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210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docx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docx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本课词语。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2.他为什么写这封信?

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呢?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新词。

2.思考:

巴金爷爷为什么写这封新,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哪些希望?

3.讨论交流

(1)朗读正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生质疑问难。

4、指名试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

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家乡的孩子写了40封信,给巴金爷爷怎样的感觉?

(站在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3.朗读第一段的第二句话,感受四十多个孩子围个巴金爷爷叽叽喳喳的热闹场面。

4.朗读巴金老人感谢孩子的话。

这些话体现了巴金对孩子们怎样的感情?

5.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石7岁了,写字困难,手不听指挥,写信比较困难。

朗读课文第二段第一句,体会写信的不容易。

2.在这种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孩子写信,这是为什么呢?

3.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1)理解“我多么想看你们天真的饿笑脸,多们想听你们歌唱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句子的饿意思,体会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饿思想感情。

(2)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饿强烈感情,并用“多么……多么……”联练习说话。

4.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习题3,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讲课文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巴金是个普通人吗?

巴金是:

五四以来著名作家,创作了二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十二本散文、游记,大量的短片小说还有许多译著,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但他却为什么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呢?

3.巴金为什么而写作呢?

(1)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多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字,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句话的意思,,体会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的思想感情。

(2)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

4.巴金在心中怎样评价自己的饿一生的,同时又表达了什么希望?

(1)默读课文,思考:

巴金为什么说自己的一生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的一生?

巴金思索、追求,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理解“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

(3)什么是生命开花结果?

读巴金说的第二句话,讨论:

我们生存需要什么?

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4)“让生命开花结果”和“实现生命的意义”是不是一回事?

(“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这句话就是讲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5.小结。

巴金爷爷虽然是一个国际上有名的作家,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人、老实人,他当时87岁了,他还在思索怎样为社会添光彩,他还在追求怎样让生命开花结果,甚至他还希望“重新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要为社会添更多光彩”,“为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让生命更有意义。

可见他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

6、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讲读课文第四段

1.巴金由于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又不可能再活一次,只能怎么办?

2.感情朗读,体会巴金由于珍惜时间、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三、讲读课文第五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用亲切的语气朗读课文,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情感读出来。

四、讲解信的格式

1.以上我们讲的是信的正文。

书信的饿格式包括五个部分:

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默读课文,对照格式,说说这封信中的称呼、结尾、署名和日期分别是什么?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老老实实、平平凡凡

思索、追求、明白生命的意义  为社会添光彩

再活一次……开花结果     为别人奉献爱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19钱学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第三段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1、查找当时的历史背景。

2、查找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3、文中的图,文字投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3、弄清自然段的意思,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板书14钱学森

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二:

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3、读通课文,与同学互读检查纠错。

4、交流。

(1)生字的音形。

(2)读书纠音。

5、默读课文,质疑解疑。

6、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了同一个意思,给课文初步分清段落。

7、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方法叙述的。

三: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一:

导入。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觉得钱学森是怎样一个人?

从课文中哪里看出来。

二:

学习课文。

1、学习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并用笔划出来。

2、小组讨论。

3、交流。

(1)"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归心似箭。

(2)"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从钱学森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说说朗读时的心情。

(3)"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俗话说:

每逢佳节倍思亲。

他们……感到格外兴奋。

"读读感悟,再读读。

(4)"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我们应当回去的。

"品读感悟。

……

三:

总结。

钱学森爷爷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当时还很贫穷落后的祖国,为祖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时,你想对钱学森爷爷说什么?

四:

作业。

1、抄课文中的成语。

2、课文后练习4:

在空白处填上本课的词语,这想一想还可以填什么词语。

3、文中的诗句出自谁人之作?

请你背一背,默一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朗读课文。

2、指导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第十四课,在你的眼里钱学森爷爷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家?

二:

朗读课文。

1、把你感动的地方或欣赏的地方再读读,说说你为什么感动。

2、朗读展示。

三:

指导复述。

1、按时间的顺序,尽量用上书上的词语,自由准备。

2、同桌互说、评价。

3、推荐复述好的同学,讲给大家听。

4、评议,重点评议复述过程的情节的清晰、语言的通畅以及感情流露的真切。

四:

作业。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收集资料加以说明。

20詹天佑

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能用“否则”、“赞叹不已”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顺着作者的思路读,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否则”、“赞叹不已”造句。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准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板书课题《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对照生字表自己识字。

对于字音不好掌握的字要多读几遍,字形复杂的字要自己想办法记住它。

(三)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本课共有6个生字。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或查字典,找出每个字的偏旁部首、余笔、选择出每个生字的正确意思。

