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的是()。

A.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B.移动式压力容器

C.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D.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35.根据压力容器的分类,第三类压力容器其中包括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MPa·m3的()。

A.低压储存容器

B.低压反应容器

C.中压储存容器

D.中压反应容器

36.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并联组合时,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安全阀的开启压力()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

A.低于高于

B.高于低于

C.高于高于

D.低于低于

37.在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起着安全可靠的保证作用。

A.人;机器

B.人;环境

C.机器;环境

D.机器;人

38.在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人在系统中主要充当生产过程的()。

A.操作者

B.控制者

C.控制者和监督者

D.操作者和控制者

39.在车间内对机器进行合理的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

布局时应考虑的方面不包括()。

A.空间

B.照明

C.管、线布置

D.通风

40.听觉的特性不包括()。

A.听觉绝对阈限

B.听觉的辨别阈限

C.辨别声音的时间

D.辨别声音的方向和距离

41.下列不属于视线运动的习惯顺序的是()。

A.从左到右

B.从前到后

C.从上到下

D.顺时针

42.下列关于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理选择感知类型

B.按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机器

C.通过训练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D.作业者应采取主动体位

43.眼睛能承受的可见光的最大亮度值约为()cd/m2,紫外线照射()h后眼睛会充血,()mm以下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紫外线眼炎。

A.105;3〜4;200

B.106;4〜5;300

C.107;5〜6;400

D.108;6〜7;500

43.通过检查润滑油或液压系统的油液中所含磁性金属磨屑的成分、形态、大小及浓度来判断和预测机器系统中零件的磨损情况的故障诊断技术是()。

A.光谱分析

B.铁谱分析

C.超声探伤

D.红外线检测

45.生产性粉尘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其中炸药属于()。

A.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二次扬尘,有机性粉尘

B.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有机性粉尘

C.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二次扬尘,无机性粉尘

D.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无机性粉尘

46.粉尘的()、()、()是直接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A.化学成分;浓度;接触时间

B.化学成分;硬度;接触时间

C.分散度;浓度;硬度

D.分散度;硬度;接触时间

47.粉尘的()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它与粉尘在空气中呈浮游状态存在的持续时间(稳定程度)有密切关系。

A.密度

B.硬度

C.分散度

D.浓度

48.粉尘溶解度大小与对人危害程度的关系,因粉尘作用性质不同而异,主要呈()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主要呈()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

A.化学毒副作用,减弱;致纤维化作用,减弱

B.化学毒副作用,增强;机械刺激作用,减弱

C.致纤维化作用,减弱;机械刺激作用,增强

D.致纤维化作用,增强;化学毒副作用,增强

49.下列关于粉尘荷电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分散度的尘粒通常带有电荷,与作业环境的温度和压强有关

B.高溶解度的尘粒通常带有电荷,与作业环境的湿度和压强有关

C.高溶解度的尘粒通常带有电荷,尘粒带有相异电荷时,促进凝聚、加速沉降

D.高分散度的尘粒通常带有电荷,尘粒带有相异电荷时,促进凝聚、加速沉降

50.下列关于可能发生爆炸的粉尘最小浓度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煤尘30~40g/m3

B.淀粉20g/m3

C.硫磺7g/m3

D.糖10.3g/m3

51.采用()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A.工程技术措施

B.工程管理措施

C.改革工艺流程

D.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

52.生产性毒物可以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下列毒物常以气态存在的是()。

A.水银

B.苯

C.溴

D.蓄电池蓄电时逸出的硫酸

53.行车基本闭塞法采用(),()是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采用的代用闭塞法。

A.自动闭塞法和半自动闭塞法;半自动闭塞法

B.自动闭塞法和半自动闭塞法;电话闭塞法

C.自动闭塞法和电话闭塞法;半自动闭塞法

D.自动闭塞法和电话闭塞法;电话闭塞法

54.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列车重量应根据()、()、()确定。

A.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设备条件

B.机车牵引力、列车长度、设备条件

C.编挂条件、区段内线路状况、列车长度

D.编挂条件、机车牵引力、设备条件

55.电力机车须装设(),其中客运机车还应加装(),牵引特快旅客列车的机车,应分别向车辆的()和()提供风源。

A.轴温报警装置,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空气制动装置、空气弹簧装置

B.轴温报警装置,空气制动装置,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空气弹簧装置

C.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空气弹簧装置,空气制动装置、轴温报警装置

D.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轴温报警装置,空气制动装置、空气弹簧装置

56.运行机车上的通常所说的“三项设备”是指()。

A.集中连锁设备、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B.集中连锁设备、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

C.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D.机车信号、集中连锁设备、调机信号机

57.铁路线间最小距离的基本规定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线路允许速度不超过14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000m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相邻线间为5000mm

B.线路允许速度不超过14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5000m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相邻线间为4000mm

C.线路允许速度140km/h~16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200m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相邻线间为6500mm

D.线路允许速度140km/h~16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5000m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相邻线间为6500mm

