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测评八.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874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强化测评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强化测评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强化测评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强化测评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强化测评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强化测评八.docx

《专题强化测评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强化测评八.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强化测评八.docx

专题强化测评八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专题强化测评(八)

专题六、七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1·海南高考)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C.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2.“新能源”“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以下关于“低碳”和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降低绿色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B.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短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导致了生物圈碳循环失衡

C.尽量减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

D.“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向“原料—产品—原料—产品”模式转化,有助于减少废料处理的能耗,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3.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中兔子是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兔子产生的粪便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是草的同化量

C.根据能量金字塔的描述,处于塔尖的狼,其个体体内的能量小于兔子个体

D.狐狸捕食一只兔子,则该兔子体内能量全部流向狐狸

4.低碳生活越来越被认同。

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

B.参与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过程减少大气中的CO2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5.2011年《时代周刊》报道“物种减少威胁人类健康”。

文中指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关于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禁止一切对野生资源的利用活动

C.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在近两年大规模发生美国白蛾虫害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引入适当的害虫天敌,进行生态防治

6.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生态农业可实现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C.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彼此独立

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7.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在食物链流动时只能从较低的营养级流向较高的营养级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8.(2011·四川高考)下列关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接种对数期的菌种,调整期将缩短

B.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

C.进入稳定期后不再产生新细胞,活细胞数目维持相对恒定

D.进入衰亡期后部分细胞解体,可释放出抗生素等代谢产物

9.(2012·杭州模拟)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

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

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B.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C.培养液为上述人工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10.大气中的N2经固氮后形成的化合物中,哪一组化合物被植物体吸收后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A.NH3和NO3-B.NH4+和NO2-

C.NH4+和NH3D.NO3-和NO2-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11.(16分)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壤和水体中分布着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三氯苯(TCB),为探究TCB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研究人员配制了5组培养液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3种单细胞微藻进行独立培养实验。

4天后,检测三种微藻细胞数量和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如图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曲线可知,随水体中TCB浓度的增加,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的毒害作用

___________。

对TCB影响最敏感的藻类是________。

它可作为监测环境中TCB污染度的指示生物。

(2)表中数据说明,随水体中TCB浓度的不断增加,三种微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均下降。

蛋白质不仅是构成微藻体细胞的重要成分,而且一些蛋白质还可以作为_______和_______物质,是细胞进行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保障,高浓度的TCB破坏了蛋白质的________,加快了微藻体细胞死亡的速度。

(3)测定三种微藻细胞数目时,使用的实验器具包括:

试管、滴管、吸水纸、盖玻片、显微镜和__________。

若要测量微藻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需将叶绿素从细胞中提取出来,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

(4)金藻、角毛藻是某些虾和贝类良好的饵料,下面为某海岛生态系统食物网:

若人的食物有2/3来自农作物,其余来自虾和贝类,则一个人每增加600g体重,按传递效率为10%来计算,生产者要提供_______g的食物。

环保人员在岛上的土壤和周边海水中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TCB,该物质会沿着__________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健康。

12.(15分)(2011·海南高考)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该岛上鼠群爆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

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兔和人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鼠疫杆菌和人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_______(增强、不变、减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贮存的能量__________(能、不能)传递给植物。

13.(19分)适宜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定期取样测定群体的数量,绘制的生长规律和生长速率关系的标准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曲线A是________图,曲线B是__________图。

(2)微生物群体生长状况的常用测定方法是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想通过发酵生产获得在种类、产量和质量等方面符合人们要求的产品,首先要选育菌种,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用于发酵的菌种,应取自图中数字表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4)若将选育出的菌种接种到只含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与接种到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比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期的时间变化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曲线分析,出现4阶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大肠杆菌产生基因突变,则可能发生在图中数字表示的________阶段。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噬菌体的结构、原核生物、诱变育种、植物激素调节等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T2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2.【解析】选A。

二氧化碳浓度的微量变化对全球温度的影响很大,但对植物的光合速率几乎不会造成影响;环境中二氧化碳升高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上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一方面塑料的合成需要消耗大量的植被,另一方面,未被分解的塑料垃圾在土壤中不仅占有土地,还影响植物对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两种情形都会减少植被数量,减少植物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生产模式可以变废为宝,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3.【解析】选B。