3.课堂讨论重点生字的识记方法。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生字的字形,然后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1)有些字可用比较的方法来记。

如:

利用比较的方法既可以很快记住生字,又能帮助学生复习熟字,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法。

(2)“庸”字比较难写,教师对这个字要加强笔画笔顺的指导。

这个字可以分两部分来记。

(四)理解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以“杰出”为例,“杰出”一词的意思是才能、成就出众,超过一般人。

在课文中杰出的人指的就是詹天佑,理解了杰出一词的意思能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扫清障碍。

(2)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轰动、藐视、嘲笑、勉励

(五)造句训练。

1.弄清词义。

在练习造句之前,教师应先让学生弄清楚词语的意思。

(1)“赞叹不已”一词的意思是:

连连称赞,不住地说一些称赞的话。

(2)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练习造句。

谁 看到怎样的景象就赞叹不已。

谁 听到怎样的情况就赞叹不已。

谁 想到怎样的情景就赞叹不已。

2.让学生用“赞叹不已”造句。

(六)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通读全文,然后用笔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同桌两个同学互相交流,讨论这些画出的难句应如何来读。

3.把通过交流之后能读得流利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4.对于全班集体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来指导。

课文第2自然段中有这样一个长句,学生在朗读时可能有困难。

(七)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詹天佑在主持修筑这条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把最使人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把自己的感想简单在旁边写一写。

2.可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最感动人的是哪些地方,自己写下了什么批注。

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好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投影詹天佑铜像图。

请同学们看投影,当我们坐火车去八达岭,途中路过青龙桥车站时,可以看到一座铜像,这就是詹天佑。

人们为什么要如此来纪念他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2.口述目标。

(在这节课上,我们要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情感,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1.轻声读全文,然后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说说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

(三)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 杰出

爱国

2.“杰出”是什么意思?

(四)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让学生画出有关句子自己再读一读。

2.理解这一段中的重点句。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①他们认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要挟”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要挟”是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在帝国主义看②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还没有出世”是什么意思?

这家外国报纸为什么这样说?

(3)指导朗读。

在这一段的教学中,要在指导学生理解以上两个重点句的同时,指导学生重点朗读这两个重点句。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在帝国主义极力阻挠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他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在理解了重点句之后,可以说出詹天佑是一位热爱祖国的有杰出才干的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

边读边思考: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2.指名说说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通过读课文,可以找到文中描写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困难的语句。

教师可帮助学生将这些归纳为三方面的困难:

地势险要、气候恶劣和设备缺乏。

3.面对这些困难,詹天佑没有屈服,他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1)这部分内容是课文的重点内容。

教师应先让学生将前面画出的句子读一读,然后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特别要注意这句话。

①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这句话,从这句话学生可以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个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对工作人员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从侧面也反映出了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②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2)詹天佑对居庸关隧道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对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

这充分体现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和智慧。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教学时可这样安排:

①让学生读懂这一段文字,说说什么叫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

什么叫中部凿井法?

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明白了,还可以让学生试着画出简单示意图。

②引导学生联系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地形特点,体会詹天佑为什么采用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采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施工有什么好处?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詹天佑为什么敢于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

使学生体会到因为勘测工作极其周密,没有丝毫差错。

从而更能体会出詹天佑的科学态度和杰出的才能、智慧。

(3)对于青龙桥附近火车爬坡的问题,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这也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

对于这个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刚才学习“开凿隧道”这部分内容的三个步骤自己学习。

学习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看书上的插图,也可以制作简单的模型示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4.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已基本理解了第三段中的重点语句,难点也基本突破,这时可提问:

詹天佑是怎样使京张铁路提前竣工的?

(六)学习课文第五段。

1.自由读第五段,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找到有关句子画下来。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投影上面这句话,然后提问:

“赞叹不已”是什么意思?

外宾们会怎样赞叹?

“赞叹不已”的意思是不停地赞叹,外宾们可能会说:

“詹天佑留下的工程真了不起。

”“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工程师”。

“中国人了不起。

”以此再次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七)总结全文。

1.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来表达这一中心思想的?

2.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处理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处理课后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让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再次复习回忆,使学生说出课文重点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的事情。

3.这件事反映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

学生可以说出这件事反映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和爱国思想。

4.教师小结。

(二)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请每个学生自己练习朗读,朗读时可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或是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边练边想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一段或这一句所应体现出的思想感情。

2.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朗读。

3.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其他同学听读,听了以后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能否表达课文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练习。

否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叹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近义词:

勉励——藐视——

21鞋匠的儿子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领会“尴尬、名门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词语的意思,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乱不惊,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醇厚”感。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鞋匠的儿子指的是谁?