58.信号机按类型分为()、()和()。

A.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复示信号机

B.复示信号机、调车信号机、臂板信号机

C.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机车信号机

D.复示信号机、调车信号机、机车信号机

59.下列不属于列车自动制动机试验的是()。

A.全部试验

B.简略试验

C.阶段试验

D.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

60.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和()。

A.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调车作业技术、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B.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事故救援技术

C.事故救援技术、调车作业技术、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D.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调车作业技术、事故救援技术

二、多项选择题(共l5题。

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61.根据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紧急停车开关应符合的要求的是()。

A.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

B.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行后,重新启动时与启动顺序无关

C.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红色

D.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不发生危险

E.多有惯性运动的设备,紧急停车开关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联锁,以保证迅速终止运行

62.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

A.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B.防止供电中断

C.减少线路损耗

D.防止漏电火灾事故

E.防止人员接近带电体

63.下列电源中可用做安全电源的是()。

A.自耦变压器

B.分压器

C.蓄电池

D.安全隔离变压器

E.独立供电的柴油发电机

64.划分可燃危险物品的危险等级,确定生产和贮存(车间和仓库)按火灾危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燃烧的几个重要参数。

它们是()。

A.闪点

B.自燃点

C.燃点

D.温度

E.热量

65.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A.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B.一定的氧含量

C.相互作用

D.一定的着火源能量

E.一定的物理环境

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

A.触发元件

B.传导元件

C.火灾报警装置

D.火灾警报装置

E.电源

67.压力表用于准确地测量锅炉上所需测量部分压力的大小。

下列关于压力表的表述正确的是()。

A.锅炉必须装有与锅炉(锅壳)蒸汽空间直接相连接的压力表

B.根据工作压力选用压力表的量程范围,一般在工作压力的1.5~3倍

C.表盘直径小于100mm,表的刻盘上应划有最高工作压力红线标志

D.压力表装置齐全(压力表、存水弯管、三通旋塞)

E.压力表应每年对其校验一次,并铅封完好

68.当安全阀进口和容器之间串联安装爆破片时,应满足下列哪些条件()。

A.容器内的介质应该是洁净的,不含有胶着物质或阻塞物质

B.安全阀和爆破片装置的泄放能力满足要求

C.爆破片破裂后的泄放面积不小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同时爆破片破裂后的碎片不影响安全阀的正常工作

D.爆破片装置与安全阀之间应装设压力表、旋塞、排气孔或报警指示器,以检查爆破片是否破裂或渗漏

E.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之间应设置放空管或排污管,以防止该空间的压力积累

69.根据GB75588—1995的要求,电梯应采取的电气安全措施包括()。

A.直接接触电击保护

B.间接接触电击保护

C.空载保护

D.电气故障保护

E.电气安全装置

70.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

A.机器的本质安全性

B.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

C.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D.机器的冗余系统失灵

E.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变差

71.视错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中属于形状错觉的有()。

A.方向错觉

B.透视错觉

C.远近错觉

D.温度错觉

E.疲劳错觉

72.在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的有关规定中,指出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引起死亡、失去知觉、丧失逃生及自救能力、伤害或引起急性中毒的环境,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可燃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LEL)的10%

B.空气中爆炸性粉尘浓度接近爆炸下限的10%

C.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或超过22%

D.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E.含有有害物浓度超过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IDLH)浓度的环境条件

73.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确定净化方案的原则是()。

A.设计前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标

B.确定有害物质净化目标和综合利用方向符合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C.能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D.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

E.落实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

74.接发列车应遵守的原则正确的是()。

A.客运列车,应接入固定线路

B.挂有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应接入预备线路

C.特快旅客列车应在正线通过

D.其他通过列车原则上应在岔线上通过

E.接车及特快旅客旅客列车变更进路时必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并预告司机

75.集中联锁设备应保证的基本条件正确的是()。

A.当进路建立后,该进路上的道岔还可以转换

B.当道岔区段有车占用时,该区段的道岔不可能转换

C.列车进路向占用线路上开通时,有关信号机开放

D.在控制台上应能监督线路与道岔区段是否占用,进路开通及锁闭,复示有关信号机的显示

E.在列车全部通过道口前,道口信号应始终保持停止通行状态,自动栏杆应始终保持关闭状态

选做部分

分为四组,任选一组作答。

每组l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

(仅模拟综合安全技术一组试题)

76.混合气体中惰性气体浓度的增加,使空气的浓度相对减少,惰性气体更容易把氧分子和可燃性气体分子隔开,对爆炸上限产生较大影响,这时混合气体爆炸上限将()。

A.迅速下降

B.迅速上升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77.火雷管在爆破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属于民用爆破器材中的()。

A.工业炸药

B.起爆材料

C.传爆材料

D.专用民爆器材

78.粉尘爆炸属于一个()反应。

日本安全工学协会编的《爆炸》一书中阐述了一种比较典型的粉尘爆炸机理:

粉尘粒子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从火源获得能量,使()温度急剧升高,达到粉尘粒子加速分解的温度和蒸发温度,形成粉尘蒸气,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容易()。

A.还原;内部;释放大量能量

B.氧化;表面;压力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