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与导论课本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338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方法与导论课本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研究方法与导论课本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研究方法与导论课本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研究方法与导论课本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研究方法与导论课本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与导论课本笔记.docx

《教育研究方法与导论课本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与导论课本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研究方法与导论课本笔记.docx

教育研究方法与导论课本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第一编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它同样是一个认识过程,其结果是解释或预测、发现或发展一定的教育原理、原则和理论。

它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准则(行为方式)。

教育研究方法论:

教育研究方法论是指关于教育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是人们认识教育现象,研究教育规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性:

首先,教育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第二,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第三,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第四,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第五,创造性。

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是研究的最重要特性。

此外,教育研究方法,还有它自身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性:

第一,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第二,研究的周期较长;第三,针对性、实践性强;第四,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

教育研究方法学、教育研究方法论。

主要课题:

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结构模式等。

2,方法体系的建立。

3,教育理论的形式化证明和评价的一般认知论原理。

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新方法的内容等。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

四种研究水平:

直觉观察水平、探索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

基本类型:

适用范围分:

适用于一个学科的一般方法、适用于各门学科的一般研究方法、唯物论和辩证法。

研究目的功能分: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研究方法分:

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

1、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2、教育科学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3、教育科学研究是培养未来教育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第二章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教育研究从古到今基本上是沿着从直觉到理论,从自发到系统,从经验到实验,从自然方法到科学人工方法的科学化道路发展的。

从教育研究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直觉观察阶段(古希腊—16世纪)

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处于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觉观察时期。

这一时期教育研究方法论思想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中国古代教育观以及亚理士多德的逻辑学中的方法论思想上。

当时教育研究有以下特点:

首先,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出发的。

其次,研究方法多采用观察、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

因此,教育思想的表达表现出以描述为主,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系统的特点。

再次,已有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先哲们关于文与道、言与行、学与思、师与生等辨证关系的分析论述中。

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了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这是以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为标志的近代教育科学产生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兴起,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在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时期。

这个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是从经验描述上升到理论概括,不仅描述教育现象的特点,而且揭露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初步形成了在哲学认识论指导下的两种研究方式和风格,这就是演绎法和归纳法。

另外,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还从自然科学中引进了“实验方法”,使教育研究方法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总括分析这个时期教育研究方法论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力揭示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其次,初步形成了不同哲学认识论指导下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即归纳法和演绎法。

再次,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之一。

另外,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裴斯泰洛齐创办的“新庄孤儿院”,进行初等教育新方法的实验研究。

梅伊曼、拉伊创立“实验教育学”,首先把心理实验的方法直接应用于教育研究中。

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

20世纪以来,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研究方法的学科独立时期。

特点:

1,此时的教育研究方法大多是从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2,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也就是主张实证与看重思辨,主张实用与看重理论的两个派别进一步分道扬镳,它们各自的研究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3,由于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在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4,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取得显著进展,5,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及广泛传播,6,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扩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直接影响到此时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

现代教育研究变革与深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突破了对科学理论静态的逻辑分析,把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

特点:

1,科学对自然、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使科学研究中直观程度降低,抽象化程度提高,产生了逻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2,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产生了一些新兴和边缘学科,促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增强,产生了系统理论等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新学科,与此同时促进了综合思维方式的发展,3,现代科学发现了一系列原有科学理论体系不能解释和说明的新事实,也出现了一些佯谬,破坏了科学体系原有的原则和思维前后一致的逻辑严密性,产生了现代科学范畴体系的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促使逻辑方法向前发展,4,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随之而来的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日益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由此产生了用来协调科学研究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方法论。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影响因素:

哲学认知论和教育研究、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研究、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发展与教育研究、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教育研究、社会文化传统和教育研究。

第三章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论原则

现代教育科研的基本思路:

1,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提高。

教育研究不论是通过对原有理论的逐步拓展还是扬弃、突破,都需要一个或一系列高层次的系统理论框架,把由教育实践问题抽象概括出的理论纳入其中。

因此,不管是经验论证还是理论论证或两者的结合,都必须不断提高理论的概括程度,使之更具有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和预见性。

2,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

教育研究者进行研究普遍采用观察、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表现出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趋向。

与此同时,教育研究方法还表现出多元化趋向。

就拿西方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呈现出社会生物学的方法(皮亚杰)、工具制约论的方法(斯金纳)、信息论方法(西蒙)、社会学方法(班杜拉、维果斯基)、解释学方法、社会地理学方法、人本主义方法(杜威、柯尔伯格、弗洛伊德)等。

3,教育研究方法的移植性。

教育研究方法不仅早期就表现出移植性,而且现在也是如此,特别是当今受“新三论”、“旧三论”的影响,教育研究中出现了如教育信息论、教育控制论、教育系统论等理论体系。

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问题越来越为人们说关注,具体表现在:

(1)研究目标上,以价值为导向,不仅重视理论建构,而且关注应用研究。

(2)研究过程上,不仅重视伦理研究,也重视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研究,如情感、态度、性格等,还关注教育情境,主张将定性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3)研究结果评价上,更关注价值的问题。

5,教育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

在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上越来越强化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统计方法、摄像等影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都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研究之中。

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一,马克思哲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

3,数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定性和定量的结合。

4,从国情出发,批判继承和创新。

第二编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定

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

(一)选题与设计阶段:

选题与设计阶段包括四个步骤,即选择课题、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和制定方案。

1.选择课题。

选定课题就是为了一项具体的研究工作确立一个研究主题,这是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

选定课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课题。

思维起于问题,能敏感地发现问题并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首先要求研究者具有关注和了解社会热点和学界热点的研究意识;其次要求研究者具有改革意识,敢于怀疑,善于变换思考角度,善于类比和移植。

在提出问题以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研究或有能力研究,这就需要进一步确定课题。

首先要判断问题本身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进而考虑研究人员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兴趣;最后还须考虑资料、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

2.查阅文献。

课题确定以后,应立即着手了解所研究的课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以及思考先前的研究成果是否还有需要扩充和完善的地方。

3.提出假设。

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

假设工作包括确定研究的目标,表述研究假设,确定研究对象,设计研究活动的方法、工具和手段等环节。

4.制定方案。

完成课题的研究设计之后,接下来便是选择研究方法和制定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研究工作的行动纲领,其内容必须全面、具体。

制定研究方案包括如下内容:

用文字准确表述研究的问题,每个部分配置相应的人员、经费、设备、资料;将研究进度分为几个时间阶段;规定各个课题组之间信息沟通的方式和时间。

(二)实施阶段

1.搜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

研究资料一般分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两种,分别采用不同的搜集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用来搜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问卷、访谈调查、测验等。

资料搜集后要进行整理分析,最关键的问题是形成科学事实,即把分析研究的结果归纳成几条原理原则或者对其作出事实判断。

2.分析事实或原有理论,形成新的理论。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形成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新理论,理论的形成必须以大量的事实或原有理论为基础。

形成新的理论通常要综合地运用各种具体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演绎、类比、概括等。

(三)总结与评价阶段

1.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对教育研究的总结是指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设计,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以及研究结论的形成等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按规范撰写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以展示科研成果。

2.鉴定和评价研究成果。

鉴定和评价是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

评价首先是要对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进行鉴定,其次是对研究活动的科学性进行评估。

正确选题的重要意义: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选题决定教育研究的方向和水平、正确选题是教育研究工作着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

好的课题的的特点(选题的基本要求):

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

课题的基本类型:

基础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

选题的主要来源:

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即研究课题产生的途径是十分广泛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教育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从学科建设需要出发提出课题;这是从教育理论发展方面提出的课题,不只要揭示原有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盾,还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批评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

(三)从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提出课题;研究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是要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二是要从争论中发现问题,提高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自觉培养教育智慧。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发现,关注问题。

(四)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出发提出课题;日常观察也是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观察中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发观察者的灵感和热情。

(五)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是现代学科深入发展和不断整合的趋势,在交接点上必然会出现矛盾、冲突和问题,因此是最容易发现新课题、萌发新观点的地方,当今出现的许多交叉学科,为教育研究的进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六)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只有不断反思和借鉴别国的教育信息和经验,才能避免固步自封,提高我们教育研究的科学性,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活动与国际接轨。

(七)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课题指南或规划中选题;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课题指南或规划是指导课题研究的方向性指南,指出当今教育领域内的重大课题和未来一个阶段教育研究的大方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相关领域研究已经达到的层次和水平,所以教育研究者应关注这些课题指南和规划,积极参与到这些课题的研究和解决中来。

选题的过程及方法:

一、要有明确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二、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

三、要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并使问题形成系列。

四、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第五章文献检索

教育文献:

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

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1,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教育文献的三种等级:

根据加工程度不同,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等级:

1.一次文献。

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使用价值,但贮存分散,不够系统。

2.二次文献。

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理论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3.三次文献。

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线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这类综述性文献全面、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即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等特点。

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1.书籍。

书籍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及科普通俗读物,它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资源。

2.报刊。

报纸和期刊均属于连续出版物。

报纸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

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有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

报纸和期刊出版周期短,更新速度快,内容新颖,论述深入,能及时反映研究活动的动向,数量大、种类多,是科学研究者重要的参考文献。

3.教育档案。

档案资料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

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等。

4.电子信息检索系统。

电子信息检索系统是由计算机程序人员编制的、储存于计算机中的帮助读者查阅文献资料的软件。

一般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图书馆资料中心使用的文献检索系统,它和该图书馆资料中心的数据库连接,读者能利用它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所需要的资料。

另一种是国际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的搜索引擎。

和其他种类的文献相比,电子信息检索系统有容易保存、便于检索的特点。

其他:

专家询问、非文字资料等。

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和准备阶段。

分析研究课题,明确自己准备检索的课题要求和范围,确定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

2,搜索阶段。

搜索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需要和确实可用的资料分别按照适当的顺序阅读,并以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资料。

3,加工阶段。

主要包括剔除假材料,去掉相互重复、较陈旧过时的资料;从研究任务的观点评价资料的适用性,保留那些全面、完整、深刻和正确地阐明所要研究问题的一切有关资料,以及含有新观点、新材料的资料,对孤证材料要特别慎重,在资料数量和类型较多的情况下,应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编排,并编制题录索引或目录索引。

对准备利用的文献资料,必须对其可靠性进行鉴别和评价,对那些不完全可靠的或有待进一步明确的资料,不予采用。

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1,顺查法。

按时间范围,按照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发展顺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多用于范围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以及学术文献的查找。

2,逆查法。

与顺查法相反,又叫倒查法。

是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查找方法。

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新课题的研究,不太关注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易漏检。

3.引文查找法。

又称跟踪法。

是以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这种方法搜集的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快速、可不断扩大线索,往往能找到有关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丰富的原始资料,但由于查得的文献资料受原作者引用的局限性和主观随意性的影响,往往比较杂乱。

4.综合查找法。

就是将各种方法综合加以使用以达到检索的目的的文献查找方法。

检索工具书是比较完备的汇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内容较概括以供检索文献线索时查找的图书。

常用的有:

书目、索引、文摘、传记资料等。

辞书、百科全书、年鉴及手册。

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检阅要全面及全面性、检阅要认真仔细即准确性、勤于积累、善于思考。

第六章理论构思形成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的概述:

假设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它是理论的先导,起着纲领性作用。

假设是教育科学探索的必经阶段,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手段。

好的研究假设的特点:

科学性、推测性、表述明确性、可检验性。

教育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及假设的检验:

假设的形式分:

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研究假设。

按性质和复杂程度分:

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研究假设的形成与检验:

步骤:

首先要在搜集一定数量的事实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科学问题;其次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最后要推演出各相关现象的理论性陈述,是假设发展成比较系统的形态。

基本条件:

基础是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思想方法论、研究者的背景知识。

第七章教育研究的设计

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要求选方法。

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关系。

选择样本的要求:

明确规定总体、取样的随机性、取样的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取样。

取样的基本方法:

随机简单取样(抽签、随机数目表)、系统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整群随机取样。

分析研究变量:

研究的变量是指某一群体,其组成成分间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可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事物的特征。

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相关关系、因果关系、预测关系。

选择自变量:

确定操纵性变量和非操纵性变量。

两者区别的重要意义:

研究者必须明确确定所要操纵的自变量,既要变革的措施,它是反映的正是一个教育研究的性质特点。

确定因变量:

列出该研究主要的因变量、确定加以测量和检验的反应指标—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

辨别无关变量。

形成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

1,研究题目。

2,对研究课题目的和意义的简要说明。

(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实际和理论的意义)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

4,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

5,课题研究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

6,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适用范围。

7,经费概算及所需仪器等。

研究计划的基本格式:

…………

第三编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历史研究法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概念:

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的科学。

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作用:

1,通过历史研究解释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教育的实质。

基本思路:

纵向的历史研究和横向的现实研究。

2,通过历史研究,有助于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3,通过历史研究有助于我们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并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评判分析能力。

特点:

历史性、具体性、以逻辑分析法为主。

适用范围:

1,对各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思想观点的研究。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

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的评判分析。

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历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结构体。

一般程序:

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史料的搜集和鉴别——对史料的分析研究。

历史研究法的结构体系分析:

1,搜集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2,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的解释是历史研究的核心(历史的分析方法、逻辑的分析方法、历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寺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历史研究法运用中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历史研究中资料的来源及分析鉴别。

二,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处理历史研究中的几个关系(古与今、史与论、批判继承和创新)。

三,研究者应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第九章调查研究法

教育调查研究的含义:

教育调查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它与一般的社会调查不同,它是为了认识某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地考察活动。

教育调查的类型:

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分为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和个案调查。

依据调查内容,可以分为学科性典型调查、反馈性普遍调查、预测性抽样调查。

依据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将调查分为一类是调查表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二类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三类调查的测验方法、四类总结经验法。

调查研究的主要功能:

揭露现实存在的问题、推广先进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为实现不同层次的教育管理和预测服务。

教育调查的一般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一次调查所选的课题应具备现实意义或理论价值,而且应该是可行的。

2.选择调查对象

选取调查研究的对象的一个重要环节,选出的调查对象对总体的代表性程度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研究者在确定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之后,就应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与不同的研究对象来选择具体的调查手段。

调查法还是一种间接的研究方法,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搜集资料,都必须借用一定的工具,这就涉及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4.制定调查计划

调查计划是研究者对调查研究工作及其工程所作的具体的规划和安排。

制定计划的目的在于确保调查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以提高研究工作的实效。

调查计划在内容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