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119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精.docx

《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精.docx

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精

常见病的自我诊断与给药-常见病诊断

与用药

时间:

2010-10-2108:

09:

40来源:

网友提供

标签:

中成药,症状,维生素,疼痛,对症下药,关节,患者,本病,头孢,发生,高血压,冲剂,阵发性,阿莫西林,乏力,脓血,甲状腺,粘液,严重,表现为简介:

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咽干发痒、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亦称感冒、伤风。

治疗:

1、发热、头痛:

APC、扑热息痛、头痛粉(选一)2、流涕、喷嚏:

扑尔敏+ABOB3、咽喉疼痛:

华素片、四季润喉片、其他类喉片(选一)4

正文:

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咽干发痒、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亦称感冒、伤风。

治疗:

1、发热、头痛:

APC、扑热息痛、头痛粉(选一)2、流涕、喷嚏:

扑尔敏+ABOB3、咽喉疼痛:

华素片、四季润喉片、其他类喉片(选一)4、咳嗽无痰:

咳必清、咳快好、可立停止咳糖浆、非那根糖浆(选一)5、咳嗽粘痰多:

必嗽平、复方甘草片(选一)6、合并细菌感染:

麦迪霉素、头孢氨苄、氟哌酸、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选一)7、中成药治疗:

(对症下药)感冒清、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咽喉消炎丸金果饮、午时茶、三九感冒胶囊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显著的发热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治疗:

1、抗病毒: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金烷胺、ABOB(选一)2、高热、咳嗽,合并感染等,(治法同1)3、流涕、喷嚏:

快克4、中成药治疗:

(对症下药)板兰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临床以耳下腮部肿痛为主要特征,起病可见发热,甚至高烧,伴有头痛,腮肿以耳垂处为中心,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多不红,边缘不清,轻度触痛,咀嚼和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儿童易并发脑膜炎,成人易并发睾丸炎、卵巢炎等,治疗:

1、抗病毒: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金烷、ABOB(选一)2、高热,局部肿痛:

消炎痛、强的松(选一)3、中成药治疗:

(对症下药)板兰根冲剂、银黄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急性扁桃体炎系咽部淋巴组织的急性感染疾病,病原体主要为细菌,以扁桃体最为显著,开始多有轻微恶寒、头痛、全身酸痛不适、咽干,进而体温增高,起病1-2天内咽痛显著,吞咽加剧,伴有面色潮红,恶心呕吐,甚至腹泻,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上有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点状渗出物。

治疗药物:

1、头孢氨苄、罗红霉素、阿莫西林、乙酰螺旋霉素(选一)2、中成药治疗:

(对症下药)(同3给药)急性支气管炎由病毒或细菌引起,往往继发于感冒之后,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病轻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初时痰不易咯出,1-2日后咳痰松动;病重者往往在起卧体位改变时或吸入冷空气,体力活动后,出现阵发性咳嗽,甚至终日咳嗽,可出现哮喘,气急等。

1、干咳无痰:

咳必清、咳快好、联邦止咳露、非那根糖浆(选一)2、痰粘多:

必嗽平、复方甘草片(选一)3、伴支气管痉挛喘息:

氨茶碱、复方氯喘片、百喘朋、克喘素、博利康尼(选一)4、过敏性哮喘:

酮替芬、曲尼司特(选一)5、咳嗽脓痰、加抗菌药6、干咳无痰、伴胸痛:

联邦止咳露7、中成药治疗:

(对症下药)急支糖浆、神奇止咳糖浆、鲜竹沥、镇咳宁糖浆、蛇胆川贝液、肺宁冲剂慢性支气管炎一年四季可发病,以秋冬为重,临床以长期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尤以清晨最明显,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粘稠难出,往往伴有哮喘,气急不能平卧,在感染或受寒后症状加剧,有时痰带血丝,可致肺气肿、支气管

扩张、肺心病等,每年发病至少持续三个月,并至少连续发作二年者,方可诊断为本病。

治法:

1、同急性支气管炎。

2、中成药治疗:

(对症下药)消咳喘、痰咳净、桂龙咳喘宁、固本咳喘片、梨膏、岩白菜素、牡荆油胶丸、虎耳草素片支气管扩张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往往有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病史和呼吸道反复感染史,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痰液呈黄绿色脓样,起床和就寝时痰量最多,咳出轻松,否则胸闷发憋。