(板书:

林肯)

林肯他是——鞋匠的儿子。

齐读课题。

二、学生简介林肯的生平事迹。

学生:

这位就是宽宏大度、真诚、谦逊、仁爱的林肯总统,这位鞋匠的儿子正是在对手的歧视、羞辱、打击中,奋力以求,,作出了伟大的成就,让世界记住了这个名字——林肯。

出示林肯图片。

学生: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爆发了南北战争,在四年战争中,他亲自指挥作战,领导人民同南方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但是战争结束的第二年,林肯被南方奴隶主派的凶手杀害了,但是林肯永远地活在了人们的心目中。

三、朗读感悟。

1、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令参议员感到尴尬,正因为这样,于是在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

(板书:

羞辱)

自读课文第二段,看看参议员是如何羞辱林肯的?

指名回答。

2、自读这个参议员的话,边读边思考:

从他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谁来读这句话。

看谁能读出这一种“傲慢”?

这难道仅仅是傲慢吗?

你还从中读出了一种什么味道来?

(羞辱、讥讽、嘲笑、让林肯下不了台、让林肯从此抬不起头、致林肯于死地)

3、当那个傲慢的参议员羞辱林肯时,所有参议员的态度如何?

他们为什么会大笑起来?

(板书:

大笑)

自读第三段第一句话。

他们为自己能羞辱新总统而开怀不已,哈哈大笑,这笑声充满了快意。

听着这样的笑声,此时此刻,你想对林肯说些什么?

4、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林肯面对当时的情况是如何作出回击的?

用笔划出他当时说的话。

出示林肯的话: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他已经过世了。

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我知道我做总统,

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5、请小朋友在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想:

如果将句中的红色字“非常”、“一定”、三个“永远”、“那么”去掉行不行,带红色字的这句话和不带红色字的这句话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读好后,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6、同学们分析地真棒,我们再来朗读一下林肯的这几句话,体会体会这几句话的涵义。

并且从他们的这些话中体会体会林肯是个怎样的人?

三个“永远”在这里可以说用的非常巧妙。

(板书:

宽宏大度、真诚)

(1)永远记住你的忠告——从你的话中,发现人们还有等级观念,人与人无平等可言,

作为总统,要牢记并努力改变现状。

(2)永远是鞋匠的儿子——靠劳动吃饭,没有什么不光彩的,不会因地位改变而改变。

(3)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赞美父亲。

7、指名读,你读得真好,你能教教大家你是怎样读好这段话的吗?

齐读。

8、背诵这段话。

9、在林肯回击之后,这时,参议员们的态度如何?

(板书:

静默)

10、在一片静默声中,林肯又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了这样几句话。

出示:

“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

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自读这几句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交流。

11、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了什么?

读一读把它找出来。

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

“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

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

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指名读,读了他的这几句话,你觉得林肯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读了这些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板书:

谦逊)

12、这时,参议员们的态度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

掌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小组讨论。

你听了林肯的演讲后想到了什么?

出示: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

13、总结:

林肯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总统,他靠的是什么?

看者板书归纳总结。

14、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二、三、四、五段感受林肯伟大的人格魅力。

四、现场表演。

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林肯和参议员的对话表演。

请小组同学做准备,然后上台来现场模拟对话,感受当时的气氛,体会林肯的人格魅力。

五、学习总结。

1、自读最后一段,看看作者对他的评价。

为什么说他是最有作为的总统?

看看这一段写了林肯的那些作为?

2、找出林肯说的两句话。

用笔划出。

指名读,男女生读。

出示林肯的两句话:

“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

“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3、思考林肯的两句话表明了他什么样的态度?

你是如何理解的?

从他的话中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

仁爱)

五、布置作业。

1、课后搜集一些林肯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小故事。

2、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在班队课上开展一个小型演讲会《我眼中的林肯》。

习作6

教学要求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2.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重难点、关键

了解名人的事迹,丰富习作材料,并将调查访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课时划分:

两课时(其中书面习作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自己了解的家乡名人的资料

1.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

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名人,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家乡名人。

2.交流事先搜集到的家乡名人的素材。

二、阅读范文,明确习作要点

1.出示宣传媒体上介绍人物事迹的文章,自读例文,想一想如何介绍家乡名人事迹。

2.交流。

(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要说清楚名人在某一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还可以说说人物的外部特征;从名人身上展现出的精神、品质等)

三、交流习作构想,开始习作

1.你能说说看准备写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交待自己选择的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