该食物链中兔子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兔子产生的粪便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是草的同化量;根据能量金字塔的描述,处于塔尖的狼,其个体体内的能量大于兔子个体,但是其所在营养级的能量小于兔子所在的营养级;狐狸捕食一只兔子,则该兔子体内能量全部流向狐狸,是不对的,狐狸的粪便中也丢失一部分能量。

4.【解析】选D。

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有机物;③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和化学合成作用,参与此过程的生物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参与此过程;随③过程增强,可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5.【解析】选D。

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就要合理利用,而不是禁止一切利用活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如果森林大规模发生虫害,是因为生态系统抵抗力较低,则可以引入适当种类和数量的害虫天敌,增加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6.【解析】选B。

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增加了物种的丰富度,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生态农业实现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7.【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不循环,只能从较低的营养级流向较高的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遵循10%~20%的规律,流经各个营养级时逐级递减,流经的营养级环节越多,消耗的能量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由于捕食关系初级消费者中的能量有一部分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即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最终由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8.【解析】选C。

微生物在各时期特征为:

调整期——细菌代谢活跃,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的酶类、ATP以及其他细胞成分;对数期——细菌代谢旺盛,个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稳定期——有害代谢产物积累,新增细胞数目与死亡细胞数目达到动态平衡,次级代谢产物大量积累,形成芽孢;衰亡期:

细菌数目急剧下降,出现畸形细菌。

由此可见稳定期也有新细胞的产生,只是产生量和死亡量相等而已。

9.【解析】选C。

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大草履虫被栉毛虫捕食,在无隐藏物的情况下,大草履虫被栉毛虫捕食干净,栉毛虫也因食物缺乏而死亡。

从乙图中的曲线变化可以看出,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影响,大草履虫因有了隐蔽的场所,躲避栉毛虫的能力增强,而栉毛虫因捕获不到足够的食物而全部死亡。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由培养液提供,大草履虫体内能量的去向有三个:

自身代谢利用、被栉毛虫利用和被分解者利用。

10.【解析】选C。

首先,固氮后形成的化合物为NH3,NH3溶于水后可形成NH4+;其次,氧化态的氮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11.【解析】

(1)由表可知随TCB浓度增加,藻类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藻类数量减少。

(2)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具有调节作用;TCB可通过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微藻体细胞死亡。

(3)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细胞数目;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来提取叶绿素。

(4)人体重中400g来自农作物,200g来自虾和贝类,人增加400g体重需消耗4000g农作物,增加200g体重需消耗20000g藻类;有毒物质具有富集作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积累。

答案:

(1)增强扁藻

(2)酶调节(或激素类)结构和功能

(3)血细胞计数板丙酮(或无水乙醇)

(4)24000食物链

1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

(1)正确找到传向鹰的食物链:

植物→兔→鹰、植物→兔→鼬→鹰、植物→鼠→鹰、植物→鼠→鼬→鹰,4条食物链,鹰分别占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兔和人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同时还有竞争关系(都以植物为食);鼠疫杆菌寄生在人身上,因此为寄生关系。

(2)跳蚤寄生在鼠身上,而鼬捕食鼠,因此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更大;大量捕杀鼬使鼬的数量大量减少,从而使鼠天敌减少,种群个体数量增多,种内斗争增强。

(3)蘑菇分解植物的残体,因此属于分解者,能量传递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

答案:

(1)4三、四捕食和竞争寄生

(2)小于增强(3)分解者不能

13.【解析】

(1)曲线B是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图,曲线A是生长速率图;

(2)测定微生物的群体生长状况,可以测定微生物的数量,也可以测定其重量;(3)微生物的育种方法包括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细胞工程育种等;用于生产的菌种应该取自对数期;(4)环境条件改变后,调整期的时间会延长;(5)在培养过程中,出现衰亡期,是因为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同时有害代谢产物积累的结果;(6)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只要有细胞分裂,就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

(1)生长速率群体生长规律(或生长曲线)

(2)数量或重量

(3)人工诱变、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2

(4)延长(或变长)大肠杆菌需在乳糖的诱导下合成分解乳糖的酶

(5)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变化等

(6)1、2、3、4(必须答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