治疗:

1、咯血:

安络血+维生素C2、控制感染:

麦迪霉素、罗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选一)其它治法同:

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潮热、盗汗、消瘦等,分为原发性、粟粒性、浸润性、纤维空洞性等类型。

原发性:

呼吸道症状少,症状轻而短,可见倦怠、食欲减退,不同程度发热,很多儿童可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这感染。

粟粒性:

急性者往往发病急剧,有寒战、头痛、虚弱、昏睡等,但也有发病较缓,有数天乏力,然后发热,盗汗,可见气急和发绀,但咳嗽较轻,痰液少。

浸润性:

多见于曾受过结核感染的成年人,病灶可自行愈合,病人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也可发展恶化,形成干酪样坏死、液化、空洞等。

纤维空洞性:

系浸润性发展结果,病程较长,有慢性咳嗽、咳痰、气急等症,常大量咯血,彻底治愈困难,可并发自发性气胸,危及生命。

一、首次发现,既往未用过抗痨药或用过,但时间不足6个月者,应首选一线抗痨药。

强化治疗阶段,可将雷米封、链霉素、利福平联合用;继续巩固疗效阶段,可将雷米封、利福平二药合用,连续用药12个月。

二、由于各种原因,一线抗痨药难以联合使用时,可用二线抗痨药。

强化治疗阶段:

可联合使用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1-3个月为一个疗程;继续巩固疗效阶段:

同一线治法。

三、中成药治疗:

(对症下药)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口服液、麦味地黄丸、百合固金丸急性胃炎胃粘膜急性炎症病变,细菌及毒素所致者为多,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治疗:

1、上腹疼痛较重:

阿托品、654-2、普鲁本辛、地巴唑(选一)2、恶心、呕吐:

胃复安、苯海拉明(选一)3、由细菌感染引起:

黄连素、痢特灵、氟哌酸、庆大霉素(选一)4、中成药治疗:

(对症下药)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元胡止痛散、苦参肠炎康、胃宁冲剂、胃苏冲剂、木香顺气丸慢性胃炎临床分为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浅表性可转变为萎缩性,且二者可同时存在,肥厚性为单独一型,不演变其它类型。

本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多数患者可有胃痛、上腹部胀闷不适,常伴有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泛酸等症,三型胃炎以浅表型为轻,萎缩性还常出现腹泻、贫血、消瘦、舌炎、舌萎缩等症,易变为癌,肥厚性则以上腹痛为主症,进食或服用碱性药物可暂缓疼痛。

治疗:

1、胃痛较重:

阿托品、654-2、普鲁苯辛、地巴唑(选一)2、返酸、胃酸分泌较多:

胃友、胃舒平、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选一)3、胃酸缺乏和胃酸正常,选用胃粘膜保护剂:

硫糖铝、枸椽酸铋钾、胃膜素(选一)4、上腹部胀闷、嗳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服胃动力药:

多潘立酮(禁止与阿托品同时服用)5、若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

黄连素、痢特灵、氟哌酸、庆大霉素、阿莫西林(选一)6、中成药治疗:

(对症下药)健脾丸、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猴菇菌片、三九胃泰、健胃消食片胃肠神经官能症由高级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胃肠功能性障碍,常伴有失眠,精神涣散,头痛、烦躁、焦虑等官能性症状,胃神经官能症有反酸、嗳气、厌食、烧心、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呕吐;肠神经官能症有腹痛或不适,腹胀、肠鸣、腹泻、便秘,症状常随情绪而转移,而各种检查证实无器质性病变。

治疗:

1、失眠、烦燥焦虑:

安定2、神经性呕吐:

胃复安3、神经性腹泻:

易蒙停、地芬诺酯、思密达(选一)4、本病宜配合谷维素以调节植物神经,一般3个月为一个疗程5、中成药治疗:

藿香正气水+姜汤、补脾益肠丸、参苓白术丸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本病亦称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偏多,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为特点,常伴有腹胀、吞酸等,甚至呕血、便血,病史一般长达5-8年,有的达数10年,多数患者在每年秋季至次年早春时易发作,发作时上腹疼痛,胃小弯溃疡的疼痛常发生在餐后一小时左右,接近幽门处的溃疡和十二指肠的疼痛常发生在餐后3-4小时,数周后症状逐渐缓解消失,状似痊愈,但往往间隔1-2月后再度发作,痛时进食、呕吐或服用抗酸药,一般可暂时缓解。

