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693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1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新.docx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新.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新.docx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基础理论(四章)

Ø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

Ø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伦理

Ø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Ø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基本方法(六章)

Ø

第五章个案工作

Ø第六章小组工作直接工作方法

Ø第七章社区工作

Ø

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

Ø第九章社会工作督导间接工作方法

Ø第十章社会工作研究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

【本章知识重点】(9点)

—社会工作的含义

—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会工作的功能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

—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活动。

与营利的、经济性的、利己的含义相对应。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解救危难---------紧急性:

保护救助、维护基本生存

(2)缓解困难---------长期性:

助人自助、恢复社会功能

(3)促进发展---------发展性:

挖掘潜能力,增强社会功能

2、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

(2)促进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功能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功能就是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

2、类型:

(1)正功能与负功能(企业优化结构等改革导致工人下岗,对工人来说是负功能)

(2)显功能与潜功能(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的后果是显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1、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权利、增进他们的社会功能、增进他们的尊严、促进环境的改善)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人在环境之中”的分析视角,解决问题增强能力应对环境,调动资源改善环境,促进人与环境相互适应)

2、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服务而间接的起到社会管理的功能)

(2)促进社会和谐(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1、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阶段

产生的历史背景:

思想背景—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博爱)

经济背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

制度背景—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的颁布(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化发展,也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

后来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产生阶段的特点:

(1)民间力量积极参与

—富人的慈善活动、友善访问员的出现

(2)工作对象以贫困者为主

—社会问题大量出现,贫穷、失业、饥饿充斥着社会

(3)社会服务人员开始职业化

—受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开始出现(美国首先出现,社工前身)

(4)社会工作受到政府制定的社会政策的影响

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

—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

救助人员专门化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基础

2、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阶段

特点:

(1)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

—1893年英国开设“慈善训练”学校(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1898年美国训练受薪的“友善访问员”;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成立;1910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社会工作课程

(2)专业方法的确定

—个案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小组方法(20世纪40年代)、社区方法(20世纪60年代)、社会行政(20世纪70年代)

(3)专业组织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在英美国家大量出现;1918成立“美国义务社会工作者协会”;1919年成立“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1955年美国成立“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

3、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阶段

特点:

(1)专业方法的发展

—个案小组社区社会行政整合(综合)

(2)目标模式的变化

—早期:

“治疗”和救助现在:

治疗-预防、救助-发展

(“授之以渔”体现了发展的特点,“助人自助”反映了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3)工作对象的拓展

—服务人群的拓展:

有困难有需要

—关注区域的拓展:

社区问题农村贫苦自然环境保护所有人类生活各方面

(4)理论派别的形成

—借用其他学科理论发展自己的理论

宏观理论(哲学层次)中观理论(针对某一类问题)微观理论(实践)

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1、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始发展

Ø20世纪初—20、30年代西方传教士开办社会服务,并在大学讲授社会服务课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

Ø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Ø20世纪40年代,当时政府把社会工作引入我国,推动了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

2、1949年以后中国的社会工作

Ø1952年政府取消社会工作相关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

Ø计划经济时期,只有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实践

3、改革开放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发展

1979年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1988年,部分高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制度上开启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进程);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

此后,民政部门不断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高校开办专业教育

4、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表现出政府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教育率先发展、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同时并存、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社会工作构成要素

※社会工作的要素(5点)

(一)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受助者和服务对象概念的区别;服务对象的范围)

(二)社会工作者

—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双方合作)

(三)价值观(对自己的看法,对服务对象的看法,对助人活动的看法)

—社会工作的灵魂;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尊重人格和选择、平等、人是可以改变的)

(四)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最主要的承载着和表现者(互助合作、围绕问题展开的持续互动、精心策划的服务)

(五)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的核心(个案、小组、社区)

第四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概念

1、含义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职业的人员。

2、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

(1)(活动方式不同)职业/业余活动

(2)(专业技术能力不同)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可以不受专门训练

(3)(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处理较困难的问题/提供一般性的服务

(4)(社会约束不同)服务行为及效果有较严格的要求/要求比较一般

二、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3点)

直接:

(1)服务提供者(提供物质、劳务和心理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2)支持者(对服务对象的授权和增能)

(3)倡导者(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

2、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4点)

间接:

(1)管理者(对过程的有效控制、对资源、信息的协调、安排和管理)

(2)资源争取者(向其他社会工作者、福利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争取资源)

(3)政策影响人(提出政策建议)

(4)研究者(研究实践经验)

3、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知识基础

学科知识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

政策知识

现行的政策、法规

技术知识

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

文化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

能力要求

技术能力

文化能力

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习得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习惯等