治疗:

1、胃酸过多:

胃舒平、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胃友、斯达舒(选一)2、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庆大霉素口服、氟哌酸、黄连素、呋喃唑酮、灭滴灵、阿莫西林(选一)3、胃排空延缓而上腹部胀闷、嗳气:

多潘立酮4、胃酸缺乏和正常:

硫糖铝、枸椽酸铋钾、胃膜素(选一)5、中成药治疗:

快胃片、胃苏冲剂、胃宁冲剂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为原因不太明了的慢性结肠炎,以远端结肠溃疡为主,也有遍及整个结肠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大便含血、脓和粘液,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趋势,精神紧张、精神创伤往往诱发或病情加重。

本病分轻型,严重慢性型和暴发型三类。

轻型最为多见,起病缓慢,无全身症状,大便次数增加不多或不增加,成形,但有脓血和粘液,可仅排出脓血和粘液而无粪便,或先排出脓血和粘液,再排便,便时里急后重较显著。

严重慢性型,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患者严重消瘦,虚弱,或伴有发热,易导致贫血、维生素缺乏症、关节炎、鹅口疮、水肿等;暴发型少见,起病急,每日排含脓血和粘液便函10-30次,伴有腹部膨胀、腹痛、压痛、发热等,甚至发生虚脱。

严重慢性型、暴发型还易引起结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结肠大量出血、狭窄、肠梗阻、肛门脓肿、脂肪肝、肝硬化等,治疗:

柳氮磺吡啶口服及灌肠,也可同时服用皮质激素类药,如:

地塞米松,也于生理盐水配用。

中成药治疗同14症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由痢疾杆菌引起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多发于夏秋季,临床主要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

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又分轻型、普通型、重型、中毒型四种,慢性又分隐伏型、迁延型、慢性型急性发作三种。

轻型者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体温正常或稍高,腹泻每日3-5次,便呈稀糊或水样,含少量粘液,不含脓血,腹痛或伴恶心、呕吐等,病程一周左右;普通型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体温达39℃,先有恶心、呕吐,继而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明显,每日泻数十次,最初数次尚有便排出,以后排出纯为白色胶状粘液,沾有血丝,进而转为鲜红胶冻样,病程10-15天;重型起病急,见高热、恶心、呕吐、腹泻频繁以至大便失禁,带脓血粘液,腹痛剧烈,里急后重和失水明显,四肢发冷,进而出现意识模糊、谵妄、惊厥、血压下降等;中毒型多发生于体质较好的儿童,腹痛、腹泻、高热、面色灰青,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等神志不清危重证候;隐伏型无症状出现,但乙状结肠镜检有异常发现,大便培养呈阳性;迁延型有不同程度腹痛、腹泻、腹胀或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常带有粘液、脓血,可伴有贫血和维生素缺乏症;急性发作多由某种因素激起,突然腹痛、腹泻、大便伴脓血,伴有发热等。

1、治疗主要用抗菌素类药品:

氟哌酸、黄连素、痢特灵、庆大霉素、头孢氨苄(选一)2、中成药治疗:

香连丸、木香槟榔丸、苦参肠炎康习惯性便秘大便经常便秘,间隔排便时间2-3天以上,且无肠道器质性疾病和其它机械性阻塞,称习惯性便秘。

治疗:

开塞露肛门给药,口服液状石蜡或果导(酚酞片)本病宜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促进排便,不宜长期服药。

中成药治疗:

麻仁丸、麻仁润肠丸、蜂蜜蛲虫病肠道寄生虫病,儿童多见,临床主要为肛门及阴部奇痒,夜间较重,电筒照有小白虫,治疗:

1、扑蛲灵、肠虫清、安乐士、左旋咪唑(选一)2、中成药治疗:

哈慈驱虫消食片蛔虫病肠道寄生虫病,往往出现上腹部或脐周钝痛,有时伴有食欲不佳和腹泻,大便常带不消化食物,少数患者由于发热,饮食不慎等原因可吐出蛔虫,也可随粪便排出,或从鼻孔、肛门爬出,有的可出现荨麻疹,面部见圆形的较肤色稍浅的虫斑,眼巩膜有兰黑小点,夜晚睡觉有时磨牙,精神不安,烦躁易怒等,若并发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腹膜炎等急腹症时,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

1、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左旋咪唑、驱蛔灵(选一)2、中成药治疗:

(同16给药)慢性胰腺炎胰腺炎有急、慢之分,急性又有水肿型和坏死型之分,坏死型病死率较高,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上腹疼痛,常在饱餐或饮酒后1-2小时起病,腹痛呈钝痛、钻痛、刀割痛或绞痛,剧烈而持续,或阵发性加剧,可放射至腹、背及肩部,一般止痛药常难缓解,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少数可出现黄疸,严重可发生腹膜炎,胰腺脓肿和休克,多数水肿型患者及时治疗一周后症状消失,少数转为慢性症。

慢性胰腺炎是复发或持续性炎性病变,临床以腹痛、恶心、呕吐、黄疸、不耐油腻物、食后上腹饱胀不适、腹泻、营养不良、体重减轻或高血糖及糖尿等。

治疗:

1、上腹疼痛:

阿托品、654-2(选一)2、胰腺功能不足而消化不良:

胰酶、多酶片(选一)3、抑制胃酸分泌:

雷尼替丁、甲氰咪胍、法莫替丁(选一)病毒性肝炎感染肝炎病毒所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倦怠乏力等,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发热、肝肿大、有压痛、伴有肝功能损害。

根据病毒种类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多种类型。

根据病程长短又分为急性、迁延、慢性三期,病程不超过半年为急性;超过半年为迁延性;超过一年为慢性。

根据黄疸有无,又分无黄疸型、黄疸型、暴发型之别。

无黄疸型发病率最高,起病多缓,主要以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低热、乏力、肝肿大和压痛等,但有许多患者临床表现不显著,往往因延误治疗而转为迁延性或慢性。

迁延性临床仍为上述症状,且易出现类似神经官能症的症状,肝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

黄疸性起病急,初有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乏力或头痛、身痛等,数日后尿色、眼巩膜、皮肤发黄,1-2周达高峰,肝肿大,有叩压痛,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出现精神抑郁、皮肤瘙痒、荨麻疹、脾脏轻度肿大,2-3周后逐渐减轻,进入恢复期。

暴发型即急性或亚急性肝细胞坏死型,多见于孕妇、嗜酒者和体弱者,起病急,一旦出现黄疸即很快加深,伴有恶心、频呕、明显肝臭、皮肤、粘膜出血,肝功能显著减退,进而发生腹水、下肢浮肿、烦躁、昏迷,若抢救不及时,数日或数月内死亡。

慢性肝炎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呈长期反复活动性,临床表现同上,皮肤常呈黝黑色,可有蜘蛛痣及肝掌,进而发展为肝脾肿大的可能。

治疗:

1、改善肝细胞功能:

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B12、维生素B6、复方维生素B(选一)2、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肝泰乐、肌苷(选一)3、重型、淤疸型、急性趋向恶化:

强的松4、改善肝细胞代谢:

门冬氨酸钾镁5、降低转氨酶:

联苯双酯、齐墩果酸(选一)6、中成药治疗:

(对症下药)乙肝宁冲剂、益肝灵、护肝片、熊胆丸、龙胆泻肝片、垂盆草冲剂20、肝硬化其病理特点为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再生,纤维组织增生,使肝脏变硬,临床主要为肝功能减退、脾肿大、腹水、腹壁静脉曲张,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蜘蛛痣、肝昏迷等。

早期肝功能代偿充沛时症状轻,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大便不规则,右上腹隐痛、乏力等,若肝严重损害,代偿功能减退时,可出现其它病理特点,上述症状,部分患者因抵抗力低下可并发原发性肝癌。

治疗:

1、改善肝细胞功能:

(同19症治疗)2、肝内脂肪堆积:

胆碱、肌醇、维生素B6(选一)3、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肝泰乐、肌苷、东宝肝泰(选一)4、肝硬化腹水:

安体舒通、速尿、丁尿胺(选一)5、中成药治疗:

云芝肝泰胆结石胆结石是指胆囊、胆总管、肝管以及肝内毛细胆管等部位出现的疾病。

胆囊内胆石一般不产生绞痛,但有时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饱闷感、腹胀、胃灼热、嗳气、吐酸等,尤其在进食油腻物后更加明显,如伴感染,则引起发热及右上腹疼痛等,总胆管内胆石除产生绞痛外,还易并发梗阻性黄疸,胆石嵌入胆道口壶腹时,不仅易引起持久性黄疸,而且易并发急性胰腺炎等。

胆绞痛常有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并常放射至右肩部或右肩胛处,多在饱餐、高脂肪餐或腹部受震动后发作,患者常大汗淋漓、恶心、呕吐、某些人在呕吐后痛减,绞痛发作时间长短不一,但多数不超过数小时。

治疗:

1、溶石、排石:

胆通、熊去氧胆酸(选一)2、增进胆汁分泌:

去氢胆酸、利胆片(选一)3、胆绞痛:

硝酸甘油、阿托品、654-2(选一)4、中成药治疗:

(对症下药)利胆片、利胆排石片、消炎利胆片、金胆片、胆石通、排石冲剂糖尿病基本病理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紊乱,出现血糖过高或糖尿。

临床以多尿、多饮、多食、逐渐消瘦、疲乏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四肢酸痛、腰痛、性欲减退、月经不调、皮肤瘙痒,且易发生化脓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硬化、肾脏病变、神经病变并发症。

治疗:

1、非胰岛素依赖型:

优降糖、降糖灵、美迪康、达美康、糖适平、D-860(选一)2、胰岛素依赖型:

由医院调整胰岛素用量,在家中应用。

3、中成药治疗:

消渴丸、金匮肾气丸高脂血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指血浆中几种或所有血脂成分含量增高的病症,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等。

临床常以这四类含量增高为主要表现,本病虽没自觉症状,但引起后果却不妙,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胆结石、胰腺炎、糖尿病、肥胖症等。

长期饱食、美食或少纤维,摄取热量过大,夜宵常吃等均可引起本病。

治疗药品有:

苯扎贝特、吉非罗齐、烟酸肌醇酯、肌醇、多烯康、藻酸双酯钠、亚油酸、益寿宁甲胶丸、脉通、脂必妥(选一)中成药治疗:

降糖灵、血脂康胶囊、绞股兰总苷片痛风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血清尿酸浓度超过6毫克%)及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久病者有痛风石沉积,导致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症。

急性关节炎期常因精神紧张、疲劳、酗酒、饮食过多、关节损伤等因素诱发,多数患者在夜半突然关节剧痛,伴有发热等症,此期历时数日或数周逐渐消失,以后再有复发;慢性发生频繁,发作后关节肿痛不能完全消失,导致关节畸形僵硬等。

治疗:

1、疼痛期间:

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选一)2、急性:

秋水仙碱3、慢性:

丙磺舒、苯溴马隆4、痛风性肾病:

别嘌醇5、中成药治疗:

雷公藤片单纯性甲状腺肿为体内缺碘引起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失常,临床分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种。

地方性分布于远离海边的缺碘山区,散发性多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及经绝期机体的需要而碘摄入不足,散发性表现为甲状腺轻度肿大,呈弥漫性,质较软,早期无节结;地方性久病患者大脖子,垂如婴头,掌头等悬项下,有节结,质硬。

治疗:

吃食中以碘盐为主。

药物可内服甲状腺片或复方碘液。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又称甲亢,由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过多所致,临床表现为:

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心动过速、出汗、体重减轻、手抖、情绪易激动等。

本病以女性患者为多,甲状腺常呈弥漫性肿大,对称性,质软,随吞咽上下移动,眼球突出一般为双侧性,患者畏热,皮肤温暖多汗,尤以手足为甚,食欲亢进而体重锐减,少数见顽固性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多,易疲乏,工作率低,情绪急躁、多言、多虑、易失眠、思想不集中,平时无意义动作增多,双手伸出时常细微震颤,心动过速90-120次/分,并出现心律不齐,女性可发生月经失调,男性发生阳痿,治疗:

1、抗甲状腺:

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选一)3、心动过速:

心得安本病应配合维生素B1片内服治疗。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又称甲减,包括因甲状腺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多种类型病症。

始于胎期或新生儿,患者身体矮小,智力发育不全,称呆小病(克汀病);始于发育前儿童期称幼年甲减症,严重时发生无凹性粘液性水肿;始于成年期称甲减症,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40-60岁多见,其临床主要表现:

怕冷、疲乏、少汗、肌肉关节酸楚,体重增加、大便秘结、食欲不振、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心率减慢、性欲减退、月经失调,本病多为继发性,如甲状腺切除、放化疗、摄入碘化物过多或过少、甲状腺炎、下丘脑疾病等都可导致本病。

治疗:

甲状腺片+强的松维生素A缺乏症本病为人体缺乏维生素A而主要发生于皮肤和眼睛的慢性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

眼睛干燥、夜盲、眼角膜和结膜失去光泽,严重时发生角膜软化和溃疡、皮肤粗糙、多鳞屑、毛发干燥、稀疏、指甲无光泽。

治疗:

1、维生素A、维生素AD胶丸(选一)2、中成药治疗:

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维生素B1缺乏症本病又称脚气病,多见于米食为主的地区,长期食用精米是致病的主要原因,患者初期往往感觉软弱无力,小腿沉重、肌肉疼痛、头痛、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以后自足部向上出现对称性周围神经炎,先是足及踝部感觉过敏及灼痛,其后过敏带逐渐向上发展,原先过敏部位反而感觉迟钝,甚至感觉消失,肌力下降,甚至肌肉萎缩,行走困难,喉返神经受累引起声音嘶哑,病变还累及心血系统。

治疗:

维生素B1片、呋喃硫胺、泛酸钙、复合VB片(选一)维生素B2缺乏症又称核黄素缺乏症,系发生于口腔和外生殖器的一种综合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阴囊炎、舌炎、唇炎、口角。

治疗:

维生素B2片、复合维生素B片、维磷补汁(选一)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坏血病,其临床表现为出血和骨骼病变,患者常倦怠乏力,食欲差,精神抑郁,全身可见出血点,有的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或尿血、便血、月经过多、严重可发生牙齿脱落、贫血、浮肿等。

小儿可有烦躁、消化不良、生长迟缓、下肢肿胀而呈假性瘫痪状。

治疗:

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D缺乏症体内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在成人发生骨软化病,在婴儿引起佝偻病。

早期表现多见于孕产妇,髋关节和背部疼痛,伴食欲不振,软弱无力,以后可见步态蹒跚,严重导致骨盆和脊柱畸型,自发性、多发性骨折;婴儿常前囟至2岁尚未闭合,1岁才出牙,且细小无光泽,易龋齿,发育迟缓,肌肉松弛,腹膨如蛙肚,坐立行走言语均较迟,且伴有贫血。

治疗:

口服维生素D2丸、或维生素AD胶丸维生素K缺乏症体内缺乏维生素K,主要影响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功能,因而易使人体产生出血倾向,较重时可在刷牙后呈现渗血,严重可自发性出血,如鼻出血、齿龈出血、血痰、黑便或在受压、撞击处出现大小不等的青紫或血肿,痔疮患者常流血不止,有的出现血尿,大量出血或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治疗:

口服维生素K4片或安络血;中成药有云南白药。

缺铁性贫血多发生于婴幼儿及妇女妊娠及哺乳期,一般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疲乏无力、头晕、心悸、食欲不振、恶心、嗳气、腹胀、腹泻、严重可见指甲扁平而不光整,反甲、脆薄易裂、皮肤干燥发皱、毛发干枯、脱落、舌炎等,青壮年妇女早期经过多,后期则经少或闭经。

治疗:

1、口服人造补血药、富血铁、硫酸亚铁、力勃隆(选一)同时配合服用维生素C片2、中成药治疗:

归脾丸、当归补血膏、八珍丸、驴胶补血冲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是由体内脂质代谢调节紊乱等原因使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或梗阻不通,使心肌缺血,缺氧所造成的,临床上分隐性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硬化等型。

隐性冠心病虽无自觉症状,但休息时或增加心脏负担后作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可突发为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律失常或猝死。

心绞痛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劳累、情绪、寒冷、饱食等为常见诱因,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前胸压榨或疼痛感,主要位于胸骨上段或中段后,也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多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发作时面色苍白、冷汗、表情焦虑等,每次发作一般1-2分钟,休息或用亚硝酸盐制剂后可缓解;不典型发作,疼痛可位于腹、颈、咽、下颌或背部,可伴有消化道症状。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