心理素质

是人对外部事物刺激的反应能力和特征

持续学习能力

第五节社会工作的领域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1、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14点)(儿青老妇康、社就心家医、学矫社军企)

(1)儿童及青少年服务:

弃儿、流浪儿童、残疾儿童救助、受虐儿童援助、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童工救助、沾染不良行为少年儿童帮助,儿童发展等

(2)老人社会服务:

老人救助福利、老人家庭服务、医疗保健服务、老人的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老人发展服务、老人社会参与

(3)妇女社会服务

(4)康复服务:

物理治疗、精神康复

(5)社会救助

(6)就业服务

(7)心理健康服务

(8)家庭服务

(9)医疗社会工作

(10)学校社会工作:

包括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社区-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

(11)矫治服务:

在监狱中服务、社区中服务

(12)城乡社区发展:

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

(13)军队社会工作

(14)企业社会工作

2、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2点)

(1)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

(2)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本章知识重点】(12点)

—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原则

—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第一节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主要体现)

1)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质

2)确保专业行动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

3)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力量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基于基督伦理的爱、关怀、责任三个重要要素成为社会工作者认同的专业实践的基本价值

2)新自由主义哲学思想对社会工作专业影响日益增强,注重效率、强调自由、选择性、成本控制和个人责任等成为主导性的原则,促成社会工作实践的方向从以需要与权利为中心转向了以自由与效率为中心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传统文化方面:

儒家:

强调秩序和稳定,注重“仁爱”,道家:

顺应自然,尊重生命,个性自由,佛教:

强调“慈善、博爱、众生平等,《周礼》提出“爱幼、养老、济贫、救灾、安福、医疗”

2)福利思想方面:

a)宗教传统:

强调互助仁慈,推崇尊老爱幼、扶贫济困

b)家庭观念:

家庭是最重要的依赖机制,家庭核心成员最重要

c)等级秩序:

强调亲疏远近,上下有别

d)政治观念:

强调推行仁政的重要性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新安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和理念,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着整个专业团体内部的社会正义、服务、个人价值与尊严、人类关系重要性、社会团结等一般看法以及对专业活动标准的认定。

二、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1)服务大众

(2)践行社会公正

(3)强调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待人真诚守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3)注重个别化原则

(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

(5)注重为对象保密的原则

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1、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2、对专业实践的看法

3、对服务机构的看法

4、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

5、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

五、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一)理论作用

1、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2、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

3、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实践作用

1、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

2、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3、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

4、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六、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

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2、接纳和尊重:

不因服务对象年龄性别种族等采取歧视或拒绝提供服务

3、个别化和不批判:

尊重每个服务对象的个性与人格,理解个体差异;避免将自己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不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不将自己负面情绪发泄在服务对象上

4、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5、平等待人,注重参与

6、道德与责任并举

7、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一整套指导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

伦理是从价值观中推导出来的,必须与价值观协调一致。

一般来说,我们把伦理分为个人伦理、专业伦理和社会伦理(最基本的行为期望)。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1、社会工作者自我约束和自我鼓励的道德规范

2、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准则,也是服务对象要求社会工作者协助的依据

3、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共信的保护和保障的标准,也是与其它专业者共信互信的媒介

4、社会公众评价的标准

5、社会工作专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从业人员团结合作的基础

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1、服务对象利益优先(区别于其他专业伦理)

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3、约束和鼓励并重

4、权威性

※四、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

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

—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

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保障专业的完整性、遵循评估和研究

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三个基本原则

1、社会工作者要以服务对象利益为重,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为优先考虑,保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2、坚持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在冲突时,要坚守专业信念和原则

3、坚持专业伦理的权威性,并坚持自我约束,积极推动专业服务和活动的发展,促进专业的全面发展

※五、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原则

(一)伦理难题

1、保密问题(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使其不受伤害,是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原则)

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3、价值中立与客观性的矛盾

4、社会工作者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5、自我决定原则

(二)处理原则

1、保护生命原则

2、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

3、自主和自由原则

4、最小伤害原则

5、改善生活质量原则

6、隐私和保密原则

7、真诚原则

第四节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

一、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建设方面应当注重的基本原则

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

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

二、社会工作守则的内容

1、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2、协助政府,为民排忧解难

3、依法行政,公正无私

4、坚持普遍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倾听沟通,有效缓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6、工作中同事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7、坚持政策与管理的理性原则,注重服务中的人情味

8、平衡个人利益满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异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本章知识重点】(6点)

—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人类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第一节人类行为

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1、人类需要的层次

(1)需要层次论(马斯洛)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ERG理论(阿尔德佛尔)

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公不会减弱,还可能增强

(3)莫瑞的需要理论

需要与需要之间相关联,需要能影响并组织个人的行为和整个心理,需要永远作为力推动着活动,需要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分两大类:

第一需要(生理性需要)、第二需要(心因性需要)(学习任务类和影响操作水平的需要、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需要)

心因性需要通过童年经验而获得,不同人的不同行为是由个人内部活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2、人类需要的类型

(1)根据需要的起源划分(最常见的分类方式):

生理性需要:

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

对工作的需要、对知识的需要、实现理想的需要

(2)按照需要的对象划分: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按照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划分:

间接需要(以理想、志向等形式表现)

直接需要(随着间接需要的产生而产生)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1、人类行为的类型

人类行为的起源划分

本能行为

吮吸、爬行

习得行为

工作、交往

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

亲社会行为

助人、遵守社会规范、友善、公共参与

反社会行为

暴力行为、侵犯或攻击行为、伤害他人和破坏社会秩序

行为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

正常行为

社会规范

划分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标准:

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

2、人类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

(2)多样性(3)动态性(4)指向性(5)可控性(6)发展性

3、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第二节社会环境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

社会环境:

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及其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群体、社区、文化等。

社会环境的特点:

多样性、复杂性、层次性、稳定性、变动性

二、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1、家庭2、朋辈群体3、学校

4、工作单位5、社区6、文化7、大众传媒

三、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生物遗传因素的制约,同样的,良好的遗传特性需要依托适当的社会环境才能得以发挥作用

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人类具有很强能动性,人类可以改变自然环境,领袖人物或大众的一致行为,对社会环境影响作用巨大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不平衡性,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

第三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一、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遗传基因):

单一基因遗传、多重因素遗传、染色体错乱、环境引起的遗传异常

※二、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理论

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性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性器期是发展的关键期。

主要贡献:

潜意识动机的论述及重视童年期经验

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理论

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

考虑到生物学影响,考虑到文化、社会因素;认为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强调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自我发展最关键环节

皮亚杰的认知

发展论

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觉运动期(0~2岁):

主要依靠感觉和动作认识世界

前运算期(2~7岁):

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表征事物

具体运算期(7~12岁):

可作出推论

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

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材料进行逻辑表演

每个发展阶段,个体主要运用图式、同化、顺应三原则将活动系统化,形成“心里电图”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儿童得到的判断存在着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性伦理准则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

发展阶段

主要冲突与任务

形成的美德

婴儿期(0-1岁)

●基本信任还是基本不信任

●重要的联系:

照护者

●任务:

对周围世界的信任超越不信任

希望

幼儿期(1-3岁)

●自主还是羞怯与疑虑

●重要的联系:

父母

●任务:

在怀疑和羞怯中发展独立性

意志力

儿童早期(3-6岁)

●主动还是内疚

●重要的联系:

家庭

●任务:

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克服内疚,建立自信心

目的

儿童中期(6-12岁)

●勤奋还是自卑

●重要的联系:

学校和同伴

●任务:

学习重要的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勤奋感超越自卑感

能力

青少年期(12-20岁)

●同一性还是角色混乱

●重要的联系:

朋辈群体,角色模式

●任务:

发展自我同一性

忠贞

成年早期(20-40岁)

●亲密还是孤独

●重要的联系:

爱人、伴侣或亲密朋友

●任务:

对他人作出承诺,建立亲密联系,而非与社会疏离,专注自我

成年中期(40-65岁)

●繁殖还是停滞

●重要的联系:

家庭、同事、社会规范

●任务:

培养和指导下一代,生产与创造

关怀

成年晚(老年)期

●自我整合还是绝望

●重要的联系:

所有人类

●任务:

回顾一生,坦然面对死亡,而非失望、沮丧,对死亡充满恐惧

智慧

行为主义理论(华生):

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甚至夸大环境和教育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人的行为习得或形成,可以通过反应、榜样示范等学习(主要方式),强调行为是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承认直接经验学习,更强调观察学习,注意到在三种强化因素:

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

1、符号互动论:

人们之间互动通过语言、手势、行动。

1)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

2)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机械反应

4)个体的行为受自身对情境定义的影响

2、常人方法论:

,不是按事先规定,而是根据情况条件,依赖自身努力完成

1)日常生活中人们行动具有权宜性

2)沟通和行动具有“索引性”

3)在日常实践中,行动、说明和场境构成了复杂的整体

第四节人生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阶段(年龄)

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

社会发展

面临主要问题

婴幼儿阶段

大脑发育迅速,是动作发展最快的时期,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

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能力发达,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的能力,从直观行动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